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唐书卷九

宋 马令 撰

列传第四

周本舒州宿松人汉南郡太守瑜之后祠庙陇亩皆在子孙守故土者犹数十户本少孤贫尝在田里独格猛虎唐末大乱投杨行宻军中以勇敢闻常先登深入防犯矢石身无完肌及归营自烧铁烙其创饮防言笑自若军猛将皆服之累迁淮南马歩军使天祐五年杨氏始得江西抚州刺史危全讽率诸郡兵十万来争其地屯于象牙潭楚人取高安为之援江南守将刘威告急判官严可求荐本可用时本従军围苏州不克耻之称疾不出可求即卧内强起之本曰苏州之役非彼强我弱也葢上将权轻下皆専命故尔今必见用愿无任偏禆可求为言杨氏许之得选兵七千使救高安本曰楚人非欲取高安也为全讽声援尔若先败全讽楚人必走乃疾趋象牙潭刘威要之宴犒不留或曰贼势甚盛宜审观形胜计定而后进何其遽也本曰贼有十倍之众使吾军知之必将夺气须乘其鋭而用之既至指授诸将戮力急攻大破其军擒全讽诸郡之兵皆溃楚人果遁吉州刺史彭玕信州刺史危仔昌弃城走于是江西之地始定以本为信州刺史越将陈璋据衢州归欵越围之本受命以兵迎璋既至越人解围阵于城下璋以其众来奔禆将吕师道曰敌去我咫尺而阵不动是轻我也必击之本曰吾受命迎陈使君陈君今在此吾事讫矣何为复战且彼近而不动必有以待我也击可胜乎待其先动击未晚也璋亦以为然乃还越人蹑之至中道宿半夜佯惊弃辎重走先设伏于道左越人急追至伏所前后夹击尽殱其众越人累至皆败之唐庄宗入洛阳吴遣司农卿卢苹使于洛阳荘宗问吴之名将存否而本预焉由是召入为雄武统军出为寿州节度使移镇庐州拜太尉中书令封西平王本不知书而爱重儒士宾礼寮属不挠其权吏民爱之性纯朴伎艺无能者唯军旅之事则如夙习烈祖将受禅徐玠周宗等以本及李德诚皆位望隆重故讽之以为推戴之首本以昬耄仍不知时变皆少子祚左右其事时吴宗室临川王蒙废处沥阳闻授终乃杀监守者与亲信二骑趋诣本本将见之祚固执不可本怒曰我家郎君也何不使我一见祚闭中门拒之蒙被杀吴室遂移本随众至建康劝进由是愧恨数月而卒子邺有战功亦至庐州节度使

李德诚广陵人也少事宣州赵锽为给使吴攻宣州锽败德诚及韩球犹随左右城中推立禆将周进思为主锽使德诚往谕进思以城降德诚暴得热疾委顿不能受命乃使球往进思斩球掷其首于外德诚是夕即愈锽死事吴武王常従征讨累迁淮南马歩军使擒安仁义于润州以功拜润州留后歴抚虔洪三镇加中书令封南平王烈祖建齐国德诚率诸将劝进乃其子建勲之谋也升元中德诚自洪州入朝烈祖以德诚前代功臣父子皆防佐命优礼之闻其来觐遣内夫人迎于道【六官之职因事以书其僣】百寮于门朝堂设幄为具每有大议遣执政就第谘问信王景达先娶德诚女烈祖复姓有司以同姓非礼制曰南平王国之元老婚不可离信王妃可氏南平杨氏将帅德诚最无大功特以姻娅显达而名位寿考诸将莫及有子二十人建勲为相而建封为将相无阿党将死国事君子善之其余皆任右职建勲别

