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七

歌颂二十七【词臣十九】

万寿诗【四言六章】

翰  林 院 检  讨【臣】谢履厚

瞻嵩之冈抚控八荒碧梧千尺凤凰来翔郁郁葱葱气象矞皇

天子万年治迈陶唐【其一】

瞻嵩之阜万山俯首黄河为带包罗九有太和洋溢岁丰人寿

天子万年百禄孔厚【其二】

瞻嵩之东海日曈曈光腾瑞采景运天中露湛松栢泽及昆虫

天子万年纯嘏弥崇【其三】

瞻嵩之西天高月低华岳?峙永护金堤贡獒接踵化洽雕题

天子万年圣域攸跻【其四】

瞻嵩之南地负海涵网收麟凤材植楩楠

文德武烈咸五登三

天子万年高厚与参【其五】

瞻嵩之北衆星拱极惟天为大惟尧是则

帝治无为垂裳恭默

天子万年同登寿国【其六】

万寿诗【五言排律二十四韵】

翰  林 院 检  讨【臣】刘大毂

金瓯开景运玉律转青阳带砺山河永升恒日月昌泰阶欣有象

圣历浩无疆瑞荚符元化卿云绚彩祥时乘隆茂育恭

已坐垂裳文物舆图盛休徵象纬扬

朝廷兴礼乐海宇静欃枪制作超三古车书统万方

班行列鸳鹭艺苑鼓笙簧镜献趋

螭陛嵩呼徧玉堂皇皇鸣剑佩灿灿贲琳琅

德教要荒远

恩波瀚海洋梯航同受朔岛澨共尊

王衢祝歌声徧薰弦雅乐张

彤墀悬宝监金掌浥仙浆钟鼓宣钧奏簪缨介寿觞

凤辉仪

阙下兽舞集阶旁霞映蓬莱殿烟浮翡翠牀仁风臻解阜淳俗迈轩唐芝盖凌晨秀葵心向日芳阳和随地满福禄共天长

帝泽沾无外愚忱展未遑百寮欣寿域千载荷

恩光好上冈陵颂

尧阶喜拜扬

万寿诗【五言排律四十韵有序】

翰 林  院 检  讨【臣】李日更

窃闻圣人御宇际五百载之昌期王者膺图绵亿万年之宝历称福称寿致祝华封曰升曰恒爰歌天保运合乾坤交泰筹添日月胥长钦惟我

皇上

尧年悠久

舜旦光华

尚德好生率土皆登仁寿

諴民阜物普天尽乐雍熙

教宣出日之乡

威振无雷之俗六气调而四时若知寰宇之咸宁九霄朗而八极明信鸿庥之萃集欣值艳阳令序恭逢

圣寿昌辰

瑞表流虹节届长春之月

祥开绕电躬符出震之期千年方朔之桃贡来琼岛

七尺安期之枣进自蓬壶

大君穆穆当阳百尔师师上祝山村野老悉携春酒以欢呼瓮牖儒生胥献嘏词而乐颂是惟寿身为能寿世而宜人即以宜民【臣】幸际

盛时实深忻忭遡西京之化弥思寿考作人读东鲁之书益验仁者能寿敢罄丹衷於葵藿拜舞同心用赓

枫陛以椿松趋跄连袂愿叶千春淑气永昭

万寿祯符

万福攸同日

一人有庆年三春方转泰五位正承乾茀禄膺图永纯禧享祚绵俾昌还俾炽如日又如川淑景凝

双阙荣光徧八埏有功真赫矣何德不昭然风俗皆康阜疆隅悉荡平文明呈象纬神武靖戈鋋雾息蚩尤垒星辉太皥躔和恒能育物悠久直同天河顺桃花浪山销斥堠烟绀辕勤命驾黛耜数临阡布谷鸣浓杏平畦灌碧泉播时

