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二

○序题名刻石,大抵于汉世,汉碑中往往以门生故吏姓名题于碑阴。至唐人则多列职官衔,如御史台精舍、郎官石柱之等甚多,虽与门生故吏有闲,然后之论世者,犹得藉以考见,如司马温公所谓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以视汉碑之出钱或数百、或数千,群然大书深刻于石者,其轻重又何如哉。御史台精舍、郎官石柱二刻,在今西安府学宫,向见帖估持来本多阙而不全。予友钱塘赵君洛生笃嗜金石,雅有欧赵之癖,往游关中,汉唐诸碑碣,虽单行只字,不肯放过。

经数年始归,箧中之富,浙东西收藏家莫之能过也。闲以所录二刻本见示,乃其手拓之全碑。予反覆谛观,所列姓名,较子函、亭林、竹坨辈所见多十三、四,盖诸家所据以考证者,大抵皆工人拓本,故往往遗漏不全,安能如洛生亲至碑下,手摹其文而一字不遗者乎。是编非特可补碑刻之阙,即自唐初至于宣宗之世,上下二百余年,三院诸司姓名爵秩举班班可考,其有裨于史传,岂小补之哉。洛生问序于予,因为述其大略如此。嗟乎!洛生一布衣祭酒诸生耳,短衣匹马,日往来荒祠丛冢之间,披荆榛,剜苔藓,甚或临不测之险,蹈无人之境,狐狸肃于前、虎豹蹑其后而不顾,其用心可谓勤矣。今年春,念其堂上,遂ㄈ装归赴秋试,又不得志于有司,洛生故恰然也。昔欧阳子有言,物常聚于所好而散于所不好,颇有其力而不好与好之而无其力者,胥不足以与此。以洛生年力之富,性嗜之专,世不乏好古有力之贤,安知不更有以资之使遍历山川,探奇抉奥,悉索宇内罕见之碑,续成欧赵未著之录,而予更将援笔以引其端,则是编者虽谓之嚆矢可矣。

乾隆丙午腊月既望,海昌吴骞序。

○御史台精舍碑题名(钱塘赵魏洛生手录)

碑在西安府学文八分书题名楷书

◎侍御史并内供奉卢怀慎 郑 贾虚舟 李福业 张守洁 张行岌 张思义 杨虚受 冉祖雍崔日用 王践睦 田贞干 李忄曳 王志 崔琬 姚绍之 李朝隐 孟温礼李详 姬处逊 靳恒 崔宣道 杨茂谦 袁从之 宋庭 薛昭 黄守礼 倪若水裴观 崔皎 崔宣 张损之 韦虚心 蒋钦绪 杨孚 常彦 潘好礼 崔氵位张 洪子舆 慕容 齐处冲 任正名 李怀让 赵履冲 王上客 褚ギ刘嘉言 霍庭玉 艾敬直 王旭 康ㄘ 杨 吴讠斤 崔希乔 杜暹 杨轨臣郭震王执言 游子骞 冯宗 张游 徐知仁 杜令昭 钱元敬 李承家 张氵兑陈希烈 张冠宗 宋述 朱渭辅 高庭芝 宇文融 翟璋 刘升 冯绍烈 张樽杨瑶罗承锡 乔梦松 解忠顺 张明允 宋遥 刘彦回 张向 长孙处仁 夏侯宜班景倩 王 姚成 封希颜 宋询 薛亻品亻品 张景明 宋温瑗 元彦冲边冲寂 张浚 郑观艺 雍惟良 韩宣 李濯 李昂 裴旷 长孙孝纪 李知柔郭虚己 裴敦复 崔季友 竹承构 卢见义 许融 裴旷 裴令臣 王审礼竹承构 雍惟良 裴歆 张倚 韦伯详 李乔年 张光奇 鲜于仲通 崔□

