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褚生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褚生,德祐时太学生。

●百字令·德祐乙亥

褚生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

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

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

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

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

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

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褚生词作鉴赏

1275年(宋恭宗德祐元年),皇帝年幼,朝政大权操纵在贾似道这个奸相手中。元兵大兵南下,临安已为其囊中物。朝廷上下恐慌一片。独有贾似道却匿情不报,在杭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曾有人作诗讽刺他:“山上楼台湖下船,平章醉后懒朝天。羽书莫报樊城急,新得蛾眉正少年。”

这首词《百字令》即作于此时。词的基调较为哀婉动人,令人心中自然升腾起一种对贾氏之流的切齿之恨。在1276年,元兵攻入临安,太后降诏投降,南宋小朝廷临安至此而亡。

上阕写杭州西湖景色。“半堤花雨”起句,扣住西湖。游人绕堤游览,堤上春花凋残、落地如雨:“对芳辰”三月暮春。这样的西湖景观,写得既概括,又形象。“消遣无奈情绪”,“无奈”,空虚廖落、无可奈何。愁绪满腹,赏景排遣,谁知所对芳辰,竟是春意阑珊,反而加重了内心的愁绪。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下面数句写触目所见,其中浸透了这种对景难排的惜春、伤春之情。

“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春色虽尚堪描画,但如锦如簇的春花已尘落矣。好景不长,大势已去。“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杜鹃哀啼,呼唤归去。黄莺收起歌喉,春光寥寂;惟有紫燕呢喃,尚作留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红红的芍药花在栏干边盛开,仍在装点着春色,灼人的红色,却点缀在“万紫千红”已“尘土”的背景之上,使人寂寞,甚至有点惨然!“韶华留此孤主”情景双绘,它既是西湖景色的聚焦点,又是情感流露的突破口。对着“绕栏芍药”,词人心中的凄凉幽怨之情喷发而出,使人顿起惜春、伤春之情。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总揽上阙、引出下阙。“真个”表明恼恨已极。东风过了,春意阑珊,令人可恨。细分析词人恨之所在,不是自然界的节序更替,而是人事的沧桑变化。“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直陈其事,南宋君臣的宴安享乐如过眼云烟,倾刻磨灭,而军情紧急,北兵将至。

“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面对大好河山,而亡国之祸将临,此景此情,令人怎不神伤。字字凄咽,语语沉痛!联系“无奈情绪”其政治内涵,更一目了然了。“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此景写情,曲笔直书,表达极为含蓄。回到春景,“犹自”两字,用笔拙重,如王安石诗中表意。“隔江犹唱后庭花”。杨柳袅娜,如在东风中舒腰曼舞,它何曾懂得世人忧国伤时的苦痛呢!

这是一首暮春游湖,即景抒怀之作。但诗中表达的意蕴已大大超越了赏景的本身。在国破家亡之际,诗中心中所想的不是花枝柳色,而是国家兴亡。词中的暮春之景,恰如将亡的偏安南宋王朝。清朝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中评论此词说:“宋德祐太学生《百字令》。《祝英台近》两篇,字字譬喻,然不得谓之比也。此词太浅露、未合风之旨。”这篇评论非作者本意,是陈氏未揣透之。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阮阅
  北江诗话卷三·洪亮吉
  第三十二出 题录·周履靖
  楔子·郑廷玉
  《词综》(卷三)·朱彝尊
  ●几社壬申合稿凡例·佚名
  卷第十四·陈与义
  七言巻三·洪迈
  提要·王士祯
  卷三十二·梅鼎祚
  卷三·苏泂
  同文馆唱和诗巻九·邓忠臣
  卷二百九·佚名
  卷三 七言古·佚名
  木皮散人鼓词·贾凫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 (不全)·姜夔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

