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卅二
續日本紀卷第卅二〈起寶龜三年正月、盡四年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天宗高紹天皇〈光仁天皇〉
三年春正月壬午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文武百官。渤海蕃客。陸奥出羽蝦夷。各依儀拜賀。宴次侍從已上於内裏。賜物有差。
甲申。天皇臨軒。渤海國使青綬大夫壹萬福等貢方物。」復无位粟田朝臣深見本位從四位下。」授從五位上河内王正五位下。從五位下大田王從五位上。无位三方王。宗形王並從五位下。從五位上甘南備眞人伊香。佐伯宿祢助。佐伯宿祢眞守。巨勢朝臣公成。大藏忌寸麻呂。佐伯宿祢三方並正五位下。從五位下大伴宿祢不破麻呂。石川朝臣名繼。路眞人鷹養。安曇宿祢石成。大伴宿祢形見並從五位上。无位山邊眞人笠。正六位上石川朝臣名主。安倍朝臣諸上。多治比眞人歳主。粟田朝臣鷹主。藤原朝臣長繼。石上朝臣繼足。布勢朝臣清直。佐伯宿祢藤麻呂並從五位下。正六位上伊福部宿祢毛人外從五位下。
己丑。授正六位上安倍朝臣家麻呂從五位下。外從五位下草鹿酒人宿祢水女從五位下。
庚寅。授无位藤原朝臣巨曾子正四位上。
辛夘。授從五位上長柄女王正五位下。无位高嶋女王從五位下。正五位上爲奈眞人玉足從四位下。正五位下橘朝臣麻都我。從五位上久米連若女並正五位上。從五位上多治比眞人古奈祢正五位下。從五位下橘宿祢御笠從五位上。正六位上佐味朝臣眞宮。无位縣犬養宿祢姉女。正六位下縣犬養宿祢竃屋並從五位下。正六位上若湯坐宿祢子虫外從五位下。
丁酉。先是。責問渤海王表無礼於壹萬福。是日。告壹萬福等曰。萬福等。實是渤海王使者。所上之表。豈違例无礼乎。由茲不收其表。萬福等言。夫爲臣之道。不違君命。是以不誤封函。輙用奉進。今爲違例。返却表函。萬福等實深憂慄。仍再拜據地而泣更申。君者彼此一也。臣等歸國必應有罪。今已參渡在於聖朝。罪之輕重无敢所避。」陸奥出羽蝦夷歸郷。賜爵及物有差。
庚子。却付渤海國信物於壹萬福。
乙巳。信濃國水内郡人女孺外從五位下金刺舍人若嶋等八人賜姓連。
丙午。授外從五位下昆解沙弥麻呂從五位下。渤海使壹萬福等改修表文代王申謝。
丁未。從五位下長谷眞人於保賜姓文室眞人。
二月癸丑。大納言從二位文室眞人大市上表乞骸骨曰。臣大市言。臣以愚質。幸逢聖朝。■紫懷金。叨掌喉舌。貪榮負貴。戰過薄深。臣之如斯。不知所措。伏惟陛下。徳洽仁厚。邦舊命新。維城之遇千年。終譽之儀一會。今臣蒲柳向衰。桑楡方晏。病亦稍篤。垂盡无期。伏願。辭官俊乂。賜老丘園。止足以送餘年。返初而待終日。則上有成物之主。下無尸祿之臣矣。矜老存疾有國嘉猷。天鑒曲垂。暫慰朽邁。不任前路之至促謹詣朝堂。奉表陳乞以聞。詔報。省所上表。感念兼懷。宜隨力所堪。如常仕奉。▼是日。饗五位已上及渤海蕃客於朝堂。賜三種之樂。萬福等入欲就座言上曰。所上表文縁乖常例。返却表函并信物訖。而聖朝厚恩垂矜。萬福等預於客例。加賜爵祿。不勝慶躍。謹奉拜闕庭。」授大使壹萬福從三位。副使正四位下。大判官正五位上。少判官正五位下。録事并譯語並從五位下。着緑品官已下各有差。賜國王美濃■卅疋。絹卅疋。絲二百■。調綿三百屯。大使壹萬福已下亦各有差。