◎殿中侍御史并内供奉崔 陆景初 王守廉 程行谌 裴ㄘ 封无待 高恂 田贞干 王 王志 王道洽 辛长孺 吕延祚 马怀素 张思义 魏奉古 宋庆礼 郑景复柳讠令 韦抗 杨虚受 张应 傅黄中 杨滔 姬处逊 齐处冲 袁守一 王履道崔琬 宋庭郑勉 崔子源 郑瑶 樊钦贲 赵升卿 任奉先 李 韦仲昌邵炅 李诚 独孤舟 苗廷嗣 司马铨 崔液 陈惠满 蒋钦绪 韦铿 格遵李察箫嵩 敬昭道 和逢尧 赵履冲 张晤 崔沔 霍庭玉 杨轨臣 李全昌柳泽梁涣 麴先冲 崔安俨 杜令昭 李庭□ 游子骞 王执言 张游 员嘉静朱渭辅 王易从 李全交 徐知仁 张敬舆 崔隐甫 李庭诲 李畲 郭震 崔 徐元之 杜咸 高力范 王旭 李谨度 宋遥 张冠宗 杨 元光大 张昶 张冫烈 张樽 康ㄘ 许景先 杨光羽 张氵兑 罗承锡 刘升 韩琬 陆景献 赵冬曦 王沛之 皇甫翼 韩朝宗 冯宗 杜暹 王 郑溥 封希颜宋温瑗 宇文融 姚成 宋鼎 焦如壁 张景明 辛怡谏 薛自劝 梁升卿许融 长孙处仁刘昂 韦洽 赵颐贞 夏侯宜 李濯 薛 元彦冲 崔希逸冯绍烈 孙济 李知柔 杨 崔季友 长孙孝纪 杨 宋宣远 韩宣 卢怡何千里 夏侯刘日正 咸业 崔季友 张倚 张晋明 樊希一 薛亻品亻品雍惟良 李季芝霍栖梧 竹承构 刘彤 乔梦松 康 韦恒 张倚 许融 赵彦至 刘彦回马光淑 裴歆 郑宏之 李昂 班景倩 库狄履温 冯光嗣 唐尧臣 李 杨怂(旧名奉一) 宋询 王焘 李宙 郭 李麟 郭虚己 李忄登 裴令臣 源光誉 卢见义 裴藏 源元韦 杨汪 徐恽 阳润 姚子彦 吉温 贺兰进明

◎监察御史并□□□李顾行 贺遂涉(二人名在监察字之下)

陆景初 辛长孺 柳诠 裴子余 王守廉 司□□ □□□ □□浔 李元敬 路幼玉 王景 张佶 李诚 王怡 李朝隐 祖夙□ □□□ □从训箫嵩褚ギ 李忄曳 李怀让 杨挺 李庭言 宋庭 富嘉 陆大亨 谭环齐氵柳泽 郭震 李畲 魏传弓 封 裴ㄘ 姬处逊 严识元 袁从之 苗廷嗣 宋宣远 郑溥 赵履冲 林洋 王沛之 王志 韦铿 阎正 陈敬陈惠满崔希乔 张冽 张游 王道 宋述 崔琬 袁守一 邵炅 李守质 杜咸 陵惟逸 员嘉静 杨瑶 邹守敬 郑齐婴 魏奉古 崔子原 程文英 王卢微明杨元瑶 张嵩 郑力 刘沼 杨轨臣 司马铨 齐处冲 李尚隐 乐山甫郑温琦蒋岑 刘升 程九皋 梁涣 夏侯宜 赵升卿 高昌 王上客 洪子舆窦慈逊张晤 陆景献 韩朝宗 张敬舆 徐元之 郑瑶 崔琮 敬昭道 贾彦李知古李全交 梁升卿 杨 朱渭辅 徐知仁 慕容 员岘 李 韩昭尤张氵宏郭震 徐恽 孙济 箫隐之 张如壁 卢 陈希烈 杜暹 张李 张宣明 蒋挺 箫诚 刘太童 皇甫翼 箫讠岁 王丘 韦绍 杜令昭 宋鼎 崔液 翟璋刘日正 宋温瑗 张景明 罗承锡 麴先冲 崔慎从 宋遥 慕容琦郑虚心 吕元泰 张向 杜昱 韦洽 崔训 杨至元 马光淑 张樽 魏季随许融 穆思泰 薛自劝 吕霈 卢怡 李谌 卢金友 冯光嗣 乔梦松 胡景济樊希一 霍庭玉 慕容琦 霍栖梧 库狄履温 李庭诲 韩琬 崔颂 宋希玉裴令臣 李 吴太元 冯绍烈 竹承构 梁勋 杨光羽 李畲 吕霜 苻子璋 崔谭 崔季重 张昶 班景倩 郭 何千里 封希颜 韦仲昌 李昂 张具瞻 刘同升 周择从 元光谦 宋询 韦恒 王翼 程烈 李谨度 裴敦复赵宾 杜庭诫 陈九言 郑溥 李忄登 李秀芝 卖晋 夏侯 张氵兑 严杲张利贞 房自谦 彭杲 席豫 于孺卿 马光淑 杨奉一 李承先 卢袭秀 崔先让 萧谅 张环 董琬 王执言 咸业 裴令臣 张景明 杨仲昌 姚成常无欲 徐履道 李李元成 郑力 王焘 薛喜 霍栖梧 莫行 赵彦至 李观 裴藏 郑杨金 宇文融 郭庭倩 何最 许诫惑 常无欲苗晋卿 陈亻丕 张思鼎 张元 权彻 薛自劝 元彦冲 孙 马元直 李观 卢茂伯 郭虚己 刘遵睿明虚己 姜立 薛亻品亻品 康 徐光期 苻子璋 苗晋卿 王灵渐 郭李级 张晓 邬元昌 竹承构 宇文顺 靳豫 李昂 郭 贾 王恽 王翼薛 房 邵琼之 雍惟良 裴フ 陈亻丕 卢茂伯 王 刘绾 马思察 赵辉庭 穆庭斐 颜真卿 斐旷 王大钅黄 郭虚己 王灵渐 薛忻 吴巩 杨汪陈繇 裴子建 平□ 徐建 程荆杞 裴季通韦诫奢 宋若思 薛荣先 蒋氵允薛扌 □□ 崔□ 周□ 韩赏 王维 元 豆卢友 康澜 梁 杨惠 卢弦 蔡九皋 卢执□ 罗希□ 于履□ 许论 姜绍□ 杨钊 崔 源少良 韦镒 王 杨日休 张惟一 贾彦璋 宋少贞 杨谏 郑毓 胡□ □□郑愚 薛诫(二人名在并序二字之下)(郑韬会)

