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三 海陵淫暴

熙宗皇统九年冬十二月丁巳,平章政事亮弑其君亶而自立。亮字元功,本讳都古鲁讷,辽王宗幹次子也。母大氏,天辅六年壬寅岁生。天眷三年以奉国上将军赴宗弼军前任使,拜行军万户,擢中京留守。为人僄急,多残忍,猜忌任数。初,熙宗以太祖嫡孙嗣位,而已亦太祖孙,遂怀觊觎。在中京,专务立威。明安萧裕倾险敢决,亮结纳之。因劝举大事,语在《萧裕乱政》事中。

皇统七年五月,召判大宗正事,进平章政事,揽权植党,引肃裕为兵部侍郎。寻由平章擢右丞相,兼都元帅。先是,因召对,熙宗语及太祖创业艰难,亮呜咽流涕,信为忠。嗣使大兴国赐亮生日,悼后亦附赐,熙宗怒,夺还,由此不自安。加太保、领三省事,复坐张钧事,出领行台。过中京,与萧裕定约。至良乡,召还,为平章政事,用是益危迫。会右丞相秉德、左丞唐古辩因被杖,谋废立。乌达语亮,亮因与相布萨呼图等举大事。熙宗被弑,呼图倡言奉亮,坐,皆拜称万岁,遂杀左丞相宗贤、曹国王宗敏,乃即位。以秉德为左丞相,唐古辩为右丞相,乌达为平章政事,余爵赏有差。召秉德等六人誓太祖庙,赐铁券及钱绢、牲畜,追谥皇考为睿明皇帝,庙号德宗。

海陵天德二年春正月癸巳,尊嫡母图克坦氏、母大氏、皆为皇太后。以萧裕为秘书监,出秉德领行台尚书省事。

二月戊辰,以唐古辩为左丞相,乌达为右丞相。

三月丙戌,以弟兖为司徒兼都元帅。

夏四月戊午,杀太傅领三省事宗本、左丞相唐古辩、判大宗正事宗美。遣使杀领行台事秉德、东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及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宗翰子孙三十余人,诸宗室五十余人。辛酉,以尚书省译史萧玉为礼部尚书,萧裕进尚书左丞,乌达加司空,右丞相温都思忠为平章政事,刘筈为右丞相,布萨呼图为殿前都点检。

秋七月已丑,乌达罢,以思忠为左丞相,萧裕为平章政事。

九月甲午,立惠妃图克坦氏为后。

冬十月辛未,杀太皇太妃萧氏及其子任王威赫。遣使杀左副元帅萨里罕于汴,并杀平章政事宗义、前工部尚书穆里延、御史大夫宗安,皆夷其族。因令史约索诬其谋反也。以魏王威泰孙呼尔察好修饰,亦族之。

十二月已未,罢行台尚书省。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以都元帅兖为枢密使、太尉,领三省事如故。右副元帅大白大右丞相,左监军昂为枢密副使。

三年春三月壬辰,诏广燕京,建宫室。

夏四月丙午,诏迁都燕京。

五月壬子,宰臣请益嫔御,广嗣续。命图克坦贞诏宰臣,前所诛党人诸妇女中,多朕中表亲,欲纳之宫中。萧裕谏,不从。遂纳宗本子苏尔图、宗固子呼喇勒、和硕打、秉德弟嘉哩妻宫中。

六月丙子,杀太府监完颜富鲁。

冬十月己巳,杀兰子山明安萧拱。

十二月戊辰,杖寿宁县主苏尼。

是岁,子崇王元寿卒。

四年夏六月戊寅,权超台部明安纳延伏诛。

秋七月癸卯,命崇义节度使乌达妻唐古定格杀其夫而纳之。

九月甲午,次中京。丙午,杀太府少监刘景。

冬十月甲申,杀太祖长公主乌噜,杖其夫平章图克坦恭。恭兄定格,初尚乌噜。定格死,恭强纳焉,而不相能,又与侍婢呼达不协。呼达得幸于后,遂谮杀之,而并罢恭。封呼达为国夫人。

十一月辛丑,买珠于乌尔古德哷勒部及扶余路,禁私相贸易,仍调两路民采珠一年。

十二月甲子,斩妄人敲仙于中京市。

贞元元年春二月庚申,幸燕京。

三月辛亥至,初备法驾。甲寅,选良家子百三十人充后宫。乙卯,以迁都诏中外,改元。以燕京为中都,汴京为南京,中京为北京。丙辰,以图克坦恭为太保,令三省事,萧裕为右丞相,张浩、张通古为平章政事。