戊辰。幸右大臣第。授正二位。其室正五位下多治比眞人古奈祢正五位上。
癸酉。先是從五位上掃守王男小月王賜姓勝間田。流信濃國。至是復属籍。
乙亥。奉黒毛馬於丹生川上神。旱也。
丁夘。罷内豎省及外衛府。其舍人者分配近衛。中衛。左右兵衛。以從五位上菅生王爲中務大輔。少納言信濃守如故。左中弁從四位下大伴宿祢家持爲兼式部員外大輔。從三位藤原朝臣繼繩爲大藏卿。
己夘。賜渤海王書云。天皇敬問高麗國王。朕繼體承基臨馭區宇。思覃徳澤。寧濟蒼生。然則率土之濱。化有輯於同軌。普天之下。恩無隔於殊隣。昔高麗全盛時。其王高武。祖宗奕世。介居瀛表。親如兄弟。義若君臣。帆海梯山。朝貢相續。逮乎季歳。高氏淪亡。自尓以來。音問寂絶。爰■神龜四年。王之先考左金吾衛大將軍渤海郡王遣使來朝。始修職貢。先朝嘉其丹款。寵待優隆。王襲遺風。纂修前業。獻誠述職。不墜家聲。今省來書。頓改父道。日下不注官品姓名。書尾虚陳天孫僣号。遠度王意豈有是乎。近慮事勢疑似錯誤。故仰有司。停其賓禮。但使人萬福等。深悔前咎。代王申謝。朕矜遠來。聽其悛改。王悉此意。永念良圖。又高氏之世。兵乱無休。爲假朝威。彼稱兄弟。方今大氏曾無事。故妄稱舅甥。於禮失矣。後歳之使。不可更然。若能改往自新。寔乃繼好無窮耳。春景漸和。想王佳也。今因廻使。指此示懷。并贈物如別。
庚辰。渤海蕃客歸郷。
三月癸未。皇后井上内親王坐巫蠱廢。詔曰。天皇御命〈良麻止〉宣御命〈乎〉百官人等天下百姓衆聞食〈倍止〉宣。今裳咋足嶋謀反事自首〈之〉申〈世利〉。勘問〈尓〉申事〈波〉度年經月〈尓計利〉。法勘〈流尓〉足嶋〈毛〉罪在〈倍之〉。然度年經月〈弖毛〉臣〈奈何良〉自首〈之〉申〈良久乎〉勸賜〈比〉冠位上賜〈比〉治賜〈波久止。〉宣天皇御命〈乎〉衆聞食〈倍止〉宣。辭別宣〈久〉謀反事〈尓〉預〈弖〉隱而申〈佐奴〉奴等粟田廣上安都堅石女〈波〉隨法斬〈乃〉罪〈尓〉行賜〈倍之〉。然思〈保須〉大御心坐〈尓〉依而免賜〈比〉奈太毎賜〈比弖〉遠流罪〈尓〉治賜〈波久止〉宣天皇御命〈乎〉衆聞食〈倍止〉宣。」授從七位上裳咋臣足嶋外從五位下。
甲申。置酒靭負御井。賜陪從五位已上。及文士賦曲水者祿有差。
丁亥。禪師秀南。廣達。延秀。延惠。首勇。清淨。法義。尊敬。永興。光信。或持戒足稱。或看病著聲。詔充供養。並終其身。當時稱爲十禪師。其後有闕。擇清行者補之。
丙申。始免出羽國司戸徭。
夏四月癸丑。復從五位下清原眞人清貞。无位服部眞人眞福等本姓大原眞人。
丁巳。下野國言。造藥師寺別當道鏡死。道鏡。俗姓弓削連。河内人也。略渉梵文。以禪行聞。由是入内道塲列爲禪師。寳字五年。從幸保良。時侍看病稍被寵幸。廢帝常以爲言。與天皇不相中得。天皇乃還平城別宮而居焉。寳字八年大師惠美仲麻呂謀反伏誅。以道鏡爲太政大臣禪師。居頃之。崇以法王。載以鸞輿。衣服飮食一擬供御。政之巨細莫不取决。其弟淨人。自布衣。八年中至從二位大納言。一門五位者男女十人。時大宰主神習宜阿曾麻呂詐稱八幡神教。誑耀道鏡。道鏡信之。有覬覦神器之意。語在高野天皇紀。■于宮車晏駕。猶以威福由己竊懷僥倖。御葬禮畢。奉守山陵。以先帝所寵。不忍致法。因爲造下野國藥師寺別當。遞送之。死以庶人葬之。
