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三、赵简子卒年考

《赵世家》:“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年表》:“周定王十二年,襄子元。”梁氏《志疑》辨之云:“《左传》鲁哀公二十年,越围吴,赵襄子降于丧食。时居简子丧,故遣楚隆问吴王于军中,称先主、先臣,则简子先一年卒,明矣。自鲁昭公二十五年黄父之会,赵鞅始见于经,至卒凡四十二年。先定公卒一年。《表》列简子至六十年,《世表》亦云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岂非大误?”今按:梁说是也。《世家》亦云:“赵襄子元年,越围吴,襄子降丧食,使楚隆问吴王”,此即鲁哀二十年事,而云襄子元年,则史公亦谓简子卒在前一年矣。《志疑》又云:“《世家》赵襄子元年,越围吴云云,事在晋定三十七年,襄子初嗣为晋卿,固不误。何以书简子卒于出公十七年,自相牴牾,深所不解。岂史公又以围吴为出公十八年事乎?”今按:《史》云“赵襄子元年,越围吴”,自据《左传》,而其误亦由据《左传》。何以言之?《左氏》哀二十七年《传》有云:“悼之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赵襄子由是惎知伯。”杜注:“简子废嫡而立襄子,故知伯言其丑且无勇,何以立为子。”余疑史公误读此文,以为知伯讥其何以为子,当在简子未卒前,故《赵世家》又云:“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卹将。”晋出公十一年,即悼公四年,同记一事,而《史》特增简子疾使太子将云云,以弥缝《左传》何以为子之语。其后又增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卹,简子不听,此亦非《左氏》所有。《左氏》称赵孟,称赵襄子,固不以为简子犹在,而《史》自误会之也。(其云“知伯醉,以酒灌毋卹”,亦与左异。当由史公别采他说。然则其简子疾,使太子将云云,亦或有所本,而其所本之为误解《左氏》传文,亦从可定也。)

且余考史文,犹有可疑者。《世家》云:“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简子除三年之丧,期而已。”夫晋君之卒,简子岂得独擅而除三年之丧?且定公卒而除三年之丧,此当著于《晋世家》,与《赵世家》不涉也。今灭之于晋,而见之于赵,其义何居?窃疑此当为“定公三十七年而简子卒,除三年之丧,期而已。”本记赵简子卒,除三年之丧,与晋定不涉也。而史公此条,又本之《吕览 长攻篇》:“赵简子病,召太子而告之曰:我死,已葬,服衰而上夏屋之山以望。太子敬诺。”高诱云:“期衰,谓期年,勿复三年也。”是高诱亦谓赵简子之卒,告其子除三年之丧,期而已也。(梁玉绳《吕子校补》谓“《史 赵世家》因赵孟降于丧食之文,伪讹简子居定公丧改三年为期。高氏仍《史》误,而又移为襄子居父丧期年。其实服衰者,谓服未除也。观下服衰以游可见。”今按梁氏谓襄子居丧改期之说,乃由误会《吕氏》文义,是也。惟《史记 赵世家》本有误文,并非谓简子居定公丧,则梁氏未能订正。)《左氏传》越围吴,简(yjc_wbh按:当为“襄”)子降于丧食,其事已在冬十一月,则简子即以是年卒,不必去年。楚隆曰:“三年之丧,亲暱之极也,今又降之”,此所谓三年之丧者,特谓是父母之丧耳。梁氏据《传》文,乃谓简子卒在定公卒前一年,(三十六年。)亦未的。

然《史记》既云“定公三十七年,简子卒,除三年之丧”,又曰“赵襄子元年,越围吴”,何也?依常例,新君改纪元,应在故君卒之明年,此即以君卒之年称元耶?曰不然。《春秋》鲁历,哀公二十一年冬十一月,赵用晋历,已为翌年之正月,礼固得称元。由是言之,《世家》本云“定公三十七年而简子卒,除三年之丧,期而已,太子毋卹代立,是为襄子,襄子元年,越围吴”,而中间又横插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一节,又云“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两说矛盾,或经后人妄羼,或史公误于《传》文,如上所列而兼存两说,未及汰并。要之简子卒在晋定公三十七年,此则据《吕览》校《史记》而可定者。今重写《史记 赵世家》一节如下:

