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下

古论语古孝经小学通学

刘歆

桓谭

郑众有《论语传》

许慎

马融有《论语解》

郑玄有《论语注》十卷,《古文论语注》十卷,《论语释义》十卷

程秉郑玄弟子,有《论语弼》

陈群有《论语解》

张昭有《论语注》

虞翻有《论语注》十卷

王肃有《论语注》十卷,《论语释驳》三卷

周生烈有《论语注》《论语义例》

谯周有《论语注》十卷

郑冲

孙邕

曹羲

荀顗

何晏有《论语集解》十卷

王弼有《论语释疑》三卷

卫瓘有《论语集注》六卷

徐邈有《论语音》二卷

崔豹有《论语集义》八卷

缪播有《论语音序》二卷

郭象有《论语体略》二卷,《论语隐》一卷

乐肇有《论语释疑》十卷,《论语驳序》二卷

虞喜有《论语赞郑氏注》九卷,《新书对张论语》十卷

曹毗有《论语释》一卷

应琛有《论语藏集解》一卷

庾翼有《论语释》一卷

李充有《论语集注》十卷,《论语释》一卷

范寗有《论语注》

孙绰有《论语集解》十卷

孟整有《论语注》十卷

梁觊有《论语注释》十卷

袁乔有《论语注释》》十卷

尹毅有《论语注释》六卷

王蒙有《论语义》一卷

江熙有《论语集解》十卷

蔡谟

袁宏

江惇

蔡系

周怀

王珉以上六家见皇侃《疏》

张凭有《论语注》十卷,《论语释》一卷

宋纤有《论语注》

畅惠明有《论语义注》十卷

张隐有《论语释》一卷

郄原有《论语通郑》一卷

姜处道有《论语论释》一卷

孔澄之有《论语注》十卷

张略有《论语统》八卷

伏曼容有《论语义》

范廙有《论语别义注》十卷

虞遐有《论语注注》十卷

沈驎士有《论语训注》

太史叔明沈驎士弟子,有《论语集解注》十卷

许容有《论语注》十卷

曹思文有《论语注》十卷

戴诜有《论语述议》二十卷

陶弘景有《论语集注》十卷

褚仲都有《论语义疏》十卷

皇侃有《论语义疏》十卷

张讥有《论语义》十卷

张冲有《论语义疏》二卷

顾越有《论语义疏》

陈奇有《论语注》〇按奇常非马、郑解经失旨,则亦弼、肃、翻、譔之流。但今学久亡,虽好立异,亦以暴易暴耳

李铉有《论语义疏》

乐逊有《论语序论》

刘炫有《论语述义》十卷

徐孝克有《论语讲疏文句义》五卷

史辟原有《续注论语》十卷

贾公彦有《论语疏》十五卷

陆德明有《论语释文》一卷刘歆

桓谭

郑众有《孝经注》一卷

许慎

许冲许慎子

马融有《孝经注》一卷

郑玄有《孝经注》一卷

高诱有《孝经解》

宋均郑玄弟子,有《孝经皇义》

虞翻有《孝经注》

苏林有《孝经注》一卷

刘邵有《孝经古文注》一卷

王肃有《孝经解》一卷

孙熙有《孝经注》一卷

韦昭有《孝经解赞》一卷

何晏有《孝经注》一卷

严峻有《孝经传》

徐整有《孝经嘿注》一卷

谢万有《集解孝经》一卷

荀勖有《集议孝经》一卷

袁敬仲有《集义孝经》一卷

虞喜有《孝经注》

杨泓有《孝经注》一卷

袁宏有《孝经注》一卷

殷仲文有《孝经注》一卷

车胤有《孝经注》一卷

孔光有《孝泾注》一卷

何承天有《孝经注》一卷

何约之有《大明中皇太子讲义疏》一卷

荀昶有《孝经注》一卷

严植之有《孝经注》一卷

谢稚有《孝经图》一卷

王玄载有《孝经注》一卷

周颙有《孝经义疏》

费沈有《孝经注》一卷

陆澄有《孝经义》

明僧绍有《孝经注》一卷