壬戌。復无位藤原朝臣刷雄本位從五位下。
戊辰。赦天下。但犯八虐。及故殺人。私鑄錢。強竊二盜。常赦所不免者。不在赦限。若入死罪者。並減一等。
庚午。以正四位下藤原朝臣楓麻呂。從四位上藤原朝臣濱足。並爲參議。以從五位下大中臣朝臣子老爲神祇大副。從五位下布勢朝臣清直爲少納言。外從五位下内藏忌寸全成爲大外記。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鷹取爲中務少輔。從五位下多治比眞人歳主爲員外少輔。外從五位下安都宿祢眞足爲大學助。大學頭正五位上淡海眞人三船爲兼文章博士。正五位下大伴宿祢潔足爲治部大輔。從五位下中臣朝臣常爲玄蕃頭。從五位下石上朝臣繼足爲主税頭。正五位下石川朝臣垣守爲木工頭。伊与守如故。從五位下山口忌寸佐美麻呂爲助。從五位下文室眞人水通爲典藥頭。從五位下三嶋眞人安曇爲主油正。從四位下藤原朝臣弟繩爲彈正尹。從五位下賀茂朝臣大川爲弼。外從五位下大和宿祢西麻呂爲大和介。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鷲取爲伊勢介。外從五位下縣造久太良爲志摩守。正五位下多治比眞人長野爲參河守。從五位上石川朝臣眞守爲遠江守。衛門佐正五位下粟田朝臣鷹守爲兼甲斐守。陰陽助從五位下山上朝臣船主爲兼掾。從五位下安倍朝臣淨目爲武藏介。從五位下佐伯宿祢藤麻呂爲員外介。正四位下田中朝臣多太麻呂爲美濃守。從五位下粟田朝臣鷹主爲陸奥員外介。内礼正從五位下廣川王爲兼丹波員外介。從四位下安倍朝臣息道爲但馬守。正五位上船井王爲因幡守。從五位上大原眞人繼麻呂爲介。員外右中弁正五位上安倍朝臣淨成爲兼美作守。從五位上紀朝臣大純爲備前守。從五位下藤原朝臣中男麻呂爲備中介。外從五位下英保首代作爲周防員外掾。從五位下大伴宿祢村上爲阿波守。」正四位下近衛員外中將兼安藝守勳二等坂上大忌寸苅田麻呂等言。以桧前忌寸。任大和國高市郡司元由者。先祖阿智使主。輕嶋豊明宮馭宇天皇御世。率十七縣人夫歸化。詔賜高市郡桧前村而居焉。凡高市郡内者。桧前忌寸及十七縣人夫滿地而居。他姓者十而一二焉。是以天平元年十一月十五日。從五位上民忌寸袁志比等申其所由。天平三年。以内藏少属從八位上藏垣忌寸家麻呂任少領。天平十一年。家麻呂轉大領。以外從八位下蚊屋忌寸子虫任少領。神護元年。以外正七位上文山口忌寸公麻呂任大領。今此人等被任郡司。不必傳子孫。而三腹遞任。四世于今。奉勅。宜莫勘譜第。聽任郡司。
丁丑。以主殿頭從五位下美和眞人土生爲兼伊勢員外介。從五位上石川朝臣眞守爲越中守。
己夘。震西大寺西塔。卜之。採近江國滋賀郡小野社木。搆塔爲祟。充當郡戸二烟。
五月庚寅。以從五位下文室眞人子老爲武藏員外介。從五位下佐伯宿祢藤麻呂爲讃岐介。
乙巳。授四品難波内親王三品。
丙午。西北空中有聲。如雷。
丁未。廢皇太子他戸王爲庶人。詔曰。天皇御命〈良麻止〉宣御命〈乎〉百官人等天下百姓衆聞食〈倍止〉宣。今皇太子〈止〉定賜〈部流〉他戸王其母井上内親王〈乃〉魘魅大逆之事一二遍〈能味仁〉不在。遍麻年〈久〉發覺〈奴〉。其高御座天之日嗣座〈波〉非吾一人之私座〈止奈毛〉所思行〈須〉。故是以天之日嗣〈止〉定賜〈比〉儲賜〈部流〉皇太子位〈仁〉謀反大逆人之子〈乎〉治賜〈部例婆〉卿等百官人等天下百姓〈能〉念〈良麻久毛〉恥〈志〉賀多自氣奈〈志〉。加以後世〈乃〉平〈久〉安長〈久〉全〈久〉可在〈伎〉政〈仁毛〉不在〈止〉神〈奈賀良母〉所念行〈須仁〉依而〈奈母〉他戸王〈乎〉皇太子之位停賜〈比〉却賜〈布止〉宣天皇御命〈乎〉衆聞食〈倍止〉宣。
