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唐僖宗中和元年春三月,宥州刺史拓跋思恭起兵讨贼。

  拓跋思恭本党项羌,始祖赤辞,初臣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待之厚,与结婚姻。太宗时,诸羌归顺,拓跋氏不至。贞观八年,行军大总管李靖奉诏击吐谷浑,赤辞屯狼道峡抗王师。廓州刺史久且洛生遣使谕以祸福,辞曰:“浑主以腹心待我,不知其他,若速去,无污吾刀。”洛生怒,引轻骑破之肃远山,斩首数百级,掳杂畜六千。太宗因其败,令岷州都督李道彦招之。赤辞从子思头潜纳款,其下拓跋细豆亦以所部请降。赤辞知宗族携沮,稍欲自归。岷州大都督刘师立复诱之,乃与思头俱内属。分其地为懿、嵯、麟、可三十二州,以松州为都督府,擢赤辞西戎州都督,赐姓李,遂职贡不绝。开元中,吐蕃浸盛,拓跋畏逼,请内徙。元宗诏庆州置静边等州处之,以赤辞孙守寂为右监门都督,封西平公。天宝之乱,守寂有战功,擢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广德二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叛,诱党项、浑、奴刺入寇。朔方节度郭子仪以党项、吐谷浑部落散处盐、庆诸州,恐其滋乱,表徙静边州及夏州、乐容等六府党项于银州之北、夏州之东。复徙宁朔州吐谷浑驻夏西,以离沮之。于是召大首领左羽林大将军拓跋朝光、拓跋乞梅等五刺史入朝,代宗厚赉之,使还绥其部。自后乞梅居庆州,号东山部;朝光居银夏,号平夏部。贞元中,有夏州刺史拓跋乾晖、银州刺史拓跋乾曜、拓跋澄等,俱官其地。思恭,乾晖裔孙也。据有宥州,称刺史。时冤句盗黄巢,由潼关陷长安。僖宗幸蜀,关中大乱。思恭纠合夷夏兵数万,约渭北延节度李孝昌会于州,誓牲讨贼,克日入援。

  按:礼莫重于君臣,事莫大于征讨。有唐中叶,太阿废锐,藩镇连兵。庞勋、裘甫之徒,乘机肆乱,殚财动众,祸难始平。迨乾符以后,贼陷两京,宰衡称疾,乘舆播迁。一时行间,将帅非畏贼托风涛之阻,即纵寇留富贵之资。虽有义成入援,凤翔传檄而有倡寡和,寇患益深。思恭,党项小羌,位卑力弱,独能会合邻道,举义勤王,较之代北朱耶、云州赫连,奉诏兴师者不加一等乎?书“起兵”,著其能为西州之倡。书“讨贼”,嘉其克尽人臣之谊也。

  夏四月,权知夏、绥、银节度事。

  长安陷,夏绥银节度诸葛爽屯军栎阳,巢将朱温诱之,爽降贼。僖宗遂以思恭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留后。胡三省曰:“此拓跋氏强盛,遂为跨据西夏张本。

  进兵武功。

  思恭兵进武功,与凤翔郑畋、义存王处存、泾原程宗楚、河中王重荣四节度盟,图复长安。

  战于王桥,不利。

  诸军进薄长安,黄巢东走,市民争出迎。程宗楚恐诸将分功,独夜入城肆掠。贼讠知官军不整,且诸镇不相继,引兵还袭之,宗楚死。巢复入长安。诘旦思恭与李孝昌来援,与贼遇于王桥,战不利,死伤甚众。

