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安生传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自幼喜爱学习,振奋精神,不知疲倦。跟随陈达学习《三传》,跟随房箈学习《周礼》,侍奉徐遵明,认真学习了一年,后来又跟李宝鼎学习《礼》,于是博览通晓《五经》。然而,熊安生专门传授《三礼》,从远方来的学生有一千多人。探讨谶纬之学,搜集新奇的学说,先前的儒生没有明白的东西,都加以阐发说明。齐武成帝河清年间,阳休之特意奏请熊安生为国子博士。
  当时,北周《周礼》已经流行,自公卿以下,大都学习《周礼》,有过去留下的疑问和大的滞碍几十条,人们都不能详加辨明。北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周朝和齐朝互通友好,兵部尹公正出使齐朝,和齐人谈到《周礼》,齐人不能回答,就让熊安生到宾馆,和尹公正交谈。尹公正能言善辩,熊安生说到他不知道的,就撮取关键的问题突然向熊安生发问。熊安生说“:《礼》的道理弘大深奥,自然有其顺序,一定想要升堂入室看到其精奥,难道宁可打乱其先后顺序吗?只要能够留意,我会为您按次序陈说它。”尹公正于是向熊安生询问有疑问的问题,熊安生都一一讲解,探究其根本。尹公正非常佩服,回国后把这些事情都告诉了周武帝,周武帝十分钦敬看重熊安生。
  进入邺都之后,熊安生急忙令人打扫门庭。家里的人奇怪地问他,熊安生说“:周武帝重视道术,尊重儒生,必定会来见我。”不一会儿,周武帝临幸其宅第,诏令不用下拜,亲自拉着他的手,领着他一同坐下。周武帝对他说“:朕没有能够罢却战争,因此感到惭愧。”熊安生说:“黄帝尚且有阪泉之战,何况陛下恭敬地代行上天的惩罚呢?”周武帝又说“:齐朝赋税劳役繁重,耗尽了百姓的财力,朕救齐朝百姓于水火,想革除其弊政,准备将府库和三台的杂物分散给百姓,公以为怎么样?”熊安生说:“当初,武王战胜商纣,分发鹿台的财物,发放巨桥的谷物。陛下这个诏令,时代不同,美善是相同的。”周武帝又说:“朕和武王相比怎么样?”熊安生说:“武王讨伐商纣,把纣王之首悬挂在白旗杆上,陛下平定齐国,不战而获胜利,以我的愚见,陛下的谋略为优。”周武帝非常高兴,赐给熊安生帛三百匹、米三百石、宅院一所,并赐给象牙手板和九环金带,赏赐的其他物品和上面那些差不多。又诏令所司给熊安生安车驷马,令其随从车驾入朝,并敕令所在之地供给所需之物。至了京城,奉命在大乘佛寺参与讨论五礼。周武帝宣政元年(578),熊安生任露门博士、下大夫,这时熊安生已八十多岁。不久就退休了,死在家中。
  熊安生的学问既然为儒生尊崇,曾经跟他学习和在他之后享有高名的人,有马荣伯、张黑奴、窦士荣、孔笼、刘焯、刘炫等,都是他的学生。熊安生撰著有《周礼义疏》三十卷,《礼记义疏》三十卷,《孝经义》一卷,都流传于世。
  熊安生和同郡人宗道晖、张晖、纪显敬、徐遵明等人为北朝儒学的创始人。宗道晖喜欢戴高翅帽,穿大木板鞋,州中将官刚到任,宗道晖就戴着高翅帽,穿着大木板鞋去拜见,仰着头,抬着胳膊肘,在大木板鞋上叩拜,自称学士等同于三公。后来,齐任城王高氵皆鞭打宗道晖,宗道晖慢慢地呼喊安伟,安伟出来后,对人说“:我挨鞭子,不失汉之礼仪。”宗道晖又穿上大木板鞋离开了。冀州人为他们几个人编了几句顺口溜:“显公钟,宋公鼓,宗道晖屐,李洛姬肚。”称之为四大。显公是僧人,宋公是安德太守,洛姬是一个妇女。
  熊安生在山东时,年年到处讲学,跟随他听讲的人很多,有人诳他说:“某村有一古墓,是晋河南将军熊光的墓,距现在已七十二世了。原来有墓碑,被村里的人埋藏起来了。”熊安生掘地寻找墓碑,没有找到,因而引起连年不断的官司。冀州长史郑大灌判决道“:距今七十二世,是羲皇上人;河南将军,晋朝没有这样的官名。诉讼不符合道理和记载。”熊安生率领族人对着墓冢大哭。将要通报姓名,见到徐之才与和士开二人相对而坐,因徐之才名讳为“雄”和士开名讳为“安”,就自称“触触生”,众人都哂笑他。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范晔 卷二·孙盛 第三十六回 证冤狱张说辨诬 诛淫竖中宗复位·蔡东藩 歴代通畧序·陈栎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卷十·王明清 第二卷 物产二·缪荃孙 六三一 军机大臣奏奉旨查明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三七七 寄谕各省督抚盐政各省进到书籍校办完竣后给还藏书之家·佚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三·佚名 卷五·张廷玉 卷十·陈骙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十八·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