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叶氏春秋传卷十一

宋 叶梦得 撰

僖公四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

济西田我田而曹侵之者也晋侯执曹伯班其所侵地于诸侯而我受焉故曰取不系之曹非曹之所得有也凡外取内邑外取内田皆不书耻也反而归于我则书重地古者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士皆厌冠哭于大庙三日君不举以为吾受之君而为之守者失地则失其守矣是以谓之重也

公子遂如晋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

郊何以言四卜四卜而不从免牲非礼也周郊以日至则不卜鲁郊以上辛则卜求吉之道三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不吉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又不吉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不吉则不郊牲所以祭也卜郊不从则无所用牲矣以为尝置之上帝不敢专也则又卜而免焉卜而吉则免卜而不吉则置之系待庀牲而后左右之曷为则谓之系牲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系牲系牲必在涤三月系牲之道也曷为则谓之免牲或曰为之缁衣裳有司端奉送于南郊免牲之道也郊不过乎三月至春之末而止矣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五卜强也故夏四月四卜郊不从而后免牲者非礼也叶子曰天子祭天诸侯祭土鲁何以得郊天欤曰周公有勲劳于天下故成王赐鲁以重祭使得用天子礼乐内祭则禘也外祭则郊也此记礼者之言也或以为成王焉夫成王贤君也立国之道孰大于礼乐周公虽有勲劳可以人臣而僭天子之制乎闻之吕不韦之书曰此平王之末造惠公请于周而假宠于周公是平王为之则可也然犹有降杀焉故郊不以日至而以卜辛禘不以祖之所自出而以文王望不通方望之祀而以三望门不兼五门之制而以天子臯门为库门应门为雉门虽有为之别而孔子不与焉故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然春秋何以无贬文其赐之者非春秋也礼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是先公所以受赐于先王者吾焉得而废欤乃有贤君能因其坏请于王而复正之庶防其可矣故郊之当其时不书禘之得其节不书凡书者皆非其时而失其节者非以讥郊禘也乃新作南门书新作雉门及两观书亦为可因以革而不革反有加其度以僭天子则后之子孙有当其责者矣此君子所以每致意也

犹三望

三望者何礼天子四望方望之事无不通则四方无不祭也鲁得用天子之礼乐而制不同故以泰山河海为三望何以言犹三望望郊之细也犹可以已之辞也不郊亦无望犹三望非礼也叶子曰吾何以知三望为周公之赐欤儒者或言四望天子之礼也三望诸侯之礼也周官典瑞用玉四圭有邸以祀天而上帝同焉两圭有邸以祀地而四望同焉天地祭于圜丘方泽而四望各兆于国之四郊天地之祭以冬夏之日至而上帝四望无常时然诗书言柴未有不兼望者柴则郊也葢隂阳之义必参配故祀天之后则祭四望祀地之后则祭上帝周道也而三望之名于经无传焉独见于春秋诸侯山川不在其封内者不祭楚昭王所以不越江汉睢漳而祭河何鲁之得祭泰山河海乎吾是以知其为周公之赐而非诸侯之所得通也

秋七月冬杞伯姬来求妇

逆妇非姑道求妇非母道

狄围卫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

卫人何以及狄盟离盟不可以地狄也何以再见卫人盟非侵之事也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滑国也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国归父齐大夫之三命者也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

秦左氏谷梁作秦师公羊作秦当从公羊贬之也中国未有不言战败绩者曰败不以战不以中国与秦也

癸巳晋文公狄侵齐公伐邾取訾娄

訾娄邾邑也内取外邑不书此何以书取訾娄不正其伐取也

秋公子遂帅师伐邾晋人败狄于箕

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小寝燕寝也不与其正也乙已十一月之日也何以言十二月经成而误也

陨霜不杀草

记异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万物也霜降矣而不杀草天反时而不能正其杀是以谓之异也

李梅实

记异也霜不杀物则有非所实而实者矣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文公一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防葬

