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九

万历十八年正月甲辰朔立春  上不御殿免百官朝贺顺天府官进春

○以正旦令节赐辅臣上尊珍馔  上御毓德宫召辅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入见于西室御榻东向时行等西向跪至词贺元旦新春又以不瞻睹  天颜叩头候起居  上曰朕之疾已痼矣时行等对曰  皇上春秋鼎盛神气充盈但能加意调摄自然勿药有喜不必过虑  上曰朕昨年为心肝二经之火时常举发头目眩晕胸膈胀满近调理稍可又为雒于仁奏本肆口妄言触起朕怒以致肝火复发至今未愈时行等奏  圣躬关系最重无知小臣狂戆轻率不足以动  圣意  上以雒于仁本手授时行云先生每看这本说朕酒色财气试为朕一评时行方展<锍-釒>未及对  上遽云他说朕好酒谁人不饮酒若酒后持刀舞剑非帝王举动岂有是事又说朕好色偏宠贵妃郑氏朕只因郑氏勤劳朕每至一宫他必相随朝夕间小心侍奉勤劳如恭妃王氏他有长子朕著他调护照管母子相依所以不能朝夕侍奉何尝有偏他说朕贪财因受张鲸贿赂所以用他昨年李沂也这等说朕为天子富有四海天下之财皆朕之财朕若贪张鲸之财何不抄没了他又说朕尚气古云少时戒之在色壮时戒之在斗斗即是气朕岂不知但人孰无气且如先生每也有童仆家人难道更不责治如今内侍宫人等或有触犯及失误差使的也曾杖责然亦有疾疫死者如何说都是杖死先生每将这本去票拟重处时行等对曰此无知小臣误听道路之言轻率渎奏  上曰他还是出位沽名时行等对曰他既沽名  皇上若重处之适成其名反损  皇上圣德唯<宀十见>容不较乃见  圣德之盛复以其<锍-釒>缴置御前  上沉吟答曰这也说的是到不事损了朕德却损了朕度时行等对曰  圣上圣度如天地何所不容  上复取其<锍-釒>再授时行使详阅之时行稍阅大意  上连语曰朕气他不过必须重处时行云此本原是轻信讹传若票拟处分传之四方反以为实臣等愚见  皇上宜照旧留中为是容臣等载之史书传之万世使万世颂  皇上为尧舜之君复以其<锍-釒>送御前  上复云如何设法处他时行等云此本既不可发出亦无他法处之还望  皇上宽宥臣等传语本寺堂官使之去任可也  上首肯  天颜稍和因先生每是亲近之臣朕有举动先生每还知道些安有是事时行对曰九重深邃宫闱秘密臣等也不能详知何况疏远小臣  上曰人臣事君该知道理如今没个尊卑上下信口胡说先年御史党杰也曾数落我我也容了如今雒于仁亦然因不曾惩创所以如此时行等曰人臣进言虽出忠爱然须从容和婉臣等常时惟事体不得不言者方敢陈奏臣等岂敢不与  皇上同心如此小臣臣等亦岂敢回护只是以  圣德圣躬为重  上曰先生每尚知尊卑上下他每小臣却这等放肆近来只见议论纷纷以正为邪以邪为正一本论的还未及览又有一本辩的使朕应接不暇朕如今张灯后看字不甚分明如何能一一遍览这等殊不成个朝纲先生每为朕股肱也要做个张主时行等对曰臣等财薄望轻因鉴人前覆辙一应事体上则禀  