首页 / 正文

●崇祯实录卷之十六

怀宗端皇帝(十六)

崇祯十六年春正月丙申朔,李自成陷承天;总兵钱中选战没,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宋一鹤、钟祥知县萧汉死之。汉知钟祥有声,贼戒其部曰:『杀贤令者,死无赦』!乃幽之寺中,戒诸僧曰:『令若死,当屠尔寺』!僧谨视之;汉曰:『吾尽吾道,不碍汝法』!遂自经。自成改承天曰「扬武州」。钦天监博士杨永裕降附之,自称天文、礼乐、兵法、地理俱该洽,请发显陵;牛金星不可。嗣后劝进,又不可;而自成心欲之,于是设六政府侍郎、中从事等官。其示约批发,悉出永裕。增府同知、州判官、县主簿,俱质其亲属遣之。自成蹂躏中原,所过城邑辄置去;自渡江,遂有据志,分设卫兵。以所授通达卫制将军任光荣、通达卫左威将军兰养成等十三人分守荆州、澧州诸处。

丁酉,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征等疏救姜埰、熊开元;不听。刑部尚书徐石麒罢,以埰、开元竟具狱,不廷讯也。

丙午,享太庙。

壬子,谕都察院:『专责巡抚痛革旧习,力行察吏安民之事;勿惮辛勤、勿恂情面,勿纵吏胥。其详议条奏以闻』。

张献忠陷蕲州,夜梯城而入。旦日,献忠入城,令荐绅、孝廉、文学各冠带自东门入,西门出;尽斩之,御史饶京等预焉。开各门,放男子出,留妇女;毁城,稍不力,即被杀。江防道副使许文岐微服出,被执。献忠曾贩杭州,识文岐,颇礼之,挈于行营;四月十八日,杀于麻城。

礼科都给事中沈胤培请补河南乡试;从之。

是月,沧州浚濠,得石牌,镌一阴dao人歌曰:『无足者乌,生角者牛;并出北海,实彼丑谋。天心厌乱,必斯之隅;山东之窦,死不可留』!

二月,清兵掠寿光,攻德州;入武定、莱阳,杀故工部右侍郎宋玫、吏部郎中宋应亨、中书舍人赵士骥、知县张宏等。壬午,刘泽清战于安丘,却之。

戊辰,上祭大社、大稷。先一日,清霁;至期,大风雨,五色炬尽灭,诸阉幕黄布、劈纸障之。拜讫而退;还宫,仍清霁。御史曹溶导驾;明日,欲奏灾异,阁臣沮之。

谪户科右给事中熊汝霖。汝霖前劾巡抚,语侵周延儒;上怒,贬于外。

甲戌,命给事中左懋第、郭充第催漕南直、浙江、江西、湖广。

辛巳,止总督漕运史可法入援。

大学士周延儒自陈,宿直庐;壬辰,命入直。

左良玉泊池州清溪口,副总兵王允成称以二千人勤王,纵掠青阳、南陵、繁昌,沿江驿甚;薄芜湖,竞传其兵叛。南京兵部尚书熊明遇知良玉为尚书侯恂旧部,事恂甚谨;令恂次子方域为其父书戒之,良玉稍戢,还池州。淹留四旬,鸡犬一空;纵掠铜陵,远近震动。遗南京诸臣书,欲蹔驻池州。

张献忠陷汉阳。

戊子,京师大风霾,夜震西长安街石坊。天津城门自开。

总督漕运朱大典免。忻城伯赵之龙劾其贪婪,命抚、按核之。

兵部职方郎中尹民兴等请召还刘宗周、金光宸;不听。

清兵登、莱合军。

三月甲午朔,暹罗入贡。

清兵入顺德,杀知府吉孔嘉。

丁酉,改礼部主事吴昌时为吏部文选主事,署郎中事。昌时好结纳,通司礼太监王化民等,欲转铨司;郑三俊尝以访乡人徐石麒,答曰:『君子也』!三俊遂荐于上。盖石麒畏昌时,故誉之;而三俊不知也。

清兵攻德州不克,往西北;别部攻武定州,拒却之。俄守备放炮,误伤臂;守者溃,城遂陷。

李自成杀其党罗汝才、贺一龙。自成招两人宴,汝才疑,不至;先缚一龙。凌晨,二十骑突入汝才营,斩之。汝才,延安人;同李自成、刘国龙投高氏营。高氏败,自成为雄。自成兵善攻,汝才兵善战;而汝才淫侈,自成忌汝才,并斩其主谋贡士尤玄珪,分其兵。自成遂伪称「倡义文武大元帅」,次权将军、次制将军;权将军刘宗敏狡悍善战,贼恃之。

癸卯,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吴甡兼兵部尚书,督师平寇;赐尚方剑,给五万金旌功。吴甡遂上言:『今日集兵措饷,必须巩固江南而可恢复江北;而武昌、九江,其要冲也。臣宜先往金陵,急趋九江、武昌,相机进止;且可调集兵饷接济江北,令各抚、镇兵扼险,共为应援』。上是之;遂议设标兵二万。

