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十二(宾礼)

○封先代后(先贤后附)殷后绍嘉侯。

成帝绥和元年二月甲子,封殷后孔子世吉适子孔何齐为殷绍嘉侯,千六百七十户,(本纪云,考求其后莫正孔吉,其封吉为殷绍嘉侯。)后六月,(本纪作三月。)进爵为公,地方百里。

哀帝建平二年,益户九百三十二。(以上并恩泽侯表。)平帝元始四年正月,更为宋公。(本纪。)周后承休侯。

武帝元鼎四年,诏封周后孽子嘉为周子南君三千户。(史纪云,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元帝初元五年正月,更封为周承休侯,位次诸侯王。成帝绥和元年,进爵为公,地方百里。

平帝元始四年正月,改为郑公。(以上并本纪。)周公后褒鲁侯。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丙午,封周公后公孙相如为褒鲁侯。(本纪,恩泽侯表云,公子宽以周公世鲁顷公元孙之元孙,奉周祀,侯二千户,十一月侯相如嗣。)

孔子后褒成侯。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丙午,封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本纪恩泽侯表云,以孔子世褒成烈君霸曾孙,奉孔子祀侯二千户。)乐毅后华成君。

高帝十年,诏求乐毅有后乎,得其孙叔,封之乐乡,号华成君。(本纪。)

成帝时梅福上书曰,武王克殷,未及下车,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绍夏于杞,明著三统,示不独有也,是以姬姓半天下,迁庙之主,流出于户,所谓存人以自立者也,今成汤不祀,殷人亡后,陛下继嗣久微,殆为此也,春秋经曰,宋杀其大夫,《穀梁传》曰,其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位,尊之也,此言孔子故殷后也,虽不正统,封其子孙,以为殷后,礼亦宜之,何者,诸侯夺宗,圣庶夺适,传曰,贤者子孙宜有土,而况圣人又殷之后哉,昔成王以诸侯礼葬周公,而皇天动威,雷风著灾,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今陛下诚能据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孙,则国家必获其福,又陛下之名,与天亡极,何者,追圣人素功,封其子孙,未有法也,后圣必以为则,不灭之名,可不勉哉,福孤远又讥切王氏,故终不见纳,初武帝时,始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至元帝时,尊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位次诸侯王,使诸大夫博士求殷后,分散为十余姓,郡国往往得其大家,推求子孙,绝不能纪,时匡衡议以为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统也,其犯诛绝之罪者绝,而更封他亲为始封君,上承其王者之始祖,春秋之义,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绝,今宋国已不守其统而失国矣,则宜更立殷后为始封君,而上承汤统,非当继宋之绝侯也,宜明得殷后而已,今之故宋,推求其嫡,久远不可得,虽得其嫡,嫡之先已绝,不当得立,礼记孔子曰,丘殷人也,先师所共传,宜以孔子汤后,上以其语不经,遂见寝,至成帝时,梅福复言宜封孔子后,以奉汤祀,绥和元年,立二王后,推迹古文,以《左氏》《穀梁》《世本》《礼记》相明,遂下诏封孔子为殷绍嘉公。(梅福传。)

○先代冢墓

高帝十二年十二月,诏曰,秦皇帝,楚隐王,魏安厘王,齐湣王,赵悼襄王,皆绝亡后,其与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齐各十家,赵及魏公子亡忌各五家,令视其冢,复亡与他事。(本纪。)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三·志第十五·地理六·宋濂
  卷二一八 唐紀三十四·司马光
  外篇 杂说下第九·刘知几
  第六十四回 弑梁主大憝行凶 脔侯贼庶支承统·蔡东藩
  春秋战国异辞卷首上·陈厚耀
  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第一○牌示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十日一一一○七-六·佚名
  竹叶水色·胡兰成
  一四 笔名鲁迅·许寿裳
  卷五十八 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第二十八·班固
  卷六十五 蜀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陈寿
  熊安生传·李延寿
  卷八十七·佚名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一·王称

    忠义传九十四  傅察字公晦孟州济原人也从曾祖曰尧俞有傅察为人端重有特操举进士蔡京欲妻以子察力拒之为青州司法参军歴永平淄川丞乆之除太常博士迁吏部贠外郎宣和七年接伴金使时金人已渝盟察至燕山闻斡里雅布入侵或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王锜