  • 第二十六出 谬献·李渔

    〖小蓬莱〗(生带女官上)忽地佳音传到,顿教人愁逐魂销。相逢眼底,能差几刻,兀自心焦。寡人自充威武大将军,来到南京驻骅。虽差许进督兵进剿,那不过是遥作声援,只消王守仁一旅之师,就可以立平大乱。这也罢了,寡人此番出来剿贼原是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四·焦竑

      陜西(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知府 同知 知州 知縣 教諭 訓導)   ◆布政使   陜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孟公麟墓志銘   布政張原明傳(朱睦■〈木挈〉)   陜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甯公化龍墓志銘

  • 卷四·孔克齐

    四民世业黄山谷曰:「四民当世其业,读书种子尤不可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可名世矣。」此石刻在荆溪岳氏,后为显亲寺僧有大方厓所得,石背刻一诗云:「渔家无乡县,满船载穉乳。鞭捶公私急,醉眠听秋雨。」皆山谷诗也。至正丙申以后,寺毁

  • 卷之四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佚名

    職官一 ○職官一 (臣)等謹按杜佑通典敘次職官首歷代官制次三公次三省次尚書次御史次諸卿次武官次東宮官次王侯封爵次州郡次文武散官次祿秩次秩品從前續修唐五季宋遼金元明歷代職官典悉遵杜佑原書體例臣等奉命纂輯本朝職

  •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兵考【九】直省兵湖广八旗驻防荆州将军一人【驻劄荆州府】左右翼副都统二人统辖满洲协领兼佐领八人佐领四十人防御四十人骁骑校四十人蒙古

  • 卷四十五·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五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九上徽宗论建火星观以禳赤气任伯雨臣闻天人之交不啻影响灾祥之来必有象类故格王先正厥事而圣人惟能畏天尝闻修德以弭灾

  • 序·阎若璩

    尚書古文疏證原序 (黃宗羲)吳草廬以古文《尚書》之偽,其作《纂言》,以伏氏二十八篇為之解釋,以古文二十五篇自為卷帙。其《小序》分冠於各篇者,合為一篇,置於後。歸震川以為不刊之典。郝楚望著《尚書辨解》,亦依此例。然從

  • 春秋凡例卷下·王樵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凡例卷下明 王樵 輯兵事第八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 此一言斷盡春秋兵東趙氏曰春秋紀兵曷無曲直之辭與曰兵者殘殺之道滅亡之由也故王者制之王政既替諸侯專恣於是仇黨搆而戰争興矣為利為

  • 佛说梵网经卷上·佚名

    菩萨心地品之上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摩醯首罗天王宫。与无量大梵天王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说莲花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是时释迦身放慧光所照。从此天王宫乃至莲花台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众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八四)中阿含长寿王品无刺经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鞞舍离。在猕猴江边高楼台观。此诸名德.长老上尊.大弟子等。谓遮罗.优簸遮罗.贤善.贤患.无患.耶舍上称。如是此诸名德.长老上尊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三·佚名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南无恭敬泥摩耶如来 南无不堕瞿那所生如来 南无无量瞿那财如来 南无那聚集如来 南无大瞿那如来 南无善化者如来 南无寂者决了如来 南无吼者如来 南无云藏如来 南无怨藏如来 南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七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七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师子吼品之五起卷是第二明定慧相资。亦是相即亦应言舍。但是略耳。又舍无别法。定慧均平即名为舍。文中先问后答。问意云。慧能断惑何须用定。举偏别

  • 卷第一·佚名

    陀罗尼杂集 失译 陀罗尼杂集卷第一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七佛所说大陀罗尼神咒(并八菩萨所说神咒合十五首) 第一惟越佛说有一万八千病。以一咒悉已治之。此陀罗尼名苏卢都呵。晋言梵音决定。 支波昼支波昼 呼奴波昼

  • 朝鲜王朝实录[仁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仁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观心释·智旭

    已申如实不空义 如如演说不取著 摄彼名句及文身 融归一念成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