六月庚戌朔。日有蝕之。
癸丑。參河國獻白烏。
乙夘。以從五位下中臣習宜朝臣阿曾麻呂爲大隅守。
癸亥。讃岐國疫。賑給之。
甲子。設仁王會於宮中及京師大小諸寺。并畿内七道諸國分金光明寺。
乙丑。有虹。繞日。
戊辰。往往隕石於京師其大如柚子。數日乃止。
己巳。有野狐。踞于大安寺講堂之甍。
壬申。奉幣帛於畿内群神。旱也。
己夘。幸大藏省。賜物有差。
秋七月辛巳。復惠美刷雄等廿一人本姓藤原朝臣。
戊子。四品衣縫内親王薨。田原天皇之皇女也。遣從四位下桑原王。正五位上奈癸王等。監護喪事。
丙申。陸奥國安積郡人丈部繼守等十三人賜姓阿部安積臣。
辛丑。上総國獻馬。前二蹄似牛。以爲祥瑞。視之人巧之所刻也。國司介從五位下巨勢朝臣馬主已下五人。並坐解任。其本主天羽郡人宗我部虫麻呂决杖八十。
八月甲寅。幸難波内親王第。是日異常風雨。拔樹發屋。卜之。伊勢月讀神爲祟。於是。毎年九月。准荒祭神奉馬。又荒御玉命。伊佐奈伎命。伊佐奈美命。入於官社。又徙度會郡神宮寺於飯高郡度瀬山房。
庚申。太政官奏。去天平寳字四年三月十六日。始造新錢与舊並行。以新錢之一當舊錢之十。但以年序稍積。新錢已賎。限以格時。良未安穩。加以百姓之間。償宿債者。以賎日新錢一貫。當貴時舊錢十貫。依法雖相當。計價有懸隔。因茲物情擾乱。多致諠訴。望請。新舊兩錢。同價施行。奏可。」三長眞人藤野等九人復属籍。
甲子。復息部息道本姓阿倍朝臣。乃呂志比良麻呂本姓賀茂朝臣。
丙寅。遣從五位下三方王。外從五位下土師宿祢和麻呂。及六位已下三人。改葬廢帝於淡路。乃屈當界衆僧六十口。設齋行道。又度當處年少稍有淨行者二人。常廬墓側。令修功徳。
是月。自朔日雨。加以大風。河内國茨田堤六處。澁川堤十一處。志紀郡五處並决。
九月庚辰。山背國言。木連理。
乙酉。正三位中納言兼宮内卿右京大夫石川朝臣豊成薨。左大弁從三位石足之子也。遣使弔賻之。
戊戌。尾張國飢。賑給之。」送渤海客使武生鳥守等解纜入海。忽遭暴風。漂著能登國。客主僅得免死。便於福良津安置。
庚子。以從五位上大原眞人今城爲駿河守。從五位下紀朝臣犬養爲伊豆守。從五位下笠朝臣乙麻呂爲上総介。從五位下多治比眞人豊濱爲信濃守。雅樂頭從五位上當麻眞人得足爲兼播磨員外介。
癸夘。遣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鷹取於東海道。正五位下佐伯宿祢國益於東山道。外從五位下日置造道形於北陸道。外從五位下内藏忌寸全成於山陰道。正五位下大伴宿祢潔足於山陽道。從五位上石上朝臣家成於南海道。分頭覆検。毎道判官一人。主典一人。但西海道者便委大宰府勘検。
丙午。以正五位下佐伯宿祢眞守。爲兵部少輔。從四位下佐伯宿祢三野爲右京大夫。從五位上上毛野朝臣稻人爲亮。從四位下大伴宿祢駿河麻呂爲陸奥按察使。仍勅。今聞。汝駿河麻呂宿祢辞。年老身衰。不堪仕奉。然此國者。元來擇人。以授其任。駿河麻呂宿祢。唯稱朕心。是以任爲按察使。宜知之。即日授正四位下。