四月戊寅,皇太后大氏崩。

夏五月辛卯,杀弟西京留守博恰及完颜穆刺斡等。乙卯,以京城隙地赐朝官及卫士,寻徵钱有差。

冬十月丁巳,猎于良乡。封料石冈神为灵应王,以尝祷此祠,得吉卜也。

十二月戊午,赐贵妃唐古定格家奴孙梅进士及第。定格寻坐与旧奴阎乞儿奸,赐死。乞儿及比邱尼三人皆伏诛。封侍婢贵格莘国夫人,封所纳皇叔曹国王宗敏妃阿兰为昭妃。

闰月乙酉朔,杀获卫特默格。

二年春古月甲寅朔,帝有疾,不视朝。右丞相萧裕与前真定尹萧丰家奴等谋反,伏诛。

二月甲申朔,以张浩为右丞相兼中书令,萧玉为平章政事,张晖为尚书右丞。

夏五月丁丑,太原尹图克坦额哷楚克伏诛。

秋九月已未,常武殿击鞠,令百姓纵观。

冬十月庚辰朔,杀广宁尹韩王亨。

十一月戊辰,帝命诸从姊妹皆分属诸妃,出入禁中,与为淫乱。卧内偏设地衣,裸逐为戏。

十二月乙酉,以温都思忠为太师,领三省事如故。

三年春正月辛酉,以大白大为太傅,领三省事。

二月壬午,以昂为太尉、枢密使,张浩为左丞相,布萨思恭为右丞相。

三月壬子,杖张浩及平章张晖。

夏四月丁丑朔,昏雾四塞,日无光,凡十有七日。

五月七日,南京大内火。

六月乙未,命布萨思恭等如上京,奉迁太祖、太宗梓宫至大房山山陵及迎皇太后图克坦氏。

秋七月辛酉,如大房山,杖提举营造官、吏部尚书耶律安礼等。

九月丁卯,帝迎梓宫及太后于沙流河,命持杖二束,跽太后前,请笞之。太后抚慰而罢。

十月丙子,太后至中都,居寿康宫。

十一月戊申,山陵礼成。

十二月乙未,帝朝太后于寿康宫。己亥,太傅领三省事大白大卒,帝亲临哭,命有司废务及禁乐三日。

正隆元年春正月己酉,群臣上尊号。帝自九月废朝,常数月不出,有争奏,召左右司郎中省于卧内。庚戌,始视朝。

夏五月辛亥,修容安氏閤女御为妖所恁,舞噪宫中,命杀之。

是月,颁行《正隆官制》。

六月庚辰,天水郡公赵桓薨。

冬十月庚寅,杖右丞相萧玉、左丞相蔡松年、右丞耶律安礼、御史中丞马讽等。

二年春二月癸卯,诏削降封爵,命公私文书但有王爵字者,立限毁抹,虽坟墓碑志并发而毁之。

冬十月壬寅,命会宁府毁旧宫殿、诸大族第宅及储庆寺,仍夷其址而耕种之。丁未,禁卖古器入他境。乙卯,初铸铜铁。

三年春正月丙寅,子舒苏鄂博死,杀太医副使谢友正及其乳母等。己卯,杖右谏议大夫杨伯雄。

秋七月甲申,以耶律安礼为尚书左丞,进参政赫舍哩良弼为右丞,敬嗣晖、李通为参知政事。

冬十一月癸未,诏左丞相张浩、参政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

是岁,封子广阳为滕王,寻卒。

四年春二月丁未,修中都城。造战船于通州。谕宰臣以南侵事。调诸路明安穆昆军,皆籍之。

冬十二月乙亥,杀太医使祁宰,以其上疏谏侵宋故也。

五年春二月辛未,河东、陕西地震。镇戎、德顺军大风、坏庐舍,人多压死。甲戌,遣引进使高植、邢部郎中海古勒分道监视所获盗贼,并凌迟处死,或锯灼去皮、截手足。仍戒屯戍千户穆昆等,后有获者并处死,总管府官亦决罚。

三月辛巳,东海县民张旺、徐元等反,遣都水监徐文等率舟师九百浮海讨之,以试水师。未几,平。庚子,进右丞良弼为左丞,横海节度使、致仕刘长言起为右丞。

夏四月庚戌,昭妃富察阿里库有罪,赐死。昭妃为驸马都尉穆里延女。初嫁宗磐子阿古岱,被诛,再嫁宗室囊嘉特,亦死。海陵初欲取之,其父不从,及即位,三日即纳之。因嗜酒,宠衰。其女重节亦与海陵乱,昭妃怒批重节颊,滋不悦,嗣因榜杀厨婢三娘,命缢杀之。

