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二 文惠太子

文惠太子长懋,字云乔,世祖长子也。世祖年未弱冠而生太子,为太祖所爱。姿容丰润,小字白泽。宋元徽末,随世祖在郢。世祖还镇盆城拒沈攸之,使太子劳接将帅,亲侍军旅。除秘书郎,不拜。授辅国将军,迁晋熙王抚军主簿。事宁,世祖遣太子还都。太祖方创霸业,心存嫡嗣,谓太子曰:“汝还,吾事办矣。”处之府东斋,令通文武宾客。敕荀伯玉曰:“我出行日,城中军悉受长懋节度。我虽不行,内外直防及诸门甲兵,悉令长懋时时履行。”转秘书丞,以与宣帝讳同,不就,改除中书郎,迁黄门侍郎,未拜。升明三年,太祖将受禅,世祖已还京师,以襄阳兵马重镇,不欲处他族,出太子为持节、都督雍梁二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左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建元元年,封南郡王,邑二千户。江左未有嫡皇孙封王,始自此也。进号征虏将军。先是,梁州刺史范柏年诱降晋寿亡命李乌奴,讨平氐贼杨城、苏道炽等,颇着威名。沈攸之事起,柏年遣将阴广宗领军出魏兴声援京师,而候望形势。事平,朝廷遣王玄邈代之。乌奴劝柏年据汉中不受命,柏年计未决,玄邈已至,柏年迟回魏兴不肯下。太子虑其为变,乃遣说柏年,许启为府长史,柏年乃进襄阳,因执诛之。柏年,梓潼人,徙居华阳,世为土豪,知名州里。宋泰始中,氐寇断晋寿道,柏年以仓部郎假节领数百人慰劳通路,自益州道报命。除晋寿太守。讨平氐贼,遂为梁州。柏年强立,善言事,以应对为宋明帝所知。既被诛,巴西太守柳弘称启太祖,敕答曰:“柏年幸可不尔,为之恨恨!”时襄阳有盗发古冢者,相传云是楚王冢,大获宝物玉屐、玉屏风、竹简书、青丝编。简广数分,长二尺,皮节如新。盗以把火自照,后人有得十余简,以示抚军王僧虔,僧虔云是科斗书《考工记》,《周官》所阙文也。是时州遣按验,颇得遗物,故有同异之论。会北虏南侵,上虑当出樊、沔。二年,征为侍中、中军将军,置府,镇石头。

穆妃薨,成服日,车驾出临丧,朝议疑太子应出门迎。左仆射王俭曰:“寻《礼记·服问》'君所主夫人妻、太子、嫡妇',言国君为此三人为主丧也。今鸾舆临降,自以主丧而至,虽因事抚慰,义不在吊,南郡以下不应出门奉迎。但尊极所临,礼有变革,权去杖绖,移立户外,足表情敬,无烦止哭。皇太子既一宫之主,自应以车驾幸宫,依常奉候。既当成服之日,吉凶不容相干,宜以衰帻行事。望拜止哭,率由旧章。尊驾不以临吊,奉迎则惟常体,求之情礼,如为可安。”解侍中。上以太子哀疾,不宜居石头山障,移镇西州。四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世祖即位,为皇太子。

初,太祖好《左氏春秋》,太子承旨讽诵,以为口实。即正位东储,善立名尚,礼接文士,畜养武人,皆亲近左右,布在省闼。永明三年,于崇正殿讲《孝经》,少傅王俭以擿句令太子仆周颙撰为义疏。

五年冬,太子临国学,亲临策试诸生,于坐问少傅王俭曰:“《曲礼》云'无不敬'。寻下之奉上,可以尽礼,上之接下,慈而非敬。今总同敬名,将不为昧?”俭曰:“郑玄云'礼主于敬',便当是尊卑所同。”太子曰:“若如来通,则忠惠可以一名,孝慈不须另称。”俭曰:“尊卑号称,不可悉同,爱敬之名,有时相次。忠惠之异,诚以圣旨,孝慈互举,窃有征据。《礼》云'不胜丧比于不慈不孝',此则其义。”太子曰:“资敬奉君,资爱事亲,兼此二涂,唯在一极。今乃移敬接下。岂复在三之义?”俭曰:“资敬奉君,必同至极,移敬逮下,不慢而已。”太子曰:“敬名虽同,深浅既异,而文无差别,弥复增疑。”俭曰:“繁文不可备设,略言深浅已见。《传》云'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书》云'奉先思孝,接下思恭'。此又经典明文,互相起发。”太子问金紫光禄大夫张绪,绪曰:“愚谓恭敬是立身之本,尊卑所以并同。”太子曰:“敬虽立身之本,要非接下之称。《尚书》云'惠鲜鳏寡',何不言恭敬鳏寡邪?”绪曰:“今别言之,居然有恭惠之殊,总开记首,所以共同斯称。”竟陵王子良曰:“礼者敬而已矣。自上及下,愚谓非嫌。”太子曰:“本不谓有嫌,正欲使言与事符,轻重有别耳。”临川王映曰:“先举必敬,以明大体,尊卑事数,备列后章,亦当不以总略而碍。”太子又以此义问诸学生,谢几卿等十一人,并以笔对。