  秋七月,进军东渭桥。

  思恭闻忠武节度周岌、昭义节度高浔连复邓、华诸州,复与李孝昌引军进屯东渭桥,守水北垒以逼长安。贼遣伪中书令尚让、东面行营都虞侯朱温帅二万骑拒之。

  按:上书“不利”,兹书“进军”,嘉思恭志在灭贼,不因败而稍挫也。

  八月,授夏绥银节度使。九月,与贼将尚让、朱温战,弟思忠死之。

  朱温、尚让率众涉渭,思恭遣弟思忠迎击,战于东渭桥。桥表有铁鹤,思忠射之没羽,贼骇走。思忠逐北深入,殁于阵。僖宗赠宥州刺史,立祠渭阳。

  按:书“死之”,予节也。思忠为继迁远租,史不具官,谅非显秩。然当贼势鸱张,千里勤王,一死报国,非忠勇性成者不能。宜其庙食一方,祚传二百余年之久也。

  冬十一月,战于富平不胜,奔夏州。

  诸镇勤王,皆以师老迁延勿进。贼将知右军事孟楷袭思恭军于富平,思恭力不支,领残众奔归本道。

  按:《春秋》私逃书“奔”。奔者,匹夫之行。思恭兵败,不奉王命,擅回本道,书以贬之。

  十二月,夏州赐号定难军。

  思恭既回夏州,缮甲训兵,表请讨贼。僖宗嘉之,赐其军号定难,促兵入卫。

  中和二年春正月,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授京城南面都统,夏四月进军屯渭桥。

  宰相王铎见诸道无心讨贼,发愤请行。僖宗命铎兼中书令、充诸道行营都都统,令夏、绥、、延诸军会之,授思恭京城南面收复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思恭复出兵屯渭桥,受铎节制。

  按:上书不名,此复名,重岁首也。后仿此。

  秋八月,授京城四面都统。

  思恭以锐士八千频与贼战。僖宗进为京城四面收复都统、权知京兆尹事。

  中和三年夏四月,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从雁门节度使李克用复长安。

  思恭奉诏从克用讨贼,连败贼将尚让、黄揆兵。进军渭南,与克用将杨守宗、河中将白志迁等击贼,一日三捷,贼众奔溃。诸军自光泰门入京城,黄巢焚官阙遁。

  秋七月,晋爵夏国公。

  僖宗以思恭讨贼功,加太子太傅,爵夏国公。

  按:此夏国得号之始。

  复赐李姓。

  自后,历世仍之。

  按:赐姓始于汉娄敬,至唐而盛。《纲目》书之不胜书,必甚美甚恶乃书。思恭之功,虽不及克用,然较全忠、茂贞辈不啻天渊矣,书以美之。

  光启元年秋九月,定难军节度使李思恭合宁军讨河中。

  河中节度王重荣据盐铁之利。中尉田令孜恶之,建请领属以佐军食。重荣不可,据河中叛。令孜使宁节度朱玫与思恭合夏军三万讨之。

  十二月,战于沙苑,败绩。

  诸军分壁沙苑,王重荣计诱河东李克用合兵拒战,玫不胜,夏兵俱败。

  光启二年冬十一月,定难军节度使李思恭奉诏讨襄王カ,次于绥州。

  朱玫耻为中人用,与重荣、克用连和,上表请诛令孜,大掠而西。僖宗幸凤翔,避之。玫与同平章事萧遘等奉嗣襄王カ权监军国事,据长安。旋立为帝,改元建真。僖宗诏山南诸镇及夏州兵讨之。思恭发兵次绥州,观望不出境,已,闻カ败,遂还。

  按:《春秋》伐而书“次”,其“次”为善;救而书“次”,其“次”为贬。是时,李カ据长安,田令孜劫帝如宝鸡,诸道贡赋不至,从官、卫士皆乏食,势不已孔迫乎?思恭顾观望不前,无复以国事为急,书“奉诏”以严其赴救之责,书所次,以著其怠缓之罪。

  文德元年,李思恭取、延,以弟思孝知留后。

  中和中,改延节度为保大军。以东方逵领节度使。逵病,去。思恭遣弟行军司马思孝袭取之,自称留后。思恭为请于朝,授、坊、丹、瞿等州观察使、并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按:有唐末造,藩镇兼吞,始于韩简之攻河阳,继于秦宗权之陷郑州,极于朱全忠之并临淄、徐、郓,祸结兵连,至唐亡不解。思恭之取延,所谓郑伯效尤也。宜后日克用表中以为口实乎!去官,贬之也。

  唐昭宗大顺元年夏六月,定难军节度使李思恭偕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出兵会都招讨使张于晋州。

