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宣中书不爱财

嘉定宣嗣宗,为人温雅恬澹,初授中书舍人,进礼部郎中,仍掌制诰。一日,宣庙幸文渊阁,喜甚,以银钱撒地,令诸从官竞取,惟手疾者多得。嗣宗俟诸臣取毕,徐拾一文,上顾之曰:“此秀才不爱财耶。”因以重币赐之。

○吕尚书通变

尚书吕震有通才,掌礼、兵、刑三部事。太宗将北征沙漠,命洗马姚撰祭文,姚书题作《祭宝纛文》上进,上大怒,曰:“何舞文如此!”命置姚于狱,俟旋师行谴。师行至榆木川宴驾。仁宗登极,命震治此狱。震拟进曰:“本名旗纛,姚写作宝纛,系是字体差讹,当得某罚。”上遂从而解之。

○宣宗幸杨文贞公第

宣德中,驾幸少师杨士奇第,夜已二鼓,士奇惊起朝服而迎。但见仪从塞屋,香气絪缊,不知上所在,惟面北而拜不已。上方倚东阑看月,笑而呼曰:“士奇,朕在此。”所赐已充庭矣。顷之,屏去左右,有所问,人皆不得闻。遂起。锜少时闻昆山卫靖中书言之。

○刘观院判

太医院院判刘观,字士宾,常侍太宗左右。大暑中,上方束一带,乃片脑合成者。问公曰:“此带何如?”即奏曰:“片脑性寒伤肾,惟有香耳。”上遽命解去。又,上晚得中风疾,常服麝脑诸香药。又问曰:“可服此否?”公曰:“香药如油入面,终不能出。”上遂罢。公之见信如此。盖由潜邸之旧人也。

○金陵伊氏

金陵伊氏,家丰裕,人亦谨厚。仁宗在青宫,屡取给于其家,伊氏绝口不与人言。登极后,即擢其子恒为营膳所官。仁宗上仙,张太后追思其事,遂进为尚宝少卿。本朝尚宝官虽五品,最为近侍,非勋旧之子不得居也。

○罗侍郎

宣德中,吉水罗公汝敬刚直不屈,为权贵所挤。以工部侍郎兼翰林修撰,出使交趾回,过吴中,适大理卿熊概巡抚,肆作威福。大家巨族少被诬构,随至抄没,冤号之声,上闻於天。公见而不忍,且与概有乡里之好,出以阴骘为谕,概岸然不省,为之益甚。公至京谒见,陈使事毕,具以概事奏上,其言甚切。上览之恻然曰:“事有甚於此者!”即日召概回,以周文襄往代。自此东南荐安矣。锜六岁时,侍先君可竹府君之侧,闻与客言公事甚详,若有感荷之意。不幸早孤,其详不复记忆,止记疏中有“暂疏法网”一言,因书其大概。且闻罗之使有一仆,死于交,其王范一金人与仆身略等,用以偿公,公拒而不受。其奉使得体又如此云。

○徐司马

大司马江阴徐公孟晞,三考皆兵科。初授兵部主事,次进员外郎、郎中,又进侍郎。正统初,以征云南功为尚书。一生仕宦,惟掌兵事,亦奇也。公有德量,为吏时,人奉财者多不取,或反出以资之。后虽居八座,清俭自卑,常若寒士,卒于位。子以公军功袭荫,官至通政使致仕,甚有父风。

○李祭酒忠谏

翰林侍讲李时勉进谏,仁宗大怒,命左右以金爪拉其胁,拽出下狱。大学士杨士奇遇于外朝,因以烧酒灌之,得不死。宣宗登极,召时勉入,遥见,即以手捋臂而怒曰:“汝何激恼先帝而致崩邪!”时勉曰:“臣言制中不宜屡进嫔妃,太子不可远离膝下。”并诸大事,云云。上怒少解。不久,释其狱。方仁宗上宾,宣宗在南京得报,甚危急,今闻其言亦有感也。

○李祭酒荷枷

正统间,李时勉为祭酒,多所造就,六堂师生,敬而爱之,私号曰古廉先生。又拟其有沧海之量、父母之心,亦不为过也。中官王振生辰,诸大臣皆往贺,先生独不往。振衔之,坐以擅斫文庙前古木为不敬,特置“百斤枷”,命枷先生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有一枷特重数斤,为先生设也。金曰:“鉴年颇壮,当荷此。”先生曰:“老夫筋骨甚坚。”即以自荷。诸生司马询等数百人上章伏阙愿代,三日方得苏,稍迟皆死矣。不半年,恳求致仕,振犹以为恨,削其恩礼焉。

○英国公听讲

正统十一年,太师英国公暨侯伯二十余人早朝毕,奏曰:“臣等皆武夫,不谙经典,愿赐一日假,诣国子监听讲。”上命以三月三日往。于是,太师率诸侯伯至日到监,所携茶汤果饼之类甚丰。祭酒李先生命诸生立讲《五经》各一章。讲罢,设酒馔奉款。诸侯伯让曰:“授教之地,皆就列坐。”惟太师与先生抗礼。饮甚欢,太师屡辞,先生曰:“秀才家饭,不易措置,愿太师少宽。”后命诸生歌《鹿鸣》之诗,宾主雍雍,抵暮而散。此所太平盛事也。