冬十二月癸丑,禁中都、河南北、山东诸路军民网捕禽兽及畜养鹰隼者。禁朝官饮酒,犯者死,三国人使燕饮者罪。

六年春正月丁丑,判大宗正图克坦贞等饮酒,杖之。辛丑,杀富察阿古岱女彻辰。彻辰,庆宜公主出,幼鞠宫中,海陵欲纳之,太后不可。嗣讽其夫阿里布出之,而纳于宫中。至是,以彻辰与完颜守诚有奸,并杀之。

二月乙巳,杖卫王襄之妃及左宣徽使许霖。癸亥,发中都。丙寅,次安肃州。

三月己卯,改河南北邙山为太平山。将至获嘉,有男子上书言事,斩之。所言莫得闻。自中都至河南,所过麦皆空。复禁扈从扰累,莫有从者。

夏四月庚戌,发河南府,契丹本布伏道左,陈破海贼功,为李惟忠所抑,立命斩之。弟兖妻乌雅氏有罪,赐死,因与奴奸也。其弟指挥实讷烈亦罪诛。

五月,契丹诸部反,遣右卫将军萧图喇等讨之。寻命枢密命布萨思恭等继往。壬戌,次南京。是夜,大风坏承天门鸱尾。癸亥,备法驾,入于南京。

秋七月已丑,命杀亡辽耶律氏、宋赵氏子男凡百三十余人。

八月壬寅,单州杜奎据城叛,遣都点检耶律湛等讨之。癸丑,以图克坦太后谏南侵,弑之于甯德宫,命焚之,弃骨水中,并杀侍婢十余人。太后为帝嫡母,宗幹正室,蒲带之女。贤而无子,逮下有恩,帝母大氏事之谨。熙宗被弑,太后心非之,不曾贺,阴衔之。及即位,嫌隙愈深。大氏崩,自上京迎至中都,谏阻侵宋,益不悦。迨迁汴,太后使侍婢高福娘问起居,帝私之,使伺察动静。其夫特默格教之增饰其言。嗣布萨思恭讨契丹,入见,太后语久之,福娘以告。使点检大怀忠等往弑之。至,则命太后跪受诏,尚衣局使华特默击之,仆而复起,护卫高福等缢杀之。封福娘郧国夫人,夫为刺史。杀右卫将军萧图喇、护卫鄂勒博,族枢密使布萨思恭、北京留守萧颐、西京留守萧惟忠,杖尚书令张浩、左丞相萧玉。

九月戊子,杀前寿州刺史摩囉欢。庚寅,大名府贼王九据城叛,众至数万,所至盗贼蜂起,官军莫敢近。有言者,辄罪之。甲午,大举侵宋,发南京,留皇后及太子光英居守。

冬十月丙午,庆云见。世宗即位于辽阳,改元大定。左司郎中鄂博库等入白,乃拊髀叹曰:“我本欲灭宋后改元大定,岂非天命乎?”乃出素所取一戎衣大定事示群臣。

十一月甲午,刻期渡江。乙未,兵变,俄为完颜元宜等所弑,年四十。都督府以其柩置南京班荆馆,后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兆域中。大定二年降为海陵郡王,谥曰炀。二十年降为庶人,改葬山陵西南四十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 谢方明 谢灵运·李延寿
  卷七十五·列传第十三·脱脱
  卷一百三 志七十八·赵尔巽
  第三十回 杨光远贪利噬人 王延羲乘乱窃国·蔡东藩
  第一百十四回 挑滇衅南方分裂 得俄牒北府生疑·蔡东藩
  平定交南录·邱濬
  卷之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三十九·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八·司马光
  通志卷十九·郑樵
  一九四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办理遗书情形及查出屈大均等悖逆书籍折·佚名
  刘哈剌不花传·宋濂
  ●皇朝通典卷四十·佚名
  卷十五·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曲品卷上·吕天成

    东海郁蓝生撰琅琊方诸生阅自昔伶人传习,乐府递兴。爂段初翻,院本继出,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沿作传奇。杂剧北音,传奇南调。杂剧折惟四,唱惟一人;传奇折数多,唱必匀派。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无杂剧则孰

  • 第十一折 闹诏·李玉

    [贴,青衣、小帽上]苦差合县有,惟我独充当。自家吴县青带便是。北京校尉来捉周乡宦,该应吴县承值。校尉坐在西察院,本县老爷要拨人去听差,这些大阿哥,都呆嘱了书房里,不开名字进去。竟拿我新着役、苦恼子公人,点去承值,关在西察