  河东李克用攻防御使赫连铎于云州,宣武节度朱全忠、卢龙节度李匡威奏讨之。宰相张请任其事。昭宗令将京军数万及、宁杂虏三万人抵晋州,思恭与思孝率夏兵会之。

  冬十月,弃张军先归。

  官军出阴地关。李克用遣养子李存孝营于赵城,击败镇国节度韩建兵,乘胜抵晋州西门。张出战又败,入城拒守。思恭与保大、静难、凤翔诸军先渡河归。

  按:晋州之役,议者咸咎张小人浅谋误国。然将帅与其事者不当以是非论也。思恭既奉命兴师,败敌王之忾惟力是视,乃见败不救,弃帅先归,直书之,其罪自见。

  乾宁二年,定难军节度使李思恭卒,弟思谏嗣。

  思恭子仁早卒,孙彝昌幼,军中立其弟思谏嗣为节度使。

  按:此李氏世袭节度之始。

  秋七月,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擒宁将王令陶于黎园寨。

  宁节度王行瑜求尚书令,不得,与凤翔节度李茂贞举兵犯阙,遣将王令陶据黎园寨。思孝与河东将李存信攻擒之,献于行在。

  八月,思谏、思孝充宁东北二面招讨使。

  李茂贞闻河东兵至,斩假子李继鹏上表请罪。王行瑜拒守如故。昭宗命思谏等为招讨使,从宁四面行营都招讨李克用讨之。

  乾宁三年春三月,保大节度使李思孝致仕,表弟思敬自代。

  昭宗诏思孝以太师致仕,思敬为保大军兵马留后,旋授节度使,后徙武定军,附李茂贞。天复二年,西川王建攻之,思敬举洋州降。

  乾宁四年春正月,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兼宁塞军节度使。

  中和二年,以延州置保塞军。是时李茂贞据延、洋、秦、陇诸州。朝廷命思谏兼宁塞节度以分其势,茂贞不奉诏。

  附:司马氏《通鉴》光化三年夏四月,加定难军节度使李承庆同平章事,而新、旧《唐书。党项传》思谏一生未尝离定难,何以节度忽易承庆?此或坊本有误,故从附书。

  秋九月,奉诏讨李茂贞,授凤翔行营四面副都统。

  当时兴元、、宁、、坊、河中、同、华诸镇之兵,并起交争,惟夏州不为唐患。朝廷宠锡优异。时凤翔李茂贞复以兵逼京畿,神策诸军不能御。昭宗奔华州,诏加思谏副都统,命帅师与凤翔四面行营都统孙会诸道军讨之。茂贞寻上表请罪,愿得自新。师不出。

  唐昭宣帝天三年秋九月,州李继徽将六镇兵攻夏州。冬十月,李思谏告急于梁,梁遣刘知俊等击走之。

  先是朱全忠攻州,降静难节度李继徽。继徽,茂贞假子也。全忠令镇州,质其妻、子于河中。已而,私其妻,继徽怒,遣使与茂贞连兵。茂贞令率凤翔、静难、彰义、秦陇等六镇兵围夏州。思谏告急于全忠。全忠使匡国节度刘知俊出兵援之。继徽以五万众阵于美原。知俊击破之,乘胜取州等地,自是夏州服于梁。

  按:此李氏变节之始,去官,贬之也。自是,终梁之世皆不具官。

  梁太祖开平元年夏五月,李思谏加检校太尉兼侍中。

  梁受唐禅,遣使宣谕州镇,封两浙钱Α为吴越国王,如思谏等皆进秩。

  开平二年冬十一月,李思谏卒,思恭孙彝昌嗣。

  军中遵思谏遗命,共立思恭孙彝昌为留后。寻起复,正授旄钺。

  开平三年春二月,夏州将高宗益弑其节度使李彝昌。

  宗益官夏州都指挥,与其党谋据夏州,遂作乱,执彝昌杀之。

  按:前书李氏不具官,兹书“节度使”,何?正高宗益之罪也。夫彝昌为思恭孙,不能绳其祖武,屈首朱梁,固不为无罪,然以宗益戕之,则下犯上矣。《续纲目》书“杀”,此书“弑”,揆之尊卑上下之义,或倍谨严云。

  三月,夏州人诛高宗益,迎蕃部指挥使李仁福为留后。

  夏州将吏诛高宗益并其党,相率迎仁福于戍所,立为留后。仁福以闻,梁祖授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仁福,彝昌族父也。

  按:当时朝廷衰乱,方镇专恣,非以部民逐主帅,即以偏裨领军务,上下恬然,毫不知怪。夏州将吏独能诛讨逆贼,迎立故宗,其忠义之气有非他州可及者。书以嘉之。

  论曰:思恭之际,拓跋中衰,平夏势弱,而以区区一州之众,事十八叶天子于危亡之际,振数十世遗绪于颓废之顷,盖不特著忠于国,抑且垂裕于家也。虽其取、延,弃张,事多可议。顾当、宁犯顺,岐、汴劫迁,方镇争衡,中原板荡,独不闻夏州一骑渡河,其保境息民,循分效顺为何如耶!思谏嗣职,庸庸自保。视椒兰之弑而不知援,见汴梁之篡而不之讨。略公义,重私恩,以视思恭殆有愧焉!然当授受之际,承兄继侄,为宋太宗、元仁宗所不能为,亦可谓善全同气者矣。彝昌立,甫逾年,身无失德,祸及ト门,以思恭亮节再传而嫡嗣云亡,殊可慨已!