冬十月壬子。中務大輔從五位上検少納言信濃守菅生王。坐姦小家内親王除名。内親王削属籍。
丁巳。大宰府言上。去年五月廿三日。豊後國速見郡■見郷。山崩填澗。水爲不流。積十餘日。忽决漂沒百姓■七人。被埋家■三區。詔免其調庸。加之賑給。
戊午。肥後國葦北郡家部嶋吉。八代郡高分部福那理。各献白龜。賜■人十疋。綿廿屯。布卅端。下野國言。管内百姓。逃入陸奥國者。彼國被官符。隨至隨附。因茲。姦僞之徒。爭避課役。前後逃入者惣八百七十人。國司禁之。終不能止。遣使令認。彼土近夷。民情險惡。遞相容隱。猶不肯出。於是官判。陸奥國司共下野國使。存意検括。還却本郷。
辛酉。先是。天平寳字五年三月十日格。別聽諸國郡司少領已上嫡子出身。」又天平神護元年。禁斷除前墾外天下開田。至是並停此制。
庚午。左大舍人從六位下石川朝臣長繼等。僞造外印行用。並依法配流。
十一月丁丑朔。以外從五位下堅部使主人主爲大外記。外從五位下日下部直安提麻呂爲内匠員外助。正五位下佐伯宿祢眞守爲兵部大輔兼造東大寺次官。從五位下安倍朝臣家麻呂爲少輔。從四位上藤原朝臣濱成爲大藏卿。從三位藤原朝臣繼繩爲宮内卿。從五位下清原王爲大膳亮。外從五位下葛井連河守爲木工助。從五位下大中臣朝臣繼麻呂爲攝津亮。從五位上粟田朝臣公足爲造西大寺員外次官。外從五位下輕間連鳥麻呂爲修理次官。從五位下粟田朝臣人成爲越後守。正五位上豊野眞人奄智爲出雲守。從五位下山口忌寸沙弥麻呂爲備後介。從五位下大原眞人清貞爲周防守。
庚辰。以僧永嚴爲大律師。善榮爲中律師。
乙酉。以從五位上安倍朝臣東人爲大藏大輔。從五位上掃守王爲宮内大輔。
丙戌。詔曰。頃者風雨不調。頻年飢荒。欲救此禍。唯憑冥助。宜於天下諸國國分寺。毎年正月一七日之間。行吉祥悔過。以爲恒例。
丁亥。去八月大風。産業損壞。率土百姓。被害者衆。詔免京畿七道田租。
己丑。以酒人内親王爲伊勢齋。權居春日齋宮。
癸巳。參議從四位上阿倍朝臣毛人卒。
辛丑。罷筑紫營大津城監。
丙午。无位安倍朝臣弥夫人。寳字八年告元凶伏誅。以慰衆情。因授從四位下。景雲三年坐縣犬養姉女配流。至是恩原罪降授從五位下。
十二月壬子。武藏國入間郡人矢田部黒麻呂。事父母至孝。生盡色養。死極哀毀。齋食十六月。終始不闕。免其戸徭。以旌孝行。又壹岐嶋壹岐郡人直玉主賣。年十五夫亡。自誓遂不改嫁者卅餘年。供承夫墓。一如平生。賜爵二級。并免田租以終其身。
戊午。復厨眞人厨女属籍。
己未。星隕如雨。」大宰府言。壹岐嶋掾從六位上上村主墨繩等。送年糧於對馬嶋。急遭逆風。船破人沒。所載之穀。隨復漂失。謹検天平寳字四年格。漂失之物。以部領使公廨填備。而墨繩等款云。漕送之期不違常例。但風波之災。非力能制。船破人沒足爲明證。府量所申。實難黙止。望請。自今以後。評定虚實徴免。許之。
己巳。彗星見南方。屈僧一百口。設齋於楊梅宮。
辛未。幸山背國水雄岡。授國司介正六位上大宅眞人眞木從五位下。
乙亥。有狂馬。喫破的門土牛偶人。及弁官曹司南門限。
四年春正月丁丑朔。御大極殿。受朝。文武百官。及陸奥出羽夷俘。各依儀拜賀。宴五位已上於内裏賜被。」授无位不破内親王本位四品。无位河内女王本位正三位。
戊辰。授從五位上掃守王正五位下。
己巳。授正五位上奈癸王從四位下。從五位下大中臣朝臣子老從五位上。