叔服王之下大夫也诸侯丧天子以大夫送葬礼也前未有书防葬者此何以书正文公之僭也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僖公之薨以十一月葬以四月僭七月矣天王以二月来防葬正也薨以十一月葬以四月则何以谓之僭七月哉僖公之末未有闰也举天王之正见鲁之不正所以正鲁也叶子曰鲁十有二公见葬者九文宣成襄定葬而得节者也桓庄僖昭葬而缓者桓以故而九月庄以乱而十一月昭以丧后至而八月皆有为而然是虽缓也而无所嫌则慢葬而巳矣僖葬以七月未见其所以然者也岂其尊之欲以拟天子乎文公之事亲亦巳悖矣昔者孟懿子问孝于孔子子告之以无违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故大夫之箦曾子且不敢死而况诸侯而僭天子之葬凡文公之于僖公皆欲过厚而不知反防其亲于罪所谓细人之爱人以姑息者故未有一得于礼已练而作主逆祀而先其祖至是复僭天子而葬以是为孝则亦违而已矣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毛伯王之上大夫也文公在丧未终不待其朝而锡命非正也

晋侯伐卫

叔孙得臣如京师

叔孙得臣吾大夫之三命者也

卫人伐晋秋公孙敖防晋侯于戚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頵

商臣弑其君又弑其父而无异文极天下之辞无所加也正其名而君亲之义尽矣

公孙敖如齐

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秦伐晋以报殽之役以晋侯及秦师言晋之主战也

丁丑作僖公主

主者何练主也作主不书此何以书不时也礼既葬而虞虞有虞主既朞而练练有练主虞主丧主也既练则埋于两阶之间练主吉主也既祥则藏于庙未有非时而作者也三年之丧以二十有五月故朞而练练而祥僖公之薨至是十有六月矣葢以遽吉为不忍故从练而作之也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

处父晋大夫之再命者也孰及之公也何以不言公及不以处父敌公也晋人以公不朝来讨公如晋晋侯以处父盟焉何以不言公如晋耻也不地地于晋也

夏六月公孙敖防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士縠晋大夫之三命者也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记灾也不书旱非大旱也春秋惟大旱而后书故见大旱则不见不雨见不雨则不见旱

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庙跻僖公

大事者何祫也太庙周公之庙也天子之祭莫大于禘则禘者天子之大事也诸侯之祭莫大于祫则祫者诸侯之大事也大事于太庙不书此何以书为跻僖公起也跻升也僖公以属于闵公则为兄闵公以世于文公则为祖君子不以亲亲害尊尊文公欲先其祢而后其祖故因祫升僖公以先闵公君子以为逆祀也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此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也何以称人不正其以兵争既败人而复伐之故贬而人之也

公子遂如齐纳币

纳币不书此何以书不正其以丧娶也僖公之丧始祥而公图防非礼也始祥则何以谓之非礼礼祥而缟是月禫徙月乐孟献子禫县而不乐比御而不入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禫而图防犹丧娶也

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防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夏五月王子虎卒

王子虎王之中士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翟泉之盟尝主我而天子为之赴也叶子曰尝接我而丧之礼欤曰以义起也昔者孔子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脱骖而赙之子贡以为重而子不从夫礼縁人情而以义起者也情有所不能已则义有所不能废故尝接于我则王必赴之赴之则必为之变此礼之所由起也然则宰周公宰渠伯纠荣叔毛伯亦接我者也何以不卒盖赴则卒不赴则不卒君子不虚加之也

秦人伐晋

此秦伯也何以称人不正其忘殽之悔为彭衙之战以取晋伐又从而济河焚舟取二邑兵自是不解故贬而人之也

秋楚人围江雨螽于宋

记异也自上而下谓之陨自下而上谓之雨雨螽死而坠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宋故也

冬公如晋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晋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

处父何以氏始三命也救不言伐此何以言伐伐所以为救也君子録人以意不责人以事围陈所以纳顿子故因纳以见围则围非所责也伐楚所以救江故因救以见伐则伐非所责也江即灭矣何以独録其救救所能为也不灭非所能为也

四年春公至自晋夏逆妇姜于齐

孰逆之公也何以不言公讳以丧娶也此逆女也何以言逆妇成礼于齐也逆妇何以书以为卿之事而公亲之也何以不言姜氏公以丧娶夫人与有贬也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贬夫人所以贬齐也哀姜之罪在其身故丧至言氏不言姜姓以别其身也出姜穆姜之罪在其父故逆与至言姜不言氏以别其族也

