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回 惊异表吕公妻女 经大泽刘季斩蛇

话说吕公接过刘邦名帖,见贺礼甚厚,不觉大惊,亲自出到门前迎接。刘邦见了吕公,上前施礼。吕公一见刘邦状貌,愈加敬重,引到厅上。萧何见刘邦入门,两手空空,知他万钱都是假话,便笑道:“刘季本来喜为大言,都无实事。”刘邦故作不曾听见,置之不答。吕公排出酒席,请刘邦坐第一位。刘邦见坐客都是熟人,竟毫不推让,一直坐下。

到得酒席将终,吕公欲留刘邦说话,碍着众人在座,不便明言,频频以目示意,刘邦却也领会。席散之后,诸客皆归,只余刘邦一人,吕公遂对刘邦道:“吾自少最喜看相,所见之人甚多,并无如季之相,望季自己保重。吾有小女,愿奉箕帚。”刘邦见吕公说他贵相,又许以女,欣喜过望,立即认为丈人,拜辞而去。

吕公入内,便将许婚刘季之事告知其妻吕媪。吕媪怒道:“君平日常称此女相貌不凡,必须嫁与贵人。沛县令与君交好,倩媒前来议亲,君偏不允,今日何以胡乱许与刘季?”吕公道:“此事非汝妇女所知,我自有主意,断不至误却女儿终身。”遂将次女嫁与刘邦。此吕公之女即是吕后,名雉,字娥姁。刘邦既娶吕氏,也与父母别居,分得田产数亩,由吕氏耕种过活。过了数年,吕氏生下一男一女,男名盈,后为汉惠帝。女后为鲁元公主。

刘邦为亭长,不时告假回家看视。一日,吕氏带同子女正在田中除草,有一老人行过,因为口中燥渴,向吕氏乞取汤水,吕氏以汤与之。老人一面饮汤,一面端详吕氏相貌,说道:“夫人乃是天下贵人!”吕后见老人知得看相,又说她是贵人,遂将子女引到面前,请其一看。老人见了惠帝,便道:“夫人所以贵者,乃由此男。”又看女儿,也说是个贵相。老人既去,刘邦恰好回家,吕氏便说:“有一过客,看我母子之相,都说大贵!”刘邦闻言,也想寻他一看自己之相。问知其人初去未远,立即追上问明。老人看了刘邦,说道:“先前所看夫人、子、女,皆因足下而贵。足下之相,真是贵不可言!”刘邦听毕,拜谢道:“如果将来应了老丈之言,不敢忘此大德!”及至刘邦称帝,此老人早已不知去向。

刘邦自从两次经人看相,皆说大贵,自己也就抱负不凡。但不知如何而后得贵,只好仍作亭长,静待时运到来。过了一时,恰值秦始皇身死,葬于骊山,各郡县皆发遣徒刑犯人送往作工。刘邦奉沛县令之命,押送役徒前往。一班役徒惧怕作工辛苦,一路上陆续逃走,刘邦一人如何禁压得下。心想:“此去骊山,路途既远,为日尚多,现在行不到数十里,已被逃去多人,若到骊山,必定逃走一空。与其任他逃走,无力禁阻,不如索性行个方便,一概将他放去。”刘邦想定主意,行至丰邑西边大泽之中,上有一亭,土名“泽中亭”,刘邦便命众人都在亭中歇息,自己呼酒痛饮。

待得天色已晚,刘邦将一班役徒刑具全行脱下,对众说道:“诸君任便,各自逃生,吾亦从此去矣!”役徒见刘邦情愿自己亡命,放他逃走,自然感激非常,内中也有十数人情愿随着刘邦前去。余人因受恩无以为报,便大家斗出钱文,买得美酒两壶,鹿肚、牛肝各一具,送与刘邦,作为饯别之意,各各拜谢而去。

刘邦受了酒肴,又与相随十数人大家分吃。刘邦吃得已有七八分酒意,便乘兴上路,由小道穿过泽中,令一人先行。走了一程,忽见先行之人慌慌张张跑回,报道:“前面有一条大蛇,拦住去路,身长数丈,昂首吐舌,甚属可畏!还是回去为妙。”刘邦酒后胆壮,听了说道:“壮士行路,有何恐惧!”遂大步向前,拔出随身佩剑,照着蛇身砍去。霜锋一过,竟将大蛇斩为两段。刘邦见蛇已死,将剑拭净,插入鞘内,依旧前行。