盗陷武冈州,杀岷王。时常德、武陵、衡、桂蛮獠皆伺隙,土寇勾引攻掠。

免直隶、山东残破州县去年田租。

命总督凤阳马士英移兵攻永城刘超。士英前调贵州兵五百,至乐平、婺源淫掠,婺源人飨于汪氏,一夕毁之;士英乃劾徽州知府唐良懿、推官吴翔凤。

兵部右侍郎倪元璐召对,申奏曰:『今之本谋,存乎主术,力行仁义,提振纪纲,爱惜人才,崇尚气节;定心志、一议论、信诏令、慎刑赏,其下则竭忠毕力惟是求。如此,何患大功不成、太平无日乎!臣沿途凡遇兵将,辄称实可畏;而遇难民,皆云实可图。盖兵将见形,难民见情。凡称铁骑精兵绵亘数十里冲突飘忽、所向无前者,形也;兵将见而震之。兵归营散涣疏略,而辽人与西人心志不一者,此其情也;难民入中而知之。夫攻形用力,攻情用谋。今行间诸臣,乌能知用谋者乎!乃今诸将报功,徒以夺回难民,张皇露布;此于九牛之一毛,何须急传!饬各路制奇设伏,直捣中坚,自可得志;而机宜在乎足财安民。以臣愚见,督、抚行军,必假利柄;一切屯、铸、盐、榷之务,悉听便宜:则可以布谋而制胜矣』。上善之。

翰林院检讨汪伟上言:『创大业者,必先扼险要而后可以言进取;定大乱者,必先固根本而后可以言荡除。臣世籍金陵,请以今日之急务陈之。金陵城周百二十里,竟一日之足不能遍,集十万之众不能周。是以策留都者,谓无守城之法,止有守江之法。贼自北而来,则淮为之防;贼自上而下,则九江为之防。故御淮,即所以御江;守九江,即所以守金陵。考之地形,武昌譬之大门也,九江譬之阶除、太平譬之堂奥也。宜设重臣驻节武昌,上为图荆、襄,修复显陵之本;下为扼蕲黄、接九江,巩壮孝陵之势。至于九江,宜建督抚;太平、采石,宜命南京侍郎建牙于此。若文武操臣,宜驻师新江口,以专堤防、备策应。江北浦口,江南颇狭,一苇可航;宜以侍郎一人守之,仍命巡江御史防江,防之所不及,辑陆路之暗通者:此金陵之布置也。至防江,以兵为急。臣按南京营兵,旧称十万有余;实核之不过三万耳,乃兵亏而饷不减。宜依旧额补足,使江上督、抚分而领之,自可得防守之助矣。江守,以舡为急。臣察新江口舡,旧额四百有奇;今存者百十只耳。舡只钱粮亦有旧制,一一清出,补足原数;而新设之汛地,尤宜多造舡只,自可备中流之击矣。或饷有不足,暂借盐课并截漕艘,此亦设处之一法也。防守既备,务守扁舟不得渡江,孝陵即可安堵。孝陵既安,然后显陵可规进取。金陵所系如此,其图之可不早而言之可不详耶』!

夏四月乙丑,御史祁彪佳劾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紊制弄权,山东道御史徐殿臣、贺登选合疏劾之。

改会试期至八月。

戊辰,大学士周延儒自请督师,襄城伯李国桢请选官舍锐士从征;报可,赐宴于武英殿。丙戌,延儒奏捷,斩百余级。时边墙毁折,所掠子女、金帛,稛载出入如织;卒无一矢加遗也。

释轻囚

命御马监太监李国辅谕援剿总兵左良玉。良玉奏辨:『副总兵王允成实未尝叛;营兵不戒,臣已治之』。继而上闻良玉已诛允臣,特赐金、币;而允成固在,言杀者乃讹传也。

清兵至琉璃河,命各督、抚……。辛巳,战于螺山,八镇皆走,惟步营两监军御史在;御史蒋拱宸饰功报捷。

壬午,复朱国弼抚宁侯。

张献忠陷麻城,署县教谕肃颂圣杀。

是月,鄢陵陨霜杀麦,饥民食蓬实。

五月甲午,召周延儒入朝。

丙申,令延绥、宁夏、甘肃各兵即遣监军速驰河南听豫抚调发。时巡抚河南右佥都御史秦所式上言:『中州大势,闯□蹂躏五郡八十余城,尽为瓦砾;及革、左诸寇由宛、汝跨江、汉,旬日陷数名郡:此流寇之大略也。自永城以至阌乡、灵宝,自宛、汝抵河岸方千里之内,皆土贼栖山结寨,日事焚掠:此土贼之大略也。办贼必须兵,旧抚余兵不及二(千)人,陈永福残卒未及四千;合卜从善三千余人,亦不满万:此主兵之大略也。用兵必裕饷,河南五郡沦没、河北强半蒿莱,额赋五十万,昨年完不及二十万,抚镇缺饷五月有余:此粮饷之大略也。转饷必须民,自经寇十余载,人烟几断;守城、修河、转运,至于稚子荷旗、老妇鸣柝:此民生之大略也。抚民必须官,按除目则有人,稽地方则无官;或年余不赴,或土团寄命:此官吏之大略也。惟愿皇上速发内帑亟练精锐,佐以土寨开荒选牧,庶有济』。

己亥,召巡抚保定右佥都御史徐标入对;标曰:『自淮来数千里,见城陷处,固荡然一空;即有完城,仅余四壁,蓬蒿满路、鸡犬无音,曾未遇一耕者。土地人民,如今有几;皇上亦何以致治乎』!上欷歔泣下。标又曰:『须严边防;天下以边防为门户,门户固则堂奥安。其要莫若修内治、重守令;守令贤,则政自简、刑自清,而盗由此息、民由此安』。上曰:『诸臣不实心任事,以至于此;皆朕之罪』!标又言车战及垦田:『所谓垦者,与屯田不同;即就纳粮之田,招民开种。民赋渐复,国课自完』。上善之。标四月己卯受事,辛卯陛见,赐金、币;至是,复召,盖上心悯畿民,故屡讯及。