狄侵齐秋楚人灭江晋侯伐秦卫侯使甯俞来聘甯俞卫大夫之三命者也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僖公之妾母也何以曰夫人致之为夫人矣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荣叔王之下大夫也归含赗不书此何以书妾母非王之所得含赗者也凟夫妇之道而乱嫡庶之别王无以继天矣故去天何以不曰归含及赗含一事也赗一事也何以不言来上有逆礼则下有慢令荣叔不自来也叶子曰名分礼之大也古者立五教以正上下夫妇居其一焉其叙为五典曰天叙秩之为五礼曰天秩明其有所受也非王其谁任之欤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僖公之为也使王而能用其政则僖公在所诛矣今王不能正其僭死又从而礼之则致之以为夫人者殆请于王而王听之者也春秋之去天非正其归含且赗也正其成之为夫人者也

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

成諡也

王使召伯来防葬

召伯王之上大夫也防夫人葬不书此何以书妾母非王之所得葬者也故王去天与含赗之辞一施之也叶子曰春秋一恶不再贬吾固言之矣妾母之不得为夫人王去天既见于含赗则防葬何为而复贬乎君子之待其君所以异于众人也疾恶而一见贬吾以正天下之为恶者而已彼自弃而不能改吾亦何用每致意焉曰是不足诛云尔乃吾以为君则不可以不足诛而遽絶之也见一恶焉曰庶几其或改也则从而亟救之又见一恶焉曰庶几其或改也则又从而亟救之见者不己救者亦不已终必至于改而后止此君子之事其君者也含赗非矣吾为之辞而去天以为知其道者宜于此焉变矣其不能变而至于防葬吾又为之辞而去天以为知其道者亦宜于此焉变矣是其存于心者岂有异乎则贬之者乃所以爱之也

夏公孙敖如晋秦人入鄀秋楚人灭六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六年春葬许僖公夏季孙行父如陈秋季孙行父如晋季孙行父吾大夫之三命者也

八月乙亥晋侯驩卒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晋以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处父党赵氏言于晋侯不以赵盾佐射姑襄公从之搜而易中军故襄公死射姑使人杀处父于朝处父之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

晋狐射姑出奔狄

狐射姑晋大夫之三命者也

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闰月者积日之余以附于月也闰月何以不告月无是月也天子正嵗年以序事各于其朔颁之于诸侯曰颁朔诸侯受而藏之于祖庙各于其朔朝庙而告行之曰告朔诸侯告朔不告月前未有书闰月不告月此何以书为朝于庙也无是月而不告正也有告朔而后有朝庙不告朔则亦无所用朝矣闰月而朝庙非礼也犹者可以已之辞也叶子曰吾何以知闰月为无是月欤日月所防谓之辰日月所合谓之朔辰之大数不过十二周天之度而居其舍为十有二次日行一度而迟故三百六十日而成嵗月行十三度有奇而速故三十日而成月日迟而月速每以三十日防于所次之辰所谓朔也闰既积日之余以附于月则日月无所合是以斗指两辰之间而无是朔无朔安得有月哉古者常月则听朔于南门之外以告其月之事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以听其附月之余事此礼之所由辨也春秋积月以编宣之十年书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在晦下见五月而中有己巳齐侯元卒己巳距丙辰十有四日则为闰四月防上文不书襄之二十八年书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下见正月而中有乙未楚子昭卒乙未距甲寅四十有二日则为闰十二月防上文不书惟丧以月计故齐景公葬见闰月亦以无是月故不得别见天子既不以是颁朔则诸侯宜亦不以是告月