约有数里,酒气发作,就在路旁睡着。一觉醒来,却见有人也由原路行至。此人本是刘邦乡里,一见刘邦,即说道:“适才遇见一桩怪事!”刘邦问是何事?其人道:“我一路行来,远远闻得哭声,心中正在疑惑,及至走近,却见一条死蛇横在路上,旁边有一老妪,对着死蛇痛哭。我即问她因何事故,哭得如此伤心,老妪说是‘有人杀死吾子!”我问:‘汝子因何被杀?’老妪道:‘吾子本是白帝子,化为一蛇,挡着道路。如今却被赤帝子斩了!所以伤心痛哭。’我听此言,心想‘此老妪一派胡说’!正要责备她,忽然老妪不见。汝道是否怪事?但不知此蛇究为何人所杀?”刘邦听了,口中不言,心中暗自欢喜,从此益加自负。即相从之十余人,在旁闻了此言,亦更畏服。刘邦遂往芒、砀山间隐居去了。以上所述,就是世俗相传汉高祖斩蛇起义一段故事。

说起斩蛇之剑,相传也非凡器。当战国秦昭襄王时,太公一日偶在田间走行,遇一村野之人,赠以古刀一柄,说道:“此刀乃殷高宗伐鬼方时所制。”太公接来一看,见刀长三尺,上有铭字,不能辨识,遂谢了其人,将刀常佩在身。后太公游到丰、沛山中,寓居穷谷。

偶然出外闲行,忽见山泽之间有一人开炉冶铸,太公便行到近旁,坐下歇息。因问其人:“铸造何器?”冶工笑道:“吾为天子铸剑,公当谨守秘密,勿得漏言!”太公听了,正在诧异,冶工瞥见太公身旁佩刀,知是宝物,便问:“此刀何从而得?”太公备述野人相赠之语。冶工道:“若得足下佩刀,杂入炉中铸之,便成神器。能削平祸乱,威定天下。”太公见说,慨然解下佩刀,投入烟焰之中,果然铸成一剑。冶工便将此剑授与太公,令杀三牲衅祭。太公以剑赐与刘邦,刘邦遂用此剑斩蛇。

及天下既定,此剑作为传国之宝,藏于宝库。剑上用七彩珠、九华玉为装饰;又以五色琉璃为匣,剑在匣内,光彩犹能透出外面。每经十二年磨洗一次,锋芒常如霜雪。每开匣拔鞘,飒然风生,剑光射人眼目,不可逼视。守库之人又常见有白气如云,出于户外,形状蜿蜒,俨如龙蛇。吕后因改库名为“灵金”。惠帝即位,遂将此库贮藏禁兵,名为“灵金内府”。一直传至西晋武帝时,此剑与孔子履并藏武库被焚,此是后话。欲知刘邦以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之八百三十九·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八·朱国祯
  提要·耿定向
  西汉年纪卷八·王益之
  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卷十七·司马贞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庾亮传·房玄龄
  康绚传·姚思廉
  卞彬传·李延寿
  尧暄传·李延寿
  张浩传·脱脱
  张柔传·宋濂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九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七出 芳殒·孟称舜

    【海棠春】〔贴扶病旦上〕病魂灵飞去多回次,博不得一声疼惜,泪点血成殷。哭向空房死。非缘多病怯秋寒,只为伤情泪滴潺。人欲求生生不得,我今求死死偏难。〔贴〕小姐是何意儿?老爷只望小姐病起,完成亲事,小姐怎生只说个要死?〔

  • ●词话下卷·沈雄

    ◎金词话○海阅柳词图南侵鹤林玉露曰:海陵阅柳永望海潮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立马吴山之志。淳熙中,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罗

  • 提要·陈孚

    (臣)等谨案陈刚中诗集三卷附録一卷元陈孚撰孚字刚中天台临海人厯官奉直大夫台州路总管府治中事迹具元史本传此集卷一题曰观光稿乃至元中孚以布衣上大一统赋江浙行省闻于朝署上蔡书院山长考满谒选京师时所作卷二题曰交州