庚子,驰赐周延儒金、币。

辛丑,周延儒奏报:『臣中夜冒警自顺义抵密云趋各督、抚,今俱出塞』。上温旨劳之。时言官皆劾延儒假道纵兵出塞;上以讹传,不问。

傅淑训、张国维皆罢;以兵部右侍郎倪元璐为户部尚书、兵部左侍郎冯元颷为兵部尚书,不得例辞。时大学士陈演谋首揆,说上曰:『天下不治,由兵、农不合。今以元璐主赋、元颷主兵,彼此参合,不日可治』。上心然之,故有是命。

永城叛兵出降,马士英合兵围诛之,俘刘超入京;寻伏诛。

乙巳,周延儒入直;寻进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廕中书舍人,赐金、币。

丙午,吏部尚书郑三俊以荐吴昌时,引咎劾罢。

丁未,宴入援总兵吴三桂、刘泽清、马科等于武英殿。

以李遇知为吏部尚书。

辛亥,以内官监太监王之俊提督京城,巡捕练兵。

甲寅,魏藻德辞礼部右侍郎,许之;以翰林院侍读学士直阁。戊午,进少詹事兼东阁大学士。

丙辰,给事中王都劾周延儒狡诈欺君、丧师辱国;丁巳,勒周延儒致仕。上曰:『延儒佐理多年,朕不能尽其谋猷,皆朕之过』!仍赐赆,驰驿。延儒奏荐蒋德璟、吴甡。

大学士吴甡亦罢。初,上对辅臣云欲亲征,周延儒知上指,遂请命督师御边;上称善。久之,示甡。延儒知且退,故先请得之;而甡勉拜命,称病私第,绝无出志。上愠甚,解督师职,促入阁。甡既被诮让,再入阁,不自安,自几罢。

李自成杀其党袁时平。时平,滑人,居开州。庚辰,乘机袭开州,北走;寻拥众数千人围兰阳,渐数万人,号「曹贼」。

都督同知唐通改镇蓟州。

庚申,命阅京营刀甲车矛于观德殿。上力能挽强,凡弓刃俱取劲重,不便施用。

壬戌,张献忠陷武昌,沈楚王于江;前大学士贺逢圣死之。逢圣闻变,方衣冠北向拜阙,欲自尽;贼遽入,被执。贼素敬之,遣之去。逢圣复说贼开城,纵百姓;贼为停刑半日,全活颇众。因以巨艎载其家出墩子湖,自中流凿舟,溺者十二人。逢圣尸沈百七十日,不坏;十一月壬子,始出葬。逢圣字克繇,江夏人;学问渊邃,持心不偷。迨入佐纶扉,上虽鉴其精诚,屡以为迂;与首辅张至发议论多忤,遂致仕去,上颇思之。张献忠据楚府,大杀掠,沿江浮尸千里,蒲圻、嘉鱼皆降。李自成闻之,遗书欲献忠归附,合兵大举;献忠亦卑辞报之。

是月,户科都给事中吴甘来上言:『诸抚臣借名护藩,实以弃城;乞敕谕各藩,并核王永祚等弃城之罪』。上不问。

六月戊辰,召隆平侯张拱薇、吏部尚书李遇知、兵部尚书冯元颷、御史杨鹤及桐城诸生蒋臣于中左门。臣故保举,以户部尚书倪元璐荐,为户部司务;其言钞法曰:『经费之条,银钱钞三分用之。纳银卖钞者,以九钱七分为一金;民间不用,以违法论。不出五年,天下之金钱尽归内帑矣』。吏科给事中马嘉植疏争之。

语除河南五年被陷地方税粮。其省直残破州县,自十六年为始,一切三饷、各项杂赋尽行蠲免。

丁丑,立赏格:购李自成万金,爵通侯;购张献忠五千金,官极品:仍世锦衣卫指挥使。余各有差。

左良玉还九江,大掠。袁继咸见良玉,令以兵三百人给楚抚王聚奎,良玉不听。巡按应天试御史郑崑贞上言:『根本重地,诸臣日有条陈,陛下日有严饬。然对君父,则曰「事事豫备」;相告语,则曰「无可奈何」!今剥肤之痛已在武昌,明知其危而明诿之,尚可谓国有人乎?枢臣熊明遇议论虚恢,全无实着;操臣顾肇迹采石本其信地,未尝一出。一旦顺流直下,谁为扞蔽乎』!报闻。

逮前山东佥事金声。声至淮安,复蒙召用;会母卒,忧去。

礼科给事中袁彭年论前大学士周延儒之罪,略曰:『使延儒割绝私交,早引公忠廉勇之士布列关、蓟,即入未必至此!又使视师之后,以封疆耗敝、督抚罪状一一入告,则惩前毖后,或收亡羊补牢之效。顾皆不出于此,徇庇欺饰。即此一端,罪不可逭!彼实负国,又遑顾国论乎哉』!