太子问王俭曰:“《周易·乾卦》本施天位,而《说卦》云'帝出乎《震》'。《震》本非天,义岂相主?”俭曰:“《乾》健《震》动,天以运动为德,故言'帝出《震》'。”太子曰:“天以运动为德,君自体天居位,《震》雷为象,岂体天所出?”俭曰:“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万物出乎《震》,故亦帝所与焉。”

俭又谘太子曰:“《孝经》'仲尼居,曾子侍'。夫孝理弘深,大贤方尽其致,何故不授颜子,而寄曾生?”太子曰:“曾生虽德惭体二,而色养尽礼,去物尚近,接引非隔,弘宣规教,义在于此。”俭曰:“接引非隔,弘宣虽易,去圣转远,其事弥轻。既云'人能弘道',将恐人轻道废。”太子曰:“理既有在,不容以人废言,而况中贤之才,弘上圣之教,宁有壅塞之嫌?”临川王映谘曰:“孝为德本,常是所疑。德施万善,孝由天性,自然之理,岂因积习?”太子曰:“不因积习而至,所以可为德本。”映曰:“率由斯至,不俟明德,大孝荣亲,众德光备,以此而言,岂得为本?”太子曰:“孝有深浅,德有小大,因其分而为本,何所稍疑?”

太子以长年临学,亦前代未有也。

明年,上将讯丹阳所领囚,及南北二百里内狱,诏曰:“狱讼之重,政化所先。太子立年作贰,宜时详览,此讯事委以亲决。”太子乃于玄圃园宣猷堂录三署囚,原宥各有差。上晚年好游宴,尚书曹事亦分送太子省视。

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民。风韵甚和而性颇奢丽,宫内殿堂,皆雕饰精绮,过于上宫。开拓玄圃园,与台城北堑等,其中楼观塔宇,多聚奇石,妙极山水。虑上宫望见,乃傍门列修竹,内施高鄣,造游墙数百间,施诸机巧:宜须鄣蔽,须臾成立;若应毁撤,应手迁徙。善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矣。以晋明帝为太子时立西池,乃启世祖引前例,求东田起小苑,上许之。永明中,二宫兵力全实,太子使宫中将吏更番役筑,宫城苑巷,制度之盛,观者倾京师。

上性虽严,多布耳目,太子所为,无敢启者。后上幸豫章王宅,还过太子东田,见其弥亘华远,庄丽极目,于是大怒,收监作主帅;太子惧,皆藏匿之,由是见责。太子素多疾,体又过壮,常在宫内,简于遨游。玩弄羽仪,多所僭疑,虽咫尺宫禁,而上终不知。

十年,豫章王嶷薨,太子见上友于既至,造碑文奏之,未及镌勒。十一年春正月,太子有疾,上自临视,有忧色。疾笃,上表曰:“臣地属元良,业微三善,光道树风,于焉盖阙,晨宵忷惧,有若临渊。摄生舛和,构离疴疾,大渐惟几,雇阴待谢。守器难永,视膳长违,仰恋慈颜,内怀感哽。窃惟死生定分,理不足悲,伏愿割无已之悼,损既往之伤,宝卫圣躬,同休七百,臣虽没九泉,无所遗恨。”时年三十六。

太子年始过立,久在储宫,得参政事;内外百司,咸谓旦暮继体。及薨,朝野惊惋焉。上幸东宫,临哭尽哀,诏敛以衮冕之服,谥曰文惠,葬崇安陵。世祖履行东宫,见太子服玩过制,大怒,敕有司随事毁除,以东田殿堂为崇虚馆。郁林立,追尊为文帝,庙称世宗。

初,太子内怀恶明帝,密谓竟陵王子良曰:“我意色中殊不悦此人,当由其福德薄所致。”子良便苦救解。后明帝立,果大相诛害。

史臣曰:上古之世,父不哭子。寿夭悠悠,尚嗟恒事。况夫正体东储,方树年德;重基累叶,载茂皇家;守器之君,已知耕稼,虽温文具美,交弘盛迹,武运将终,先期夙殒,传之幼少,以速颠危。推此而论,亦有冥数矣。

赞曰:二象垂则,三星丽天。树嫡惟长,义匪求贤。方为守器,植命不延。

猜你喜欢
  卷六十九·志第三十六·柯劭忞
  第八十一回 失邺城皇亲自刎 篡周室勋戚代兴·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五·佚名
  第二十一册 天聪四年正月·佚名
  卷七十六·佚名
   第十二章 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林语堂
  王处存传·欧阳修
  曹雄传·张廷玉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一·丁传靖
  卷四十五 高琪用事·李有棠
  卷二十五·乾隆
  卷三十九·赵汝愚
  职官一八·徐松
  丁玲女士失踪·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杨梓

