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回 谈神话汉祖感生 屈下僚亭长肆志

话说刘邦字季,乃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即汉高祖是也。父名执嘉,时人呼为太公。母王氏,名含始,时人称为刘媪,家世以耕田为生。刘媪自嫁太公,生有二子,长子名伯,次子名喜,字仲。此时刘邦尚未出世。

刘媪一日因事出门,行至半途,觉得辛苦,便就堤塘之上暂行坐下歇息。一时神思困倦,不知不觉合眼睡熟。忽然做成一梦,梦中遇见神人。说也奇怪,刘媪方在入梦,霎时间天地昏黑,云雾四合,雷电交作,刘媪仍自昏睡不醒。太公因见天色不好,刘媪尚未回家,便一路追寻到此。远远望见刘媪歇息之处,隐约中似有蛟龙盘在上面。太公心怀恐惧,不敢近前。过了片刻,雾散天明,刘媪亦已醒来。太公走近问时,据说正在梦中,全然不觉。太公见刘媪神气如常,并未受惊,方才放心,遂同回去。谁知,刘媪从此便怀了孕。到得十月期满,生下一男。太公见其相貌非常,甚是欢喜,取名曰邦。及至长大,生得广额高鼻,颜貌如龙,须髯甚多,日角斗胸,龟背龙股。身长七尺八寸,左股有七十二黑痣。为人天性宽仁爱人,志趣远大,度量宽宏。但是贪酒好色,专喜结交豪侠,不肯耕田作工,经营生产。

刘邦同母兄弟三人,长兄伯,次兄喜,又有异母弟一,人名交。长、次二兄都已娶妻,照秦法分居在外。长兄早死,遗下寡嫂孤侄,倚着薄田数亩,耕种过日。乡间贫家生活,自然俭啬。偏是刘邦年少,最喜生事,往往招灾惹祸,不敢回到父母家中,在外暂避。三餐饮食,只好叨扰兄嫂。他交游又广,遂时时偕同宾客到他长嫂家中吃饭。长嫂见来得多次,不免讨厌,心想:“单是小叔一人,尚无妨事。却带许多人来,如何供给得起?”但是当面又不便拒绝,只有设法使他没趣,自己不来,也就省事。

不过几日,刘邦果又同诸友前来吃饭,他长嫂照常供给。到得吃饭中间,羹汤不够,便要长嫂再添。长嫂故意用勺瓢在锅边刮得声响。友人闻得,以为羹汤已尽,便自去了。刘邦心中狐疑,自己亲到厨下一看,见锅中尚有许多羹汤,心知长嫂讨厌,从此怨其悭吝,不与宾客再来。直至后来即了帝位,遍封亲戚,独长侄不得封。太公时为太上皇,对刘邦言之,始封为颉羹侯,此是后事。

刘邦性本好酒,自从不到长嫂家中,便多在市中饮酒,因此结交两家酒店。此两家酒店都是老妇开设,一姓王,人都呼为王媪。一姓武,人就呼为武负。刘邦与此两家往来既熟,便可赊账,待到年节算还。但是刘邦每到此两家饮酒,店中生意便骤然兴旺,所卖之酒,比往日多至数倍。王媪、武负已自暗暗称奇,所以刘邦一到,便留住吃个尽醉。有时因酒醉不能回家,就在店中寄宿。王媪、武负却都看见刘邦卧处,常有一龙在上,心中更觉惊异,知刘邦将来一定大贵,便想先烧冷灶,结个人情。于是,以后每遇年节结算,两家都将刘邦所欠酒账一笔勾销,不要他来偿钱,刘邦也落得白吃。

光阴迅速,刘邦已长到二十余岁。太公见他终日游荡,终非结局,便命他学习为吏。不久,竟补得泗水亭长。原来,秦制十里一亭,亭有长,旅客遇有争讼,由亭长公平断决。刘邦既为亭长,便又结识一班县吏,如萧何、曹参、夏侯婴、任敖诸人,时常相聚戏谑。内中夏侯婴与刘邦尤属相得。每遇奉差经过泗水亭,往往畅谈许久方去。