二十七日寓直(九字在撰文字下)

韦退之 冯缄 薛眈(三人书在铭末)

◎右六人名嵌入题文中□杜 王叔达 王翼 李志远 章仇兼琼 吴巩 韦恒 邵□ 王叔达 杨慎矜 达奚 房自厚 赵陵阳 周子谅 常从心 韦芝 康澜 郑钦说 韦叔将许远 沈震 鲜于仲通 蔡希周 张□

◎右二十四人名题碑左棱上刘幼复 崔寓 姜超群 吕述 殿中赵广微 李忄詹 元孝绰 王元瑾 皇甫优 李之芳 李彦超 周德远 韩赏 王维 柳□ □□ 胡曼倩 王曾 蒋思之□□□

◎右二十一人名题碑右棱上王维 赵广微 李忄詹 元孝绰 王元瑾 皇甫亻先 李之芳 宋□ 王缙崔 刘芬 蒋思之 周德远 成同 孟匡朝 卢播 张□ □□ 杜□

◎右十九人名题碑阴左棱上杨慎矜 姚闳 崔冲 李麟 董琬 姜立 刘 陈繇 郑昭 吕周 明虚己 张景淑 蒋冽 王佶 蒋演 郑审 罗文信 贾贲 赵广微 李忄詹 元孝绰□□

◎右二十二人名题碑阴右棱上郭 郭虚己 李昂 卢茂伯 贾 卢见义 颜允臧 康云开 郑宏之王 张利贞 袁楚客 徐履道 云将 李融 郭虚己 李常 李 韦恒裴敦复 裴旷 马元直 诈诫惑 常无欲 李观 苗晋卿 王大钅黄 卢茂伯王灵渐贾 赵宾 张具瞻 独孤通理 薛忻 崔谭 王 韦虚舟 韦恒 张利贞 萧谅 徐履道 张思鼎 靳观 王翼 李级 张ピ 云将 范正则 许诫惑 郑魏方进 董琬 李 贾 张具瞻 独孤通理 赵宾 张子渐 薛忻 王 刘遵睿 张秀明 萧谅 裴藏 张利贞 李岗 李 徐履道 张思鼎 王翼 李级 云将 杨慎矜 崔冲 张景淑 权彻 姜立 李挺之房自厚 崔谭 刘同升 杜庭诫 魏方进 吕周 达奚 邢巨 李 郑章赵陵阳 周子谅常从心 崔灌 庾光先 尹中言 徐浩 李抗 王可观 王钅共李丹 杜峤 王抡 崔翰 张重光 李鼎 薛兢 吕指南 黄麟 曾崇颖 李遇邢巨 窦颢 崔伯阳 阳陟 马贶 李华 赵悦 杨 康羽 李彦允 李晔张省躬 沈庠 冯损 赵克忠 韦儇 韦之□ 李舒 史□ 祁顺之 杜敏 李□ 张 杨□

