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六

王礼考【二十二】

亲王公卿以下车舆仪从

【臣】等谨按古者以卤簿为仪从之通名叶梦得引史所载御史中丞建康令皆有卤簿是也又宋史仪卫志大驾卤簿导驾官开封令开封牧太常卿司徒御史大夫兵部尚书谓之六引以上各用本品卤簿是以马考有公卿以下车辇卤簿一门元明以来卤簿之名不施於臣下而尊卑仪从具有差等今据

大清会典所载王公以下仪卫及文武各官仪从舆马

之制具着於篇

亲王仪卫明轿一木质洒金不施幰盖通高三尺三寸倚高一尺六寸座高一尺七寸纵一尺八寸横二尺二寸直辕二各长一丈五尺横杆二各长六尺二寸肩杆四各长五尺皆髤朱饰金舁以八人暖轿一银顶金黄盖幨红帏缎氊随时通高六尺余制与明轿同五龙繖一红罗三幨绣龙五曲柄髤朱花繖二红罗绣杂花瑞草繖二红罗销金瑞草皆直柄髤朱花扇二红罗绣杂花孔雀扇二青罗绣孔雀柄皆髤朱豹尾枪四铁刃竹柄首冒以木通髤朱绘云龙注朱旄悬豹尾旗枪十云罗直幅【色各从本旗纛亦如之】长三尺广一尺三寸杆如豹尾枪大纛二云罗斜幅绣金龙缘为火焰形直径三尺三寸斜径七尺五寸杆攒竹髤朱首冠涂金铜顶注朱旄条纛二云罗直幅长二丈广二尺四寸五分余如大纛吾仗四木质髤朱长七尺骨朶四刻木为香草六瓣旁缀圆珠承以龙首皆饰金柄攅竹髤朱卧瓜立瓜各四皆刻木髤金柄如骨朶仪刀四铁刃木鞘挽緑皮饰以铜

郡王仪卫明轿一【凡制同前者不复详】暖轿一红盖幨帏四龙繖一瑞草繖花扇孔雀扇豹尾枪各二旗枪八条纛二吾仗四骨朶卧瓜各二立瓜四仪刀二【自郡王以上轿夫执事人均用绣团狮緑缎衣】

贝勒仪卫明轿一暖轿一红盖青幨红帏瑞草繖花扇各二旗枪六条纛一吾仗骨朶卧瓜立瓜各二【自贝勒以上舁轿俱以八人】

贝子仪卫明轿一暖轿一红盖幨青帏瑞草繖一花扇二旗枪六条纛一吾仗骨朶立瓜各二

镇国公仪卫明轿一暖轿一皂盖红幨皂帏瑞草繖孔雀扇各一旗枪六吾仗骨朶各二

辅国公仪卫明轿一暖轿一青盖红幨青帏瑞草繖孔雀扇各一旗枪六吾仗骨朶各二【自贝子至辅国公舁轿俱用四人轿夫执事人用索緑缎衣自王以下公以上轿夫执事人均用黑氊帽缀红绒缨挿红翎系红布带】