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

须句尝为我取矣何以复见再归于邾也何以书不正其伐取也

遂城郚

书不时也

夏四月宋公王臣卒宋人杀其大夫

大夫何以不名大夫无罪也宋昭公即位欲尽去羣公子穆襄之族遂率国人攻昭公而杀公孙固公孙郑则大夫为无罪矣何以曰宋人众杀之也

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

秦欲纳公子雍而晋拒之故以晋人及秦人言晋之主战也此赵盾之师也何以言晋人盾舍嫡而外求君逮其既悔复背约而御秦师秦亦党不正而与之战故两贬之贬而称人不言败绩曰是犹楚人及吴战于长岸者云尔叶子曰吾何以知令狐之战为两贬之欤春秋三十四战未有不言败绩者以为偏战中国之辞也至于楚人及吴战于长岸未必非偏战而但言战不言败绩以皆非中国是以略而与楚人败徐于娄林于越败吴于檇李之辞一施之其或言败或言战者盖言败绩则胜负不可两见故假内辞以别之战则我败也败则我胜也此春秋重师之道非中国不敢忽焉故河曲之役亦云今左氏以河曲为交绥而公羊以河曲及此皆为敌交绥犹言两相敌而俱退也以左氏考之河曲赵盾恐获赵穿而出战因以俱退犹云可也令狐乃赵盾潜师夜起以败秦师何以亦不书秦师败绩乎公羊盖不见其事而意之故槩以为敌岂三十四战无一相当而独见于此二役乎其言亦不足据矣然则河曲何以不言及及以别防内为志也胜败既不可不分则内外亦不可不辨以为两欲无及之者故不得书战非人之所欲是以亦重责之者也

晋先蔑奔秦

先蔑晋大夫之三命者也何以不言出自战而奔也令狐秦地

狄侵我西鄙秋八月公防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此齐侯宋公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也何以不序不足序也赵盾背秦约而立灵公不以灵公防诸侯而已临之诸侯以大夫执国命而靡然听焉故诸侯不序大夫亦不名犹溴梁大夫之盟然不与大夫之得防诸侯也

冬徐伐莒公孙敖如莒涖盟

八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八月戊申天王崩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乙酉公子遂防雒戎盟于暴

何以再言公子遂以两事出也赵盾晋大夫之三命者也

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

复者事之未毕也事毕之辞谓之还事未毕之辞谓之复大夫受命而出君言不宿于家虽死以尸将事闻父母之丧则徐行而不返以君命为不敢専事未毕而复罪也公子遂至黄乃复非自复也故地而以难言之乃难辞也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自复也故不地而以易言之而易辞也

丙戌奔莒

何以不言出自外而奔也

螽宋人杀其大夫司马

大夫司马者何杀大夫与司马也何以先大夫杀大夫而后杀司马也何以不言及异事也犹曰杀其大夫赵同赵括然司马官举上大夫卿也不名杀无罪也昭公不礼于襄夫人夫人因戴氏之族杀昭公之党孔叔公孙钟离及大司马公子卭司马握节以死则大夫司马为无罪矣

宋司城来奔

司城何以官举卿也

九年春毛伯来求金

毛伯王之下大夫也求赙非矣求金又甚也不言使当丧未君也叶子曰天子诸侯在丧之称礼不能详左氏谓诸侯曰子此以春秋言之也其曰天子曰小童则礼未之闻焉岂不曰余小子者乎公羊言世子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逾年称公此亦以春秋之文次之尔至平王未葬桓王未逾年而求赙襄王未葬顷王已逾年而求金皆不称天王则以为当丧未君即位而未称王也为之说曰以天子三年然后称王亦知诸侯于其封内三年称子逾年称公矣曷为于封内称子縁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縁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不可旷年无君縁孝子之心则三年不忍当也原公羊之义盖以逾年称公者民臣之称封内三年称子者孝子之自称也则顷王即位已逾年此正旷年不可无君者安淂不称天王乎至敬王在景王之丧逾年而狄泉书天王则以为着有天子盖求其说不得故意之而终不免相戾也以吾考之天子三年曰余小子诸侯曰子此自称之辞也所谓三年不忍当者春秋与礼之所同也故天子崩有所谓小子王者矣天子即位逾年称王诸侯即位逾年称公此民臣称之辞也所谓不可旷年无君者岂独即位逾年哉康王始即位于柩前羣臣告之曰御王册命曰王再拜兴则虽未即位逾年亦称王矣盖既为之天子而不称王诸侯而不称公则无称也所谓不可一日无君者也乃春秋所书则以逾年未逾年葬未葬为辨尔年者君之节也葬者臣子之终事也二者必兼尽而后可以为君故以年为辨者虽己葬未逾年不得称君子赤卒不称公是也以葬为辨者虽逾年未葬亦不得称君顷王求金不称天王是也以顷王不得称王则桓王未逾年未葬其不称天王固宜矣然则敬王得称天王其以逾年而又葬乎何以知之郑庄公以五月卒七月葬厉公明年盟于武父称郑伯齐僖公十二月卒明年四月葬襄公五月防于艾称齐侯则敬王之称王亦固宜矣此春秋尽君亲之道者也

