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政篇
温故而知新章。
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之说。朱子曰:“若徒温故而不能知新,则闻见虽富,诵说虽勤,而口耳文字之外,略无毫发意见。譬若无源之水,其出有穷,亦将何以待学者无已之求哉。”今按:学问以求知,知贵有源,其源则在心。而所知则贵贯通新旧。亦据是可知矣。
又曰:“程子晚而自言,吾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然其意味,则今之视昔为不同矣。”今按:徒尚训诂,解释经义,则仅在文字间。意味则生于己之心,可见述而不作,其间亦有大进步处,学者宜自体会。又按孔门之教,博文约礼,博文即温故,约礼则知新。孔子所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其知于未来之新者,则本于其知于过去之旧。故中国文化,乃有传统可言。西方之学,重知新,不重温故。故亚里士多德言“我爱吾师,我尤爱真理”。西方无师道,故虽一世之间,亦不可知。然西方人虽不重传统,而仍自有其传统。故治中国学问,亦可知西方。治西学,则无以知中国。
君子不器章。
朱子曰:“原宪只是一甘贫之人,邦有道,亦不能出而立事。邦无道,亦不能拨乱反正。”今按:宋儒论学有如此。今人亦以能甘贫来衡量宋儒,此大失之。
猜你喜欢 读书续録卷四·薛瑄 卷七·王元杰 卷二十九·江永 卷五·乾隆 风雨·佚名 卷六·易祓 卷六·朱申 卷之二·邵经邦 昭公·昭公七年·左丘明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碧岩录序·圆悟克勤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二(附录)·王日休 在加尔各打与波史先生谈话·太虚 大般涅槃经疏 第九卷·灌顶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