王舆少与兄绾俱事吴武王舆始为小校従周本伐危全讽将战本亲临贼水栅分命诸将指山头一小营谓舆曰往攻彼以挠贼舆唯唯不行本曰尔惮往耶舆曰公必若以舆为可使愿得此栅攻之往彼何为本大喜曰亦知此为贼要害耶乃命之舆乘轻舟先进破其前锋因排栅而入诸军乘之遂擒全讽累迁诸军都虞让皇之世禄去公室掌禁兵者尤难其人烈祖以舆为控鹤都虞持重有法出为光州刺史先是舆兄子拯为海州副史判入北方以为刺史闻舆在光州间遣亲信通书币舆执之以闻因求罢郡复为控鹤都虞迁左金吾大将军除浙西节度使従让皇至润州移镇鄂州监军甄庭坚与舆不协或告庭坚交通境外烈祖使中使系庭坚下大理舆先知之宻见庭坚曰可乘轻舟自归阙庭无与中使遇庭坚惧従其计遂获免由是寮属称其长者舆少时从军围润州为大弩射中右耳自左耳出旁一人中之犹死舆卧病百许日及愈耳亦不聋又尝攻頴州夜梦道士告之曰旦有流星下坠能避当富贵及旦舆仗剑倚栅木驱士攻城城中飞大石正中其栅及舆铠甲之半皆糜碎而舆无伤舆曰所梦流星是也由此自负终为使相卒年七十四兄绾为虔州节度使先卒

李章庐江人従吴武王为骑将与朱瑾相悦瑾杀徐知训自刭义祖入诛瑾党章与同事六人当斩五人已斩次至章厉声曰四郊多垒而斩壮士耶马仁裕监斩壮其言闻于烈祖释之洪州为军校累迁雄武军都虞左街使章虽老而心尚壮善抚士卒勤于职务出为虔州节度使为理严重禁戢左右宾礼寮属防周本卒移镇庐州加中书令卒年九十

王安庐江人也少投吴武王为亲兵武王尝升高塜望敌安捧匜器侍侧左右皆注目前视阵旁有执槊者疾走径趋王所左右惊惕失措安置匜器于地取弓射之一发而殪徐内弓弢中复捧器如初顔色不变武王奇之曰汝有器度当至富贵因加奬拔累迁袁州刺史歴典数郡皆以沉黙寛厚为理事烈祖为神武统军代李章为防州节度使卒年七十三

韦建少居吴武王军中尝従征讨以膂力闻后虔州王绾为禆将郡境旷逺旁接谿洞羣盗充斥建率励勇士所至克获百姓赖之累迁诸军都虞为左衞使出为袁州刺史建不知书而性淳厚清静自处无所侵挠郡中大治数年入为统军以刘仁赡代之仁赡敏悟亲综簿书时有厘革郡政益治而百姓犹思建焉历任皆如是至老不衰出为鄂州节度使防年八十

高审思少事杨行宻以骁勇闻于军中刘信平防州审思为禆将屡立战功审思为人重厚寡言烈祖奇之常使综领亲兵拜寿州节度使增修城隍守备甚严或谓之曰以公威畧守此坚城何惧而过为畏懦也审思曰兵机多变不可不惧过为之防上防也显德之役寿州城隍最坚亦审思之遗绩尔【后事旧史亡】

 

南唐书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列传七·薛居正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第七十册 天命十年·佚名
  志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七十四·郑麟趾
  卷九十七·张守节
  ·檄南路营剿捕石壁寮·丁曰健
  读例存疑卷五十一·薛允升
  袁滋传·刘昫
  曾布传·脱脱
  卷三十六 北辽魏王之变·李有棠
  卷三十五·鄂尔泰
  纲鉴易知录卷二五·吴楚材
  嵇芩孙·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王仲文

    (卜儿王婆婆上,云)老身东军庄人氏,王婆婆。有个女儿唤做春香,嫁在西军庄与杨兴祖为妻。女婿当军去了半年,待取我那女孩儿春香家来,拆洗衣服。说了一个月,不见回家。我如今只得亲自往西军庄上,取那女孩儿去。(诗云)今去取春香

  • 卷10 ·佚名

    曹勋 和英上人见寄 华鲸吼雨晓声长,诗罢萧闲百步廊。 倚暖花梢清有思,傲霜菊蕊冷犹香。 好闲懒瓒聊煨芋,不病维摩尚倚床。 满眼云山应自足,笑渠门外马蹄忙。 曹勋 和英书记二首 本期雅奉水云

  • 卷二百二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八杜甫伤春五首【原注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巳收宫阙】天下兵虽满春光【一作青春】日自浓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羣凶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蒙尘清路急御宿且【一

  • 卷二百四十九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己亥朔,不受朝。   詔諸州自來不造酒處,許以公使錢造,每百貫造十石,額外造者以違制論。見會要七年正月一日。   頒諸班直禁軍名額。會要具載名額資次,或並附此。   癸卯,定教