一日,夏侯婴又到泗水亭,刘邦一见,便邀入叙话。他二人本来戏弄惯了,谁知此次刘邦动起手脚,竟将夏侯婴身上误伤一下。在夏候婴,知刘邦事出无心,并不介意,却被旁人看见,便到县中告发,说是泗水亭长伤人。县中立传刘邦讯问。刘邦因见秦法“为吏伤人,罪比平民加重”,不敢承认,遂力辨并无此事。县中又传夏侯婴为证。夏侯婴也替刘邦洗刷,说是自己碰伤。那告发之人自然不服,便去上控。郡中又委人复讯,究竟事不瞒真,问官明知刘邦伤人是实,无如被伤之人不肯为证,也就不能定案。遂将夏侯婴责打,下入监狱,迫其供招。无奈,夏侯婴始终不肯吐实,刘邦竟以此免罪。由此可见,刘邦平日待人好处,所以遇着患难,也有人替他出力。

过了一时,刘邦奉差前往咸阳。一班相识悬吏闻信,都来送行,并赠路费,每人钱二百文。独萧何比众加多,送钱五百文。刘邦向众人一一称谢,告辞而去。到了咸阳,歇下旅舍,信步出门游玩。但见六街三市,车马行人,往来如织。一带高楼大厦,栋宇连云。入夜则万家灯火,密若繁星,说不尽富丽繁华,真是帝京景象!一日,忽闻始皇出行,纵令百姓观看。刘邦随同众人看罢回来,因长叹道:“大丈夫当如此也!”住了月余,刘邦公事已毕,仍回沛县。

刘邦充当亭长已有数年,年已三十以外,只是尚未娶妻。他生性本来好色,如何耐得独居!便时到娼寮中取乐。但他意犹未足,又与一个曹氏女子结下露水姻缘。往来既久,曹氏怀胎,生了一子,刘邦取名为肥,将钱给与曹氏抚养。本地乡里皆知此事,自然无人肯与刘邦结亲。刘邦既有外妇,又有儿子,觉得无家不啻有家,自己一人倒反逍遥自在。遂把娶妻一事,全不在意。

一日,刘邦因事赴县,闻县令来了一位贵客,其人姓吕名文,字叔平,乃单父人。此次因遇着仇人,出外暂避,素与沛县令交好,便带了家眷前来相投。沛县令优礼相待,一班县吏见说是县令贵客,遂约同众人各出一钱财,作为贺礼。萧何为首,主管送礼之事,因先期发出通告,说是:“贺礼不满一千钱者,将他坐在堂下。”刘邦恃着萧何是他熟人,便故意在名帖上写着“贺钱一万”,持往拜谒,身却并不带一文。吕公接过名帖,见贺礼甚厚,不觉大惊,连忙亲自出到门前迎接。谁知此次相见,刘邦竟得了妻室。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在刘邦也算是意外遭逢了。欲知刘邦如何结亲,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三 庾亮(子彬 羲 龢 弟怿 冰 条 翼)·房玄龄
  列传第五十五 裴阳宋杨崔李解·欧阳修
  1925──中華民國十四年乙丑·郭廷以
  路史卷三十一·罗泌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五·佚名
  三国志平话卷上·佚名
  ○皇朝平吴录下·佚名
  一四一○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上·袁枢
  萧子云传·李延寿
  陆树德传·张廷玉
  兴宗孝康皇帝传·张廷玉
  卷二十一 田之狱·李有棠
  王端毅奏议巻四·王恕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子友·隋树森

    张子友(一二四二——一三O 二),名九思, 字子友,一作子有,燕之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是著名文士和元朝重臣。至元初入备宿卫,后以工部尚书兼东宫都总管府事。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任詹事院丞,进资德大夫、中书右

  • 卷四十一·乾隆

    卷四十一眉山苏轼诗十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伟哉造物真豪纵。攫土搏沙为此弄。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摄飞鞚。曳杖不知岩谷深。穿云但觉衣裘重。坐看惊鸟救霜叶。知有老蛟蟠石瓮。金

