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五章 武昌之围

吴军在贺胜桥大败后,残部退入武昌城据守,我追兵于8月30日夜间在途中稍事休息,翌日拂晓遂以急行军向武昌城追击前进。31日黄昏,四、七两军主力均抵达武昌城下。我拟趁敌军喘息未定时一举而下武昌,因于四、七两军大部到达后,立刻下令爬城。士兵遂向民间征发木梯数百架,呐喊冲向城脚,援梯而上。谁知武昌城垣甚高,坚实无比,墙外并有护城壕沟,水深没顶。我军所征发的木梯又太短,距城墙上端甚远,纵然攀上梯端,仍无法登城。而敌人守城部队似已早有准备,城上灯炬通明,使爬城我军毫无隐蔽,一接近城垣,城上机关枪、手榴弹便一时俱发。我方官兵前有坚壁,后有城壕,在敌人机枪瞰射之下,伤亡极大。于是我军第一次攻城无功而罢。

9月1日晚,四、七两军已全部抵达城下。刘峙率领的总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师也已奉命前来增援,旦夕可到。我军乃重行部署,仍由我任攻城总指挥;陈可钰副军长任副总指挥,准备作第二次攻城。

此次攻城任务的分配是:第七军胡宗铎部任中和门、保安门、望山门的攻击。右与第四军联络,左则警戒长江江面。

第四军任忠孝门、宾阳门、通湘门的攻击。左与第七军联络,右则警戒沙湖方面。

第一军刘峙师到达时,应由洪山、徐家棚向武胜门前进,并接替第四军忠孝门防地。

炮兵则占领洪山阵地,俾步兵爬城时,轰击城上守军。

攻城主要工具则责令工兵和政治部购集大批粗大的毛竹竿,每根长约二丈,重百余斤,用两根接起,扎成一长约三四丈的竹梯,攻城时以奋勇队先进。奋勇队以每十二人组成的小队为单位,每小队抬长梯一具。

第二次大规模攻城于9月3日晨3时开始。先由炮兵以猛烈炮火轰射城上守军,然后奋勇队携竹梯蚁附而上,不料城内敌人并楚望台、蛇山、龟山上所设置的敌军山炮、野炮和江中敌舰枪炮一时俱发,火力猛烈之至。我军伤亡甚大而奏功甚小,加以竹梯笨重,墙高水深,我攻城官兵虽奋勇异常,然有的竹梯尚未架牢,官兵已全部牺牲。我亲自督战所得经验,知以我军目前的攻城器材,绝难奏效,徒招无谓牺牲。好在我军在下游已攻占鄂城;第八军自嘉鱼渡江后,也已逼近汉口、汉阳;驻汉口的鄂军第二师师长刘佐龙正和我暗通款曲,愿意投诚。如是则吴军久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日久必然发生内变。我军与其做不可能的攻坚战,反不若坐困的有效。因此,3日晨8时我军停止攻击后,我遂不再作硬攻的打算。

吴佩孚此时也另作固守武汉三镇的准备。派第八师师长刘玉春为守备军总司令、陈嘉谟为武汉防御总司令,二人同驻武昌城内,据城固守待援。吴本人则坐镇汉口,调度由北南下的援军。

9月3日晚蒋总司令偕白崇禧、加伦、唐生智一行抵达武昌城南的余家湾车站,翌日召集紧急攻城会议。开会时,蒋氏并未分析敌情便说:“武昌限于四十八小时内攻下。趁敌人立足未稳,一定要攻下!”他说话的态度非常严厉,哪里像在开会,简直就是总司令下令攻城罢了。在场的高级将领皆面面相觑,未发一言。我也未便陈述不宜硬攻的理由。大家因而皆接受命令,再作第三次攻城的部署。

胡宗铎私下问我道:“武昌这样的坚城,限期之内如何攻得下?”