夜,大雷雨,震奉先殿左鸱吻,流火熔插剑、铜环。命驸马都尉冉兴让告太庙灾异,谕百官修省。

戊子,兵科给事中郝絅劾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礼部祠祭司郎中周仲琏窃权附势、纳贿行私,为周延儒干子;内阁票拟事关机密,事事先知。总之,延儒多欲不刚,智足掩过而忠不足谋国。见忠直虽援护,而实远之;见邪佞虽亵慢,而实昵之。是以辜负知遇,耽误封疆:则延儒天下之罪人,而昌时、仲琏又延儒之罪人也。辛卯,御史蒋拱宸、何纶各劾昌时贪险不法;命昌时除名,听勘。

秋七月壬辰朔,督修历法。光禄寺卿李天经上言:『日食分数时刻,与西法各有异同;止于宫中亲测,西法多合』。令更考订,求其画一以闻。

甲午,发帑金四十万贮富新仓;出陈纳新,毋得轻动。

讯雷演祚、范志完于中左门。初,演祚入朝,面奏志完兵淫掠;命逮之。至是,上问『志完兵淫掠,又金鞍、银数千两、马百匹,托谕德方拱干行贿京师,其事若何』?演祚历历可指。因召拱干入,上问:『演祚云尔所言称功颂德偏于班联者,谁也』?曰:『周延儒招权纳贿,如起废、清狱、蠲租自以为功;考选科道,尽收门下。又幕客董廷献居间,凡求巡抚、总兵,先通贿于廷献,然后得之』。上怒,即命逮董廷献。上又问志完:『尔马百匹送方拱干,金鞍十并数千金馈谁』?志完谢曰:『无有。是日臣在大王庄,副总兵贾名芳等单骑乘大风,却之』。上斥其妄;又问『驻德州四旬,何支五日饷也』?演祚曰:『彼兵止欲折干;若赵光拚兵有纪律,其过山东曾不索饷』。上曰:『光拚亦逗留,何不举劾也』!曰:『光拚兵,实不曾扰』。上命演祚起。问御史吴履中:『尔在天津,察志完云何』?履中对如演祚言。志完饰辨,上曰:『光拚亦逗留,独劾志完,难服其心』!命锦衣卫即逮光拚。方拱干入辨,未尝受贿;『所云名马百匹驱入禁城,形迹彰露;何待演祚外臣发觉耶』!上颇然之,乃退。

以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

逮张国维、侯恂——以秉枢不职、弃开封不守也;并责给事中方士亮、御史蒋拱宸、兵部职方郎中尹民兴。

乙卯,上自讯吴昌时于中左门,拷掠至折胫,乃止;并逮蒋拱宸,俱下狱。寻征周延儒听勘。

丙辰,免各省直崇祯十二年前上供纱绫纸等。

议恤故总理卢象升,并核各死事文武官。

庚申,出千金资太医院疗疫。自春二月迄今,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又出二万金,下巡城御史收殡。

八月壬戌朔,左良玉遣马进忠复武昌。

张献忠复陷岳州;至临湘,知县林不息死之。

辛未,裁南京操江都御史。时罢镇远侯顾肇迹,以诚意伯刘孔昭代之;孔昭因召对,泣陈文臣制肘、事权不一,故有是命。然孔昭实无片长,惟以空言鼓动主上;上遽信之,竟停文臣操江之命。

前谕入觐官荐将才,令兵部汇上并文武大臣科道所举堪督、抚、总、副者。

以司礼太监王承恩督察京营戎政、韩赞周守备南京。

丁丑,永王出阁就学。

丙戌,张献忠陷长沙,总兵尹先民降。先是,武昌陷,湖广巡抚率所部千人奔长沙;推官蔡道宪请还屯岳州,谓『岳与长沙,唇齿也;并力守岳,则长沙可保,而衡、永无虞』。乃勉赴岳州;及入蒲圻,遂扬帆南遁。迨王聚奎至,亦自保,驻袁州,逗留不进;道宪复请屯岳州。聚奎屯岳数日,仍檄徙长沙;道宪曰:『既无恢北之志,岳州无恙,不于此时练兵固守,乃弃之南下!贼攻岳,尚虑长沙为之援;若岳不守,长沙岂独全哉』!聚奎不纳;驱万人入长沙。所过如洗,视贼特甚。聚奎去,巡抚御史刘熙祚以吉王走衡州。癸未,贼至,望帅旗下无一人,笑取裂之;至城下,呼推官曰:『吾军中皆知尔名;劝吾勿犯,可速降,毋自苦』!道宪不应,挽强弩射之。献忠怒,攻三日夜而陷。执道宪,百计诱降;不可,磔之。健卒林国俊等九人追侍道宪,贼劝道宪降,语甚苦;国俊曰:『如吾主可降,亦去矣,不至今日』!贼叱云:『不降,尔且不得生』!国俊曰:『若我辈愿生,亦去矣,不至今日』!贼并杀之。中四卒奋然曰:『愿且延旦夕!葬主骸毕,当受尔刃』。贼亦许之。于是四卒解衣裹骸,葬之南郭;葬毕,四卒还,自经。道宪,晋江人;理长沙,治绩甚着。

李自成筑七城于襄阳城西;驱难民,诱官军斩获,实非贼也。总督孙传庭不知其诈,奏:『闻臣名,皆惊溃。臣誓肃清豫、楚,不以一贼遗君父』!识者忧之。

九月壬辰朔,上悯都人疫,谕修省,释轻系。

己亥,孙传庭出关进讨李自成,步骑各五万。传庭所部皆关西锐卒,仗铠旗帜鲜明耀目,难民夹道欢呼称庆;传庭意气甚盛。辛丑,攻宝丰,贼救至;总兵白广恩、中军高杰分击之,克其城,擒伪州牧陈可新。壬寅,传庭兵自朱仙镇而南,大雨六日,粮车日行三十里,又道淖;未至,士马俱饥。或劝传庭旋师就运,传庭曰:『吾军行巳六、七日,度即还军,亦饥;宁能济乎!要当破一县就食耳』。甲辰,复郏县;县俱穷民,集骡羊二百,顷刻分脔食尽,不足给。己酉,命河北、山西就近饷传庭兵。