固伦额驸仪卫红繖一云罗不施绣青扇二饰以方金四豹尾枪二旗枪十红棍四【执事人青帽挿红翎青衣红带和硕额驸执事人员红帽挿緑翎青衣红带】

民公仪卫【和硕额驸同】杏黄繖二云罗不施绣青扇二饰以方金四旗枪十红棍四

侯仪卫【郡主额驸同】杏黄繖一青扇二饰以方金三旗枪十红棍四

伯仪卫杏黄繖一青扇二饰以圆金四旗枪十金黄棍四

子仪卫杏黄繖一青扇二饰以圆金四旗枪八金

黄棍二

男仪卫杏黄繖一青扇二饰以圆金三旗枪八金黄棍二

镇国将军仪卫【辅国将军县主额驸同】杏黄繖一青扇一旗枪六

奉国将军仪卫【奉恩将军郡君额驸同】青扇一旗枪六【镇国将军以下凡宗室轿夫执事用青布衣黑氊帽上挿緑翎系緑鐶红带】

县君额驸仪卫青扇一旗枪四

乡君额驸仪卫青扇一旗枪二

自亲王以下仪卫遇大典礼及出使全设常日在

京师亲王前引十後从六世子郡王前引八後从六乘马俱用金黄缰贝勒长子前引六後从六贝子前引四後从六乘马俱用紫缰公侯伯子固伦额驸和硕额驸郡主额驸前引二後从八男镇国将军县主额驸前引二後从六郡君额驸前引二後从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前引一後从四县君额驸後从二乡君额驸後从一乘马俱用青缰凡蒙古亲王销金红繖二条纛二旗枪十郡王销金繖一条纛一旗枪八贝勒红繖一条纛一旗枪六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红繖一旗枪六遇行围出师俱用之马缰不得用金黄色紫色

京官仪从

一品杏黄繖一青扇二饰以圆金四各用清汉文书衔旗枪八杏黄色火焰缘金黄棍四

二品杏黄繖一青扇二饰以圆金三旗枪六金黄棍二

三品杏黄繖一青扇二饰以圆金二旗枪六金黄棍二

四品杏黄繖一青扇二洒以金旗枪四五品以下青扇一

常日在

京师惟用扇一品前引二後从八二品前引二後从六三品前引二後从四文官三品以上用甘蔗棍二武官三品以上用?竹棍二四品以下不用前引

直省文官仪从

总督杏黄繖青扇飞虎旗兵拳雁翎刀兽劒金黄棍桐棍槊回避牌肃静牌各二旗枪四青旗八河道漕运总督并同

巡抚杏黄繖青扇兽劒金黄棍桐棍槊回避牌肃静牌旗枪各二青旗八学政盐政织造暨各

钦差官由三品以上者并同

布政使杏黄繖青扇金黄棍槊回避牌肃静牌各二青旗六学政盐政织造暨各

钦差官由四品以下者并同按察使亦同

道杏黄繖青扇各一桐棍槊回避牌肃静牌各二青旗四知府同

府佐贰蓝繖青扇各一桐棍槊各二肃静牌二青旗四知州知县并同

县丞蓝繖一桐棍二

学官蓝繖一

杂职竹板二

直省武官仪从

提督杏黄繖青扇飞虎旗兵拳雁翎刀兽劒刑杖回避牌肃静牌各二旗枪四青旗八

总兵官杏黄繖青扇飞虎旗大刀兽劒回避牌肃静牌旗枪各二青旗八

副将杏黄繖一青扇二金黄棍回避牌肃静牌各二青旗六参将游击都司青扇一青旗四余并同守备杏黄繖青扇各一金黄棍二青旗四

京官满洲文武均乘马一品文官年老疾病不能乘马者许乘轿汉人文官乘轿三品以上顶用银帏盖用皂在京舁夫四出京舁夫八四品以下顶用锡舁夫二出京四

直省文官乘轿督抚舁夫八司道以下敎职以上舁夫四杂职乘马余同京官总督河道漕运视总督学政盐政织造暨各

钦差官三品以上视巡抚四品以下视两司武官乘马将军副都统提督总兵官有年老不能乘马者听其奏闻请

旨文三品武二品官以上用引马文武四品官以上马

系繁缨

顺治九年题准公侯伯都统尚书内大臣大学士及汉文官三品以上

皇城外许乘四人暖轿愿乘马者听

康熙元年题准满汉公侯伯都统内大臣镇国将军精奇尼哈番辅国将军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副都统阿思罕尼哈番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副都御史銮仪卫通政使大理寺卿以上在