李玉之有《孝经义疏》二卷

萧子显有《孝经义疏》一卷,《孝经敬爱义》一卷

太史叔明有《孝经义》一卷

沈文阿有《孝经义记》

王元规有《孝经义记》二卷

陶弘景有《集注孝经》一卷

贺玚有《孝经讲义》一卷,《孝经义疏》一卷

曹思文有《孝经注》一卷

诸葛循有《孝经序》一卷

皇侃有《孝经义疏》三卷

江系之有《孝经注》一卷

周弘正有《孝经私记》二卷

张讥有《孝经义》八卷

张冲有《孝经义》三卷

顾越有《孝经义疏》

陈奇有《孝经注》一卷

乐逊有《孝经序论》

熊安生有《孝经义》一卷

刘炫有《古文孝经述义》五卷

徐孝克有《孝经义疏》六卷

何妥有《孝经义疏》三卷

宇文弜有《孝经注》

孔颖达有《孝经义疏》

贾公彦有《孝经疏》五卷

陆德明有《孝经释文》一卷刘歆

张竦

扬雄有《苍颉训纂》一篇,《方言》十三卷

桓谭

郭伟

杜林张竦弟子,有《苍颉训纂》《苍颉故》

刘棻刘歆子,扬雄弟子

侯芭扬雄弟子

卫宏杜林弟子,有《古文官书》

许慎有《说文解字》十五卷

崔瑗有《飞龙篇》

许冲许慎子

刘珍有《释名》三十卷

班固有《太甲篇》《在昔篇》

蔡邕有《劝学》《圣皇篇》《女史篇》

樊光有《尔雅注》三卷

李巡有《尔雅注》三卷

郑玄按玄为伪学宗子,其诂训诸经,皆歆小学也。特列之

贾鲂有《滂喜篇》

郭训有《杂字旨》一卷,《古文奇字》一卷

刘熙郑玄弟子,有《释名》八卷

孙炎有《尔雅注》七卷,《尔雅音》一卷

服虔有《通俗文》一卷

张揖有《广雅》四卷,《古今字诂》二卷,《三仓训诂》三卷,《埤仓》二卷,《难字》一卷,《错误字》一卷

李登有《声类》十卷

曹彦有《字义训音》六卷,《古今字苑》一卷

项峻有《始学篇》十二卷

韦昭有《辩释名》一卷

束皙有《发蒙记》一卷

郭璞有《尔雅注》五卷,《尔雅赞》二卷,《音》一卷,《方言注》十三篇,《三仓注》三卷

李轨有《小尔雅解》》一卷

陆机有《吴章》一卷

樊恭有《广仓》一卷

王延有《文字音》七卷

李彤有《字指》二卷,《单行字》四卷,《字偶》五卷

葛洪有《要周字苑》一卷

周研有《声韵》四十一卷

王义有《小学章》二卷,《文字要记》三卷

杨方有《小学》九卷

顾恺之有《启蒙记》三卷

吕忱有《字林》七卷

殷仲堪有《常用字训》一卷

吕静有《韵集》六卷

何承天有《纂文》三卷

谢康乐有《要字苑》一卷

颜延之有《诂幼》一卷,《纂字》六卷

荀楷有《广诂幼》一卷

段宏有《韵集》八卷

吴恭有《字林音义》五卷

侯洪泊有《字类叙评》一卷

戴规有《辨字》一卷

邹诞生有《要用字对误》四卷

邹里有《要用杂字》三卷

李少通有《杂字要》三卷,《今字辨疑》三卷

刘霁有《释俗语》八卷

刘杳有《要雅》五卷

阮孝绪有《文字集略》六卷

刘歊有《古今文字序》一卷

庾曼倩有《文字体例》

范岫有《字学音训》

周兴嗣有《千字文》一卷

萧子范有《千字文》一卷

蔡薳有《千字文注》

萧子云有《千字文注》一卷

顾野王有《尔雅音》,《玉篇》三十一卷

夏侯咏有《四声韵略》十三卷

周彦伦有《四声切韵》

沈约有《俗说四声》一卷

沈旋沈约子,有《集注尔雅》十卷

潘徽有《万字文韵纂》三十卷

王斌有《四声论》

施干有《尔雅音》

谢峤有《尔雅音》

张谅有《四声韵林》

崔浩有《解急就章》二卷

江灌有《尔雅音》八卷,《尔雅图赞》一卷

陆暐有《悟蒙章》

