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

照第六、第八两章所说,民国成立以后,内争之祸,也可谓很厉害了。然而这还是有关大局的,其比较的限于一隅的,还不在内。现在且拣几件重要的说说:

民国以来,最安稳的,要算山西。他从民国十四年以前,简直没有参加过战争。阎锡山提倡用民政治,定出六政、三事,以为施政的第一步。注946教育、实业,都定有逐年进行的计划。又竭力提倡村自治。在当时,亦颇有相当的成绩。惜乎到后来,牵入战争漩涡,以前些微的成绩,也就不可得见了。次之,倒还是新疆。从民国十七年杨增新被杀以前,大体也还算安稳。此外就很难说了。

其中分裂最甚,而争战最烈的,要算四川。四川从袁氏帝制失败后,北政府所任命的将军解职。当时政府曾命蔡锷入川。但不久,蔡锷就病故了。代理的人,为川军所逐。其后滇军又打入四川。后来又被川军逐回。于是四川本省,分为一、二、三军,各有防地。北政府的势力,常常从汉中和宜昌一带——所谓长江上游侵入。而滇、黔两省,亦时和四川发生关系。各省军人,派别不一,离合无常。其失败的,往往要借助于人;而有野心的人,亦落得利用他,收为己助,或者借以扰乱敌方;所以其纷扰迄不能绝。西南如滇、黔,西北如甘肃,虽然因地位偏僻,对大局的关系较少,然而其内部,也都不能没有问题。

因为一切纷争,都起于军队太多,和军人拥兵自重、争夺权利之故,于是有废督裁兵的呼声;并有联省自治的议论。联省自治之说,其由来也颇早。原来行省的区划,还沿自元朝。明、清两代的省区,虽然逐渐缩小,然而其区域,还是很大,犹足以当联邦国的一邦而有余。而自清末以来,已渐成外重之局。辛亥革命,亦是由各省响应的。民国成立以来,中央事权,迄未能真正统一。而以中国疆域的广大、交通的不便、政务的丛脞,一个中央政府,指挥统驭,也颇觉得为难。于是有创联省自治之议,希望各省各自整理其内部的。当民国八、九年间,也颇成为一部分有力的舆论。于是有起而实行的,省各自制宪法。其中以浙江省成立为最早,于十年九月九日公布。湖南省制宪最早,而公布较迟,事在十一年一月一日。既已公布省宪,自然用不着什么督军。于是浙江于布宪之日,即同时宣布废督。既未制省宪的省份,也有宣布废督的,如云南省是。注947然而名为废督,而军队仍未能裁;即督军之实,亦仍旧存在,不过换一个总司令或督办善后军务等等的名目罢了。所以还是无济于事。

又有想以会议之法解决国是的。当华府会议将开时,外人曾警告我速谋统一。于是有人想利用这个机会,促起国人的觉悟。主张华会开会之前,先在庐山开一个国是会议,其办法:分为国民会议和国军会议。国民会议,以制定国宪解决时局。国军会议,则议决兵额、兵制及裁兵问题。其所议决之件,再交国民会议通过。当时有力的军人,都曾发电赞成,然而后来竟就暗葬了。而上海一方面,又有国民所发起的国是会议。其议发动于商教联合会。注948于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在上海开会。议决其组织:为(一)各省省议会。(二)各省、区教育会。(三)各省总商会。(四)各省、区农会。(五)各省、区总工会。(六)各律师公会。(七)各银行公会。(八)各报界公会。其中(二)、(三)、(五)三项,都包含华侨团体。各推出代表三人。定名为中华民国八团体国是会议。于五月二十九日开会。旋组织国宪起草委员会。制成《国宪草案》,分送各方面。然后来亦未有何等影响。

此等解决时局之法,都是国民党第一次宣言所明指为无用的。我们且进而看国民党改组,和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的事实。

【注释】

注946 六政,谓:(一)水利,(二)蚕桑,(三)种树,(四)禁烟,(五)天足,(六)剪发。三事,谓:(一)造林,(二)种棉,(三)牧畜。

注947 事在九年六月一日。

注948 全国教育会及商会联合会在上海开会,因更组织商教联合会。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志第一百三·舆服二·脱脱
  一四五一 户部为知照查议周兴岱等人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五五七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续经查获应禁书籍解京销毁折·佚名
  卷五十四·傅恒
  被掳纪略·赵雨村
  论因说佛 前 言·李叔同
  ·澎湖官制议·丁曰健
  房谟传·李延寿
  徐贞明传·张廷玉
  张紞传·张廷玉
  韩政传·张廷玉
  卷二十六·佚名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吕思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十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宏模·唐圭璋