○金陈二先生

金先生问、陈先生继,少时皆从俞先生贞木游。先生《日录》多书金、陈二先生某日讲某书,某日作某文,颇优待之。尝谓王文靖公汝玉曰:“二生学问略相似,金之名位过陈远矣。”故两先生皆以白衣荐,陈为翰林检讨,不久而归;金至礼部侍郎,享福禄荣名者甚久。俞之孙嗣尝以《日录》示余。

○胡忠安公

忠安胡公濙,宣宗朝为礼部尚书。宫中屡有封册,必先命于公,或有不当,必奏曰:“臣掌天下大礼,一不合宜,遗讥万世,臣不敢奉诏。”上亦为之中止。公大节甚明,惟于胡皇后之废、孙皇后之立不能匡救,多受庄田阍者之赐,于心不能无愧焉。

○通州给粮

通州在京城南四十余里,常积粮数百万石。己巳之变,胡虏南侵,谍至云:“欲先据此地。”诸大臣议,将焚其仓廪。适周文襄公忱朝京,陈禧敏公镒为宪长,因谘其计,文襄曰:“何至如此?宜檄示在京官军旗校,预给一岁之食,令自往支,则粮归京师,又免辇运之费。”诸臣如其计。不数日,通州皆空。虏至,无所获而去。其通变如此。

○吴文肃公却金诗

吴文肃公讷为御史时,巡按贵州回,三司遣人赍黄金百两追送至夔府,公不起封,就题其上还之。诗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廉而不激如此。

○尤先生

乡先生尤安礼,字文度,太宗授以祭酒,奏曰:“臣无德。”又命为都宪,又奏曰:“臣无材。”遂擢为贵州参议,罢官归吴。有一子,先生命之洒扫,子执以问曰:“大人,地从何处扫起?”可见其家谦厚之风也。

○杨先生德量

杨先生翥为修撰,居京师。邻家有失鸡者,指其姓而骂,家人以告。先生曰:“坊市中不独我一家姓杨。”又一邻,居甚隘,雨至必从先生家出水,甚受其污湿之患。家人复告,先生解之曰:“晴干日多,雨落日少。”其德量类此。

○五子代死

大理卿薛瑄有德有学,人称为“山西夫子”。王振怪其不肯出入门下,坐以听信僚属,故出死罪,法当大辟。将杀之,有子五人争请代死,因得免。振败,复为大用。

○陈太保厚德

陈镒,字有戒,为人忠恕有容。正统初,自外台擢副都御史,久镇陕西,人民爱戴之。时王文为按察使,公知其廉,举以自代,朝廷从其举。久之,公与王相继擢左都。王擢在后,反欲位公上。关中之镇,王次当往,反欲挤公行。朝廷以二公皆名臣,制下,使一年一代,因为定规。王每遇公,即有忿然不乐之色。凡台官之巡苏者,必私命其伺察公家人子弟之所为,凡可以害公者,无所不至。公一无所较。景泰三年,又同进为太子太保。四年,公方以病在告,王即以言迫协,公欣然请老。五年,王来苏抚民,公在病中,不一临问,更对人诋诮不已。识者皆鄙王之无量。六年,公薨,王已入阁。凡公之恩典,皆被其损。例赠太保,止赠少保,谥议文肃,易以僖敏,人颇不平焉。七年,英宗复辟,王为权臣所陷,遂致极刑。公人物修整,须知点漆。关中累年罹早,自公之往,甘雨随车。人甚爱公,称为“黑胡爷爷”。景皇帝朝,文臣为公、孤者几三十人,惟公一人无削夺贬窜之患,寿考令终,天之福善人从可知也,若其忠鲠在朝廷,恩惠在西陲,自有国传。

○陈御史严冷

陈御史祚,面目严冷,虽家人亦不假辞色。宣德七年,进《大学衍义》,劝上曰:“勤圣学。”上大怒,抄劄其家,并捕其子侄瑄等,同下锦衣狱,各不得见者三年,备尝苦楚。宣宗宴驾,释出。祚乍见等,略无怜惜之意。偶都堂顾佐来访,祚命瑄等出拜,但曰:“祚素不能荫此辈,为祚累至此。”惟此一言而已。遣瑄等归,不问其生理。其少恩如是。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 志八十四·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五·李心传
  后汉书补逸卷十二·姚之骃
  姜氏秘史 卷二·姜清
  卷一百七十三·杨士奇
  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二·陈洪谟
  二十一 苏州织造李煦奏前奉谕旨已钦遵妥办摺·佚名
  卷三·黄震
  第二节 役权·佚名
  ●卷十二·钱谦益
  ●牧令书卷二十一 备武·徐栋
  卷二·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十一·范左青

    《金陵琐事》云:顾东桥巡抚湖广时,衙斋菊开,邀数门生赏之。一狂生拣花之好者摘两三枝,戴于头上。东桥不悦,因出对曰:“赏菊客来,两手擘残彭泽景。”张太岳对云:“卖花人过,一肩挑尽洛阳春。”东桥曰:&ldquo