丙午,赐进士杨廷监等四百人及第、出身有差。

丁未,吉王、桂王并至永州。御史刘熙祚护吉王抵衡州,值桂王走永州,迎之,方舟而前。庚戌,张献忠追二王于永州,官兵星散;夜至茅粟铺,执巡抚御史刘熙祚,诱降不屈,死之。

甲寅,作新钞。户部尚书倪元璐上言:『内发钞式,命臣详议钞法。度一岁有五十万之入,筹国长计,孰便于斯!或以久废乍复,人则骇之;不知此即民间之会票也。宋时,谓之钱引。终元之世,钱法不行,尚尔用之不匮。况复化裁通变,稽古宜民乎』!

孙传庭兵溃于襄城。降盗李际遇阴通贼,贼已大至,佯遁,诱传庭兵追之;伏兵道左,袭军后饷道。传庭既乘势长驱,粮运渐远。会粮车沮雨至者,复为贼伏所得,传庭始困;召诸将问计。总兵高杰请战;白广恩曰:『吾军困甚,宜驻师,分据要害,步步为营以薄贼,易耳』。传庭恐贼遁,广恩曰:『即贼退,我乘而击之,士气倍奋』。传庭曰:『将军怯,独不如高将军耶』!广恩不怿,又前觊「总统各营」不得,方怏怏;自引所部八千人去。贼前锋号「三堵墙」,其队红一、白一、黑一,各七千二百人;纫重布为甲,刃矢挥击不得入,敢战。骤与遇,遂接刃;我军却,陷泥淖中,杀伤三、四千。高杰立岭上望,曰:『不可支矣』!麾众退;进入于河,死亡四万余人。传庭与杰以数千骑走河北,遇巡按御史苏京;京曰:『君自为计,我当以实闻』!戊午,李自成攻潼关,白广恩击破之,贼不退;传庭竟回潼关,众尚四万。

以程注为兵部尚书。

冬十月辛酉朔,副总兵沈万登复汝宁。万登,汝宁大侠也;聚乡勇万余人。李自成伪授威武大将军,不受。是日,伪将军马尚志莅任,万登潜遣谍入城;因拥众入,斩五百级,诛尚志,获印;擒汝宁伪防御使金有章、伪府尹邓涟。

总兵刘良佐等以凤泗兵、副总兵马得功以禁兵合趋颍州、沈丘。

徐州副总兵金声桓讨萧、砀诸盗,平之。初,萧县盗王道善等陷县城,焚徐州□□;桃源盗程继孔合之永城,余寇朱安世、燕青等相煽于徐、宿、永间。声桓以九月丁巳会兵分讨,继孔请降,以兵守之。是日,拔诸寨,斩二千八百。

李自成间道缘山崖出潼关后,夹攻官军,大溃;总督孙传庭死之,白广恩遁。自成结阵而西,连陷华州、渭南,杀渭南知县杨暄;又陷临潼、陷商州,屠之:关中瓦解。

马士英进兵河南,副总兵庄朝梁以三千骑来会;汝南道韩煜复息县,义兵帅申夏志复上蔡。

乙丑,清兵屯山海关外;总督王永吉趋山海、永平,发内帑金八万、户部金十万资饷。

张其在陷萍乡插岭,贼分掠萍乡、醴陵境上,檄萍乡知■〈系系〉造舟献马;于是袁、瑞、临江、新喻、分宜之人俱空。

丙寅,谕有司赎锾除留额积榖外,俱充饷。

巡抚陕西都御史冯师孔知寇棘,急入西安收保。午刻设城守,俄寇至。是夕,高杰逃至,不纳;寇攻城。

削孙传庭督师尚书衔,以秦督充为事官,扼守关隘——时上未知其败没也。加援剿总兵官白广恩荡寇将军,给兵三万。

张献忠遣部将以二百余人趋连州。南赣兵备副使王孙兰驻韶州,兵不满百;使十辈请兵,得羸卒七百人;复以他警,一夜撤去。至是,闻之,遽自经;知州踰城遁,乐昌、乳源、仁化自溃,韶州吏民缒而逃尽。

兵科给事中萧遴奏:『孙传庭处置失宜,致白广恩生心西奔;各营随之,为贼所乘。或言广恩与高杰不合,掉臂而去;则广恩固可杀也』!上方信广恩,不听。

张献忠以千人屯袁州北张家口。是日,张其在自浏阳、万载会袁州,州人俱迎降,贼白旆、鸣炮入袁州北门。左良玉以副总兵吴学礼援袁州,次于新喻;明日,次分宜。吴学礼围袁州,伪将丘仰寰拒守;都司高山先登,擒斩二千四百余级,获马六百,追斩仰寰,复袁州。时袁州、临江、吉安人多逃山谷,官兵淫杀献俘;于是村豪皆屯结山谷,拒官兵。巡抚郭都贤檄撤兵回九江,招安土着戍。三郡兵既撤,贼自长沙突至,遂陷吉安府。分巡湖西副使岳虞峦方阅军于郊,俄报贼至,皆溃;虞峦微服遁,署府事通判朱奉■〈金黾〉、推官韩日将俱遁。诸县同日陷;贼分兵设伪官,改吉安为亲安府、卢陵为顺民县。张其在檄袁州;袁州人先逃,贼复入袁州。