皇城外许乘四人暖轿愿乘马者听

乾隆十五年

谕本朝旧制文武满汉大臣凡遇朝会皆乘马并不坐轿从前满洲大臣内有坐轿者是以降旨禁止武大臣坐轿未禁止文大臣今闻文大臣内务求安逸於京师至近之地亦皆坐轿若谓在部院行走应当坐轿则国初部院大臣未尝坐轿此由平时不勤习技业惟求安逸之所致也满洲大臣尚思本朝旧制遵照奉行似此并不演习乘马倘遇紧急官差将何如耶嗣後文大臣内年及六旬实不能常乘马者照常坐轿其余着禁止再王公等不分老幼一槩坐轿亦非古道嗣後长朕一辈之王公等照常坐轿其余王公内有高年者亦许坐轿余皆乘马王等既有仪卫除年节列仪卫坐轿朝贺外平时皆着乘马将此通行传知倘禁止後有坐轿者着查旗御史即行查参若御史不参奏经朕访闻一并治罪断不寛宥又

谕前因诸王及满洲大臣等皆互尚安逸行动坐轿并不乘马经朕降旨禁止坐轿是令伊等娴习武艺勿致废弛满洲旧制之意并非谓大臣等不应坐轿也近闻王大臣内有坐车者试思坐车与坐轿何异视此乃王大臣等全未识朕欲挽回满洲旧制之意转似有心致朕降旨亦觉赧顔诚不知伊等是何居心也朕思王大臣早起来圆明园连朝奏事或身有疾病坐轿亦未为不可嗣後诸王及满汉文职一品大臣如早起来圆明园或身有微疾者照常坐轿王大臣等不识朕意仍总不乘马专坐轿者经朕察出必惩数人以为衆戒伊等各宜仰体朕体恤之意勿致废弛满洲武艺应乘马之处照常乘马黾勉向上再八旗大臣以不应坐轿久经禁止近闻有坐车者伊等有何劳苦官差亦尚安逸坐车耶且伊等既有敎训官兵之责理宜为衆表率嗣後八旗大臣及部院二品以下堂官倘有坐车之人着御史等即行指名题参朕必将违禁之人治罪断不寛宥

二十一年

谕今王公大臣之轿夫开设赌场者甚多不独将旗人引诱以失生理殊为可悯致令旗人流於匪僻无所底止关系尤重是以朕从前降旨诸王一品文大臣及年老之文大臣生轿其余概不准坐轿者一则不致废弛乘马二则为旗人计将轿夫开设赌场之事清理之意今年少官卑人员皆行坐轿应将伊等察出从重处分但为日已久又无专委察参之人此次朕不深究嗣後惟准亲王郡王大学士尚书坐轿其贝勒贝子公都统等皆不准坐轿从前因年老之二品文官皆令坐轿是以年少之大臣等亦照伊等坐轿嗣後二品文大臣及京堂等无论年老与否概停坐轿仍令坐轿之王大臣等将轿夫加意管束倘有令其远居开设赌场者将该王大臣等一并议处此次降旨以後仍有私行坐轿纵令轿夫开设赌场者着步军统领及该衙门该旗御史等即行参奏从重议处若不严察以致懈弛仍蹈旧习将失察之衙门官员一并治罪断不轻恕

二十二年

谕外省驻防将军及緑营之提镇出行则皆乘舆夫将军提镇有总统官兵之责若养尊处优自图安逸亦何以表率营伍而作其勇敢之气况旗人幼习骑射即緑营中亦必以其弓马优娴始历加陞用乃一至大僚转致狃於便安忘其故步此岂国家简擢之意耶京师都统副都统既皆乘马而满洲侍郎则无论年逾六旬亦皆不得乘舆即朕巡省所至尚每日乘马而行乃外省武职独相沿陋习此甚非宜嗣後将军提镇概不许乘舆其编设轿夫并着裁革如有仍行乘坐者照违例治罪可通行传谕知之又

谕前因外省将军提镇有表率行伍之责出皆乘舆恐致狃於便安是以特行禁止但此内宣力已久之年老大员又未可一概而论嗣後如年逾七十不能常行乘马者令该员自行酌量奏闻请旨余不得假藉四十二年