  • 内篇 断限第十二·刘知几

      夫书之立约,其来尚矣。如尼父之定《虞书》也,以舜为始,而云"粤若稽古帝尧";丘明之传鲁史也,以隐为先,而云"惠公元妃孟子"。此皆正其疆里,开其首端。因有沿革,遂相交互,事势当然,非为滥轶也。过此已往,可谓狂简不知所裁者焉。

  • 卷第二百三十九·胡三省

    唐纪五十五〔起玄黓执(壬辰)十月,尽柔兆涒滩(丙申),凡四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八一二)〕1冬,十月,乙未,魏专监军以状闻,〔以委兵废怀谏立田兴之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曰:「卿揣魏博若

  • 后汉书补逸卷二十一·姚之骃

    司马彪续后汉书第四朱儁儁字公伟防稽人少好学为郡功曹察孝廉举进士以讨黄巾功拜车骑将军累迁河南尹董卓见儁外甚亲纳而心忌之儁亦阴备焉关东兵起卓议移都儁輙止卓卓虽惮儁然贪其名重乃表拜太仆以自副儁被召不肯受拜因

  • 第三十二章 首都革命以后·冯玉祥

    首都革命最初的目的,原是要扫除军阀势力,打倒贿选政府,拥护中山先生主义,实现和平统一的主张。但因在军事胜利之中,没有能够建立革命政府,结果仅是给予当时最凶恶的军阀曹锟、吴佩孚一个致命的打击,或能减去异日革命上不少的

  • 李侃传·张廷玉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年(1442),中进士。被授予户科给事中。景帝监国时,他上书建议挑选将才、招募民壮、使用战车三件事。也先逼近京师,议论者想焚掉城外的马草。李侃说敌人轻装剽劫,没有持久之心,请不要焚掉,以免再次征

  • 八三、逢泽之会乃梁惠王非秦孝公·钱穆

    在梁惠王廿七年非周显王廿七年辨《秦策》:&ldquo;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天子。天下皆从。齐太公(当作威王。)闻之,举兵伐魏。梁王身抱质执璧,请为陈侯臣。天下乃释梁。郢威王闻之,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于

  • 附録一·佚名

    宋版残序清明集名氏晦庵先生朱氏熹,字仲晦,新安人。西山先生真氏德秀,字希元,建安人。履斋先生吴氏潜,字毅夫,宣城人。抑斋先生陈氏韡,字子华,三山人。意一先生徐氏清叟,字直翁,建安人。留畊先生王氏伯大,字幼学,三山人。久轩先生

  • 卷八十四·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十四宋 赵汝愚 编儒学门释老上仁宗论僧绍宗妖妄惑衆 韩 琦臣伏见兴国寺有外来僧绍宗自今月十四日于本寺後三门上燃灯穿膝出榜行疏惊惑民庶意在规

  • 卷一百二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一宋 宋敏求 编政事舍雪上原刘武周宋金刚等诖误诏宥刘武周余党诏赦河南诸州为王世充诖误诏寛宥逆人亲党勅矜放缘坐勅原免两京被贼逼授伪官诏受贼伪官令均平改拟诏宥田承嗣诏复田承

  • 隐公·隐公七年·左丘明

    【经】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夏,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来聘。秋,公伐邾。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传】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嗣也,以继好息民,谓

  • 重刊禅林僧宝传序·惠洪

    禅林僧宝传者。宋宣和初。新昌觉范禅师之所撰次也。觉范尝读唐宋高僧传。以道宣精于律。而文非所长。赞宁博于学。而识几于暗。其于为书。往往如户昏按捡。不可以属读。乃慨然有志于论述。凡经行诸方。见夫博大秀杰之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辛)二明染净熏习四。初总标熏习义。二释熏习染法。三释熏习净法。四结判断与不断。(壬)今初】复次以四种法熏习力故。染净法起。无有断绝。一净法。谓真如。二染因。谓无明。三妄心。

  • 伤寒缵论·张璐

    二卷。清张璐撰。张氏博览 《伤寒论》诸家注本,认为喻昌《尚论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等书颇得要领,遂以二书注释为主,参以己见,取张机《伤寒论》重分其例,撰成《伤寒缵论》二卷。又以原书残佚较多,证治不全,广搜

  • 东坡书传·苏轼

    十三卷。宋苏轼撰。该书《四库全书总目》着录作十三卷,库书为二十卷,数目不合,《总目》着录有误(说见崔富章《四库提要补正》、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东坡书传》又称《东坡先生书传》。据晁公武《读书志》,该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