壬申,括民间废铜铸钱。

西安城陷——以守将内应也。巡抚冯师孔、按察使黄絅、长安知县吴从义、西安右卫指挥崔尔达俱投井死,秦府右长史章世絅自经。士绅死者甚众:前都御史焦源溥,骂贼,磔死;前山西布政司参议陶尔德,被杀;前山东监军佥事王征,七日不食死;都司吏丘从周,骂贼死。左布政使陆之祺等,俱降;援剿总兵白广恩巳走,追降之。李自成据秦王府,封秦王存枢为权将军;世子妃刘氏曰:『国破家亡,愿求一死』!自成遣归外家。贼分下属县,蒲城知县朱一纯议守,从卒俱散,贼胁其降;诒以更衣,抱印投井死。初,自成在楚议所向,牛金星请先取河北,直捣京师;杨承裕欲先据留京,断漕运。顾君恩独曰:『不然。留京势居下流,虽济大事,策失之缓;直捣京师,万一不胜,退无所归,策又失之急。不如先取关中,为元帅桑梓之邦;且秦都百二山河,已得天下三分之二。建国立业,然后旁掠三边,资其兵力攻取山西,转向京师,庶几进有可攻、退有可守:策无便于此者』。自成称善。贼好杀掠,牛金星劝以不杀;遂下令严戢之,所过安堵。于是百姓转相诳惑,人无斗志。自成遂改西安府曰「长安」,禁乡民短后衣;搒掠巨室助饷,前祠祭司主事南居业掠死。

甲戌,授进士陈丹衷河南道御史,同副总兵成大用往调广西土司兵,賫金、币分赉土司。

核南京秋闱之弊。先是,南榜出,宦室子登七十三人,物议藉藉;周延儒弟正儒、子奕封预焉。延儒自言于上,特赐二百金,遂莫敢言。

丙子,上阅勳臣、武臣子弟骑射。

戊寅,上自用铜锡木器,屏金银;命文武诸臣崇省约。

凤阳地屡震。

总督九江吕大器以五千人援吉安。次峡江,邑人执知县以待贼,反拒援兵;兵诒之曰:『张献忠至矣』!邑人出迎,献印及马二十五;官兵入城,斩奸民殆尽。

李自成分兵略鄜、延,中部知县朱华堞阖家自经。先,漕储道参政安定、张国绅居西安,自成召见,称殿下;语次,自成大悦,授刑政府侍郎。国绅同年文翔凤继妻邓氏能诗,荐于自成,召为后宫内师。

张献忠在长沙立九营。左良玉合马进忠之骑赴袁州,巡按黄澍驻汉阳,同良玉部将惠登相规复襄阳、刘洪起规复南阳。张献忠遣马赐以千人下临湘,取米及釜;方国安令戎旗营参将方元科进次蒲圻。

乙酉,大学士王应熊入朝陛见,请老;许之,赐金、币。应熊以周延儒荐起,上寻悟其非,特遣缇骑趣延儒入,日遣人侦之;知延儒约应熊密语,又令其先抵京而身继之。上怒延儒久延,故应熊不敢滞。

礼部尚书林欲楫致仕,兵部尚书冯元颷罢。元颷伪称疾不出,上尝私使伪赂求边将,不纳;故得全去。

庚寅,超擢兵科都给事中张缙彦为兵部尚书;余应桂仍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应桂闻命,饮泣;陛辞,曰:『不益兵饷,臣虽去何济』!上默然;发帑金五万、银花四百、银牌二百、蟒紵二百、色绢四百、马一百给军。盖欲应桂联络甘、固、延、宁之兵,收拾三边健勇,相机抚剿也。应桂趑趄河上,不进。

十一月辛卯〔朔〕,谕臣民助饷立功者,录之。

癸巳,张献忠再陷岳州。沿江设伏,藏轻舟于■〈氵义〉港;浮巨舰重载,顺流而下。副总兵王世泰、杨文富以三千人邀之,贼逆流佯走以诱我;我兵争利,溯流而上,尽夺其赀。舟重不即行,贼轻舟四出围之;步骑夹岸横击,杀溺无算。方国安等合救之,文富、世泰仅以身免,丧师二千;岳州城空,贼趋之,又陷。武昌抚、按俱舣舟于江,待东下;武昌城空,左良玉以前锋上武昌。

总兵王定、副总兵高杰自渭南败,各奔延安;李自成命田斌守西安,自往塞上破延安。大会群盗——马万匹、旌旗数十里于米脂,祭墓;又五百骑按行凤翔,守将诱而歼之。自成怒,亲攻凤翔,屠之。

丙申,以土国宝为都督佥事总兵官,镇守河南。

己亥,谕左良玉移镇武昌,同抚按王扬基、黄澍相机灭贼。良玉遂以副总兵张应元、吴学礼守九江,自同马士秀率舟师入武昌,直捣长沙。

吕大器以安庆兵上樟树镇,官兵分道趋袁州。大器又招柯氏兵赴南昌,降瑞昌、德安土盗邓毛溪,携之从军;素无纪律,与柯兵相持南昌城下,南昌大扰。柯兵因射死邓毛溪,其党千余散为盗;柯氏兵三千,亦亡千人。