  开平四年秋七月,晋师、岐师围夏州,李仁福城守,不下。

  梁忠武节度刘知俊,功名浸盛,见梁祖性日猜忍,内不自安,潜以同州附于岐王李茂贞。后兵败奔岐,茂贞无地处之,使将兵取灵、夏。知俊攻灵州,两月不克。于是茂贞与宁节度李继徽、泾原节度李继鸾,遣使太原,请会兵攻夏州。晋王李存勖令振武节度周德威,于是月合五万众,自麟府渡河。初,梁祖遣供奉官张汉玫、国礼使杜廷隐谕赐夏州,抵石堡寨,闻晋、岐军至,廷隐以防卒三百人星驰入城。既而围合。仁福兵力俱乏,偕廷隐、汉玫与指挥使张和、李君用率州民及防卒分陴拒,昼夜不少懈。

  按:拓跋与朱耶灭黄巢,赐国姓,同功一体人也。晋王志在灭梁。仁福若举四州之众,与之共扶王室,则扬刘夹寨诸战,仁辐身在行间,存勖何敢专为己功。从此共求李氏立之,何后唐之有哉?乃授甲登陴,誓为贼守,其有愧于沙陀之赐姓多矣。

  冬十一月,延援师至,围解。

  仁福固守逾月,遣使告急于梁,梁祖遣夹马指挥使李遇、刘绾率延师直趋银、夏,邀其归路,大破之晋、岐军皆解去。

  十二月,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梁祖嘉其却晋、岐师也。

  附:薛氏《旧史。梁纪》:乾化元年夏四月己卯,诏曰:“、岐未灭,关、陇多虞,宜择亲贤,总统戎任。应关西同、雍、、延、华、夏等六道兵马,并委冀王收掌指挥”。是时,夏州奉诏出兵与否,考新、旧两史并不载。

  乾化二年春正月,李仁福加检校太尉。

  并益食户实封。

  梁末帝乾化三年春三月,李仁福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陇西郡王。

  按:此李氏封王之始。新、旧《五代史》乾化二年封高季昌渤海郡王,是荆南受封先夏州一载耳。后世史家顾以高氏备十国,置李氏不与,何也?

  龙德二年春二月,李仁福入献。

  晋兵围德胜,末帝征诸道军赴援。仁福闻之,贡马五百匹助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文惠太子·萧子显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儒学下·欧阳修
  第九十回 贤孟妇助夫举义 勇刘军败贼入都·蔡东藩
  通志卷一百七十七·郑樵
  卷十五·鄂尔泰
  列传卷第十一 高丽史九十八·郑麟趾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七。·金富轼
  志第十三 五行一 (原文)·范晔
  于由页传·刘昫
  刘栖楚传·欧阳修
  时立爱传·脱脱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司马光
  歴代建元考卷三·钟渊映
  《章实斋先生年谱》(至四十岁)·胡适
  248.李岩和红娘子·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私引·李渔

    (净扮鸨母上)接客的人家都不怕,刚刚只怕得穷措大;一夜沾身定有几夜闲,只为晦气侵人难洗刷。——自家非别,乃勾栏中一个鸨母。只因女儿邓蕙娟,被那侯酸丁睡了许久,不见一厘嫖钱,前日已经谢绝。这几时不见上门,今早着人

  • 卷二·陈肇兴

    磺溪(彰化)陈肇兴伯康甲寅乙卯·甲寅·与韦镜秋上舍话旧,即次其即事原韵送韦镜秋归赤嵌清明同友人游八卦山初往肚山之竹坑庄董济亭夫子寿言肚山道中即景游龙目井感赋百韵齿痛,戏用袁简斋拔齿原韵柬石庄路旁见

  • 卷一百七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香山诗集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人与兄良倚同入太学同年登进士第初补广德府三获强盗应赏格辞不受累迁国子监主簿进忠义传起战国王蠋终五代孙晟通一百九十