谕从前不准满洲侍郎坐轿者特令其不废弛满洲旧规服习勤劳也但伊等既已年老仍令时常骑马恐伊等力不能支嗣後满洲侍郎等年至六十岁着加恩概准坐轿

公主王妃命妇车舆仪从

固伦公主仪卫【亲王福晋同】暖轿一朱轮车一皆金黄盖四角红缘金黄幨红帏辕杆轸轮均髤朱花繖三曲柄者一直柄者二皆红罗绣杂花花扇二皂罗绣杂花孔雀扇二红罗绣孔雀黑纛二云罗斜幅红仗二攅竹髤朱骨朶卧瓜立瓜各二亲王福晋同惟暖轿朱轮车红盖四角皂缘【自亲王以下各侧室均降一等】

和硕公主仪卫【世子福晋同】暖轿一朱轮车一皆红盖四角金黄缘金黄幨红帏花繖三孔雀扇黑纛红仗骨朶卧瓜立瓜各二世子福晋同惟暖轿朱轮车盖四角皂缘

郡主仪卫【郡王福晋同】暖轿一朱轮车一皆红盖四角皂缘红檐帏花繖二皆直柄孔雀扇黑纛红仗骨朶立瓜各二郡王福晋同惟暖轿朱轮车皂幨县主仪卫【贝勒夫人同】暖轿一朱轮车一皆红盖四角青缘青幨红帏红繖红仗立瓜各二贝勒夫人同惟暖轿朱轮车盖四角皂缘红幨皂帏

郡君车【贝子夫人同】朱轮红盖四角青缘红幨青帏县君车【镇国公夫人同】朱轮皂盖四角红缘红幨皂帏镇国公女乡君车【辅国公夫人同】朱轮皂盖四角青缘红幨皂帏【自公夫人以上盖幨帏均用云缎镇国将军夫人以下用素缎】

辅国公女乡君车【镇国将军夫人同】朱轮皂盖红幨青帏辅国将军夫人车朱轮青盖红幨青帏

奉国将军淑人车【奉恩将军恭人同】朱轮皂盖皂幨皂帏民公夫人车黑辕轮緑盖四角皂缘緑幨皂帏候伯夫人车緑盖四角青缘余同民公夫人子夫人车【一品命妇同】皂盖四角青缘余同候伯夫人男夫人车【二品命妇同】皂盖不缘余同子夫人

三品命妇车皂盖不缘皂幨余同男夫人【自三品命妇以下盖幨帏均用布】

四品命妇车皂盖不缘皂幨青帏余同三品命妇五品以下命妇车盖幨帏俱用青

凡朝贺许侍女随入固伦公主五亲王福晋和硕公主世子福晋俱四郡主郡王福晋县主俱三郡君贝勒夫人俱二县君以下俱一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六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司马迁
  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脱脱
  卷三十七·志第七·地理志一·脱脱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汪楫
  ●卷二百四十七·徐梦莘
  第七十七回 撤军院复归统一 开国会再造共和·蔡东藩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八·陈邦瞻
  卷之六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纪昀
  一二七八 江西巡抚何裕成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四九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一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阿哥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金佗续编卷一·岳珂
  御笔手诏·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邵怀英·唐圭璋

      怀英,字里不详。其词乃寿刘珙者,盖孝宗时人,官于胡南者。张孝详于湖居士文集卷五有送邵怀英分鲁直诗韵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得生书诗,又有元宵同张钦夫邵怀英分韵得红旗字诗。   水调歌头   寿刘帅   

  • 歴代诗话卷六十·吴景旭

      辛集下之上  宋诗  宅家  唐子西内前行云宅家喜得调元手  吴旦生曰唐宫中称天子为宅家资暇集云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犹陛下之义公主已下加子字呼为宅家子按通鉴韩建发兵围十六宅诸王

  • 卷263 ·佚名

    欧阳修 病告中怀子华原父 狂来有意与春争,老去心情渐不能。 世味惟存诗淡泊,生涯半为病侵陵。 花明晓日繁如锦,酒拨浮醅绿似渑。 自是少年豪横过,而今疑钝若寒蝇。 欧阳修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