宥给事中郝絅、总兵许定国、余应桂自效。

左良玉复萍乡。命承天太监何志孔劳良玉,进少师,廕锦衣卫百户,赐金蟒、牛酒;吏卒各陞秩,赐二千金。寻岳州、袁州相继克复。

高杰率所部渡河而东;至绦州,巡抚山西蔡懋德招之,共击贼王老虎,破之。追至曲沃,王老虎降,获步骑万人。

李自成发金数万,招榆林诸将。继以大兵分守榆林,兵备副使都任及故总兵王世显、侯世禄、侯拱极、尤世威、副总兵惠显等敛各堡精锐入镇城,集众将吏问之曰:『若等守乎?降乎』?众皆伏地愿效死。乃推尤世威为长主,号令缮兵甲;贼说三日,不听。乙未,攻榆城,城上强弓劲弩叠射,贼尸山积;更发大炮击之,贼稍却。

乙巳,以何腾蛟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

李自成攻宁夏,守将分营逆战,三胜之;杀贼数千人。

丁未,设南赣兵三千,以副总兵郑鸿逵统之。

辛亥,以吏部右侍郎李建泰、左副都御史方岳贡并兼东阁大学士,直文渊阁。

诛前督师范志完、总督赵光拚、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昌时首以不得吏部,恶大学士薛国观、佥都御史陈乾阳,皆以计害之。卒附延儒,得吏部,威势甚盛,百官屏息;竟以此殒焉。

前督师大学士吴甡戍金齿卫。

李自成攻榆林,城陷。自望日被围,吏卒力战,杀贼亡算。贼攻益力,隃旬不克;贼以冲车环城穴之,东南城崩数十丈,贼入之。兵备副使襄陵都任阖室自经;总兵尤世威纵火焚其家百口,挥刀突战死。诸将各率所部巷战,杀贼千计;贼大至,矢尽刀折,杀伤殆尽,无一降者。阖城妇女,俱自尽。榆林为天下劲兵,频年饷绝,士卒窘甚;而殚义殉城,志不少挫。榆林既屠,贼捣宁夏三边,俱没;贼无后顾,长驱而东矣。

上命职方司主事招谕土寨,恢复中原;承制招李际遇,际遇迎使者入寨。时际遇与李自成相拒杀,屡挫之;自成锐意攻之,卒不下。

李自成攻庆阳四日,陷;兵备副使段复兴、知府董琬、太常寺少卿麻禧死之。贼屠庆阳,执韩王。

十二月辛酉朔,故总督丁启睿倡义兵,诛李自成伪将于扶沟,斩获七十二。

乙丑,前大学士周延儒有罪,赐死。初,逮至,犹召见,令馆于城外;数日,遂赐如薛国观云。延儒,宜兴人;少无学行,耽声色。性警敏,善揣人意指。始比温体仁,共执政。及再相,反温所为;而嗜利无厌,往往鬻爵。时方得君,不顾外患。款局败,委罪陈新甲,没其厚赂;欺蔽明主,败坏国事,遂以亡天下。追论者言崇祯三相,温体仁之奸险、杨嗣昌之诞妄、周延儒之贪纵,殆相匹云。

张献忠出嘉鱼,遣艾四以前锋至新堤;马士秀逆战不利,退还。艾四又追士秀于嘉鱼,士秀败,走武昌。

西域献千里马。命五城清道,试城上;不果。

总督何腾蛟奏言:『湖南永顺、保靖、黔南铜城、黎平、西粤柳、全,其土司皆可用。臣素与豪长游,简其壮勇,可得数万依湖守险;土司无远征之忧,百姓无客兵之害。平贼将军左良玉,臣所熟知,不可不藉为掎角。徐州副总兵金声桓,肝胆可用;其部下刘世昌、夏国基,皆可与战。乞加声桓援剿总兵衔,以示鼓励』。从之。

巡抚山西都御史蔡懋德屯平阳,以岁暮,还太原。李自成勒兵渡河入山西,遂陷平阳;知府张嶙然走太原,吏民皆降,伪直指使刘达杀西河王三百人于东关外。高杰闻平阳变,自蒲州东走恣掠,因下泽州;嶙然寻迎降,贼授以兵政府侍郎,建牙先驱。

张献忠自岳州渡江至营与马守应合,献忠獗甚。盖自成西犯去,故献忠得横荆、岳间。

礼科都给事中沈胤培乞悯惠王、桂王流离之苦;敕部议择地居之。

李自成驰檄山西,兵号百万,刻期欲平燕、晋;遂陷甘州。先是,凤翔、兰州开门迎贼,因渡河,庄浪、凉州二卫降。巡抚甘肃右副都御史林日瑞以副总兵郭天吉四千骑守峡口而败,遂围甘州;乘夜雪登城,日瑞及总兵马爌、副总兵郭天吉、同知蓝台等并死之,杀居民四万七千余人。西宁卫尚坚守,不降;明年二月,诈降,杀伪官贺锦、鲁文彬。

东阳诸生许都反。都,故都御史弘纲从孙也;有声庠序。任侠,喜交游。知县姚孙榘借名备乱,横派各户输金,坐许都万金;都实中产,勉输数百,自诣告竭。孙榘大怒,诬以造逆反,桎梏之。时输金者盈庭,哄然不平;有姚生执孙榘于座笞之,群拥都为主。巡按御史左光先闻变,调兵行剿;官兵所至屠掠,东阳、兰谿人各保乡寨拒敌,官兵大败。绍兴推官陈子龙谓都有才可用,不当反;遣诸生蒋若来賫书谕之。都据浦江,官兵乘除夜攻破之;贼大溃,都走山中。继得子龙书,率同事十三人投狱;左光先尽诛之。