  • 卷一百五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六布帛类五言古素丝          【唐】陆龟防园客丽独茧诗人吟五緵如何墨子见反以悲途穷我意岂如是愿参天地功为线补君衮为弦系君桐左右脩阙职宫商还古风端然洁白心

  • 褚生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褚生,德祐时太学生。 ●百字令·德祐乙亥 褚生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 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 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 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 乐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六月癸卯朔赵鼎言资善堂极褊隘恐方暑不便上曰粗令整葺可也朕常以营造为戒居处不敢求安前日孙近乞罢修学士院今虽艰难之际然学士院上漏下湿如此若不略与修葺非朕待遇儒臣之意 右文殿修撰主管江州

  •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七月。壬午。谕军机大臣等、岐元奏、请调记名总兵聂桂林、邓启元、差委等语。奉省现在筹备边防。整顿营伍。需员孔亟。着李鸿章饬令聂桂林、邓启元、迅赴奉天。听候差委。将此谕令知之。洋务  ○

  • 卷四·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四      宋 王当 撰庄公 晋士蔿 士蔿字子轝晋大夫也刘累之後在周爲杜氏宣王杀杜伯杜伯之子阳奔晋生蔿为士故以士为氏初桓庄之族偪献公患之蔿曰去富子则羣公子可

  • 二百三十一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五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自四月初二日得雨,麦季大收,俱是十分,月内又连得大雨,秧田有水。目下米价比前又减,每石九钱四、五分至一两三、四分不等,麦价每石五钱四分。百姓安乐,

  • 卷七十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三 取汉【谨案平吴传有前序取汉传当亦有序今阙】 邓艾【州泰段灼】 锺会【向雄】 卫瓘 邓艾字士载义阳人也【谨案陈志作义阳棘

  • 卷十五 下 王子侯表 第三下·班固

    (表略)孝元之世,亡王子侯者,盛衰終始,豈非命哉!元始之際,王莽擅朝,偽褒宗室,侯及王之孫焉;〔一〕居攝而愈多,非其正,故弗錄。〔二〕旋踵亦絕,悲夫!〔一〕師古曰:“王之孫亦得封侯,謂承鄉侯閟以下是也。”〔二〕師古曰:“王莽所封,故不以

  •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吕思勉

    照第六、第八两章所说,民国成立以后,内争之祸,也可谓很厉害了。然而这还是有关大局的,其比较的限于一隅的,还不在内。现在且拣几件重要的说说:民国以来,最安稳的,要算山西。他从民国十四年以前,简直没有参加过战争。阎锡山提倡

  • 五年·佚名

    (丙子)五年明洪武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庚申朔,上率群臣賀帝正,受群臣朝,仍賜宴。群臣歡甚,光陽府院君李茂方起舞,判三司事鄭道傳稱觴而進言曰:「正朝,一歲之元;始祖,一國之元。元者,善之長也,國之始祖,不可不愼。」上曰:「兪。」1

  • 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第十七·晏婴

    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贪而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善为师也。今封,易婴子师,师已轻,封已重矣,请辞。”

  • 卷四·邵宝

    简端録卷四(明)邵寳 撰○书【凡八十一】书以道政事仲尼删书岂徒以文乎哉篇有一大义焉其间小节目不论也是故典谟禅继也汤诰牧誓征伐也太甲迁也大诰摄也顾命终也康王之诰始也他篇凖是葢无无义者右尧典曰若稽古之简尧之典

  •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下·康有为

    古论语古孝经小学通学刘歆桓谭郑众有《论语传》许慎马融有《论语解》郑玄有《论语注》十卷,《古文论语注》十卷,《论语释义》十卷程秉郑玄弟子,有《论语弼》陈群有《论语解》张昭有《论语注》虞翻有《论语注》十卷王肃有

  • 提要·梁益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传旁通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传旁通十五卷元梁益撰益字友直号庸斋江隂人自署三山者以其先福州人也尝举江浙乡试不及仕宦教授乡里以终事迹附载元史儒学传陆文圭传内

  • 贤护分甚深品第十二·佚名

    尔时贤护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思惟如是三昧。佛言贤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念欲思惟此三昧者,观彼色时不应取著。於彼声中不应取著。於彼香中不应取著。於彼味中不应取著。於彼触中不应取著。於诸法中不应取著。於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