躬率稼赈乏赋频蠲农饬耕惟耦禾看岁取千调元胥已应行健更弥坚钦昊星辰测占仪左右旋性成神鉴远天授智珠圆化洽

垂衣治威扬

秉钺?矢陈来肃慎璧贡自于阗方物鸿胪掌车书王

会传由来尊

有道洵是乐无边昼永开

三殿风薰扇五弦象功谟烈盛导豫乐音宣

睿藻云霞灿

王言琬琰镌十行瞻铁画五色耀银笺富有尧章焕诞登文岸先遡源穷学海广艺究书田大道承前圣隆仪奉昔贤

讲帷弘宝训理窟得真诠秘笈西崑列鸿儒东观延献箴良史切奏事法台专晨涖听鸡唱宵衣对烛燃蓂阶新叶茂松植古藤纒自覩青虬起还徵紫凤翩露甘珠灏灏醴涌玉涓涓必得兼名寿无疆异偓佺东华和气霭南极瑞星騈幸际称觞会欢趋

祝嘏筵【小臣】何以颂愿上万年篇

万寿诗【五言排律四十韵有序】

翰 林  院 检  讨【臣】何世璂

【臣】闻圣王御极曾陈五福之畴哲后保和遂献三多之祝後先揆一今古心同伏遇我

皇上德懋建中化成久道仁者必寿如日升而月恒大哉无名直天高而地厚兹逢甲子初周之岁正值乾坤交泰之时际会休明幸覩唐虞之世揄扬盛美愧非班马之才愿效嵩呼敬赓里颂

帝德超千古天心眷

一人无疆开寿域有道布鸿钧智勇兼文武钦明乃圣神体元先立极基命更修身载籍东西列盘盂左右陈威仪真秩秩制作愈彬彬惕厉功加密优游性益纯永思勤继述深爱笃彞伦致慤禋常肃承欢膳必亲

至诚通岳渎

大孝格苍旻

恭已临丹陛

当阳御紫宸

衮衣明藻火

黼座涣丝纶濬哲推英断谦冲好下询百官严黜?庶物广陶甄治岂臯夔赞才仍元恺抡设科遴杞梓

特诏选骐驎将略颇同牧儒宗洛与闽岩廊门大辟黉序气常伸蔼蔼皆英彦芸芸悉子民赋轻知禹俭刑措见汤仁讲学时

临泮披图祗绘豳

赐蠲恩最渥宪乞典尤频敷政均荒服输诚尽率滨戈挥三蘖靖干舞有苗驯风偃寰中草雨清徼外尘

皇猷垂史册

睿算迈臣邻化洽维

端拱年丰更

省廵采风占俗美问野恤农辛峰度莲花掌河由瓠子

津山川经历历原隰揽畇畇

盛世祥符集

兴朝瑞应臻衔书来赤雀吐籙降苍麟香穗如张锦甘泉若饮醇金茎仙露满玉叶庆云屯凤历颁三月

龙飞届六旬流虹传令节就日乐芳辰海岳争呈颂共球竞献珍乐闻韶濩美礼覩会同新簪笔【臣】何幸摅毫意未申惟将九如句稽首

万年春

万寿诗【五言律十首】

翰  林 院 检  讨【臣】程 翄

海?丰亨日

皇躬万寿时矞云弥玉宇仙露注金支福敛箕畴数祥

赓天保诗【小臣】长献颂拜舞望

彤墀【其一】

敦敏成天纵精微啓圣传执中培道脉弼教

御经筵帙拥芸香细函开墨宝鲜【侍臣】思珥笔秘府契

真诠【其二】

海结珊瑚网山开宛委藏作人增解额多士咏思皇庆际风云会班聨鵷鹭行英才千百辈纯嘏祝无疆【其三】

尊养隆千古晨昏肃寝兴

圣情深作则和气永相承琼圃春晖暖瑶池丽景增臣

民叨厚载日月共升恒【其四】

轸念民依重深知穑事艰豳风不待进

蠲诏已频颁膏涣茅檐下春回黍谷间

湛恩真似海

天寿自如山【其五】

渎涨淮黄水平成底绩难一从遵

睿略万派息惊澜漕运东南远烝徒袵席安鱼龙沾广

泽堤埭稳如磐【其六】

儒术传斯道

皇猷濯厥灵素王符制作徽国示仪型四氏宫墙富千秋俎豆馨圣贤先後辙垂训永为经【其七】

南面垂衣治千官拜

紫宸山河归永定日月历长春凿齿同观化雕题久?

