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贤护分甚深品第十二

尔时贤护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思惟如是三昧。佛言贤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念欲思惟此三昧者,观彼色时不应取著。於彼声中不应取著。於彼香中不应取著。於彼味中不应取著。於彼触中不应取著。於诸法中不应取著。於诸生中不应取著。於一切处不应取著。於是法中当起真实大慈行也。是中何等名为三昧。所谓於一切法中如法行故。若诸菩萨观念处时当应如是,观察身行终不分别见身行处。观察受行亦不分别见受行处。观察心行亦不分别见心行处。观察法行亦不分别见法行处。菩萨当应如是观察思惟三昧。何以故?贤护。彼菩萨观身行时於身不起思惟分别。观受行时於受不起思惟分别。观心行时於心不起思惟分别。观法行时於法不起思惟分别故。所以者何。一切法不可得故。如是诸法既不可得。云何当有分别思惟。贤护。是故一切法无有分别。无分别者无有思惟。无思惟者,当知彼中无法可见。贤护。无可见故便为无碍。一切法中无障碍故。即是菩萨现前三昧。菩萨成就是三昧故。即得睹见无量无数过阿僧祇诸佛世尊,并所宣说皆悉听闻。闻彼法已咸能受持。彼诸如来应等正觉。所有一切无碍解脱解脱知见。亦即能得彼无碍智。复次贤护。菩萨观察四念处时。无法可见无声可闻。无见闻故则无有法可得分别。亦无有法可得思惟。而亦复非瞽盲聋类。但是诸法无可见故。是故观时不生住著而见诸道。思惟道故。即於诸法无有疑网。无疑网故见佛如来。见如来故永离迷谬。无迷谬故知一切法终无可见。何以故?菩萨若有如斯见者,则取彼见。取彼见故则取法相。取法相故则取事业。取事业故则见众生。见众生故则见寿命。见寿命故则见富伽罗。见富伽罗故则见诸阴。见诸阴故则见诸入。见诸入故则见诸界。见诸界故则见诸相。见诸相故则见诸物。见诸物故则见彼因。见彼因故则复见缘。以见缘故则便求龋以求取故则有有生。何以故?贤护。一切诸法终不可龋无可取故。菩萨於彼一切诸法。不思不念不见不闻。贤护。终不如诸外道若外道弟子。取著富伽罗及以我见也。贤护。菩萨终不作如是见。云何见。菩萨见者如如来见终不退转。菩萨见如辟支佛见如阿罗汉见。菩萨当应作如斯见。如斯见故不忆不念不见不闻。以不忆念及见闻故灭诸妄想。即得思惟如斯三昧也。

复次贤护。譬如虚空本无形色。不可观见无有障碍。无所依止无有住处。清净无染亦无垢浊。诸菩萨辈见一切法亦复如是,所谓於彼有为无为一切法中无有处障碍乃至亦无处所。以眼清净无障碍故。一切诸法自然现前。彼诸菩萨如是念时即见诸佛。其所庄严状如金辇。具足威仪如百千光。炎赫斯照如秋满月。众星围绕如转轮王。军众炽盛如天帝释。四辅中尊如大梵王。处彼天座如师子王威伏众兽。如鲜白鹄处空而飞。如须弥山王安住大海。如大雪山出诸良药。如铁围山摄持猛风。如彼水界住持大地。如大风轮净虚空界。如须弥顶壮丽天宫。如是贤护。彼诸如来应等正觉。以智德光照明一切三千大千诸佛世界其事若此。贤护。彼诸菩萨於正观中复如斯念。而诸如来有所宣说。我昔听闻。闻已读诵受持修行。如是念已从三昧起。如彼定中所闻诸法。思惟其义为他宣说。贤护当知。是三昧王。为诸菩萨作斯利益。能与如是诸功德聚。所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也。贤护是故。若彼善男子善女人。随欲求证无上菩提。当应听闻如是三昧。闻已书写读诵受持。修习思惟广为他说。令是妙法流布世间。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诸佛清净离尘垢,功德深广无所依。锺鼓铿锵众妙音,万种咸备修供养。布散诸种超世香,精异花鬘上宝盖。然灯供养众塔庙,所为求此三摩提。

佛法甚深难可见,开示世谛令人知。彼如自性初不迁,汝当随顺智无碍。犹日月天初出时,帝释佐天三十二。众具庄严实周普,求彼三昧亦复然。

譬如梵天处梵众,威仪寂静功德圆。勇猛精进不可称,彼求三昧亦如是,又如医王处世间,给施病者众妙药。随顺诸佛清净心,初未曾离本空性。

譬如雪山诸山王,炜烨同於转轮帝。亦如宝辇妙庄严,彼见诸佛众相满。又犹鹄王绝明白,处空自在无碍游。如是诸佛金色身,世尊真子如斯念。

无垢三昧净智灯,能破大冥诸黑闇。彼除一切众物想,念诸佛智无碍光。诸垢消灭无瞋毒,无明清净妙智人。若能观是无自他,彼终无有诸色相。

无疑惑中净智生,悉能断斯诸有见。亦已灭亡阴界想,闻法除恼得清凉。比丘当知诸佛子,及以清净比丘尼。

彼优婆塞优婆夷,若能念此得三昧。

猜你喜欢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佚名
  太虚法师语集·太虚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九·佚名
  第十八章 受纳大菩提树·佚名
  佛说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佚名
  卷之五·佚名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十卷·佚名
  古农佛学答问卷七·范古农
  刻修禅要诀序·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佚名
  修行道地经卷第三·佚名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一卷·佚名
  敦煌坛经全文·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厯代诗话卷四十四·吴景旭