    (铁肋金牙上)自家高丽国大将铁肋金牙的便是。来日与大唐交战大小三军;听吾号令,先摆七层回子手:第一层,金盔金甲金裹头将军;第二层,银盔银甲银裹头将军;第三层,铁盔铁甲铁裹头将军;第四层,铜盔铜甲锭裹头将军;第五层。布盔布甲布

  • 钱霖·隋树森

    钱霖.字子云,世居松江(今属上海市)南城。博学,工文章,不为世用,遂为黄冠,更名抱素,号素庵。初营庵于松江东郭,建二斋曰“封云”、“可月”。后迁居湖州(今属浙江省)。晚居嘉兴(今属浙江省),筑室于鸳湖之上,名曰“

  • 卷七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蔡忠惠集【二】御笔赐字诗臣襄伏防皇帝陛下特降中使赐臣御书一轴其文曰御笔赐字君谟者臣孤贱逺人无大材艺陛下亲洒宸翰推着经义俾臣佩诵以尽谟谋之道事

  • 卷二十九 【寇贼】·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十九 【 寇贼】侯官陈衍辑芝麻李西昌寇◆芝麻李平湖录:萧县人李二,号芝麻李,以烧香聚众,与其党赵君用、彭早住起淮安,攻陷徐州。元兵破徐州,芝麻李遁,赵君用、彭早住走濠州。庚申外史:芝麻李者,邳州人也。值岁饥

  • 王质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其先东平(今属山东)人,南渡后,徙兴国(今湖北阳新)。游太学,与张孝祥父子交,深见器重。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辟为张浚都督江淮幕,入为太学正,被谗罢。虞允文宣抚川陕,辟为幕属。入为敕令所删定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佚名

    万历四年五月癸巳朔赐辅臣张居正等讲官申时行等各金书黄红符金艾叶绫符艾虎吊屏花绦字画扇各有差○巡漕御史陈功报本年粮舡八千三百一十只于四月十四业尽过洪视去年稍迟数日盖缘三月二十一日陡有曲头之溜军夫二百扒<孇

  • 卷之二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六·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五月。癸卯朔。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奏、江省筹办仓谷。拟于省城设常平仓购谷十万石。责成龙江府管理。于呼兰、绥化、海伦三府、肇州、大通、青冈、拜泉各厅、设社仓。按村镇之大小。户口之多寡。量为

  • 今献备遗卷二十七·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杨守陈杨守陈字维新浙江鄞县人也景泰辛未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编修歴官至吏部石侍郎成化初开经筵守陈以尚书武成篇进讲曰鲁论称舜无为而治周书称武王垂拱而天下治后世人主有深居禁中委政内侍者乃召望夷之祸

  • 第二卷 吴县·缪荃孙

    吴 县经 部注归藏十三卷注周易十五卷 汉·陆 绩注京房易传三卷注京房积算杂占条例一卷 陆 绩周易日月变例六卷 陆 绩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 吴·陆 机论语解 晋·王

  • 提要·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端肃奏议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端肃奏议十二卷明马文升撰文升字负图均州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諡端肃事蹟具明史本传文升砥砺廉隅练达政体朝端大

  • 卷四十三·佚名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之二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观四念住常无常相不可得。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常无常相不可得。以应一切智智心。观四念住乐苦相不可得。观四正断乃

  • 大雲初分智狂入健度第七·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智狂不可思议神通王所入法门。唯愿如来。广开别。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经中有得大隐法门。无胜胜神通王法门。无称称光所入法门。无量量光所入法

  • 道行经持品第八·佚名

    释提桓因作是念。其闻般若波罗蜜者,皆过去佛时人。何况学持讽诵。学持讽诵已如教住者,是人前世供养若干佛已,今复闻深般若波罗蜜。学持讽诵如教祝其人从过去佛时问事已,是善男子善女人为更见过去三耶三佛。从闻深般若波罗

  • 三掌断三际也·佚名

    唐朝的宣宗是一代英明君主,俯仰佛教,拥护三宝,修复旧寺,广兴佛法。他未做皇帝之前,遭武宗猜忌,便诈死潜逃,到香严禅师门下剃发作小沙弥。有一天,师徒二人游庐山瀑布。香严禅师吟道:“穿云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

  • 第七十則 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胡兰成

    第七十則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舉:溈山、五峰、雲巖,同侍立百丈禪師。百丈問溈山:併卻咽喉唇吻作麼生道?溈山云:卻請和尚道。百丈云:不辭向汝道,恐已後喪我兒孫。天無嘴,放天不自言,由人而言。大自然是由萬物來說話,來表現。百丈

  • 巴西集·邓文原

    元文别集。不分卷(或分为上、下两卷)。邓文原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总目著录为1卷,但实分为上、下两卷。卷首无序言,所收碑志记序等各体文章70余篇,未按文体类编。邓文原祖籍四川,随父亲流寓钱塘,

  • 西村诗集·朱朴

    明诗别集。朱朴(字元素)著。朱朴诗稿甚多,但大部亡佚。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其孙朱彩才搜诸散逸,梓刻之。《西村诗集》凡上下2卷,下卷并附集句、诗余。另别辑《补遗》1卷。前有许云村序。四库以此刻本为底本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