  民徧看天地外灵蠢共尊亲【其八】

圣德周天壤车书万国同梯航趋绮陌带砺锡彤弓鼓

腹昭文德摩崖勒武功太平原有象

宝历自无穷【其九】

钦恤垂为宪章程久可由宅心同易简作法剂刚柔草向圜扉茂麟从春圃游仁风翔率土保合万千秋【其十】

万寿诗【五言排律六首】

翰  林 院  检 讨【臣】张大受

宇宙苞元运河山拱

圣人云章五色丽寿酒万年春至性通濳跃羣生荷冶甄道尝安简素风已乐和醇善气昌时集欢声率土均瑶池重献曲南极耀兹辰【其一】

贡远环沧海恩深格有苗祯符开荚叶

盛德协箫韶物象因春发

宸心与日昭咏歌

多寿圣蹈舞太平朝露浥松常茂云封岳自乔晓趋天阙敞仙佩迥飘颻【其二】

龙虎千年会衣冠六合同周诗寿考盛虞典辟门隆草色当阶秀花香傍

辇融普施因物性发育仰

神功渥泽春城外薰风

御苑中赤文成

万岁报德效呼嵩【其三】

画鼓千夫集银镫百锦张野翁扶竹杖都士捧瑶觞

盛业过前史祥图应我

皇丰年禾共穗寿日鹤双翔户户熏罏霭人人听漏长

万方同乐意久道仰

垂裳【其四】

丽日当天暖东风着物和云山佳气绕花鸟悦心多

圣代升恒颂臣工伴奂歌

殿头朝舞凤池上晚鸣鼍五采仙裾集千班

御仗罗生民真锡福既醉舞婆娑【其五】

奬善多膺绂

酬勲屡赉金

德宣当宁切

恩锡普天深永佑无疆命常持不已心道参元始位诗奏太和音澹泊曾闻古文明复觏今南山祈

圣寿葵藿思何任【其六】

万寿诗【五言排律四十韵】

翰  林 院  检 讨【臣】顾五达

圣德崇三古

皇躬庆万年鸿休臻寿域景运焕中天日月恩辉迥云霄瑞彩悬履和心自适恒久化无偏喜起交逢泰刚中体合乾称名真荡荡遵道已平平嘏锡三多备祥开百禄騈基凝符命永气洽颂声聨教育深仁浃生成大德全忧勤宵旰切密勿训行宣宏业周无外丰功协自然保民殷法古体国汲求贤网解刑常恤哺含赋更蠲徵材追棫朴撷秀徧山川扬激羣寮肃仪型百度?崇文敷礼乐偃武息戈鋋寰宇清宁着闾阎作息便击存尧代壤挥得舜时弦河海波流伏边庭向慕专有苗干羽格穷髪版图编膏雨零穹昊和风扇野田