我说:“这是总司令的命令,攻不下我们也得应付应付!”武昌城我们已两度硬攻不下,蒋先生还说“敌人立足未稳”呢!不过我知道蒋先生的个性极强,遇事往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面析无益,我们也只有应付罢了。蒋先生总喜欢遇事蛮干,一味执拗,不顾现实。武昌第三次攻城之举,把他个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蒋先生这种个性可说是他个人成功的因素,也可说是国事糟乱的种子。嗣后他亲自指挥南昌攻城失败,与武昌之败如出一辙。

第三次武昌攻城,仍由我任攻城司令,陈可钰任副司令。一切部署仍按第二次攻城计划实行。蒋总司令另调第一军刘峙师接替第四军在忠孝门的防务。并悬赏登上城垣的,官长二百元,士兵一百元,最先登上的部队三万元。登城的准备完毕时,号兵吹集合号,士兵齐呼“革命万岁”。奋勇队的编制如前。前锋部队在奋勇队后,取五十米至百米距离齐头并进。前锋都携带短枪、手榴弹以便爬城。这些都是蒋总司令明令所规定。

第三次攻城于9月5日晨3时开始。我军逼近城垣时,敌枪炮齐发,较前尤为猛烈。第七军奋勇队扑攻保安门,该处城垣较高,竹梯甫架,伤亡随之。后缘附郭民房而上,敌军乃以火药包、手榴弹、爆发罐等引火物,自城上掷于已注射煤油的民房,顿时烈焰熊熊,火光烛天。同时敌军机枪野炮火力自空而下,我军伤亡枕藉,仍然无法爬城。

第四军在通湘门一带的遭遇也约略相同。四军独立团曾潜至城脚,挂梯数具,官兵相继攀登,然敌方机枪弹如雨下,登梯官兵悉被击毙,无一幸免。牺牲的惨烈,达于极点。此时军中忽然谣传刘峙师已攻入忠孝门,四、七两军闻讯大为振奋,益发奋勇争先,死伤辄至整连整排,仍无入城之望。

正当前线战况最激烈时,蒋总司令忽然约我一道赴城郭视察,我因为蒋氏未尝做过下级军官,没有亲上前线一尝炮火轰击的机会,深恐其在枪林弹雨下感到畏葸胆怯。我二人走到了城边,战火正烈,流弹在我们左右簌簌横飞,我默察蒋氏极为镇定,态度从容,颇具主帅风度,很使我佩服。

这时蒋氏也感到硬攻无望,我随即下达命令停止攻击,各军暂退安全地区待命。这样遂结束了我们第三度激烈的武昌攻城之战。

所幸我第八军何键、夏斗寅两师在嘉鱼渡江后,此时已迫近汉阳。9月5日,原与我通声气的刘佐龙鄂军第二师正式声明附义,加入革命。刘氏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军长之职,自汉阳炮击查家墩吴佩孚的司令部。吴氏仓皇乘车北逃。自河南向武汉增援的吴军也为刘所扼,于汉水中淹毙甚众,不敢渡河。刘部遂于9月6日占领汉阳,7日进占汉口。吴军悉数北撤,江面敌舰也顺流下驶,武昌之敌遂成瓮中之鳖,俯首就擒只是时间问题了。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 列传一百九十二·赵尔巽
  第十三节 郑成功之终期·陈匪石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八)·陈寅恪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一·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佚名
  卷之二百四·佚名
  八十二 江宁织造曹寅再奏洪武陵冢蹋陷褶·佚名
  卷二十七·郝经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上·袁枢
  卷九·高士奇
  王延之传·李延寿
  卷九上·沈枢
  卷四十九·杨士奇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儆诗集·吴儆

    《浣溪沙》十里青山溯碧流。夕阳沙晚片帆收。重重烟树出层楼。人去人来芳草渡,鸥飞鸥没白蘋洲。碧梧翠竹记曾游。《浣溪沙》歙浦钱塘一水通。闲云如幕碧重重。吴山应在碧云东。无力海棠风淡荡,半眠官柳葱茏。眼前春色为

  • 五言巻十九·洪迈

      五言  春情          张起  画阁馀寒在新年旧燕归梅花犹带雪未得试春衣  题嘉祥驿        孟迟  树顶烟微绿山根菊暗香何人独鞭马落日上嘉祥  徐波渡  晓月千重树春烟十里溪过来还

  • 卷二百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一文具类五言古咏茟格         【梁】简文帝英华表玉笈佳丽称蛛网无如兹制奇雕饰杂众象仰出写含花横挿学仙掌幸因提拾用遂厠璇台赏裴侍郎湘川廻以青竹筒相遗因赠【唐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夏四月庚申朔金左副元帅宗维退兵渊圣皇帝北迁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何■同知枢密院事兼太子少傅孙傅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张叔夜御史中丞秦桧尚书兵部侍郎司马朴从朴光兄孙也城始破朴诣军前纳款