皇上之独断下则付外廷之公论所以不敢擅自主张  上曰不然朕就是心先生每是股肱心非股肱安能运动朕既委任先生每有何畏避还要替朕主张任劳任怨不要推诿时行等叩头谢曰  皇上以腹心股肱优待臣等臣等敢不尽心图报任劳任怨四字臣等当书之座右朝夕服膺语毕时行复进曰  皇上近来进药否  上曰朕日每进药二次时行等云  皇上须慎重拣选良药  上曰医书朕也常看脉理朕都知道时行等云  皇上宜以保养  圣躬为重清心寡欲戒怒平情  圣体自然康豫矣时行等又云臣等久不瞻睹  天颜今日幸蒙宣召刍荛之见敢不一一倾吐近来  皇上朝讲稀疏外廷日切悬望今  圣体常欲静摄臣等亦不敢数数烦劳起居但一月之间或三四次间一临朝亦足以慰群情之瞻仰  上曰朕疾愈岂不欲出即如  祖宗庙祀大典也要亲行  圣母生身大恩也要时常定省只是腰痛脚软行走不便时行等又云册立  东宫系  宗社大计望  皇上蚤定  上曰朕知之朕无嫡子长幼自有定序郑妃再三陈请恐外间有疑但长子犹弱欲俟其壮健使出就外才放心时行等又云  皇长子年已九龄蒙养豫教正在今日宜令出阁读书  上曰人资性不同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也要生来自然聪明安能一一教训时行等对曰资禀赋于天学问成于人虽有睿哲之资未有不教而能成者须及时豫教乃能成德  上曰朕已知之先生每回阁去罢仍命各赐酒饭时行等叩头谢遂出去宫门数十武  上复命司礼监内臣追止之云且少俟  皇上已令人宣长哥来著先生每一见时行等复还至宫门内立待良久  上令内臣觇视申阁老等闻召长哥亦喜否时行等语内臣云我等得见  睿容便如睹景星庆云真是不胜之喜内臣入奏  上微哂颔之有顷  上命司礼监二太监谓时行等可唤张鲸来先生每责训他时行等云张鲸乃左右近臣  皇上既已责训何须臣等司礼监入奏  上复令传谕云此朕命不可不遵有顷张鲸至向上跪时行等传  上意云尔受  上厚恩宜尽心图报奉公守法鲸自称以多言得罪时行等云臣事君犹子事父子不可不孝臣不可不忠鲸呼万岁者三乃退司礼入奏  上曰这才是不辱君命久之司礼监大监传言  皇长子至矣  皇三子亦至但不能离乳保遂复引入西室至御榻前则  皇长子在榻右  上手携之  皇三子旁立一乳母拥其后时行等既见因贺  上云  皇长子龙姿凤目岐嶷非凡仰见  皇上昌后之仁齐天之福  上欣然曰此  祖宗德泽  圣母恩庇朕何敢当时行等奏  皇长子春秋渐长正当读书进学  上曰已令内侍授书诵读矣时行云  皇上正位东宫时年方九龄即已读书  皇长子读书已晚矣  上曰朕五岁即能读书复指  皇三子是儿亦五岁尚不能离乳母且数病时行等稍前熟视  皇长子  上手引皇长子向明正立时行等注视良久因奏云  皇上有此羙玉何不蚤加琢磨使之成器愿  皇上蚤定大计  宗社幸甚乃叩头出随具<锍-釒>谢是日时行等以传免朝贺特诣会极门行礼忽闻宣召急趋而入历禁门数重乃至毓德宫从来阁臣召见未有至此者且  天语谆复  圣容和晬蔼然如家人父子  累朝以来所未有也