      宏模字希膺,号敏轩。豫章人。胡仲弓苇航漫游稿有次韵柬李希膺及寒食雨中用希膺韵诗,当是淳祐间人。宝祐间监泉州舶务。   庆清朝   木芙蓉   碧玉云深,彤绡雾薄,芳丛乱迷秋渚。重城傍水,中有吹箫俦侣。应是琼楼

  • ◆栯堂禅师益(栯堂山居诗)·顾嗣立

    益字栯堂,温州人。大慧杲四世法嗣,得法于净慈隐公。住庆元奉化岳林寺,世传《山居诗》一编,蘗庵黄僧游广陵,得于东隐精舍。为元时旧刻。如「春暖鹿眠三径草,夜寒雁叫一天霜。」「椶鞋踏冻石梯滑,松帚扫霜山径阴。」「相韩卿赵

  • 卷四·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四钱塘 王琦 撰乐府三十七首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萧士贇曰关山月者乐府鼓角横吹十五曲之一王褒诗云无复汉地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

  • 卷八十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六明 高棅 编七言律诗五接武【上】韦应物燕李録事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香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又成悲自巩洛舟行入黄

  •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五苏源明苏源明字弱夫武功人天宝中登第累迁国子司业禄山之乱不受伪署肃宗复两京擢考功郎中终秘书少监与杜甫郑?善诗二首小洞庭洄源亭讌四郡太守诗【并序 序内缺一字】天宝十二载七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雍正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兵的确是明臣请来除寇治乱的,是救亿万生灵于水火之中的仁义之师啊!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明亡之恨”等语。前明之亡国,亡于流寇李自成之手,与我朝毫无干涉。自有明之季,政教

  • 卷之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上·胡承谱

    学校官董仲舒在建元初对策愿与太子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传谓立学校之官自仲舒发之考武帝纪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此所谓学校之官也元朔五年始有礼官劝学之诏于是丞相宏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儒林传所载其纪功令也

  • 46.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林汉达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

  •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夫?“ 【注释】 ①衅:同“叛”,指离经叛道。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 【读解】 颜渊也曾说:“夫子循循

  • 卷一百一十九·佚名

    △胜鬘夫人会第四十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憍萨罗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初证法已,共相谓言:我女胜鬘。慈晤聪愍多闻智慧。若见如来。於甚深法速能解了无诸疑惑。我今应当令善谕者发其诚信。作是议已,王

  • 卷十二·佚名

    △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第十七之二尔时佛神力故。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如来威神法应如是雨天华雲。雨天香雲。雨天末香雲。雨天鬘雲。雨天衣雲。雨天宝雲。雨天庄严雲雨。又自然出天妓乐音。天妙光明普照一切。演出诸天微

  • 佛地經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親光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又如世界爲諸衆生廣大受用.如是如來妙觀察智示現一切諸佛衆會雨大法雨爲   令衆生受大法樂。   論曰.此中顯示受用因相。如器世間隨有情業增上力故阿賴耶識共相種子變

  • 藏一话腴·陈郁

    宋代笔记。4卷。陈郁著。陈郁字仲文,号藏一。此书分甲、乙2集,又各分上下卷。多记两宋杂事。其间文人轶事与诗话,对研究宋代文学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卷3载周邦彦《天赐白》等诗,并称周邦彦诗“若此凡数百篇,岂区区学晚唐者

  • 余师录·王正德

    四卷。宋王正德撰。王正德其字号、籍贯、仕履及生卒年已均不可考。著有《余师集》共四卷。书前有王正德自序,称成书于绍熙四年 (1193)。书中辑前人评论诗文之语,上自北齐下迄于宋,然编次体例并不以时代为序。内容以常见

  •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佚名

    简称《皇经》或《玉皇经》。道教持诵经典。三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据近人考证,该经很可能出于宋代。元邱长春已有“五品皇经”之语。又有隋唐道士所作者说。该经属持诵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其体例,据陈樱宁《皇经》一

  • 续红楼梦未竟稿·张曜孙

    《续红楼梦》二十回,系未完稿本,原本系周绍良先生珍藏,海内未见第二本,周先生《红楼梦书录》中此书提要云:张曜孙撰。二十回。稿本,共九册,第一册末题:“徐韵廷抄”。书前有签云:“此书系张仲远观察所撰,惜未卒业,止此九册,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