宸衷融造化庶彚入陶甄养性符恭默凝神秉塞渊阐扬宗圣脉精一绍心传轩燧原齐辙勲华正比肩麒麟游苑内蓂荚产堦前有道祯符应无疆厚福绵流虹光始现晓日色初鲜

双阙黄云拥三台紫气纒海筹无算数花甲永回旋远服共球集阳春景物姸林葩芳灼灼池柳蔼芊芊燕舞来

金殿莺歌入玳筵西山呈万象南极下羣仙法曲调鸣玉琼巵泛醴泉矞皇排彩仗缥缈散香烟海上桃方熟盘中露更圆呼嵩齐雀跃祝华竞雷阗乐事臣邻共嘉祥亿兆连常歌九如颂应陋柏梁篇

万寿诗【七言律四首】

翰  林 院  检 讨【臣】马 益

太平天子久垂裳嫓美勲华迈夏商泰运韶光呈景庆昌期品彚见祯祥升恒日月天行健带砺河山地脉长共向尧阶申拚舞陈词拜手祝无疆【其一】

金监编成进

御初玉墀聨?佩声徐赓歌已志明良盛敷政犹勤宵旰余屡荷施恩蠲赋入频闻赦过慎爰书从来仁者原多寿天保诗篇颂九如【其二】

化成久道庆长龄巷舞衢谣咏

德馨雨露九天沾普惠车书一统志咸宁凤麟呈瑞游春囿稌黍占年得岁星桃实不从瑶圃致万年枝上自呈形【其三】

花柳含晖分外姸欣欣士庶乐陶甄春秋选举弘施网文武耆英总着鞭瑞麦嘉禾盈禹甸和风甘雨徧尧天【小臣】何以摅忱悃惟祝吾

皇寿万年【其四】

万寿诗【五言律十首】

翰  林 院  检 讨【臣】陆绍琦

双阙蓬莱近千官羽卫森欣逢

一人夀庆洽万邦心南极明春殿东风满上林太和蒸

宇宙盈耳有韶音【其一】

统绪诒谋远祯符锡祉騈觐扬弘继序

端拱肃承乾明旦思无斁

郊坛礼倍?神人通一气景福自绵绵【其二】

懿训慈宁备涂山兆丕基孝隆天下养德合万方仪玉膳尧厨列金根文囿随承欢长燕喜爱日正迟迟【其三】

圣学渊源邃纯修日就将天人融妙理伦物焕弘章周孔思常契羲文道更光雍容歌至治喜起叶赓扬【其四】

拓地龙沙外宣威

黼座中止戈昭

圣武不战运

神功干羽三苗格车书九译通普天归户牖亿载荷帡

幪【其五】

多士生王国彬彬集誉髦千秋歌棫朴四海仰甄陶汉诏求贤切虞门吁俊劳拔茅连彚吉泰运庆同遭【其六】

疏濬勤

皇览廵行莅

翠华平成周薄海声教被流沙瞻洛宁堪俪歌汾未

足夸

九重方略在不籍汉臣槎【其七】

斯民皆乐业

圣主屡寛租讵假臣持节奚烦吏绘图乾元均美利解

雨更弘敷共荷

天家泽农歌满四衢【其八】

好生由

圣德明允问秋官象纬光华灿

恩波法网寛

九天颁凤诏三宥出鸡竿肺石流慈处愚氓额手看【其

九】

巍巍应有象荡荡总难名不息行常健无疆道日亨贞元开甲子图籙应长生祗愿齐天寿康歌乐太平【其十】

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张廷玉
  卷二十一 越语下·左丘明
  卷八·常璩
  第六十五回 元舅召兵泄谋被害 权阉伏罪奉驾言归·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乾隆
  元史续编卷十三·胡粹中
  卷二百三十七·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第七○保结状光绪九年十月一一二一二-五·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绎史卷六十八·马骕
  一、临别赠言①·林语堂
  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范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董君瑞·隋树森

    董君瑞,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冀州(今河北冀县)人。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小传称他:“隐语乐府,多传江南。”据说其一生落魄,仕途堰蹇, 颠沛流离。明·朱权《太和正音

  • 提要·虞集

    【臣】等谨案道园遗稿六卷元虞集撰集平生所为文凡万余篇门人李本编为道园学古録五十卷有刘基所刻大字本又有乌克章所刻建宁本后人又编其诗文曰道园类稿与学古録互有出入此遗稿一编则其从孙堪补辑也凡古律诗七百四十一

