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日韦传

张日韦,汝州襄城人。祖父名德政,武德年中(618)为郓州刺史。日韦在景龙初年(710)为铜革是令,家境豪富,喜爱结交宾客,以射猎自娱。适逢临淄王为潞州的别驾,日韦暗记其英姿,全身心供奉,每天侍奉游玩。直到乐人赵元礼从山东来,带有美丽的女子,善于歌舞,帝王宠爱她,居住在日韦的宅第。生废太子瑛。唐隆元年六月,王清内乱,升为皇太子,晋升为宫门大夫,常常与诸王、姜皎、崔涤、李令问、王守一、薛伯阳在太子左右博求欢颜。这年,张日韦被提升为左台侍御史,数月后升为御史台中丞。

先天元年(712),太子即位,居住在武德殿。太平公主欲意图谋,广树朋党,张日韦与仆射刘幽求恳请皇上早做防备。太平公主听说后,到睿宗面前陈叙,于是将张日韦流放到岭南峰州,将刘幽求贬谪到岭外。直到太平公主阴谋败露后,刘幽求被追拜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张日韦为大理卿,被封为郑国公,实封三百户,一个月后又加封兼雍州长史。这年十二月,改元为开元,以雍州为京兆府,长史为尹。张日韦是第一个迁往京兆的官员,在朝廷内常常出席高官的私宴,出外每每主持国家政事,倍受皇上恩宠。张日韦也有应付事务的才干,不久升迁为太子詹事,又升为尚书左右丞,再拜为左羽林大将军,多次为左金吾大将军,又为殿中监、太仆卿。

二十年(732),由于张日韦年事已高,赠特进之职。张日韦的儿子履冰、季良,弟弟张晤都排此行列。天宝初年(742),张日韦还乡拜扫,皇上特赐予锦袍缯彩,还赐以诗以示特别恩宠,传令的车马往来穿梭,命令各郡县供奉准备。张日韦鬓发华皓,坐在车中,其儿子弟弟的车马首尾相连长达数里,衣冠华丽。中使在路途中不断追赐药物。到达襄城一个多月,皇帝下诏书还京。五年(746)死去,享年九十多岁,赠授开府仪同三司。其后,张日韦的儿子履冰为金吾将军,季良为殿中监,都官居高位,受到人们赞扬。张日韦年高命寿,始终善保品性。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二·宋濂
  卷五十六·志第三十二·礼十·张廷玉
  卷九十·志第五十七·柯劭忞
  ●卷一·佚名
  卷第十·徐鼒
  题词·薛时雨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五·佚名
  今献备遗卷二十四·项笃寿
  第一五五札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七日一一三二三—一三·佚名
  第一三八提讯名单(堂谕)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日一一三一九—一·佚名
  卷二百八·佚名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吕思勉
  光緒七年·曾纪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 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 王九思 白头吟 种花不盈藩种槿常满园结发为夫妇中道相弃捐今为陌路尘昔为比翼鸟鸟飞东西去芳华不自保盈盈白玉

  • 卷二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九 陈子昂 感遇诗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晩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揺落衆芳竟何成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

  •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世祖十二·宋濂

        ◎世祖十二   二十五年春正月,日烜复走入海,镇南王以诸军追之,不及,引兵还交趾城。命乌马儿将水兵迎张文虎等粮船,又发兵攻其诸寨,破之。己丑,诏江淮省管内并听忙兀带节制。庚寅,祭日于司天台。赐诸王火你赤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康熙五十年。辛卯。秋七月。戊子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傅尔丹行礼  ○壬辰。科尔沁多罗贝勒巴克什古尔、来朝。  ○丁酉。孝懿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予故文华殿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张玉书祭葬。加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二·阿桂

    八月丁丑阿桂丰升额海兰察额森特奏言【臣】等于十五日十六日由托古鲁山腿赶挐木栅而下该处距贼寨甚近而科布曲山腿鎗礮及转经楼等处鸟鎗均可相及贼又伏于各寨内不时出扰我兵迎住截杀殱戮颇多但托古鲁山腿迤将尽处有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南北交兵齐和帝中兴元年魏镇南将军元英上书曰萧寳卷骄纵日甚虐害无辜其雍州刺史萧寳东伐秣陵扫土兴兵顺流而下唯有孤城更无重卫乃皇天授我之日旷载一逢之秋此而不乘将欲何待臣乞躬帅步骑三万直指沔隂据襄

  • 《宋书》简介·沈约

    《宋书》南朝梁·沈约 撰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

  • 赵扌卞传·脱脱

    赵扌卞,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后,任武安军节度推官。有人在大赦前伪造公章,在大赦后使用,执法人员认为他该死,赵扌卞说:“大赦前没有使用,大赦后没有制造,不该死。”终使得罪犯免于一死。历任崇安、海陵、江原三县知县,泗

  • 第十五章 北方之长期纷乱【五胡十六国】·钱穆

    晋室东迁,衣冠南渡,北方中国便陷入长期的纷乱状态中。史称为五胡十六国,先后凡一百三十六年。一、五胡十六国撮要五胡:一、匈奴。一支居山西,建国为前赵。【初称汉。】又一支在河西张掖,建国为北凉。【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

  • 第五节 选 举(上)·吕思勉

    用人首重才德,才德必征诸行实,行实必考诸乡间,此汉以前选举之法所由立也。汉末,人士播迁,考详无地,于是九品中正之制兴焉。其法既极弊而不可挽救,而乡举里选之制又卒不可复,而科目兴矣。《通典·选举典》云:“南朝至于梁、陈,北

  • 卷十二 学六·黎靖德

      ◎持守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士毅〕   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夔孙〕   古人言志帅、心君,须心有主张,始得。〔升卿〕   心若不存,一身便无所主宰。〔祖道〕   才出门,便千岐万辙,若不是自

  • 卷十一·陆九渊

    卷十一 与朱济道 此理在宇宙间,未尝有所隐遁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顺此理而无私焉耳。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极,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人惟不能立乎大者,故为小

  • 第十一章 13·辜鸿铭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辜讲孔子祖国(鲁国)有一派人提议修建一座新政府楼。孔子的一位学生(闵子骞)说,“为什么不保留旧楼,改造一下来适应当前的情况呢?为什么要修建一座

  • 卷五·陈栎

     钦定四库全书书集传纂疏卷五     元 陈栎 撰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召诰【左传曰武王克商迁九鼎於洛邑史记载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营周居於洛邑而後去则宅洛者武王之志周公成王成之召

  • 贵直论第三 壅塞·吕不韦

    壅塞原文:五曰: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

  • 译文 卷十 政事·朱熹

    卷十 政事10&middot;01 伊川先生上疏曰:夫钟,怒而击之则武,悲而击之则哀,诚意之感而入也。告于人亦如是,古人所以斋戒而告君也。臣前后两得进讲,未尝敢不宿斋预戒,潜思存诚,觊感动于上心。若使营营于职事,纷纷其思虑,待至上前,然

  • 俱舍论记 第十四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四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二傍论已了至表无表相者。此下第三广明表.无表。就中。一明三无表。二依三别解此即明三无表。结前问起颂曰至故名律仪者。答能遮。谓能遮恶戒相续能灭。谓能灭恶戒相

  • 通玄秘术·佚名

    通玄秘术,唐人[[沈知言]撰。原本三卷,今《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书前有作者所撰序文,自称于太和初年(827)遇道士马自然。授以秘诀及药方;咸通五年(864)春又于淮南遇故人荥阳郑公,授以「神丹诸家秘要」,遂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