左良玉遣总兵卢光祖、惠登相、刘洪起以步骑四万人自河南至九江,入湖广。丙戌,复长沙、湘潭、湘阴。

贵州镇筸营参将梁胤林攻桃固山洞,擒贼程继孔。继孔反覆扰徐、邳间,胤林以除夕出不意擒之;山寨悉平。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三 韦王陆刘柳程·欧阳修
  卷四十七·毕沅
  第二十六回 随何传命招英布 张良借箸驳郦生·蔡东藩
  第二百一十九·胡三省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八·王祎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二·徐紘
  卷三十八·张守节
  陈居仁传·脱脱
  一二六、张仪卒乃魏哀王九年非十年辨·钱穆
  凡指挥使司·朱元璋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吕思勉
  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如意馆的画·齐如山
  黄锡赓·周诒春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渔洋诗话卷上·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余兄弟少读书东堂尝雪夜置酒酒半约共和王裴辋川集东亭【士祜】得句云日落空山中但闻发樵响兄弟皆为阁笔○东亭与宋荔裳严武伯【熊】叶元礼【舒崇】诸名士游吴兴道扬山共赋五言诗兄诗先成羣公

  • 卷三百七十六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四月戊申盡其月   四月戊申,三省、樞密院言:鄧綰近責降滁州,其宋用臣可別移一監當差遣,欲添差監太平州茶鹽礬酒稅務,候滿更不差人。從之。   詔守太師文彥博特許用宰臣、使相出使到闕例書判。   

  • ●卷第十四·胡三省

    【汉纪六】起阏逢困敦,尽重光协洽,凡八年。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公元前一七七年)①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②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③诏曰:“前遣列侯之国,〔事见上卷上年。〕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

  • 卷之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十七·佚名

      顺治七年。庚寅。春正月。乙卯朔。免朝贺。  ○顺天府进春。  ○庚申。喀尔喀部落硕雷汗等、贡貂皮马匹。宴赉如例。  ○山西巡抚祝世昌奏报、章京穆成格等、擒斩逆渠翟悬、刘定宇等。复永宁州、宁乡县一

  • 卷之三十五·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六月。乙巳。谕内阁。前因都察院奏、吉林贡生陈献廷、以恶绅刘鸿恩窝贼开赌肆扰等词具控。当谕令崇实、岐元、查明究办。兹据崇实等将刘鸿恩被控各节讯明。定拟具奏。此案都司刘鸿恩、被控窝藏马贼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六·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龎庄敏公籍墓志铭司马光公讳籍字醇之其先出于周之毕公因邑命氏近世自郓徙居单之武城曾祖考讳某赠太师中书令妣何氏封越国夫人祖考讳某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妣某氏封秦国太夫人考讳某赠太师兼中书令妣某氏

  • 卢损传·薛居正

    卢损,祖先为范阳人,近世在岭南任职。父亲卢颖,到京师游历做官。卢损少时学文,后梁开平初年,中进士,性情颇为刚强耿介,以宁静澹泊自得为乐。与任赞、刘昌素、薛钧、高总等人同一年同榜及第,而在一起时总是互相诋毁,当时人叫他们

  • 左良玉传·张廷玉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早年曾官任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元年(1628),宁远城发生兵变,巡抚毕自肃自杀而死,良玉因为此事丢官回了家乡。后来恢复了官职。总理马世龙让他跟随游击将军曹文诏前去援助玉田、丰润两地,接连攻战了洪

  •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辞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第二十·晏婴

    景公赐晏子邑,晏子辞。田桓子谓晏子曰:“君欢然与子邑,必不受以恨君,何也?”晏子对曰:“婴闻之,节受于上者,宠长于君,俭居处者,名广于外。夫长宠广名,君子之事也。婴独庸能已乎?”

  • 朱子礼纂卷一·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总论臣闻之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乐先壊汉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仪等篇乃其义说耳前此犹有三礼通礼学

  • 卷五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二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二十【二十之一】存旧駉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九鲁颂郑氏笺鲁颂谱考异宋板疏子弟湟立【二叶右六行】弟作弗 上功之事【二叶左二行】上作土 申命鲁得

  • 卷十七·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七明 王志长 撰夏官司马第四疏郑云象夏所立之官马者武也言为武者也夏整齐万物天子立司马共掌邦政政可以平诸侯正天下故曰统六师平邦国○左传子罕曰天

  • 潮音草舍诗存序·太虚

    余喜读方外诗,取其平澹自然,不事雕琢,而信手拈来,都成妙语,能使读者易契禅理也。太虚吾师博通三藏,彻悟二空,融会古今中外之学说,适应时代机宜,宣鬯佛法真理,为今佛学界之泰斗,固不以诗鸣者也。惟早岁亲近八指头陀与陆镇亭、易哭

  • 卷之十六·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六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小庵密禅师法嗣 二仰圆钦禅师 禾之秀水人。遍参诸方。毫无所契。入西京。谒小庵於旅舍。庵问。浙中有个伶俐人。汝还见么。师曰。圆钦钝

  • 幼幼集成·陈复正

    中医儿科学专著。6卷。清陈复正撰。陈复正,道士,号飞霞。清医学家。居广东罗浮山。习道家丹鼎、气功诸术。云游海内,临证救治甚众。有感于幼科专著少,而撰《幼幼集成》。成书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整理辑录了古代

  • 证治心传·袁班

    医论。明袁班辑。一卷。班字体庵,秦邮(今江苏高邮)人。博览医书,精通脉诊,人称江北名医。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结合个人心得体会而撰,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共载医论十六篇。首论证治总纲,指出临证不可因循守旧和

  •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李华

    简称《善无畏行状》。佛教传记。唐李华撰,撰时不详。此文六百余字,扼要记述唐代密宗奠基人善无畏的生平事迹。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