江式有《古今文字》四十卷

李铉有《字辨》

宋世良有《字略》

诸葛颖有《桂苑珠丛》一百卷

李概有《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音谱》四卷

杨休之有《韵略》一卷

刘善经有《四声指归》一卷

陆法言有《切韵》五卷

赵文深有《刊定六体书》

卢辩有《称谓》五卷

王劭有《俗语杂字》一卷

曹寿有《急就章解》一卷

刘芳有《急就篇续注音义证》三卷

颜之推有《训俗文字略》一卷,《急就章注》一卷

颜师古颜之推子,有《匡谬正俗》八卷,《急就章注》一卷,《官样》一卷

陆德明有《尔雅释文》一卷刘歆

张竦

扬雄

尹咸

房凤

王龚

桓谭

郑兴

陈钦

贾徽

杜子春

崔篆以上并刘歆传业

杜林张竦弟子

刘棻刘歆子,扬雄弟子

侯芭扬雄弟子

郑众郑兴子

陈元陈钦子

贾逵贾徽子

卫宏杜林弟子

徐巡杜林弟子

崔骃崔篆孙

郑安世郑众子

许慎贾逵弟子,有《五经异义》十卷

尹珍贾逵弟子

崔瑗崔骃子,贾逵弟子

许冲许慎子

周举

张衡

刘珍

刘陶

刘騊駼

班彪

班固班彪子

王充班彪弟子

周举

王符

仲长统

蔡邕

杨彪

韩说

陈寔按寔为樊英弟子,以英非大师不列,后以为例

荀爽陈寔弟子

贾彪陈寔弟子

马融按融为挚恂弟子

卢植

延笃

马日磾

范冉

杨克按克亦为吕叔公、朱叔明、白仲职弟子

郑玄有《六艺论》《驳五经异义》〇以上并马融弟子〇按玄亦为张恭祖弟子

刘德然

高诱

公孙瓒以上并卢植弟子

郗虑

国渊

崔琰

公孙方

孙皓

程秉

赵商

马昭

张逸

王基

任嘏

冷刚

田琼

泛阁

炅模

焦乔

王权

鲍遗

陈铿

崇精

刘熙

宋均以上并郑玄弟子

郑小同郑玄孙

许慈刘熙弟子

薛综刘熙弟子

孙炎以上并郑玄再传

许勋许慈子

刘宣孙炎弟子〇以上并郑玄三传

服虔

宋忠

司马徽

潘浚宋忠弟子

向朗司马徽弟子

尹默宋忠、司马徽弟子

李仁宋忠、司马徽弟子

尹宗尹默子

李譔李仁子

隗禧有《诸经解》

王朗

王肃王朗子,有《圣证论》十二卷

董遇

周生烈

姜维

谯周有《五经然否论》

韦昭

傅咸有《七经诗》

何晏有《五经大义》五卷

束皙有《五经通论》

徐苗有《五经同异评》一卷

杨方有《五经钩沈》十卷

徐邈有《五经音》十卷

李轨有《诸经音》

孔衍

戴逵有《五经大义》一卷

周杨有《五经咨疑》八卷

何承天按以下为南朝派

徐广

刘瓛

范缜

司马筠

严植之

何胤以上并刘瓛弟子

司马寿司马筠子

孔佥何胤弟子

孔元素孔佥兄子

鲍泉有《六经通数》十卷

陆澄

王俭

朱异

孔子祛

刘之遴

庾黔娄

明僧绍

明山宾明僧绍子

明宝明山宾子

卞华

伏曼容

伏挺伏曼容子

崔灵恩

卢广

沈驎士

太史叔明沈驎士弟子

沈峻沈驎士弟子

沈文阿沈峻子,有《经典大义》十二卷

沈宏

沈熊

刘岩

张及

孔子云以上并沈峻弟子

王元规沈文阿弟子,有《续经典大义》十四卷

范述曾

吕道惠

顾野王

陶弘景

贺玚有《五经秘表要》十卷

贺革贺玚子

贺季贺玚子

贺琛贺玚兄子

皇侃贺玚弟子

郑灼皇侃弟子

潘徽郑灼弟子

周弘正

贺德基

张讥

贺德仁并周弘正弟子

孙畅之有《五经杂义》六卷