癸未。勅曰。朕以寡薄忝承洪基。風化未洽。恒深納隍之懷。災祥屡臻。弥軫臨淵之念。今者初陽啓暦。和風扇物。天地施仁。動植仰澤。思順時令。式覃寛宥。宜可大赦天下。自寳龜四年正月七日昧爽已前大辟已下。罪無輕重。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繋囚見徒。咸皆赦除。但八虐。強竊二盜。私鑄錢。常赦所不免者。不在赦限。▼是日。御重閤中院。授從五位上依智王正五位下。從五位下矢口王從五位上。從四位上藤原朝臣是公正四位下。正五位下紀朝臣廣庭從四位下。從五位下文室眞人高嶋。紀朝臣廣純。美和眞人土生。中臣朝臣常。當麻眞人永繼並從五位上。從六位上紀朝臣眞乙。從六位下藤原朝臣菅繼。正六位上石川朝臣在麻呂。多治比眞人林。田中朝臣廣根。安倍朝臣弟當並從五位下。正六位上志我戸造東人。上毛野公息麻呂並外從五位下。礼畢宴於五位已上。賜物有差。
癸酉。授外從五位下上毛野坂本朝臣男嶋從五位下。
戊寅。立中務卿四品諱爲皇太子。詔曰。明神大八洲所知〈須〉和根子天皇詔旨勅命〈乎〉親王諸王諸臣百官人等天下公民衆聞食〈止〉宣。隨法〈尓〉可有〈伎〉政〈止志弖〉山部親王立而皇太子〈止〉定賜〈布〉。故此之状悟〈天〉百官人等仕奉〈礼止〉詔天皇勅命〈乎〉衆聞食宣。大赦天下。但謀殺故殺。私鑄錢。強竊二盜。及常赦所不免者。並不在赦限。又一二人等〈仁〉冠位上賜。高年窮乏孝義人等養給〈久止〉勅天皇命〈乎〉衆聞食宣。
庚辰。陸奥出羽蝦夷俘囚歸郷。叙位賜祿有差。
辛夘。授出羽國人正六位上吉弥侯部大町外從五位下。以助軍粮也。
二月丙午朔。授命婦從五位下文室眞人布登吉正五位下。
辛亥。下野國災。燒正倉十四宇。穀糒二万三千四百餘斛。
壬子。志摩。尾張二國飢。並賑給之。
癸丑。下総國猿嶋郡人從八位上日下部淨人賜姓安倍猿嶋臣。
己未。先是播磨國言。餝摩郡草上驛。驛戸便田。今依官符捨四天王寺。以比郡田遥授驛戸。由是不能耕佃。受弊弥甚。至是勅班給驛戸。
壬戌。地動。
乙丑。渤海副使正四位下慕昌祿卒。遣使弔之。贈從三位。賻物如令。
丙寅。復中臣朝臣鷹主本位從五位下。
壬申。初造宮卿從三位高麗朝臣福信専知造作楊梅宮。至是宮成。授其男石麻呂從五位下。▼是日。天皇徙居楊梅宮。
甲戌。復石川朝臣豊麻呂本位從五位下。」授從五位下紀朝臣眞媼從五位上。正六位上石川朝臣毛比從五位下。
乙亥。地震。
三月庚辰。勅。宮人。職事季祿者。高官卑位依官。高位卑官依位。但散事五位已上者給正六位官祿。」近江。飛騨。出羽三國大風人飢。並賑給之。
甲申。復川邊女王本位從五位下。
戊子。奉黒毛馬於丹生川上神。旱也。
己丑。天下穀價騰貴。百姓飢急。雖加賑恤。猶未存濟。於是官議奏曰。常平之義。古之善政。養民救急。莫尚於茲。望請。准國大小。以正税穀。據賎時價。糶与貧民。所得價物全納國庫。至於秋時。賣成穎稻。國郡司及殷有百姓。並不得賈。如有違者。不論蔭贖。科違勅罪。如百姓之間。准賎時價。出糶私稻。滿一万束者。不論有位白丁。叙位一階。毎加五千束。進一階叙。但五位已上不在此限。奏可。乃遣使於七道諸國。各糶當國穀穎。兼賑飢民。」復无位飛鳥田女王本位從四位下。
壬辰。賑給左右京飢人。」參河國大風。民飢。賑給之。