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简子卒,除三年之丧,期而已。

“是岁,越王句践灭吴。(按此年围吴,灭吴尚在后三年,此误。)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卹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卹。毋卹群臣请死之,毋卹曰:‘君所以置毋卹,为能忍訽。’然亦愠知伯。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卹。简子不听,毋卹由此怨知伯。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此一节应删。)

太子无卹代立,是为襄子。赵襄子元年,越围吴。(上文已言越灭吴,此又言越围吴,显见冲突。)

又按:《战国策》、《史记》载襄子灭代事云:“赵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筓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筓之山。”《世家》叙其事在越围吴后,《年表》其事在襄子元年。若简子固以鲁哀二十年卒,则代灭在鲁哀之二十一年也?(吕览记此事,谓简子卒,襄子服衰登夏屋,始以姊妻代君,亦异。)《淮南 人间训》:“徐偃王为义而灭,燕子哙行仁而亡,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其时墨子初生,墨术未起,乌有为墨而残之事?其后赵武灵王时,中山君好墨而亡于赵,岂《淮南》乃误中山为代耶?

又史公于简子世载扁鹊事,其语荒诞,可以不论。又为《扁鹊传》,称扁鹊其后过虢,又过齐,见齐桓侯。当简子时,虢亡已久。齐桓立去简子卒亦百年。扁鹊见简子,尚在其卒前二十余年。而桓侯十八年卒,扁鹊见桓侯,当其卒岁。两事前后相去百四十年。鹊何其寿?《志疑》疑齐桓侯乃赵桓子。谓“《说苑》虢作赵,甚是。赵简子之子为桓子。《鹖冠子 世贤篇》魏文侯问扁鹊,魏文与赵桓并世,可以为验。”又称“或曰,晋孝公《纪年》作桓公,与魏文侯同时,当是扁鹊所见者,亦通。”今按:赵桓子去简子卒亦五十年,晋桓公又在赵桓子后三十余年。或者之说决非,梁氏说亦未见其必是。《韩非 喻老》言扁鹊见蔡桓侯,《国策》言扁鹊见秦武王。蔡桓侯在春秋初,秦武王在周赧王时,相去逾四百年。传说多错,又何从必据一说以定之?

猜你喜欢
  ●卷六·周密
  ●卷五·黎庶昌
  第一百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御玺元后覆宗·蔡东藩
  第三十四回 王骥讨平麓川蛮 英宗败陷土木堡·蔡东藩
  卷第一百一·胡三省
  读礼通考卷七十·徐乾学
  第四五九佥禀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三--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纪昀
  一○一九 军机大臣奏遵查明时江宁太庙遗址并有无祀祭情形片·佚名
  志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七十五·郑麟趾
  ·水师口粮议·丁曰健
  羊侃传·李延寿
  张献忠传·张廷玉
  唐大和尚东征传·真人元开
  俞子章·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92 ·佚名

    王与钧 代谢刘小坡送乡会劝酒赓韵 履端开帝历,会拜谨王春。 百世枌榆旧,一番桃李新。 珍颁来腆渥,妙句带清真。 骑省云霄上,宁辞染翰频。 王与钧 代谢刘小坡送乡会劝酒赓韵 一枝鹪漫集,千仞凤

  • 列传第四十六 杨播·魏收

    杨播,字延庆,自云恆农华阴人也。高祖结,仕慕容氏,卒于中山相。曾祖珍,太祖时归国,卒于上谷太守。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兴末为广平太守,有称绩。高祖南巡,吏人颂之,加宁远将军,赐帛三百匹。征为选部给事中,有公平之誉。

  • 列传第二十三 王薛马韦·欧阳修

    王珪,字叔玠。祖僧辩,梁太尉、尚书令。父顗,北齐乐陵郡太守。世居郿。性沉澹,志量隐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隋开皇十三年,召入秘书内省,雠定群书,为太常治礼郎。季父颇,通儒有鉴裁,尤所器许。颇坐汉王谅反,诛,珪亡命南山十余年。高