○丙午  宣宗章皇帝忌辰祭  景陵遣新宁伯谭国佐行礼

○大学士申时行等奏昨蒙  皇上召见臣等于毓德宫  天语春温  圣容开霁  皇上一言如镌金石臣等一见如睹日星  宗社大计须臾立决臣等伏见  皇长子年龄已茂气体已充正当就传之时乞  皇上亟下明诏以今春举行册立大典及出阁诸礼又见  皇子并侍膝前未有章服此皆立号未正等威未隆乞于  皇长子册立之日并  皇三子一并册封<锍-釒>入  上曰昨已命卿等自见外虽岐嶷内本质弱豫教已知册立候旨行不必再有烦扰以间天性

○戊申升山东副使胡希舜为狭西左参政督粮

○原任总督仓场户部左侍郎毛纲卒命祭葬如例纲顺天蓟州人嘉靖癸丑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未任以奔丧不候代被论降浙江参政升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兵部右侍郎历今官寻以京察致仕纲赋性伉直其再起以升迁大骤不满人望而抚郧多惠政居家孝友有足多者

○己酉大理寺题评事雒于仁以病乞回籍  上以雒于仁出位妄言朕已姑容今又托疾规避令革职为民

○升太常寺卿陈于陛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庚戌以孟春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代

○辛亥  上敕谕六部都察院科道等官曰朕惟国家选任贤能布列在位部院修政肃纪为庶僚表仪科道绳愆紏邪为朝廷耳目所委以分猷共念安利国家者也朕总揽乾纲图惟化理孜孜不怠近因心肝之火时触辄发深居静摄未即痊安所以视朝稍稀章奏间有停留从容断决若使朕躬复旧  祖宗庙祀大典岂不欲朝夕定省惟一时偶疾未能遂心非朕倦勤而自偷逸也至于左右近臣不过承旨办事朕皆独断纵有一二狥私坏法朕自有处治岂敢为奸近来诸司官员多有不务本等职业不畏  祖宗法度或轻信讹言沽名卖直诬讪君上或妄生议论扰乱国是排挤端良或窥采观望煽惑人心或邀结附和颠倒公论言路原无阻塞动辄借口诏旨方行禁革公然违犯彼奏此辩甲是乙非章奏满前使朕不得遍览如此纷乱是何朝纲辅臣为朕股肱心非股肱安能自运朕已召见面谕责以任劳任怨为朕主张无得推诿尔等受朕委托各有职司事有当行不得顾忌<矢见>避言务可采不得混淆烦渎频年天变民穷其过岂独在朕尔等务要洗心涤虑率职奉公以副朕任人图治至意如负朕命国有宪章钦哉毋忽初阁臣撰拟敕稿进览  上亲更定数语如一二狥私坏法朕自有处治及沽名卖直扰乱国是皆御笔添注云

○升光禄寺卿卢维祯为太常寺卿

○礼部奏  皇长子年已九龄及并新岁乞敕择日具仪举行册立大典并请出阁读书得旨皇子体质尚弱纷纷烦扰意欲离间乎仍候旨行

○壬子光禄寺少卿王汝训奏劾吏科都给事中陈与郊险诐嵬琐浊乱朝政言日者奉旨非会荐不得私举市恩与郊故违<锍-釒>荐原任都御史张九一趣吏部推用巡抚贵州不几日而论罢原任礼部尚书沈鲤鲤侃侃有古大臣风与郊为所厚求考官不得嗛之阴嗾给事中陈尚象掜语装诬以致不安其位赵南星王继光万自约<锍-釒>论都御史吴时来等中外称快与郊不胜私愤迫令给事中李春开横击言者春开咋舌引罪痛自悔责己史孟麟等交章论列则又毁孟麟以卖交诬吴正志为受指凭藉口舌鼓簧众听尚书杨巍常语侍郎赵焕曰陈与郊真小人不知何故夤缘升转又云言者以言为职今嘿嘿者显荣谔谔者外补言者不论是非被言者不论邪正务为摸棱委曲以决裂政体乞敕吏部以后题覆章奏及推升科道官务要从公甄别毋挟私昵<锍-釒>下所司

○吏科都给事中陈与郊辩王汝训诋诬<锍-釒>入并下部议○吏部尚书杨巍奏言臣原未訾与郊为小人汝训漫然加臣不知何谓巡抚张九一以边功抚臣奏荐推用初不以与郊故与郊乌得而趣之科道诸臣或内或外随宜量用何尝有轩轾于其间又言近日诸臣建言臣往往调停其间不过欲诸臣勉修职业保国家无事乃谓臣决裂政体汝训以一卿寺攻讦言官此则非政体之大者  上曰言官为朝廷耳目以紏察弹劾为职京堂官擅自参论箝制言官大坏政体王汝训调南京用陈与郊照旧供职

○癸丑升右通政张汝济为光禄寺卿

○兵部题剿叛酋杨九乍等有功参将郭成等纪录土知府禄荣等分别奖赏从之

○巡视京营科道官洪有复等奏言  寿宫做工班车人多工少若必待三拨工完不惟日月稽迟抑且月粮不继宜及时放归以恤军力部议以工程浩大量留五百名应用并乞申饬以后非系重大事情请旨差委者不得概用班军诏如议行

○甲寅兵部以三年京营阅视例应钦命太监一员  上命张诚同往

○  孝恪皇后忌辰祭  永陵遣武进伯朱世雍行礼

○命镇守狭西总兵官署都督同知张臣以原官挂印镇守甘肃等处

○戊午  潞王翊镠奏景王遗下庄田等项已蒙赐给臣府管业该巡抚官以册籍未完欲行题请议令有司徵角□羊乞敕仍照原议给臣管业  上已赐允户部覆湖广抚按官奏景府遗下实在庄田房屋等项岁该徵银三万八千二百四十八两有奇卫辉去该省千有余里该府自行徵收往返骚扰难免侵渔拖欠之弊有司徵收成化年间事例宜遵旧制责令完角□羊奉旨庄田地土查勘明白还给该府管业差去人员违旨犯法的抚按官指名参奏