      已集杜陵谱系中  年谱下缺

  • 《哀江南赋》赏析·庾信

    此赋主要是伤悼南朝梁的灭亡和哀叹自己个人身世,陈述了梁朝的成败兴亡,以及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全赋内容丰富而深厚,文字凄婉而深刻,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欧阳修

    治者,君也;求所以治者,民也;推君之治而济之民,吏也。故吏良则法平政成,不良则王道驰而败矣。在尧、舜时,曰“九德咸事”也,“百工惟时”也;在周文、武时,曰“《棫朴》,能官人也”,“《南山有台》,乐得贤也”;是循吏之效也。尧、舜,五

  • 卷一百六十八 表八·赵尔巽

      ◎诸臣封爵世表一   《史记》、《汉书》皆表列侯。明史世表亦及功臣。清于封爵,皆仿古制。世及为礼,视汉特优。非罔替者,甲令按等皆有袭次,不容稍紊。开国所封,沐雨栉风,攀鳞附翼,与汉元功实无差异。其后荡定边徼,开拓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七○ 谕内阁办理四库全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一○七○ 谕内阁办理四库全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六日初六日丁亥。吏部议四库全书错误遵旨议处,应将承办之皇八子永璇等分别罚俸一疏,内阁奉谕旨:皇八子永璇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彭元珫

  • 元善传·魏徵

    元善,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叉,是西魏侍中。 父亲元罗,最初担任梁州刺史,到元叉被杀时,逃到梁国,官至征北大将军、青冀两州的刺史。 元善年幼时跟着父亲到江南,他天性好学,于是通读了五经,尤其精通《左传》。 侯景之乱时,元善到了

  • 元胄传·魏徵

    元胄是河南洛陽人,西魏昭成帝的第六代子孙。 祖父元顺,西魏的氵仆陽王。 父亲元雄,武陵王。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 元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四·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 上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京报) 上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京报) 闽督李(鹤年)奏陈台澎等处被风发水大概情形片(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京报) 闽督李(鹤年)奏委员接署提督篆务片(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二十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五之三 朱批嵇曾筠奏摺 雍正七年三月初三日吏部尚书总督河南山东河道【臣】嵇曾筠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雍正七年三月初二日接准吏部咨

  • 韦以黻·周诒春

    韦以黻 字作民。年三十岁。生于浙江湖州。已婚。初学于湖州孟斐斯学校。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机器工程。民国元年。得机器工程师学位。被选入某名誉学会。回国后。任北京

  • 卷五十九 投壶第四十·郑玄

    (陆曰:“郑云:‘《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别录》属《吉礼》,亦实《曲礼》之正篇也。’皇云:‘与射为类,宜属嘉礼。’或云‘宜属旁若无人礼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投壶》者,以其记主人与客

  • 春秋大全卷二十一·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宣公下【甲定王子十年】十有二年【晋景三齐顷二衞穆三蔡文十五郑襄八曹文二十一陈成二杞桓四十宋文十四秦桓八楚庄十七】春葬陈灵公【公羊传讨此贼者非臣子也何以书葬君子辞也楚已讨之矣臣子虽欲讨之而

  • 卷九 大射仪第七之一·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九    宋 李如圭 撰大射仪第七郑目録云名曰大射者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其羣臣射以观其礼也【案今注疏本脱也字据宋夲补】数中者得与于祭不数中者不得与于祭大

  • 管子轻重十七·马非百

    轻重戊元材案:本篇亦係杂记体,与《揆度》及《轻重甲》、《乙》、《丁》等篇相同。惟本篇言古史传说不仅与《揆度》及《国准》所言大异,而且与《管子封禅篇》及其他古籍所言亦不一致。《封禅篇》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

  •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果智分第十一之余论曰。复次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云何可见。此中有多颂释曰。诸佛法身甚深者。说此法身自性。难觉世聪明者。所有觉慧尚不解故。最甚

  • 珠项圈·程小青

    是的,当侦探的人,危险是工作上当然的报酬。惊疑和恐怖,更可算是家常便饭。我自从和霍桑合作以来,所经历的惊变危险,正不知多多少少。譬如我在“黑地牢”一案中,我曾亲身被绑,后来又不幸中了一枪,在当时我固然感受到一时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