  • 卷之五百七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九月。己丑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寅皆如之。起居注  ○定护东陵大臣载瀛等奏、吉女滟巳金棺奉安。援案请饬内务府先拨银四千两。以济急需。如所请行。

  • ◎江西之斯巴达·李定夷

    江西械斗之风,以赣南之赣州、南安宁都及赣北之饶州、南康各属为最盛。值此鼎新之时,尊重人道,此种恶习,万不可不剔除之。凡械斗之原因,初不过鼠牙雀角之争,无如官多漠视,民隐壅蔽。诉讼一起,往往断结无期,而人民恒性,以为与其屈

  • 卷三十五·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五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七宋宗泽宗泽字汝霖义乌人登元佑六年进士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切直置末甲调舘陶尉中使督开御河方隆冬役夫僵仆相望泽上书其帅请待来春从之调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

  • 御制题两汉博闻·杨大雅

    御制题两汉博闻迁创班承范继哉纂言功足补秦反博闻特举两书要颇缪还兼百卷该【史记一百三十卷举成数也】撰者或讹杨【侃】及鲁【黄鲁曽考晁公武读书志以两汉博闻为杨侃撰其书采前后汉书中隽语为标目先载本文而备列诸家

  • 宇文深传·李延寿

    宇文深,字奴干,是宇文测的弟弟。他性情耿直,有才识和度量。才只有几岁,便垒石作军营,折草作旌旗,布置军队,颇有战阵的形势。父亲宇文永见了高兴地说:“你从小就天生地会布阵,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名将。”孝武帝西迁,由于事变仓促,很

  • 隐帝本纪·薛居正

    (上)隐皇帝,讳名承..,是高祖的第二子。母亲李太后,在后唐长兴二年(931)三月七日,在邺都的旧居生下隐帝。高祖镇守太原时,暂任他为节院使,历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建国初,授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爵位,迁任大内都点检、检校太

  •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一世职表四正黄旗满洲世职下【骑都尉 云骑尉 恩骑尉】骑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

  • 关菁麟·周诒春

    关菁麟 字颂华。年二十七岁。生于上海。永久住址。上海虹口老靶子路同福里。P●字五十六号。父寿平。任事上海招商总局。初学于上海广东公学。及南洋公学。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华盛顿大学。习政治经济学。宣

  • 提要·陈模

    (臣)等谨案东宫备览六卷宋陈谟撰谟字中行泉州永春人庆元二年进士嘉泰二年除秘书省正字三年兼国史院编修开禧三年又兼实録院检讨官嘉定二年除校书郎仍兼检讨其厯官始末见于馆阁续録中是书乃其为正字时所上取经史旧文有闗

  •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论语类论语课防説大全文此段专一发明师弟子之义古之学者心乎六艺之文退而考诸日用有疑焉则问问之弗得弗措也古之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如此而已后世设师弟子员立学校以羣之师之所讲有不待弟子之问而弟子之

  • 卷三十 有司彻第十七之二·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三十    宋 李如圭 撰有司彻宰夫洗觯以升主人受酌降酬长宾于西阶南北面宾在左主人坐奠爵拜宾荅拜坐祭遂饮卒爵拜宾荅拜郑注宰夫受主人觯则受其虚爵奠于篚古文酌为爵【案今注疏本脱此五字

  • 增壹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利养品第十三(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受人利养甚为不易。令人不得至无为之处。所以然者。若修罗陀比丘不贪利养者。终不于法中。舍三法衣而作居家。

  • 卷第五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一 初来意者。前品明称果之因。此品辨如因之果。体虽平等。不坏二相。

  • 漆园指通卷之二·净挺

    云溪俍亭道人净挺 着槜李珥信居士钱 江阅骈拇绝圣弃知因任自然无怀葛天由来者远。通云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至)非天下之至正也。侈于德则害德侈于性则毁性侈者非其分也少者不欲其不足多者不欲其有余

  • 无垢优婆夷问经·佚名

    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