夏四月癸丑。捨山背國國分二寺便田各廿町。
壬戌。勅曰。朕君臨四海。子育兆民。崇徳忘■。恤刑廢寝。而徳化未洽。災異屡臻。興言念此。自顧多慙。設法雖期無刑。觀辜猶有垂泣。宜因生長之時式弘寛宥之澤。可大赦天下。自寳龜四年四月十七日昧爽以前大辟罪已下罪。無輕重。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繋囚見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寳字元八兩度逆黨遠近配流。亦宜放還。但其八虐及強竊二盜不在赦例。普告遐邇知朕意焉。
丁夘。奉黒毛馬於丹生川上神。旱也。」復菅生王本位從五位上。
五月乙亥朔。奉幣於畿内群神。旱也。
丙子。充丹生川上神戸四烟。以得嘉注也。
辛巳。阿波國勝浦郡領長費人立言。庚午之年。長直籍皆著費之字。因茲。前郡領長直救夫。披訴改注長直。天平寳字二年。國司從五位下豊野眞人篠原。以無記驗更爲長費。官判依庚午籍爲定。又其天下氏姓青衣爲采女。耳中爲紀。阿曾美爲朝臣足尼爲宿祢。諸如此類。不必從古。
丙戌。授四品不破内親王三品。
己丑。伊賀國疫。遣醫療之。
辛夘。散位從四位下勳二等日下部宿祢子麻呂卒。
癸巳。以從五位下上毛野坂本朝臣男嶋爲造酒正。從五位下石川朝臣豊麻呂爲左京亮。從四位下津連秋主爲造西大寺次官。
辛丑。有星隕南北各一。其大如盆。
六月乙巳朔。日有蝕之。
丙午。霖雨。常陸國鹿嶋神賎一百五人。自神護景雲元年立制。安置一處。不許与良婚姻。至是。依舊居住。更不移動。其同類相婚。一依前例。
壬子。上野國緑野郡災。燒正倉八間。穀穎卅三万四千餘束。
丙辰。能登國言。渤海國使烏須弗等。乘船一艘來著部下。差使勘問。烏須弗報書曰。渤海日本。久來好隣。往來朝聘。如兄如弟。近年日本使内雄等。住渤海國。學問音聲。却返本國。今經十年。未報安否。由是。差大使壹萬福等。遣向日本國擬於朝參。稍經四年。未返本國。更差大使烏須弗等■人。面奉詔旨。更無餘事。所附進物及表書。並在船内。
戊辰。遣使宣告渤海使烏須弗曰。太政官處分。前使壹萬福等所進表詞驕慢。故告知其状罷去已畢。而今能登國司言。渤海國使烏須弗等所進表函。違例无礼者。由是不召朝廷。返却本郷。但表函違例者。非使等之過也。渉海遠來。事須憐矜。仍賜祿并路粮放還。又渤海使取此道來朝者。承前禁斷。自今以後。宜依舊例從筑紫道來朝。
秋七月癸未。祭疫神於天下諸國。
庚寅。詔免從四位下紀益人爲庶人。賜姓田後部。又去寳字八年放免紀寺賎七十五人。依舊爲寺奴婢。但益人一身者特從良人。
甲午。以正四位下大伴宿祢駿河麻呂爲陸奥國鎭守將軍。按察使及守如故。
庚子。賜供奉周忌御齋會尼及女孺二百六十九人。雜色人一千■九人物各有差。
八月辛亥。霖雨。左兵庫助外從五位下荒木臣忍國。養老五年以往籍。爲大荒木臣。神龜四年以來。不著大字。至是復着大字。
庚午。諸國郡司。燒官物者。主帳已上皆解見任。其從政入京。及獲放火之賊。功効可稱者。量事處分。又譜第之徒。情挾覬覦。事渉故燒者。一切勿得銓擬。乃簡郡中明廉清直堪時務者。恣令任用。當團軍毅不救火者。亦准郡司解却。
壬申。地動。
九月庚辰。以外從五位下出雲臣國上爲國造。
丁亥。常陸國献白烏。
壬辰。丹波國天田郡奄我社有盜。喫供祭物斃社中。即去十許丈。更立社焉。