  • ◆筠溪老衲圆至(筠溪牧潜集)·顾嗣立

    圆至,字天隐,别号牧潜,高安姚氏子。少习举子业,去为浮屠,得法于仰山钦禅师,驻锡建昌之能仁。所著有《筠溪牧潜集》,方虚谷为之序,天目洪乔祖题其后曰:天隐远权要,避名誉,徧历荆、襄、吴、越,积览观之富,益静定之光,二三千言,经目辄记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三·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三第三段下汉惠帝,相曹参,七年垂拱。(惠帝名盈,高帝太子。相国萧何卒,帝以曹参为相国,参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约束,日夜饮醇酒。参子窋,为中大夫,帝怪参不治事,使窋私问之,参怒,笞窋,曰:天下事,非

  • 甲集第十六·钱谦益

    王高士宾六首【子游墓(海隅山上。《史记·吴世家注:仲雍冢并列)】有树枯来不记春,却依虞仲冢为邻。山家相约休樵采,十哲人中第九人。【孙王墓(盘门外三里)】千里争衡最少年,马骄风疾喜行前。正当许下迎天

  • 宋词三百首(1)·朱祖谋

    徽宗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1135),神宗赵顼之子。在位时任用奸佞,崇信道教,朝政腐败,穷奢极侈,以致国破家亡,身死异国。然工诗词,善书画。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传位于赵恒(钦宗)。靖康二年(1127)与钦宗同被金兵所俘,后

  • 卷410 ·佚名

    文同 金影轩 开轩俯清溪,正在修篁内。 霜筠抱冰节,爽气常四会。 主人厌俗客,日与此君对。 月上寒影来,满襟摇琐碎。 文同 锦鸡 高原濯濯弄春晖,金碧冠缨彩绘衣。 石溜泻烟晴自照,岩枝横月夜

  • 卷八·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声画集卷八宋 孙绍逺 编翎毛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杜子美】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佳此志气逺岂惟粉墨新万里不以力羣游森防神威迟白鳯态非是鸧鹒邻高堂未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张廷玉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读书颖敏如素习。年十九,以

  • 一二二一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出遗失四库全书有印底本缘由折·佚名

    一二二一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出遗失四库全书有印底本缘由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臣永瑢、臣阿桂谨奏:窃臣等奉旨清查四库全书底本,业将派员查办缘由,恭折具奏。【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遗漏的档案】数日以来,据各该提

  • 敬乡录卷十·吴师道

    元 吴师道 撰何恪字茂恭义乌人绍兴庚辰进士调官主吉之永新簿迁徽州录事参军未赴纂恢复二十防欲以进于朝与诸公议不合而归未几卒龙川陈先生谓邑士之称雄者四人喻叔竒何茂恭陈徳先喻季直是也龙川未显时茂恭竒其才以其

  • 二二 上海生活——后五年·许寿裳

    一九三二——一九三六)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万恶的日本军陷沈阳,攻下吉林,又破黑龙江,关东三省皆陷。翌年一月,又以海军陆战队窥上海,二十八日夕敌突犯闸北,我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所部迎击,神圣的

  • 顾琛传·李延寿

    顾琛字弘玮,吴郡吴县人,是晋代司空顾和的曾孙。祖父顾履之,父亲顾胟,都做司徒左西曹掾。顾琛性格谨严,不追求浮华,最初做官担任州从事、驸马都尉,逐步升为尚书库部郎。元嘉七年(430),文帝派到彦之经营河南,大败,丢弃了全部兵甲,

  • 卷三百十二·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理宗淳佑十二年牟子才为兵部侍郎上疏曰臣猥以朴学获侍经帷讲说之余蒙垂清问谘访世事勤勤恳恳略无倦容此明主可与忠言之时也兹闻水潦为败绵十数州奔告于朝日

  • 枣林杂俎圣集·谈迁

    明盐官谈迁孺木着科牍贡额:洪武三年庚戌五月,始诏行科举。直隶贡百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各贡四十人,广东、广西各二十五人,若人才多寡不拘额。时直隶就试者百三十二人,拔七十二人,见考官

  • 卷四三·邱濬

    ▲乐律之制(中) 《论语》: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 朱熹曰:“语,告也。太师,乐官名。时音乐废阙,故孔子教之。翕,合也。从,放也。纯,和也。愊,明也。绎,相续不绝

  • 卷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五士相见礼第三正义郑氏康成曰士以职位相亲始承贽相见之礼士相见于五礼属賔礼大小戴及别録皆第三敖氏继公曰此篇主言士相见之礼其他礼则因而及之也 贾氏

  •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九十五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苦圣谛清净。苦圣谛清净故四无碍解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苦圣谛清净。若四无碍解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集灭道圣谛清净。集灭道圣谛

  • 天请问经疏·文轨

     佛典注疏。唐文轨撰。一卷。是《天请问经》的注释书。敦煌遗书藏本。首残尾全,从第四问疏至经末。本疏逐句疏释《天请问经》经文。释文时常引其他经典,还引用中国历史故事。其中有一段批判孔老主张天地先人而有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