王焕有《五经决录》五篇

邯郸绰有《五经析疑》二十八卷

元延明有《五经宗略》二十三卷〇按以下为北朝派

崔浩

房景先有《五经疑问》十卷

李同轨

封轨

封伟伯封轨子

李郁

李彪

王神贵有《五经辨疑》十卷

常爽有《六经略注》

刘兰按兰为王保安弟子

张吾贵刘兰弟子。吾贵亦为牛天佑、郦诠弟子

王聪

程玄

徐遵明张吾贵、王聪弟子

孙惠蔚按惠蔚亦为董道季弟子

张普惠

刘献之并程玄弟子

卢景裕

李铉按铉亦为房虬、鲜于灵馥弟子

李业兴

乐逊

崔瑾

吕思礼

张文敬

祖儁

马敬德

田元凤

张奉礼

纪显敬

张雕武

吕黄龙

鲍长宣

鲍季详

夏怀敬

王元则

张买奴

权会

冯伟

张思伯

邢峙

刘昼

熊安生以上并徐遵明弟子

李周仁徐遵明、刘献之弟子

高望崇

董征刘献之弟子

郭茂卢景裕弟子

郎茂权会、张奉礼弟子

马元熙马敬德子

解法选权会弟子

刁柔李铉弟子

董令度李周仁弟子

程归则李周仁弟子

刘轨思张思伯、程归则弟子

孙灵晖孙惠蔚曾孙,熊安生弟子

李崇祖李业兴子

郭仲坚

丁恃德

马光并熊安生弟子

刘焯有《五经述议》

刘炫有《五经正名》〇并刘轨思、熊安生弟子

沉重

樊文深有《七经义纲》二十九卷,《七经论》三卷,《质疑》一卷

张凤有《五经异同评》十卷

苏绰有《七经论》

刘芳

辛彦之有《五经异义》

萧该

牛弘

何妥有《五经大义》五卷

王頍有《五经大义》

颜师古

孔颖达

贾公彦孔颖达弟子

陆德明有《经典释文》三十卷

猜你喜欢
  卷九 盘庚上第九·孔颖达
  天理篇 第二 凡十九条·范立本
  卷六·纳兰性德
  卷一·纳兰性德
  卷六十九·山井鼎
  卷三十五·林之奇
  卷三十五·朱熹
  卷五·吴廷华
  卷八·许谦
  卷七·刘玉汝
  第一 捭阖 5·王诩
  卷一·僧祐
  卷三·佚名
  唯物唯心唯生哲学与佛学·太虚
  冰揭罗天童子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董卓、李儒、李肃、卒子上,诗云)文武朝臣不见过,银台门事竟如何?只为龙床难得坐,一夜心焦白发多。某乃董卓是也。颇奈王允等众官好生无礼,他每说早晚选定吉日,便来迎俺,登其大位。我看黄历上尽有好日子,怎么还不见来相请?令

  • 卷二百四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防南征録【一】华岳字子西为武学生轻财好侠韩侂胄当国岳上书云云书奏侂胄大怒下大理贬建宁圜土中郡守傅伯成怜之命狱卒使出入毋系伯成去又迕守李

  • 咏史诗·胡曾

    乌江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章华台茫茫衰草没章华,因笑灵王昔好奢。台土未干箫管绝,可怜身死野人家。细腰宫楚王辛苦战无功,国破城荒霸业空。唯有青春花上露,至今犹泣细腰宫。沙苑

  • 卷三百三十七 元豐六年(癸亥,1083)·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乙巳,提點寺務司言:「已令大相國寺六十二院,以其二為禪院,餘為律院。其舊院名及試經恩例,乞並罷。」從之。   禮部言:「淨因院僧道臻奉詔選舉蘇州瑞光院僧宗本、江州東林院僧常總