○兵部覆应天巡抚周继等奏苏州府城垣岁久颓坏欲于常镇二府积剩海防银内动支一万六千八十两委官修理又议巡抚标下设坐营中军官一员统领标兵巡兵并苏州一卫官军俱如拟行

○庚申  英宗睿皇帝忌辰祭  裕陵遣永康侯徐文炜行礼

○诏发太仆寺马价银一万两于蓟镇以备春防犒赏

○调补分守宣府东路永宁等处右参将黄明臣分守大同西路地方分守山西太原等处左参将张充实分守宣府东路永宁地方

○命原任后军都督府佥书署都督佥事刘承嗣充总兵官镇守狭西等处地方

○巡抚湖广都御史邵陛奏兴国州系湖湘右掖南接江西瑞昌县伪汉陈友谅遗孽改姓柯氏与部曲谈吴王三家逋居兴瑞连界之所子孙日益蕃衍或百十为群击牛享士白昼劫夺将来必有叵测之患议于界首堡地方专设一县使隶兴国以便防御又以黄梅县与南直宿松太湖接壤向为盗贼渊薮议于直隶陈汉山地方添设防兵而以原设安庆守备移驻统领<锍-釒>下部议

○辛酉礼部以今年庚寅请  上亲祭  东郊  上命暂遣公徐文璧行礼

○壬戌辅臣申时行等以豫教已有  明旨请  皇上亲定出阁吉期<锍-釒>入留中

○升吏科都给事陈与郊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甲子改南京光禄寺少卿董裕为光禄寺少卿

○刑部侍郎詹仰庇以病乞休不允

○吏部尚书杨巍以病乞休  上慰留不允

○升山东副使吴同春为山东右布政使管理漕运事务○乙丑巡抚甘肃李廷仪奏言十月十二日套虏吉囊紏合火落赤等指抢生番两路并进侵犯射死居民抢掠牲畜乞敕兵部查议虏酋吉囊等容臣等差通官诘责如果认罪罚服免革市赏如或不悛重则问罪兴师轻则闭关谢绝以为款虏犯顺者之戒并行巡按御史分别各官功罪有无隐匿  上令兵部议覆

○巡按广东御史黄正色奏议防珠池四事一添设官兵以扼险要一限制船器以去盗资一分信盘诘以遏入路一重惩窝贩以杜匿藏俱如议行

○丁卯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曾朝节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陆可教充  玉牒纂修官

○戊辰  孝静毅皇后忌辰祭  康陵遣南和伯方烨行礼

○升河南参议李化龙为山东提学副使○升广东参议李蕴为贵州威清兵备副使

○辛未升南京大理寺卿张槚为工部右侍郎

○以万全都司佥书李茂春充大同入卫游击  壬申  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圣节奉旨免朝

○赐四辅臣上尊珍馔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九

猜你喜欢
  志第六 礼仪六·刘昫
  本纪第十九 懿宗 僖宗·刘昫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李心传
  第四十六回 马贤战殁姑射山 张纲驰抚广陵贼·蔡东藩
  第十八回 借寇君颍上迎銮 收高峻陇西平乱·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论开诚之道·陈亮
  一八五 我的工作二·周作人
  六五 四七·周作人
  卷二十六·黄训
  卷四十七·佚名
  卷十·陈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佥判·唐圭璋

      水龙呤   寿太守九月初一   老人星照螺川,丽谯瑞霭笼晴昼。使君初度,满城和气,欢声盈口。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空格据律补、为公寿。   一代文章山斗。拥朱幡、暂劳分守。崇墉

  • 第八出 遇贤·李渔

    〖青玉案〗(老旦带末上)日来访遍闺中秀,非故向,名场走,要与仙郎求配偶。选娇遴艳,不教遗漏,此意君知否?奴家许仙俦,自与吕郎订约之后,把他择配的事,时刻放在心头。但凡选择妇人,毕竟以色为主,有了绝色,方问其才;况且吕郎的面貌,岂是寻

  • 诗本音卷八·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大雅文王在上于昭于天【一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十七真】有周不显帝命不时【七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音以 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亹亹文王令闻不已【六止】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六止】文王孙子【见上】

  • 第十三出 效款·许自昌

    【天下乐】〔旦上〕夜半妖星照水滨。遭逢梁上相惊。探踪迹。凭闺阃。侧望伤神不自禁。万事干戈裏。低垂气不苏。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奴家昨夜门掩梨花。户扃鱼钥。不惊淸梦。来旣无踪。劫尽黄金。去又无

