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出 私引

(净扮鸨母上)接客的人家都不怕,刚刚只怕得穷措大;一夜沾身定有几夜闲,只为晦气侵人难洗刷。——自家非别,乃勾栏中一个鸨母。只因女儿邓蕙娟,被那侯酸丁睡了许久,不见一厘嫖钱,前日已经谢绝。这几时不见上门,今早着人来知会说,有个新到的华爷,要接我女儿过去相伴几夜。我不放心,只怕又是假冒别人的名头,要骗他去白睡,不免亲送上门。蕙娟那里?

〖生查子〗(小旦上)一夜不宽衣,相伴佳人坐。空惹一身疑,道与情郎卧。

(净)你与那穷酸勾勾搭搭,做不出甚么好事来。我如今送你上门,交与那姓华的人儿,省得被人欺骗。叫平头,带了包裹随我出门。

(丑背包裹上,随行介)

(净)为尔朝朝念,教人刻刻防。

(小旦)既然忧失脱,何不好收藏。

(丑)来此已是,门上有人么?

(末上)才向檐前闻鹊语,又从门内听龟声。呀!蕙娘到了,待我请老爷出来。

〖前腔〗(生上)报道那人来,反重眉间锁。未必善歌儿,能慰知音我。

(见介)蕙娘来了。这一位是谁?

(小旦)就是家母。

(生)令堂到此何干?

(净)老身送小女前来,不为别事,只因侯相公好宿妓女,又不出嫖钱。一向在寒家走动,都是白白的缠扰,今日差人来说,华老爷要接小女。老身不信,恐怕又是指东话西,故此亲送上门,要讨个下落。

(生笑介)原来如此。这等,接令爱的果然是我,你回去罢。

(丑对小旦介)包裹在这里,梳头的家伙,行经的绢幅,连睡觉时节所用的东西,都在里面,请收明白,我们回去了。妓女出门时,绢幅宜多带。

(净)不定是行经,才用这收潮块。(同丑下)

(生)照令堂这等说来,侯兄与小娘子不是一次两次的相与了。令堂虽则如此,小娘子心上也还有些眷恋之意么?

〖玉山颓〗(小旦)关情无那,怪高堂言词太苛。他露真诚反在无钱,不是穷奢欲始来亲我。又岂肯因风倒舵,怕聒絮顿忘些个?说起从前事,奈今何!少不得旧恨新愁一样多!

(小旦)请问郎君,昨日为甚么原故,忽然逃席而来?使我辈相对索然,一毫兴致也没有。

(生)你是个聪明人,难道看不出?只因王又嫱那个妮子,冷落了众人单来亲近我,使那些众人眉酸眼醋,都有些不快起来,叫我如何坐得稳?

〖前腔〗高朋盈座,为伊行交情欠和。恨不的挂虎牌驱逐闲人,署鸳牒止留尊可。我待把针毡强坐,当不的目光如火。纵有他和你两秋波,却不道,杯水难胜烈焰多。

——我正要问你,他昨晚选中那一个?

(小旦)并没个中选的人,白白的坐了一夜。

(生)怎么,难道满场竟没有举子?我却不信。

(小旦)岂但选不中,还受他许多讥诮之言。且听我道:

〖玉抱肚〗他谈锋如锉,听的人肉霏霏浑身似割。己辱人固难承受,人辱己也勾腾挪!(生)这等说起来他也受些闲气了。(小旦)摧残只欠未操戈,罚在空阶伴素娥。

(生)难道竟在千人石上,坐了一夜不成?

(小旦)若不亏奴家做伴,他不是闷死,定是气死。

(生)这也罢了。他在小娘子面前,可曾说起众人的诗句,还是那一联最好?

(小旦)中间二联都不说好,单取你开手二句。

(生)我也只取他煞尾二句。这等看起来,我和他二人竟是文字知己了。

〖前腔〗才堪相和,惜伊行不列儒科。怎能勾微绰约莫教太美,只聪明免使情多。我和他正襟危坐,肆吟哦免得旁人眼似梭。

(小旦)正是。他有一句话儿曾托我致意,说知道你不娶青楼,不敢擅生他想。只是两下的诗篇互相称许,也是一对知音了。他要过来拜谒,只算得个社友临门,不是甚么私情勾当。你肯容他拜会么?

(生)也要商量,待我想一想了回话。

(背介)他既知我的心事,自然不想婚姻。只是一件,万一区区见了美色,不能自主,忽然改变心肠,他不想嫁我,我倒要娶起他来,却怎么处?我有道理,等他过来的时节,我立定主意不与他同床共枕,就是款待他的饮食,也故意要俭朴些,使他知道我一味寒酸,不是个出钱的主子,就要从良,也不来寻着我了。有理,有理!

(转介)他不想来,我也不好招揽;他既要来,我也不好拒绝,听其自然罢了。

〖前腔〗由他相过,决不做段家郎逾垣避躲。只有一句话要对他讲过:便相逢也是神交,虽觌面莫嫌相左。从无社友结丝萝,莫把彝伦擅改挪!