  • 天台续集拾遗·李庚

    诗一首奉送崇教大师归天台山寿昌寺杨 亿暂别云山已及方袍初日耀兰芽吟诗池上生春草説法庭中散寳花桂檝去依随岸桞松轩归赏赤城霞御书满箧新颁得应向三吴到处夸七言八句诗一章送崇教大师南归陈尧叟能名浄行达皇闱振

  • 卷七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四峰类五言古登太白峰        【唐】李 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闗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送温处士归黄山白

  • 贤君第十三·王肃

    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君,孰为最贤?”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公曰:“吾闻其闺门之内无别,而子次之贤,何也?”孔子曰:“臣语其朝廷行事,不论其私家之际也。”公曰:“其事何如?”孔子对曰:“灵公之弟曰,灵公弟子渠牟,其

  •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佚名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八日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奉文应禁各书,粤西节次准咨搜查,据各属先后呈缴,经前抚臣吴虎炳、李世杰先后咨送军机处销毁,并恭折奏明在案。臣到任后

  • 卷二十三 海陵淫暴·李有棠

    熙宗皇统九年冬十二月丁巳,平章政事亮弑其君亶而自立。亮字元功,本讳都古鲁讷,辽王宗幹次子也。母大氏,天辅六年壬寅岁生。天眷三年以奉国上将军赴宗弼军前任使,拜行军万户,擢中京留守。为人僄急,多残忍,猜忌任数。初,熙宗以太

  • 三三、赵简子卒年考·钱穆

    《赵世家》:“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年表》:“周定王十二年,襄子元。”梁氏《志疑》辨之云:“《左传》鲁哀公二十年,越围吴,赵襄子降于丧食。时居简子丧,故遣楚隆问吴王于军中,称先主、先臣,则简

  • 卷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田赋考【三】田赋之制雍正元年谕户部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赡给倘遇荒歉民食维艰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惟开垦一事於百姓最有裨益但

  • 断讼 第十九·王符

    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也,盖世推移而俗化异也〔二〕。俗化异则乱原殊,故三家符世〔三〕,皆革定法〔四〕。高祖制三章之约〔五〕,孝文除克肤之刑〔六〕,是故自非杀伤盗臧,〔七〕文罪之法,轻重无常,各随时宜,要取足用劝

  • 孟子集注考证卷三·金履祥

    滕文公上滕【姬姓之國今徐州北一百九十里滕縣有古滕城】過宋【呂成公大事記周赧王元年孟軻致為臣於齊而歸二年孟軻自齊之宋自宋適滕按孟子致為臣於齊歸鄒而即如宋與宋勾踐戴不勝等答問則滕世子過宋而見孟子當在此時自

  •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初分巧便行品第六十三之二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以二故摄受布施波罗蜜多。不以二故摄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以二故摄受内空。不以二故摄受外空内外

  • 僧众参加竞选的途径·太虚

    僧众于自由职业资格得被选为县参议、省参议及国大代表外,尚应注意竞选区域代表。应知以佛教的各县支会各省分会为据点,参加区域的选举,先以个人在所属县区域或省治的声望、地位、财产,及联络运动力取得候选人资格,竞选为县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八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八卷广出俱尸城缘起 广出俱尸城涅槃缘起 广出须达缘起 广出逐外道缘起师子吼品之第五师子吼言世尊十六大国(至)拘尸那城入般涅槃案。僧亮曰。众生有待处漏尽。此下将辨处为道。故发问

  • 卷第六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四说不净观相差别已。次应辩持息念。此差别相云何。颂曰。息念慧五地  缘风依欲身二得实外无  有六谓数等论曰。言息念者。即契经中所说阿

  • 佛般泥洹经·佚名

    佛教经典。西晋泰始五年(269)竺法护译(《开元录》误作帛法祖译)。二卷。内容与《长阿含》之《游行经》大同。此经为部派佛教“涅槃”说的一种,与大乘《大般涅槃经》不同。异译本有:《大般涅槃经》三卷,东晋法显译;《般泥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佚名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此即《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流通本也。然亦无神咒,及八菩萨名。今之八菩萨名,乃后人依灌顶第十二经添入。今之神咒,乃后人依七佛本愿经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