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惊异表吕公妻女 经大泽刘季斩蛇
话说吕公接过刘邦名帖,见贺礼甚厚,不觉大惊,亲自出到门前迎接。刘邦见了吕公,上前施礼。吕公一见刘邦状貌,愈加敬重,引到厅上。萧何见刘邦入门,两手空空,知他万钱都是假话,便笑道:“刘季本来喜为大言,都无实事。”刘邦故作不曾听见,置之不答。吕公排出酒席,请刘邦坐第一位。刘邦见坐客都是熟人,竟毫不推让,一直坐下。
到得酒席将终,吕公欲留刘邦说话,碍着众人在座,不便明言,频频以目示意,刘邦却也领会。席散之后,诸客皆归,只余刘邦一人,吕公遂对刘邦道:“吾自少最喜看相,所见之人甚多,并无如季之相,望季自己保重。吾有小女,愿奉箕帚。”刘邦见吕公说他贵相,又许以女,欣喜过望,立即认为丈人,拜辞而去。
吕公入内,便将许婚刘季之事告知其妻吕媪。吕媪怒道:“君平日常称此女相貌不凡,必须嫁与贵人。沛县令与君交好,倩媒前来议亲,君偏不允,今日何以胡乱许与刘季?”吕公道:“此事非汝妇女所知,我自有主意,断不至误却女儿终身。”遂将次女嫁与刘邦。此吕公之女即是吕后,名雉,字娥姁。刘邦既娶吕氏,也与父母别居,分得田产数亩,由吕氏耕种过活。过了数年,吕氏生下一男一女,男名盈,后为汉惠帝。女后为鲁元公主。
刘邦为亭长,不时告假回家看视。一日,吕氏带同子女正在田中除草,有一老人行过,因为口中燥渴,向吕氏乞取汤水,吕氏以汤与之。老人一面饮汤,一面端详吕氏相貌,说道:“夫人乃是天下贵人!”吕后见老人知得看相,又说她是贵人,遂将子女引到面前,请其一看。老人见了惠帝,便道:“夫人所以贵者,乃由此男。”又看女儿,也说是个贵相。老人既去,刘邦恰好回家,吕氏便说:“有一过客,看我母子之相,都说大贵!”刘邦闻言,也想寻他一看自己之相。问知其人初去未远,立即追上问明。老人看了刘邦,说道:“先前所看夫人、子、女,皆因足下而贵。足下之相,真是贵不可言!”刘邦听毕,拜谢道:“如果将来应了老丈之言,不敢忘此大德!”及至刘邦称帝,此老人早已不知去向。
刘邦自从两次经人看相,皆说大贵,自己也就抱负不凡。但不知如何而后得贵,只好仍作亭长,静待时运到来。过了一时,恰值秦始皇身死,葬于骊山,各郡县皆发遣徒刑犯人送往作工。刘邦奉沛县令之命,押送役徒前往。一班役徒惧怕作工辛苦,一路上陆续逃走,刘邦一人如何禁压得下。心想:“此去骊山,路途既远,为日尚多,现在行不到数十里,已被逃去多人,若到骊山,必定逃走一空。与其任他逃走,无力禁阻,不如索性行个方便,一概将他放去。”刘邦想定主意,行至丰邑西边大泽之中,上有一亭,土名“泽中亭”,刘邦便命众人都在亭中歇息,自己呼酒痛饮。
待得天色已晚,刘邦将一班役徒刑具全行脱下,对众说道:“诸君任便,各自逃生,吾亦从此去矣!”役徒见刘邦情愿自己亡命,放他逃走,自然感激非常,内中也有十数人情愿随着刘邦前去。余人因受恩无以为报,便大家斗出钱文,买得美酒两壶,鹿肚、牛肝各一具,送与刘邦,作为饯别之意,各各拜谢而去。
刘邦受了酒肴,又与相随十数人大家分吃。刘邦吃得已有七八分酒意,便乘兴上路,由小道穿过泽中,令一人先行。走了一程,忽见先行之人慌慌张张跑回,报道:“前面有一条大蛇,拦住去路,身长数丈,昂首吐舌,甚属可畏!还是回去为妙。”刘邦酒后胆壮,听了说道:“壮士行路,有何恐惧!”遂大步向前,拔出随身佩剑,照着蛇身砍去。霜锋一过,竟将大蛇斩为两段。刘邦见蛇已死,将剑拭净,插入鞘内,依旧前行。
约有数里,酒气发作,就在路旁睡着。一觉醒来,却见有人也由原路行至。此人本是刘邦乡里,一见刘邦,即说道:“适才遇见一桩怪事!”刘邦问是何事?其人道:“我一路行来,远远闻得哭声,心中正在疑惑,及至走近,却见一条死蛇横在路上,旁边有一老妪,对着死蛇痛哭。我即问她因何事故,哭得如此伤心,老妪说是‘有人杀死吾子!”我问:‘汝子因何被杀?’老妪道:‘吾子本是白帝子,化为一蛇,挡着道路。如今却被赤帝子斩了!所以伤心痛哭。’我听此言,心想‘此老妪一派胡说’!正要责备她,忽然老妪不见。汝道是否怪事?但不知此蛇究为何人所杀?”刘邦听了,口中不言,心中暗自欢喜,从此益加自负。即相从之十余人,在旁闻了此言,亦更畏服。刘邦遂往芒、砀山间隐居去了。以上所述,就是世俗相传汉高祖斩蛇起义一段故事。
说起斩蛇之剑,相传也非凡器。当战国秦昭襄王时,太公一日偶在田间走行,遇一村野之人,赠以古刀一柄,说道:“此刀乃殷高宗伐鬼方时所制。”太公接来一看,见刀长三尺,上有铭字,不能辨识,遂谢了其人,将刀常佩在身。后太公游到丰、沛山中,寓居穷谷。
偶然出外闲行,忽见山泽之间有一人开炉冶铸,太公便行到近旁,坐下歇息。因问其人:“铸造何器?”冶工笑道:“吾为天子铸剑,公当谨守秘密,勿得漏言!”太公听了,正在诧异,冶工瞥见太公身旁佩刀,知是宝物,便问:“此刀何从而得?”太公备述野人相赠之语。冶工道:“若得足下佩刀,杂入炉中铸之,便成神器。能削平祸乱,威定天下。”太公见说,慨然解下佩刀,投入烟焰之中,果然铸成一剑。冶工便将此剑授与太公,令杀三牲衅祭。太公以剑赐与刘邦,刘邦遂用此剑斩蛇。
及天下既定,此剑作为传国之宝,藏于宝库。剑上用七彩珠、九华玉为装饰;又以五色琉璃为匣,剑在匣内,光彩犹能透出外面。每经十二年磨洗一次,锋芒常如霜雪。每开匣拔鞘,飒然风生,剑光射人眼目,不可逼视。守库之人又常见有白气如云,出于户外,形状蜿蜒,俨如龙蛇。吕后因改库名为“灵金”。惠帝即位,遂将此库贮藏禁兵,名为“灵金内府”。一直传至西晋武帝时,此剑与孔子履并藏武库被焚,此是后话。欲知刘邦以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之八百三十九·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八·朱国祯 提要·耿定向 西汉年纪卷八·王益之 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卷十七·司马贞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庾亮传·房玄龄 康绚传·姚思廉 卞彬传·李延寿 尧暄传·李延寿 张浩传·脱脱 张柔传·宋濂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九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