己亥。授三品難波内親王二品。
己夘。授正五位上石川朝臣名足從四位下。
冬十月癸夘朔。地震。
乙巳。授正五位下藤原朝臣子黒麻呂從四位下。
丙午。地震。
戊申。安宿王賜姓高階眞人。
乙夘。送壹萬福使正六位上武生連鳥守至自高麗。
丙辰。二品難波内親王薨。天皇同母姉也。遣從四位下桑原王。正四位下佐伯宿祢今毛人等。監護喪事。又遣從二位大納言兼治部卿文室眞人大市。中納言從三位兼式部卿石上朝臣宅嗣。弔之。
辛酉。初井上内親王坐巫蠱廢。後復厭魅難波内親王。▼是日。詔幽内親王及他戸王于大和國宇智郡沒官之宅。
十一月辛夘。勅。故大僧正行基法師。戒行具足。智徳兼備。先代之所推仰。後生以爲耳目。其修行之院。惣■餘處。或先朝之日。有施入田。或本有田園。供養得濟。但其六院未預施例。由茲法藏湮廢。無復住持之徒。精舍荒凉。空餘坐禪之跡。弘道由人。實合奬勵。宜大和國菩提。登美。生馬。河内國石凝。和泉國高渚五院。各捨當郡田三町。河内國山埼院二町。所冀眞筌秘典。永洽東流。金輪寳位。恒齊北極。風雨順時。年穀豊稔。
閏十一月乙夘。造西大寺次官從四位下勳六等津連秋主卒。
辛酉。詔。僧正賻物准從四位。大少僧都准正五位。律師准從五位。
癸亥。散位從四位下百濟王元忠卒。
甲子。僧正良弁卒。遣使弔之。
丁夘。授无位大原眞人室子從五位下。
十二月癸巳。以外從五位下大和宿祢西麻呂爲主計助。
乙未。勅。増益福田。憑釋教之弘濟。光隆國祚。資大悲之神功。是以。比日之間。依藥師經。屈請賢僧。設齋行道。經云。應放雜類衆生。朕以。雜類之中。人最爲貴。至于放生。理必所急。加以陽氣始動。仁風將扇。順此時令。思施霈澤。可大赦天下。自寳龜四年十二月廿五日昧爽以前大辟已下罪無輕重。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繋囚見徒。咸皆赦除。其犯八虐。故殺人。私鑄錢。常赦所不免者。不在赦例。」備前國言木連理。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刘毅(子暾) 程卫 和峤 武陔 任恺 崔洪 郭奕 侯史光 何攀·房玄龄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刘昫 卷四十一·黄以周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千四·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三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第二节 役权·佚名 一九〇 拾遗甲·周作人 刘熙祚传·张廷玉 聂大年传·张廷玉 李侃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九·杨士奇 汉纪四十四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134)·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