  • 卷二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二十八地理温泉赋【有序        汉】张 衡阳春之月百草萋萋余在逺行顾望有怀遂适骊山观温泉浴神井风中峦壮厥类之独美思在化之所原感洪泽之普施乃为赋云览中域之珍怪无斯水之神灵

  • 章泉稿巻五·赵蕃

    宋 赵蕃 撰记截畱纲运记铅之阜宝藏兴焉铅之泉宝货化焉兴者有时化者无穷方泉之蒙孰知其功布衣张甲体物索理献言以佐圜法宋绍圣间诏经理之隄泉为池疏池为沟布铁其中期以浃旬铁化为铜场兵千夫服劳力作糗粮惟邑之供冶台

  • 卷三十八·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八 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古今体诗四十四首【起绍圣元年甲戌秋自江西赴岭外十月到惠州尽是年十二月作】 过庐山下【并引】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

  • 第三十四回 镇湘中谯王举义 失石头元帝惊心·蔡东藩

      却说元帝连接逆表,已知王敦造反,不由的动起怒来,当下飞召征西大将军戴渊,镇北将军刘隗,还卫京师,一面下诏讨敦。略云:  王敦凭恃宠灵,敢肆狂逆,方朕太甲,欲见幽囚,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今当统率六军,以诛大逆,有杀敦者封五千户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宣德十年冬十月己亥朔享 太庙遣卫王瞻埏行礼○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册封永和王济烺第三女为赵城县主命太原右卫中右千户所总旗吴海子亮为仪宾赐诰命冠服等件○遣行在户部左侍郎王佐往甘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正德十年二月己丑朔升湖广右布政使李昆为狭西左布政使○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右都御史陶琰以老疾乞退 上温旨慰留之○庚寅楚雄府地震○旌表直隶定远县妇女居氏等五十六人居氏为方淳妻丁氏方清妻王氏贾清妻钱氏郑翱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六·阿桂

    十月丙戌上谕军机大臣曰昨秋闻川省自用兵以来正佐各官员缺乆悬地方公务多有贻误曾谕令该督将出差各缺速委妥员接署实力整顿毋使丛脞今闻川省州县委署之员竟有一人兼摄数篆有相隔一两县亦令兼署者地方各有职司一人而署

  • ·东槎纪略姚莹(原署“阙名”)·埔里社纪略·丁曰健

    浦里社者,台湾彰化县之归化番社也。其地在彰化东南山内,为社二十有四。府志所载曰埔里、曰决里、曰毛啐、曰猫丹、曰社仔、曰木扣、曰木武郡、曰子黑、曰子希、曰倒咯、曰峦恋、曰田仔、曰猫兰、曰田头、

  • 朱吟江·佚名

    朱吟江先生小传朱先生名得传号吟江江苏嘉定人先世业儒乐善好施与洪杨乱后家道中落其尊人檀甫公始改习贾然上念两世好善之德下顾一身失学之悲慨然有建庄设学之志不幸逝世所愿未遂先生幼年孤露就商沪滨待人接物一本谦和

  • 卷四十二 论语二十四·黎靖德

      ◎颜渊篇下   △仲弓问仁章   文振说"仲弓问仁",谓:"上四句是主敬行恕,下两句是以效言。"曰:"此六句,又须作一片看始得。若只以下两句作效验说,却几乎闲了这两句。盖内外无怨,是个应处,到这里方是充足饱满。如上章说'

  •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嗔恚有薄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谓五道。一谓天道。二谓人道。三谓饿鬼道。四

  •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四·希叟绍昙

    小参结夏小参。(拈主丈云)二千年前。摩竭提国。(卓下云)亲行此令。车不横推。理无曲断。二千年后。静深堂上。(卓云)小店新开。阿魏无真。水银无假。当场辨的。应用无亏。垂一机。坐断天下人舌头。使一星。毒入天下人

  •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佚名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篇系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言传授都功版文之盟信科仪。所谓「都功版文」,实即正一道士受任或迁升二十四治职官之任命书,以朱

  • 华严经感应传·胡幽贞

    全一卷。唐代胡幽贞刊纂。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原为法藏之弟子惠英编成二卷。建中四年(783),四明山胡幽贞重新整理成一卷。内容为华严经信仰者之感应事迹,可作为唐代华严经信仰之研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