(小旦)既然如此,待我传个口信过去,着他有暇即来。

(末)禀老爷:侯相公备有东道,说他自己有事,不能过来奉陪,请老爷与蕙娘二位自用了罢。

(生)知道了,说多谢。

〖尾声〗从来东道是媒人做,这不来相伴的意如何?(小旦)不过是羞见琵琶向别处挪。

猜你喜欢
  王观·唐圭璋
  陈纪·唐圭璋
  郑域·唐圭璋
  卷一·王若虚
  第二十六出 起炉·李渔
  第一齣~第十齣·汤显祖
  御定曲谱卷六·王奕清
  沧浪集卷一·严羽
  卷二十·唐圭璋
  卷十一·王昶
  卷四十五·王奕清
  卷五十三·陈起
  西窗·徐志摩
  宋祁词作鉴赏·佚名
  陈陶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抃·唐圭璋

      抃字阅道,西安(今浙江衢县)人。生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第景祐元年(1034)进士。神宗初参知政事。元丰七年(1084)卒,年七十七。   折新荷引   雨过回廊,圆荷嫩绿新抽。越女轻盈,画桡稳泛兰舟。芳容艳粉,红香透、脉脉娇羞。

  • 辩乐解第三十五·王肃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 卷二十 崇祯十七年甲申·计六奇

      元旦文武乱朝班  京师文臣,俱寓西城,而朝班则列于东,武臣俱寓东城,而朝班则列于西。甲申元旦上视朝最早,止一大金吾立班。时钟声已绝,金吾启奏,群臣不闻钟鼓声,谓圣驾未出,来者益迟。令再鸣钟,启东西门,远近闻之,自皆疾驰,乃

  • 卷六·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六 【起庚寅明成祖永乐八年尽己亥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凡十年 【庚寅】八年春正月免扬州淮安凤阳陈州水灾田租【掦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闰九月己卯朔举秋报大典于大内六日停刑禁屠如例遣公张溶等诣各宫庙祠行礼○庚辰 命太子太保英国公张溶提督神机营操练○辛巳 命马兰谷右参将罗希韩充副总兵官分守密云○壬午 升吏部左侍郎刘储秀为户部尚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一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时令表春秋开卷书春王正月议者纷然蔡氏尚书传既主不改时改月之说而文定传春秋又谓夫子虚加春字于月之上谓周本是冬十一月夫子特借以明行夏时之意是皆攷古未核惑于冬不可

  • 樊一蘅传·张廷玉

    樊一蘅,字君带,宜宾人。他的父亲樊垣做过常德知府。一蘅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被派出任安义知县、襄阳知府,后来逐渐做到吏部郎中,告假回乡了。崇祯三年(1630)秋,一蘅改任榆林兵备参议。流贼当中有很多榆林人,这里又长

  • 卷六十四水师二·冯煦

    长江水师营制长江水师提标中营、裕溪、芜湖、大通暨湖口镇标安庆、华阳六营,共计官弁二百五员名。已详上官制。兵丁书吏二千七百九十二名,内额兵二千五百八十六名、书吏二百五名。战船、坐船、飞划六百有六号,内大小舢板

  • 卷二十九·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九   明 湛若水 撰昭公【名稠襄公妾齊歸之子二十歲即位在位二十五年孫于齊在外八年凡三十二年薨於乾侯】【景王四年】元年【晉平十七年齊景七年衛襄三年蔡靈二

  • 第五部分·毛公

    国风 曹风《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传】兴也。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楚楚,鲜明貌。【笺】兴者,喻昭公之朝,其群臣皆小人也。徒整饰其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萨变化仪轨品第二之二  所说真言仪轨。为彼水陆有情及阿修罗等。令具种种功德。真言曰。  曩莫三满哆没驮(引)喃(引)摩钵啰(二合)底贺哆舍(引)娑曩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三)·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六交报二。一总标。云何六报。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造业既从六根而出。受报还归六根。因与果交。故云交报。又下一根受报备历六根。根根皆尔。故云交报。此云六识造业者。且

  • 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二善知识余。第一慈氏一半。第二大圣文殊。第三大圣普贤菩萨)。 [○@△]第六尔时弥勒菩萨入

  • 太上老君太素经·佚名

    太上老君太素经,撰人不详。约出于汉末魏晋之际。《抱朴子•遐览篇》着录《太素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仅五百余字,概述道生天地万物之宇宙观,以及忍辱守雌、治心如水之人生观。其说与《道德

  • 赵匡义智娶符金锭·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符金锭》。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符彦卿之女符金绽在花园中与赵匡义相遇,两人彼此爱慕,吟诗唱和,因韩松闯来,将两人冲散。赵匡义回家后,相思成疾,其妹赵满堂便让丈夫王朴为媒,向符家求亲。恰韩松也向符

  • 春明丛说·俞蛟

    俞蛟,会稽山阴人,字清源,号梦厂居士。自幼失学,一生不得志。乾嘉年间曾于豫、楚、西粤、燕、赵、齐、鲁等地“辗转为幕”,“奔走四方”,见闻较广。《春明丛说》二十九则。其所闻所见,辄留意于笔端,总名之曰《梦厂杂著》,《春明

  • 慈悲水忏法·知玄

    凡三卷。唐代知玄(一作智玄)述作。系依据宗密之圆觉经修证仪著录而成之忏法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唐懿宗时,悟达国师知玄膝上患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虽遍召名医而无效。后蒙迦诺迦尊者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佚名

    三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刍为众破薪,被黑蛇螫,苦痛之极,阿难白佛求救。佛为说大孔雀咒,并诸神诸天诸佛菩萨名,及神咒,救之。与今流通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