    ○宣中书不爱财嘉定宣嗣宗,为人温雅恬澹,初授中书舍人,进礼部郎中,仍掌制诰。一日,宣庙幸文渊阁,喜甚,以银钱撒地,令诸从官竞取,惟手疾者多得。嗣宗俟诸臣取毕,徐拾一文,上顾之曰:“此秀才不爱财耶。”因以重币赐之。○

  • 二七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续查违碍各书遵旨解送折·佚名

    二七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续查违碍各书遵旨解送折乾隆四十年五月三十日安徽巡抚调署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续又查出违碍各书,遵旨解送事。窃臣节次钦奉上谕,查缴明末野史等书,前经臣将各属缴到伪妄遗籍九种,封固进呈。又

  • 绎史卷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黄帝纪史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帝王世纪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

  • 张行信传·脱脱

    张行信,字信甫,原名行忠,因为避庄献太子讳而改名。是张行简的弟弟。大定二十八年(1188)中进士,累官至铜山县令。明昌元年(1190),因为廉政被提升为监察御史。泰和三年(1203),同知山东西路转运使,不久又签河东路按察司事。四年

  • 杨继盛传·张廷玉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母亲死亡。继母妒嫉他,让他放牛。杨继盛经过里塾,看见里面的儿童读书,心好之。因而对他的哥哥说,请求能够跟从塾师学习。哥哥说:“你还小,学什么?”杨继盛说:“年龄小能放牛,就不能学习吗?”哥哥将这些

  • 刘宁、周玺、庄鉴传·张廷玉

    刘宁,字世安,其祖先是山阳人。他继承世袭职位,为永宁卫指挥使。勇敢善战。自觉冗散无所见长,恰逢朝廷用兵延绥,刘宁上疏请求效死。尚书白圭同意了他的请求。刘宁因功累升至都指挥使,充任宣府游击将军。周玺,字廷玉,迁安人。承

  • 卷第卅二·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卅二〈起寶龜三年正月、盡四年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天宗高紹天皇〈光仁天皇〉三年春正月壬午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文武百官。渤海蕃客。陸奥出羽蝦

  • 卷十一·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十一宋 叶梦得 撰僖公四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济西田我田而曹侵之者也晋侯执曹伯班其所侵地于诸侯而我受焉故曰取不系之曹非曹之所得有也凡外取内邑外取内田皆不书耻也反而归于我则书重地古

  • 为军政当局开示·太虚

    ──十六年四月在福州功德林说──‘诸善信于佛法有何讨论’?  众等问言:‘我等投身党国,为民谋福,心不自安,愿闻法以安之’。  答言:‘安心为学佛之大事,昔达摩面壁九年,有神光者请益安心,达摩答言:“将心来与汝安”!神光云

  • 卷第十八·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十八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提胃虽说戒善等者玄义云彼经但明五戒不明十善唯是人教则非天教纵以此为人天教者诸经皆明戒善亦应是人天教耶又彼经云五戒为诸佛之母欲求佛道读是经欲求阿罗汉读是经

  • 梅花岭遗事·佚名

    黎士宏氏记史忠烈公可法殉扬州事,又《江南野录》、《南都纪略》等书,俱言史公遗骸葬梅花岭。己酉秋,予游广陵,曾寻其阡址,无所得。同游方君,方君从兄芷{移},俱赅博多闻,因为予述梅花岭掌故。史公身后,尚有伤心事,情节曲折哀艳

  • 校猎赋(羽猎赋)·扬雄

    汉赋。西汉扬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题作《校猎赋》,萧统《文选》题为《羽猎赋》,后人多从之,又略见于《艺文类聚》66卷。是汉赋中以描写畋猎为内容的代表作品之一。赋前有序文,申明作赋的缘由是因为汉成帝的校

  • 典故纪闻·余继登

    笔记。明余继登著。十八卷。是书选录明开国至隆庆历朝故实,意在提供历史经验。按冯琦序谓作者的初衷为“取法于远,不如近也”,故“凡关国家大政大本则书,非大事而于世为急则书,非大非急,而为异闻见则书,非异而事所从起则书。

  • 郊社禘祫问·毛奇龄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初晴,亦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肃山人。康熙时以诸生荐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旋即假归,以病不复出。通经史,善诗文,工音律。着有《古文尚书冤词》、《

  • 钦定仪礼义疏·鄂尔泰

    四十八卷。清鄂尔泰等奉旨撰。1748年钦定《三礼义疏》第二部。此书诠释七例:“正义”、“辨正”、“通论”、“余论”、“存疑”、“存异”、“总论”,与《钦定周官义疏》同。分经文四十卷,冠以《纲领》、《释宫》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