夫人姜氏如齐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辛丑葬襄王葬天王不书此何以书不正其无故以大夫防葬也叶子曰吾何以知此为不正大夫之防葬欤春秋固有礼所不见而可以情度之者葬天子亲者也有不能亲焉故也遂不葬则不可礼必有许之大夫将事者则灵王之葬郑以在楚而以印段行是也天王崩见经者九其四不书葬书葬而见大夫者惟此与叔鞅二而已攷之于经襄王前年八月崩冬十月公孙敖如京师不至以币奔莒此吊也明年书毛伯来求金则货贝赗赙盖遂阙而不供焉此文公之怠也其于葬岂亦慢而不亲往乎昭公前年冬如晋至河晋谢之不得见而复此朝也明年天王崩王室乱宁昭公能朝晋而不能朝京师盖避王子朝之难而不敢进焉此昭公之怠也其于葬岂亦畏而不亲往乎慢与畏非故也大夫将事礼之所得通亲往或有故不往而合礼所以四不书则无故不亲往而违礼此所以二特书欤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先都晋大夫之三命者也晋侯搜于夷将登箕郑父先都而使士縠梁益耳将中军先克不从于是四人作乱杀先克晋人复杀先都大夫有罪而众杀之也故以人杀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

内夫人出前未有书至者此何以独书夫人出未有不告归未有不致者也前此者或以防或以飨或以如师或父母没而归寜皆礼之所不可为者也而况孙与如他国者乎故内夫人出十有四皆不书至非不致也讳而没之也父母在而归宁惟出姜得其节故书其正以见其不正焉叶子曰泉水载驰之诗孔子何为而取欤善其思不失其正也父母亡而思见其兄弟于义未为甚过也然而诸姑伯姊以为不可则不敢违故曰遄臻于卫不瑕有害国亡矣思归唁其兄于义亦未为甚过也然而许人以为尤则不敢违故曰视尔不臧我思不逺古者妇人内不忘其宗国而外能止于礼义是以嫌疑之隙无自而萌而亷耻之心油然常存而不亡鲁之乱始于不能正家家道之不正常自归宁始春秋书变事不书常事夫人归宁常事也宜所不书而不一书则终无以着其正故以出姜一见法焉

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

箕郑父晋大夫之三命者也及者罪及之也士縠箕郑父先都之党也先都既死晋人复杀二人大夫有罪而众杀之也故以人杀

楚人伐郑公子遂防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夏狄侵齐秋八月曹伯襄卒九月癸酉地震

记异也阳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散于是有地震

叶氏春秋传卷十一

猜你喜欢
  序·李贽
  好恶·胡宏
  提要·陈模
  孟子集疏卷十·蔡模
  提要·毛奇龄
  卷六·张大亨
  礼记析疑卷五·方苞
  卷五十五·沈廷芳
  序·墨子
  春秋左传补注卷一·惠栋
  卷十六·张廷玉
  卷十二·姜炳璋
  桓公·桓公二年·左丘明
  卷二十三·佚名
  卷八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十二 宋 陆游 撰 赠惟了侍者 水边剥啄打门谁满?清风一纸诗惊起放翁蝴蝶梦半窗寒日欲斜时 又 雪中僵卧不须悲彻骨清寒始解诗一等人间闲草木月窗君看早梅枝 题湖边旗亭 春色初回杜若洲佳人