  • ●诗义固说卷上·庞垲

    古今人之论诗者多矣,大要称说於篇中之词,而未深求於言中之志,所谓从流下而忘反者也。试观《三百篇》以暨汉、魏,其所为诗,内达其性情之欲言,而外循乎浅深条理之节,字字有法,言言皆道,所以讽咏而不厌也。余每与同人论诗,耑主此说

  • 卷一百九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春正月壬子朔 上御 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癸丑时天下布政司按察司各府州县及土官衙门官吏来朝六部都察院及六科给事中交奏其职业有废惰者请付法司正其罪 上皆不问赐敕谕之曰朕承 天命统

  • 二七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满蒙字合璧《清文鉴》款式片·佚名

    二七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满蒙字合璧《清文鉴》款式片乾隆四十年八月十二日臣等遵旨将满洲蒙古字合璧《清文鉴》写入四库全书。谨拟缮款式进呈,恭候钦定发下,臣等即交馆遵照办理。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志卷第十二 高丽史五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地理三。○交州道本貊地后为高勾丽所有历新罗至高丽。 成宗十四年分境内为十道以春州等郡县属朔方道明宗八年始称春州道后称东州道。 元宗四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四宾礼外藩亲王见宗室亲王之礼宾及门王府属官入告主人降阶迎宾辞主人升宾从宾入门而右西位东面主人入门而左东位西面各行二跪六叩礼毕即席序坐位如之宾之从官阶上二跪六叩兴入右门随坐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二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雜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六   問曰.經中說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何者是。答曰.欲界中除無明餘一切煩惱名爲欲  

  • 卷第七十八·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合掌恭敬,重白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大圣!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大圣!一切如来授尊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一生当得无上菩提,则已

  • 山家清事·林洪

    宋·林洪撰。所谈之事,亦俗亦雅,将相鹤、种竹、酒具、泉源、插花、诗筒、食豚……统统列入清事范畴。

  • 识小录·徐树丕

    明徐树丕撰。四卷。树丕字武子,号活埋麅道人,苏州长洲(今苏州)人,明诸生,入清不仕,著述自娱。是书札记读书心得,明代掌故逸闻,于明季史实及苏州人物风俗,尤有较多记述。向无刊本,1916年始据手稿影印。

  • 膳夫录·郑望之

    饮食杂著。北宋郑望之撰。1卷。望之(1078—1161)字顾道,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有文名,崇宁进士,累官吏部侍郎。是书凡记羊种、樱桃有三种、鲫鱼脍、食檄、五生盘、王母饭、食品、八珍、食次、食单、汴中节食、厨婢、

  • 续金瓶梅·丁耀亢

    《金瓶梅》的续书。共六十四回。丁耀亢撰。顺治八年初刊。故事大略为:西门庆死后为汴京富家沈越子,名金哥,对门住着越妻之弟袁指挥,有一女,名常姐,甚美,乃李瓶儿后身,被名妓李师师矫旨取之,改名银瓶。时金人陷汴,民众流离,金哥遂

  • 温公日记·司马光

    《温公日记》(与《温公日录》疑为一书),北宋司马光著。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著录该书云:“司马光熙宁在朝所记。凡朝廷政事、臣僚差除及前后奏对、上所宣谕之语,以及闻见杂事皆记之。起于熙宁元年正月,至三年十月出知永兴

  • 五代会要[标点本]·王溥

    三十卷。五代王溥撰。王溥乃五代后汉进士出身,做过秘书郎,后周时做到中书侍郎、平章事、右仆射,故详于五代见闻。在本书中,他根据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0年诸朝实录及旧事传闻,分类记述其典章制度,于

  • 山公九原·冯景

    清冯景所作。该书集中论述了生死、神怪与命运诸问题,提出了许多带有鲜明无神论 倾向的观点。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死生者,人 之昼夜也”,人不应恋生畏死,而应循其自然。指出 人的祸福吉凶、贫贱富贵皆与“命”或“天

  • 起世经·佚名

    凡十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其内容叙述世界之组织、状态、起源、成坏等过程。分阎浮洲品、郁单越洲品、转轮圣王品、地狱品、诸龙金翅鸟品、阿修罗品、四天王品、三十三天品、斗战品、劫住品、世住品

  •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于净居天宫,命文殊师利菩萨,说威怒王胜根本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