  • 卷一百八·徐世昌

    洪亮吉洪亮吉,原名礼吉,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人。乾隆庚戌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有《卷葹阁》、《附鮚轩》、《更生斋》等集。晓行村鸡喔喔酒全倾,拥被求衣事晓行。四野月明迷向背,一山云出定阴晴。春残苦乏加

  • 83.许浑:金陵怀古·施蜇存

    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大和六年(公元八三二年)进士,历任当涂、太平二县县令。因为勤学劳心,损其健康,卧病多年。后来病愈,任润州司马。大中三年(公元八四九年),拜监察御史,历任虞部员外郎,睦州、郢州刺史。晚年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纪昀

    谥略 【中】宋苏洵嘉佑谥法增多谥苏洵嘉佑谥法新义郑樵谥略增多谥明通用谥法增多谥○宋苏洵嘉佑谥法增多谥(臣)等谨按谥法之书自周书独断而后见于隋唐宋志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者有刘熙谥法三卷沈约谥法十卷贺琛谥法五卷

  • 列传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一百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赵浚。○赵浚字明仲侍中仁规之曾孙。 自幼倜 有大志。 恭愍王在寿德宫望见浚挟书过宫前召见奇之问其家世卽命属宝马陪指谕。 王使洪伦辈强

  • 一一二 复辟前后一·周作人

    我来到北京,正值复辟的前夜,这是很不幸的事情,但也可以说是一件幸事,因为经历这次事变,深深感觉中国改革之尚未成功,有思想革命之必要。当时袁世凯死了,换了一个全无能力的黎元洪当大总统,一切实权还在北洋派军阀的手里,而国务

  • 卷二百十四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四之二 朱批郝玉麟奏摺 雍正七年二月初四日云南提督【臣】郝玉麟谨 奏为微【臣】瞻 天念切恭请 陛见以伸孺慕事窃【臣】碌碌庸材毫无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太常续考卷二太庙五享事宜国初建四亲庙於阙左庙主皆南向东西有夹室有庑三门门设二十四戟缭以周垣略如都宫之制岁时皆特享洪武元年定四孟岁除五享有司请制祭器上曰今之不可为古犹古之不可为今其制如事生之

  • 卷首·戴锡章

    西夏本赫连国地,而其先则魏拓跋氏后也(按,西夏先姓于弥,钱氏大昕《廿二史考异》、《元史&middot;李恒传》,其先姓于弥氏,唐末赐姓李,世为西夏国主。按西夏之先本拓跋氏,于弥与拓跋音不相近,盖元时国俗之语。吴澄撰《李世安(即散

  • 提要·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埤传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埤传十七卷国朝朱鹤龄撰鹤龄字长孺别号愚庵呉江人前明诸生是书前有考异一卷辨经文同异后有逸篇伪书及书説余一卷大抵以孔为真故史记所载

  • 曹溪大休珠禪師普說卷第十·佚名

    侍者廣熙錄瑞鹿法孫行信編次南華寺安眾普說,大海水波浪浩渺,何曾有意?禪和子機鋒峻利,盡屬無心大事,不由人計較做來,自然恰好小哉!只用小見識說法,難以投機,曹溪乃天下之法席兒孫遍滿大地。即今祖庭攤損避懶者,袖手旁觀,孰肯支撐

  • 第八十一章 一王章·佚名

    彼[玛伽]王治世之间,有多数之大善业者,此处彼处,于大险难之山中,营筑(一)美都城村落,各处分住,以遵守世间之教。(二)诸敌所难攀举于斯婆山顶,建筑似阿罗加曼达之都,恰如耶沙瓦那[毗沙门天],(三)将军斯婆守于此处,以阻止启罗罗人之鬼,庇护其

  • 千字文·周兴嗣

    童蒙读物。南朝梁周兴嗣撰。该书是周兴嗣奉梁武帝萧衍指令,用一千个不同的字编写而成,故称“千字文”。据《梁书·周兴嗣传》记载,梁武帝“次韵王羲之千字,并使兴嗣为文”。而《宋史·李至传》云:“《千字文》乃梁武帝得钟

  • 宝真斋法书赞·岳珂

    廿八卷。著录。宋代岳珂撰。珂(1183—1234年),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汤阴(今河南)人。鄂国公武王岳飞之孙,岳霖之子。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历官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史。是书以其家藏前人墨迹,自晋唐迄于南宋,各系以跋而

  •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谢金吾》。无名氏撰。旦本。剧写北宋枢密王钦若私通辽邦,为陷害镇守三关的杨景,派女婿谢金吾拆毁杨家清风无佞楼,并伤及佘太君。杨景闻讯偕焦赞私下三关,回家探母,因而中了王钦若奸计,为其所执。焦赞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