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八卷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八卷

广出俱尸城缘起 广出俱尸城涅槃缘起 广出须达缘起 广出逐外道缘起

师子吼品之第五

师子吼言世尊十六大国(至)拘尸那城入般涅槃

案。僧亮曰。众生有待处漏尽。此下将辨处为道。故发问也。宝亮曰。修道之第四。文人寄处。所以明道也。大意有五因缘。第一为益人旷远。第二欲报地往恩。第三为欲还此中正受。第四为果彼本愿。第五为逐外道也

善男子汝不应言拘尸那城(至)边地弊恶隘陋小城

案。僧亮曰。先答不应谓此为隘陋也

善男子我念往昔过恒沙劫(至)我眷属者受恩能报

案。僧亮曰。明此是初发心处。故在此也。宝亮曰。第二报地恩也

复次善男子往昔众生(至)娑罗树间三昧正受

案。僧亮曰。明此是往昔出家修道之处也。宝亮曰。第三欲还此中。三昧正受故也

善男子我念往昔过无量劫(至)敷扬演说大涅槃经

案。僧亮曰。明此是发愿之处也。宝亮曰。四果本愿也

善男子我初出家未得阿耨(至)我时默然已受彼请

案。僧亮曰。为洴沙王有请。故所以来此也

善男子我初得阿耨多罗(至)我即往彼受王供养

案。僧亮曰。此下皆为逐外道故。次第至此。外道于此。必受化故。故来此也。宝亮曰。第五为逐外道。兼先受此受故也

外道六师相与集聚(至)我时受已即住其中

案。僧亮曰。因出须达所起祇洹精舍事也

是时六师心生嫉妒悉共集诣波斯匿王

案。僧亮曰。此下广说外道之辞也

作如是言大王当知(至)六师之徒欢喜而出

案。僧亮曰。王知有益。是故许之

时波斯匿王即敕严驾(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外道虽复未降。而所益已多也

是时六师各相谓言(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随其所至。略已遍也

猜你喜欢
  一相定无得观总持曼殊般若义·太虚
  救世军绪言·太虚
  净戒品第五之一·佚名
  卷第一百七十四·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五·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佚名
  佛地经论卷第一·佚名
  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佚名
  弥陀经性乐义味序·太虚
  卷第十·费隐通容
  法华文句记卷第二·湛然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四·成寻
  放牛经全文·佚名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九·费隐通容
  佛说信解智力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819_1 【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皎然   携手曾此分,怳如隔胡越。伦侯古封邑,荣盛风雨歇。   饥鼯号空亭,野草生故辙。如何此路岐,更作千年别。   冯轼望远道,春山无断绝。朝行入郢树,夜泊依楚月。

  • 卷七百九十一·彭定求

        卷791_1 【城南联句】韩愈   竹影金琐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韩愈   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孟郊   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韩愈   远目增双明。乾穟纷拄地,--孟郊   化虫枯挶

  • 《词综》(卷三十四 补)·朱彝尊

    (词五十七)宋词诉衷情宫怨谢绛银缸夜永影长孤,香草续残炉。倚屏默默无语,粉泪不成珠。 双粲枕,百娇壶,忆当初。君恩莫似,秋叶无情,欲向人疏。更漏子晏几道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 数书期,寻梦意

  • 时彦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时彦(?-1107)字邦美,开封(今属河南)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第一,历任颍昌判官、秘书省正字,累除集贤校理。绍圣中,迁右司员外郎,提点河东刑狱。徽宗立,拜吏部侍郎、开封尹,官至吏部尚书。大观元年卒。《宋史》有传。《全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万历十年九月丙辰朔 上御皇极殿○河南右参政赵国璧南京吏科给事中吴琯各以病乞回籍许之○丁巳 上御经筵○云南进年例金二千两 上以后期诘问辅臣张四维等<婠勶-釒>请宽宥从之○和川王府镇国中尉廷垐殴死族弟廷□勒自

  • 卷之五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先进遗风卷下·耿定向

    (明)耿定向 撰 毛在 增补吴冢宰公琳父应澍富好行德与吴草庐鲁子翚軰诸名贤友善元朝征诏不起书西山先生褒之至今称西山先生公业儒通经术高祖平陈岁用詹同荐召为国子博士嗣迁浙江按察司佥事歴贰鹾台着绩入为起居注吴元年

  • 鄱阳王萧锵传·萧子显

    鄱陽王萧锵字宣韶,太祖第七个儿子。建元四年(482),世祖即位,任萧锵为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军事、北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永明二年(484),进号征虏将军。四年,任左卫将军,调为侍中

  • 卷一百五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理宗亲政即以考功员外郎洪咨夔为礼部员外郎召入见乞养英明之气及论君子小人之分帝问今日急务对以进君子而退小人

  • 浮邱子卷六·汤鹏

    九材  浮邱子曰:九材曷谓也?一曰古今间出之材,二曰刚柔并济之材,三曰酝深不测之材,四曰果敢击断之材,五曰纷云挥霍之材,六曰聪明曲到之材,七曰文章靡丽之材,八曰辨对捷给之材,九曰使令轻便之材。  古今间出之材:其读书论世,恢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子夏回:“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②,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释】 ①亡:无②敬而无失:在《公冶长》一篇里,孔子曾经赞扬晏

  • 待轩诗记序·张次仲

    诗记者盐官张元岵先生之所为作也先生为世大儒熹宗朝辛酉举于乡屡上春官不第遭时变革遂闭户却扫絶迹人事其志节徳行盖在于管幼安邴根矩之间矣顾其生平经史淹贯著述斐然独念易为忧患之书穷年精思榻为之穿而笔为之冢黜九

  • 卷八·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八安溪李光坡撰○乡师之职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疏曰聴其治者自乡大夫以下至伍长各自聴断其民今乡师又聴其治者恐乡官有滥失平察之以国比之灋以时稽其夫家

  • 卷四 子上·司马光

    百善孝为先【原文】《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又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五(别录之五)·智升

    别录中有译无本录之二小乘经重译阙本  一百二十五部 二百六十五卷中阿鋡经五十九卷。  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  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增壹阿鋡经五十卷(房云四十卷祐云三十三卷或为二十四卷)

  • 草木传·蒲松龄

    药学普及剧本。10回。传为清蒲松龄撰,约成书于18世纪初。将中药拟人化,用简单情节串编成剧。计有栀子斗嘴,陀僧戏姑,石斛降妖,灵仙平寇,红娘卖药,金钗遗祸,番鳖造反,甘草和国等剧目。借剧中“人物”,显示药性、反畏及配伍法。如

  • 大驾北还录·陆深

    《大驾北还录》一卷,明陆深撰。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中为太常卿,兼侍读。世宗南巡,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事府詹事。本书记载明世宗南巡北还事,对了解嘉靖初年政治有所裨益。本书有明刻本等,今据以标

  • 仪礼集释·李如圭

    南宋李如圭集郑注贾疏,于《仪礼》多有发明的著作。30卷。宋自熙宁 (1068—1077年) 以来,罢废《仪礼》,学者多不传。乾道(1165—1173年)年间,有张淳订其讹; 淳熙 (1174—1189年) 中李如圭复为之集释。李氏生南宋,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