  • 三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一百四十三首【甲申四】三月朔日斋居对雨鼎新古帝庙落成莫之春先二日致斋是为中祭伦怵惕念代兴惟天讵由人厥德苟匪常难谌命亦沦迁居弗遑安思艰图易民甘膏迩屡沾润溽利耕畇即虑後

  • 七言巻七·洪迈

      七言  侍宴临渭亭        张说  青郊上已艳阳年紫禁皇游祓渭川幸得欢娱承湛露心同草树乐春天  桃花园马上  林间艳色骄天马苑里浓籹伴丽人愿逐南风飞帝席年年含笑舞青春  春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

  • 卷三百三十三·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三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五十三 郑真【字干之鄞县人】 平陵东 王莽簒汉翟义起义兵莽杀义其门人歌以怨之 平陵东翟义死东海翻寃莫洗汉贼已成汉鼎

  •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司马迁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 梁本纪中第七·李延寿

    普通元年春正月乙亥朔,大赦,改元。丙子,日有蚀之。己卯,以司徒临川王宏爲太尉、扬州刺史,以金紫光禄大夫王份爲尚书左仆射。庚子,扶南、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二月癸丑,以高丽王嗣子安爲甯东将军、高丽王。三月,滑国遣使朝贡。

  • 第五十四回 统三军广平奏绩 复两京李泌辞归·蔡东藩

      却说肃宗既宠张良娣,又因良娣在灵武时,产下一儿,取名为佋,即封兴王,子以母贵,也得肃宗钟爱,与他子不同。张良娣恃宠生骄,竟欲把两三岁的小儿,作为将来的储贰,第一着欲陷害广平王,第二着欲陷害建宁王。府司马李辅国,本是飞龙

  • 五四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再行严搜徐首发沈成濯家并访查其更名情节·佚名

    五四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再行严搜徐首发沈成濯家并访查其更名情节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据萨载等奏接奉谕旨,将徐述夔之孙

  • 勿吉传·魏收

    勿吉国,在高句丽的北边,就是旧时的肃慎国。勿吉国内的村落各自有它的特点,并不完全相一致。国内的人强劲忄票悍,在东部各族中属于最强悍的。它的语言和其他民族很不一样。勿吉国经常轻侮豆莫娄等国,其四邻各国也非常惧怕它

  • 卷第三·黄绾

      孟子言圣人之同,使&ldquo;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而不为&rdquo;;孔子言:&ldquo;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则必有所试&rdquo;;不但行不义、杀不辜,虽毁誉亦不可苟,此皆圣人之心。  凡事云有鬼神知之,此意最好。鬼神之为

  • 管窥外篇卷下·史伯璿

    元 史伯璿 撰杂辨 所辨皆朋友问及而随答随録故无伦次云中庸篇首章句程子曰其书始言一理中散爲万事末复合爲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宻按放之则弥六合自是一理散而爲万事卷之则退藏于宻自是万事复合爲一理下二

  • 自序·冯友兰

    小史①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

  •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

  • 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佚名

    唐代失译尔时释迦牟尼佛。住净居天宫。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及诸四众八部游空大天九执七曜十二宫神二十八星日月诸宿。我昔于过去娑罗树王佛所。受此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法。于未来世中若有

  • 大乘庄严经论 第八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八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度摄品第十七之二释曰。已说修习六波罗蜜。次说六波罗蜜差别。六波罗蜜差别各有六义。一者自性。二者因。三者果。四者业。五者相应。六者品类。偈曰

  • 卷十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五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书复桐城汪刺史承念承施。至再至三。德薄行微。诚难消受。然草衣木食。穴处岩居。乃上古之风规。亦道人之本分。此贫衲所愿学而未能者也。嗣后幸勿以

  • 太上七星神咒经·佚名

    太上七星神咒经,撰人不详。盖为宋元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黄老元帝与天老帝君相互问答,讨论如何解救下界黎民所遭天灾厄难。天老令念诵「七星神咒」。据称每日面向东方念七遍,「可以上消天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