  • 第十八章荆公之用人及交友·梁启超

    古今人之论荆公,其迳诋之为小人者,不必论矣,即仰之为君子者,亦未尝不以好用小人为公之玷。然则公果好用小人乎?公所用者果如史家所记述,无一而非小人乎?则又请平心以察之。吾尝极论荆公所以不得不用小人者,以当时君子莫肯为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正德十一年冬十月己酉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游泰代行礼○命南宁伯毛良于五军营右掖坐营管操○庚戌升刑科左给事中罗方为云南布政司左参议○泰宁等卫都督孛来罕等以 万寿圣节差头目小失台等来朝贺贡马赐宴并赏彩叚衣服绢

  • 卷之三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四四三诉呈光绪十年二月八日一二二二六--一·佚名

    邱阿明诉请:令刘阿知等归还伊所垫庄开费具诉呈状人邱阿明,年七十岁,住赤牛椆庄,抱告邱阿品,年三十八岁,为背约侥还,效尤独害,呈恳饬提,讯究,押还归款事。窃竹北二保大溪墘等庄,原属新竹子民,作何配买艋盐而食

  • 《江苏省通志稿》例言·缪荃孙

    一、现拟纂辑江苏通志,分二十二门:曰大事、曰方域、曰都水、曰建置、曰民政、曰礼俗、曰度支、曰货殖、曰职官、曰选举、曰文化、曰武备、曰司法、曰邮传、曰经籍、曰古迹、曰金石、曰邦交、曰宗教、曰人物、曰列女、曰

  • 第四十二卷 仕绩 三 三·缪荃孙

    徐 州 府 三 隋刘行本刘行本,沛人。父瑰,仕梁,历职清显。行本起家武陵国常侍,适萧修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瑶同归于周。每以讽读为事,精力忘疲,虽衣食乏绝,宴如也。性刚烈,有不可夺之志。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室

  • 卷四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四十二乾隆元年夏五月庚子命治防送夷使都司苏隆等罪署宁逺大将军查郎阿奏言准噶尔使臣吹纳木喀等于四月十三日自军营起尘都司苏隆守备马瑞隆率官兵百名防送出卡十五日吹纳木喀遣人前

  • 王珍国传·姚思廉

    王珍国,字德重,沛国相地人。父亲王广之是齐朝优秀的将领,官做到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王珍国最初从冠军行参军官职做起,逐渐升迁虎贲中郎将、南谯太守,他治理地方时有能干的名声。当时他管辖的地方,人民困苦饥贫,王珍国便散发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四章 道之德·林语堂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语译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不穷竭。其深厚博大的情况,好似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它以简驭繁,在光明的地方,它就和其光,

  • 第六章 7·辜鸿铭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辜讲孔子祖国在位的一位官员(季孙氏)委派孔子的一位学生(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孔门“十哲”之一,以孝闻名)去做一个重镇的长官。“请帮我婉言拒绝掉

  • 卷四百七十三·佚名

    △第二分善达品第七十七之三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虽不见法界离诸法。有不见诸法离法界。有不见有情及彼施设实事可得。而能发生方便善巧。自修行六波罗蜜多。亦劝他修行六波罗蜜多。无倒称扬修行

  •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一·慧沼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  十力五眼大圣雄  为物求法无边劫  八万四千妙宝藏  咸契其真胜彼岸  随机诠显各令鉴  故号能仁为法王  佛日权隐涅槃山  正教随潜慧眼灭  十地三贤诸圣众  愍物护

  • 韵补·吴棫

    研究上古音著作。宋吴棫撰。5卷。首创协韵之说。音韵学专著。成书于南宋初年。吴棫,字才老。约生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卒于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宣和六年进士,曾任太常丞,泉州通判。南

  • 禅家龟鉴·清虚休静

    全一卷。朝鲜清虚休静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书中载明参禅工夫之要旨,并附略解。其内容系论述一物不生不灭、心佛众生、教禅二途、祖师公案、话头工夫、无生空、戒定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持咒礼拜念佛、听经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