◎右碑左侧题名▲侍御史兼殿中郑 崔艽(庚午岁) 唐技 陈会 李元 张萱 刘芬 杨钊 胡曼倩李彦允 李彦超 王维 柳弈 李抗 崔伦 贺遂回 李宓 卢霸 崔审文 赵蕃崔冲 吴□之 姚闲 贾彦璋 穆庭斐 卢铉 罗文信 李乔年 王 张晓崔伦 李抗 蔡九皋 蒋冽 张光奇 赵辉庭 贺遂回 赵良器 源少良 王钅共卢执颜 郑审 杨恂 阳润 姚子彦 邬元昌 李光辅 王佶 苏震 王任淳 王光大 司马垂 罗希 姜超□ 蒋演 吕指南 郑章 郑炅之 邵琼之吴 杜孝友 曾崇颖 崔□ 王兴 杨日休 黄□ □□ 韩赏 杨钊 平洌郑钦说 苏震 独孤问俗 刘汇 员锡 王端 □□ 赵克忠 李彦□ 沈震源洧 杨 □□ □□ 李晔 李舒 张□ 冯损 蔡希周 韦□□ □□□李抗 司马垂 侍御史杨慎矜 穆庭裴 王光大 □□□ 李彦允 张萱 赵良器王钅共 邬元昌 黄麟 刘芬 崔浩 王佶 许远 李遇 许远 宋 杨源洧 李彦允 □□ 裴周南 王端 张 □□ 李抗 元恕□ 韦黄裳 刘芬元从 王元□ 皇甫先 李之芳 监察御史房休 崔伦 郑日进 李□□ 卢□□杨式南 郭顺□ □□ □□

◎右碑右侧题名▲监察御史郑权 李师素 萧佐 常署 崔宣 李扌永 皇甫衡 李枢 杨 罗让贾全 薛贡 卢深咸 崔郸 郑衮 韦璋 郑膺甫 段平仲 陈归 韦颢 独孤朝崔鄯 □□道 刘元质 马畅 韦贞伯 吴丹 卢虔 裴复 孙革 于申 徐宏毅裴次元 卢侃 李宣 崔师本 李儋 唐武 殷台 刘师光 严涧 常仲儒

◎右碑额题名▲知杂侍御史(自天宝元载已后)

孙景商 崔罕 殷台 杨嗣复 张士阶 杨泰 路异 杨慎矜 王钅共 张杨钊 崔 卢执颜 吉温 颜真卿 裴冕 窦华 张惟一 崔灌 颜允臧韦审规 章中立 唐武 高宏简 刘孺之 马锡 姚乔列 郑昂之 赵□ 侍御史杨申 卢虔 监察御史敬骞 平致和 李彤 李钅弋 冯邀 罗让 韦颢张莒 郑楚相 裴竦 监察杨 武彻 常著 蒋炼 长孙绎 窦巩 邵说 李氵 王沐殿中韦□侍御史张□郑繁

◎□□□子龟□之侍题▲大中三年重阳□右四行题分置于螭首空处,非至碑下,不及见也。(《读画斋丛书》己集)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九十二·柯劭忞
  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六·赵尔巽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五·徐乾学
  台湾郑氏始末卷六·沈云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七·佚名
  第二二六切结状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日一一五○八--五·佚名
  七二五 军机大臣奏呈《明季奏疏》拟选各篇目录并将原书缴进销毁片(附清单)·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祁韵士
  ·修造台澎提学道署再记·丁曰健
  室利佛逝传·欧阳修
  卷七十一·佚名
  第十六章 拒唐和讨沈·李宗仁
  (上魏下山)盗殺安、宜等案·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修纂凡例·佚名
  厉树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一春归【赵曰题云春归言归当春时也○广德二年成都作】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归到忽春华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鷰受风斜【有态】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

  • 卷502 ·佚名

    张元干 兰溪舟中寄苏粹中 气吞万里境中事,心老经年江上行。 三径已荒无蚁梦,一钱不直有鸥盟。 云收远嶂晚风熟,浪打寒滩春水生。 沤雁北飞知我意,为传诗句濮阳城。 张元干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 卷一百二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一 明帝【姓宇文氏讳毓文帝长子魏大统中封宁都郡公周闵帝受禅进柱国岐州刺史及闵帝废朝廷乃迎立之在位四年】 贻韦居士【英华作招隐士逍遥公韦夐】 【北史