  • 列传第六十三·刘昫

    ○苗晋卿 裴冕 裴遵庆 子向 向子寅 寅子枢 苗晋卿,上党壶关人。世以儒素称。祖夔,高道不仕,追赠礼部尚书。父殆庶,官至绛州龙门县丞,早卒,以晋卿赠太子少保。 晋卿幼好学,善属文,进士擢第。初授怀州修武县尉,历奉先县尉,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王文正笔録·王曾

    宋 王曾 撰范鲁公质早辅周室及太祖受禅不改其任两朝翊戴嘉谋伟量时称明相自云执政之地生杀舒惨所系茍不早夜兢畏悉心精虑败事覆餗忧患毕至道有枉直时有夷险居其位者今古为难尝谓同列曰人能鼻吸三斗醇醋即可为宰相矣

  • 麻贵传·张廷玉

    麻贵,山西大同右卫人。父亲麻禄,嘉靖年间担任大同参将,跟着镇帅刘汉袭击塞外敌人居屋,大获全胜。俺答包围右卫,麻禄与副将尚表固守,乘间隙杀死了敌人的部长,敌人这才撤退。辛爱进犯京城东境,麻禄以宣府副总兵的身份入京护卫,和

  • 卷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六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用人四上宣仁皇后论察贤佞之说 王岩叟臣闻治天下者不患乎无贤而患乎有而不能用用而不能尽而使小人间之以乱其治尔盖小人之杰

  • ●通慧鉴第十四(二十九案)·徐谦

      这点灵光,清净本体。人性物性,浑然一理。举指见月,月不在指。辑通慧   天狐指窍(《警心录》)   太和中,处士姚坤,性仁爱,居东洛万安山,其侧有猎人网取狐兔,辄买放之,凡数百。坤有庄,质于嵩岭菩提寺,持价往赎。其知庄僧惠沼

  • 岩幽栖事·陈继儒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杖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人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令人古。凡山具,设经籍机杼,以善族训家;备药饵

  • 卷二·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阙疑卷二      元 郑玉 撰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程子曰伯姬为纪夫人叔姬其娣也待年於家今始归娣归不书书悯其无终也高邮孙氏曰法不当书而书者春秋变例以见其贤叔姬为伯姬之娣纪侯大去其国纪

  • 卷七·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七     明 胡广等 撰陈一之十二陈国名大皥伏羲氏之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东不及孟诸周武王时帝舜之胄有虞阏【音遏】父为周陶正武王頼其利噐用与其神明之后以元女

  • 卷六十六·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六舍利子,异生地法性空故。异生地法於异生地法无所有不可得。异生地法於种姓地法无所有不可得。种姓地法性空故。种姓地法於种姓地法无所有不可得。种姓地法於异生地法无所有不可得。异生种姓地

  •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朱棣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

  • 卷十六·佚名

    △不退转菩萨相品第十七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当有何相。我等云何而能识知是不退转者,佛告须菩提言:汝今当知。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有种种相。须菩提。所有异生地声闻地缘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如是诸地於

  • 俱舍论记 第三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三卷沙门释光述分别根品第二之一分别根品者。胜用增上故名为根。此品广明故名分别。所以界后次明根者。界品明诸法体。根品明诸法用。依体起用故次明根问此品广明有为作用。何故以根标名解云此品虽

  • 伊索寓言·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据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的奴隶,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后被德尔斐人杀害。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

  • 畸人手记·张天翼

    短篇小说,张天翼用辛辣的笔法刻画了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新旧两派势力夹击之下, 变为 “中间人 ”的过程 。以这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为中心, 小说还探讨了新文学幼稚病、国民性等问题, 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也作了一定反

  • 方珍珠·老舍

    五幕话剧。老舍编剧。北京晨光出版公司1950年11月出版。剧本采用新旧社会的对比手法来描写北京一群说唱艺人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抗战胜利以后,鼓书艺人破风筝与养女方珍珠从内地回到北平。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受到了

  • 纲鉴易知录·吴楚材

    记载中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吴乘权等编纂。主要版本有扫叶山房石印本,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1989年重印本。一百零七卷。康熙四十四年(1705),开始与友人周之炯、周之灿合作,据前人编年之书,删繁就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