  • 贾岛·闻一多

    (779—843)这像是元和长庆间诗坛动态中的三个较有力的新趋势。这边老年的孟郊,正哼着他那沙涩而带芒刺感的五古,恶毒的咒骂世道人心,夹在咒骂声中的,是卢仝、刘叉的“插科打诨”和韩愈的宏亮的嗓音,向佛老挑

  • ●卷上·刘敏中

      丞相素有盛德,不屑细务,重厚深沉,外莫窥其际。中统四年,自西城入觐朝廷。至尊一见,如有所感,遂以德器遇之,以心膂寄之,拜中书平章事。虽入省预政,默然寡言,几数月余。每事参决,无不中理,八座皆惊。再拜中书左丞相,次领枢密院事

  • ●卷三十六·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一。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十一日丁未。   五日辛丑康王及张邦昌归自虏(改作金)寨以张邦昌为太宰肃王及太宰张邦昌驸马都尉曹晟质於金国军前(旧校云:按宋史钦宗本纪二月庚子驸马都尉曹晟使金军癸

  • 卷九 献帝·王夫之

      〖一〗   有诡谲鸷悍之才,在下位而速觊非望者,其灭亡必速。故王莽、董卓、李密、朱泚俱不旋踵而殄。又其下者,则为张角、黄巢、方腊之妄,以自歼而已矣。其得大位,虽夺虽僭,而犹可以为数十年人民之天下之祸乱为己任;君

  • 卷六·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六婺源江永撰衣服下深衣考【兼考长衣中衣】礼记深衣篇郑氏目録云名曰深衣者以其记深衣之制也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素纯曰长衣有表则谓之中衣大夫以上祭服之中衣用素士祭以朝服中衣以布明矣

  • 卷十六·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六宋 魏了翁 撰君奭 蔡仲 多方一召公不说无疏谓召不说周之留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尊之曰君奭名同姓也陈古以告之故以名篇正义曰成王即政之初召公为保周公为

  • 卷七·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七    元 许谦 撰大雅三郑氏诗谱大雅十八篇为正经民劳之後谓之变雅文王【大一正一】周公追述文王之德戒成王经○一章子金子文王在上於昭于天谓文王之德首出庶物昭彻于天故千余年之侯

  • 孝行览第二·吕不韦

    孝行原文:一曰: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後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於孝。人主孝,则名章 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

  • 卷之五十二·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五十二信父子之信《唐书》,太宗文武大圣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母日太穆皇后窦氏,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戍午生於武功之别馆。年始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贵人也。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 频婆娑罗王劝受俗利品第十六·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车匿奉菩萨教。安慰大王及摩诃波阇波提。耶输陀罗。诸释种等令离忧恼。为欲饶益诸众生故。剃除须发。向猎师边。以憍奢耶衣贸易袈裟清净法服。於是诣鞞留梵志苦行女人所。时彼女人。奉请菩萨明日设斋。

  • 西庵集·孙蕡

    九卷。明孙蕡撰。孙蕡,字仲衍,广东南海人。洪武三年 (1370)举于乡,旋登进士。授工部织染局使,迁虹县(今安徽泗县)主簿。召入为翰林院典籍。出为山东平原主簿,坐累逮系。旋释之,规为江苏苏州经历。复坐累戍辽东。洪武

  • 快士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六卷。题“五色石主人新编”。或以为作者即徐述夔。按此书日本享保十三年(即清雍正六年,1728)《舶载书目》已加著录,书当作于此前,故可断定作者非徐述夔。本书写主人公书生董闻的遭遇,有文字

  • 唐宋大曲考·王国维

    戏曲论著。成书于1909年。王国维著。该书首先对大曲的起源及其体制的流变作了详细考述。大曲之名始见于汉代蔡邕《女训》,汉以后大曲之体制不断发生变化,汉时由艳、趋、乱三大段组成,唐宋时由若干遍组成,每一遍都有专名。

  •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

    《资治通鉴直解》原名《通鉴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首辅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给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此书以《资治通鉴》为主,其他史书如《通鉴外纪》、《续资治通鉴》、《宋元通鉴》等为辅,

  • 咒小儿经·佚名

    三行半,东晋昙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