  • 卷八十六·毕沅

      ◎宋纪八十六 ∷起屠维单阏正月,尽上章执徐十二月,凡二年。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元符二年辽寿昌五年。己卯,一零九九年   春,正月,辽主如鱼皃泺。   丁卯,出内金帛二百万,备陕西边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九·佚名

    万历十八年正月甲辰朔立春 上不御殿免百官朝贺顺天府官进春○以正旦令节赐辅臣上尊珍馔 上御毓德宫召辅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入见于西室御榻东向时行等西向跪至词贺元旦新春又以不瞻睹 天颜叩头候起居 上曰朕

  • 通志卷八十一·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四宋长沙景王道怜【孙韫还秉】临川烈武王道规【子义庆鲍昭】营浦侯遵考【从父弟子季连】武帝七男庐陵孝献王义真 彭城王义康 江夏文献王义恭 南郡王义宣 衡阳文王

  • 冯玉祥·陶菊隐

    冯玉祥之功罪,知之者众,固无待于言,然好恶参半,是非无定评。好之者曰:“其治军之严、自奉之薄,举国一人而已。国难益重,文恬武嬉,倘人人以冯为准则,顽廉懦立,国运庶可推移。世无完人,若以旁枝末节厚诬冯氏,殆乖国家惜才之旨

  • 张日韦传·刘昫

    张日韦,汝州襄城人。祖父名德政,武德年中(618)为郓州刺史。日韦在景龙初年(710)为铜革是令,家境豪富,喜爱结交宾客,以射猎自娱。适逢临淄王为潞州的别驾,日韦暗记其英姿,全身心供奉,每天侍奉游玩。直到乐人赵元礼从山东来,带有

  •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吕思勉

    第一节 汉代社会情形抚循失职之民,翦灭功臣,辑和外国,削弱同姓诸王,皆所以使秩序不乱,民遂其生者也。然仅能维持见状而已,自晚周以来,众共谓当改正之事,未之能改也。此乃天下初定,有所未皇云尔,固非谓其不当改。治安既久,不复乐

  • 卷二十一·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一  元 刘因 撰【阙】

  • 卷一 士冠礼第一·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一    宋 李如圭 撰士冠礼第一郑目録云童子任职居士位年二十而冠主人冠朝服则是仕于诸侯天子之士朝服皮弁素积古者四民世事士之子恒为士冠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録此皆第一释曰童子

  • 卷四十八·朱熹

    钦防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八性理七仁义 仁义礼智 仁义礼智信赵致道问仁义体用动静何如曰仁固为体义固为用然仁义各有体用各有动静自详细验之【以下论仁义】仁义互为体用动静仁之体夲静而其用则流行不穷义之用

  • 第十八章 道废·林语堂

    大道废,有仁义 (14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语译]大道废弃以后,才有仁义;随着智巧的出现以后,才产生作伪;家庭不睦以后,才显出孝慈;国家昏乱以后,才产生忠臣。一、大道废,仁义兴圣人一用心设仁爱的教化,创义理

  • 改善人心的大乘渐教·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嘉定佛学社讲──一、昔今教化之异宜  佛法之教有大小,行有顿渐,为逗众生之机宜而说;契机方能流行,契理方不乖旨,所以应机随宜而说,方足以显佛法之圆妙。佛法之诸法实相,虽周遍常住,而契机之说,确有时代性的

  • 卷三·佚名

    △宝塔功德品第三之二尔时帝释天主复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萨摩诃萨。为回向故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不以高心而生取相。佛言:如是如是,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受持读诵自所宣说。或令他说如说修行者,是

  • 佛说略教诫经·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苾刍众俱。尔时佛告诸苾刍。汝等当知。于我法中。有少欲知足活命之事。谓我弟子。剃发染衣。持钵巡家。乞食自济。世间愚人之所轻慢。若

  • 东原录·龚鼎臣

    一卷,北宋龚鼎臣撰。龚博通经史百家之说,精心考证,一有心得,随笔录之,以成此书。此书多考论文字训诂,兼及杂事。许多考论,颇有见地。如解《易》之“鼎金铉”即《仪礼》之鼎扃;解《礼记》“升中于天”为《左传》民受天地之中

  • 五十六种书并序·韦续

    记述书法字体的著作。旧题唐代韦续撰。一卷。序中称后汉东阳徐安于搜读史籀,得十二时书,皆象神形,又加三十三体,共定五十六种(十二加三十三并非五十六,恐有误),则此书非其所作,只是为其所传。五十六种为龙书、八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