  • ●卷十·周密

      ○古今左右之辨   南人尚左,北人尚右,或问孰为是?因考其说于此,与有识者订之。《檀弓》郑氏注云:"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老子》亦云:"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河上公注:"左,生位也;右,阴道也。"《礼正义》:"案特牲

  • 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抚启民汗 幸河西穷讨吐谷浑·蔡东藩

      却说炀帝南幸江都,在途约历数旬,所有四十余所的杂宫,统是赶紧筑造,大致粗就,炀帝到一处,留一二日,尚嫌它未尽完善,所以不愿稽延,便扬帆直下,竟达江都。江都为南中胜地,山水文秀,扬名海内,炀帝与后妃人等,朝赏夕宴,不暇细表,好容

  • 高祖考逊公家传·林献堂

    高祖考逊公,石公之长子也。有弟五人,而特为石公所钟爱。石公有所虑,与之谋,答语恒中肯。年十八,聘黄氏;数年举两子,长为曾伯祖琼瑶公,次则我曾祖考甲寅公也。于时太高祖方垦殖于大里杙之野,田畴日广,居人日繁;高

  • 萧聁传·欧阳修

    萧蠫别名时文,是南朝后梁明帝萧岿的儿子。九岁那年,被封为新安王。后梁灭亡,因姐姐是隋朝晋王杨广的妃,所以一同进了长安。萧蠫喜爱佛学,会写文章。他性情刚直严峻,轻视鄙弃浮华不实。曾认为刘孝标的《辩命论》违背事实不近

  • 廉希宪传·宋濂

    廉希宪字善甫,布鲁海牙之子,自幼就身材魁伟,举止与一般儿童不同。十九岁时入王府侍奉皇弟世祖,深得世祖宠爱。希宪特别好读经史,手不释卷。有一天正读《孟子》,忽闻世祖召见,匆忙将书揣入怀中。世祖问《孟子》书中所言何事,希

  • 卷八十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绍兴间虞允文上言曰臣闻国势有强弱人心有向背而天下之理有顺逆理之顺人心之所向也势虽弱而可以强故有以百里之地而兴王一旅之衆拨乱世而反之正者能用吾之

  • 卷一·朱熹

    朱公掞录拾遗性静者可以为学(淳)。学在知其所有,又养其所有(淳)。实是实非能辨,则循实是,天下之事归于一是,是乃理也,循此理乃可进学至形而上者也(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得放过也(正)。忠信为基本,所以进德也,辞修诚意立,所以居

  • 卷十三·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三 孟子【上之一】 孟子当战国时悯教化衰微人心陷溺於是?明孔子之学以性善辟异端以王道黜功利进则告於列国诸侯退则与及门万章公孙丑之徒反复论辨总不离

  • 卷第十·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怀让禅师第三世下六十一人池州南泉普愿禅师法嗣一十七人湖南长沙景岑禅师荆南白马昙照禅师终南山云际师祖禅师邓州香严下堂义端禅师赵州东院从谂禅师池州灵鹫闲禅师鄂州茱萸山和

  • 卷第七十一·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于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所,闻菩萨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生解脱门,了知信解,自在安住;而往寂静音海夜神所,顶礼其足,绕无数匝,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欲依善知识,学菩

  •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大众中。结跏趺坐。时诸大众。恭敬围绕。瞻仰如来。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顶礼佛德海  真实正遍知  过去及未来  敷演缘生法

  • 少女的港湾·川端康成

    《少女的港湾》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跨越时代的少女小说杰作。这部作品是当时受川端指导的新人作家中里恒子的底稿基础上,川端加以校订、加笔指导和修改,两人共同执笔合作之作。本书细腻真实地描绘了少女间隐

  • 金华玉液大丹·佚名

    金华玉液大丹,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外丹黄白术。首先叙述制作金华及紫霞丹法。其法颇烦琐,大致分为五转。先用草木药灰汁煮朱砂一月,使朱砂变成雪白色「玉英」;再以八石为匮,银

  •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705~774]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仪轨乃如来为末世福薄众生宣说祈祷北斗七星以求延命增福、稼穑丰饶之供养护摩仪则。初叙造水坛之仪则,次叙启词、召请北斗七星之印契、一字顶轮王真言、北斗七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