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宝新编序

盖罕生逝而国子悲惠施殁而庄叟叹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昔魏文言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也袠三复斯言未尝不流涕也我 明龙兴文章之美特跨往代鸿儒巧匠川涌云蒸兴文者上规黄虞下猎秦汉晋宋以还未暇论也草创之初人文未开虽气存淳朴而体沿卑陋刘宋诸公从容金马犹未能铺张功烈与谟训媲美雅颂同风有识者未尝不咨嗟恨惜也弘治间君臣一德夷夏清晏奇英妙哲方轨并驱文体始变力追元古于时有关西李献吉姑苏徐昌穀信阳何仲默相与表里以鸣国家之盛今中丞顾公华玉崛起金陵颉顽其间埙铿箎应莫敢轩轾又如希哲之宏博伯虎之奇俊继之之古澹升之之精工太初之清旷履吉之丽逸玄敬之冲泊伯时之醇鬯钦佩之隽质叔鸣之新警咸号名家素称国手并与顾公敦道艺之交今诸子继谢而顾公独存远惟伯子绝絃之感近念高生开箧之思缀辑遗文爰加寿梓题曰国宝新编委袠校而序之夫文章与时高下而变通之妙存乎其人是以孔父云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今之作者其无与于斯文者乎表袠于兹编而有感于斯文之兴废也编止所知存者弗录李子而下总十三人陕二人河一人闽一人南畿九人 

嘉靖丙申季冬之闰望日姑苏袁袠撰 

人具天地之能曰才才者一心之精万事之干也鸿儒营道志士狥功学人繤言慧者创制虽钜细异裁均以利用岂非为宰之手足生民之纪纲乎是故国家得之谓之宝朋友资之谓之泽咸有赖于弘益知才而不知爱若得几杖而弃之必失所依君子谓之聋瞽璘生陋劣无足比数薄游四方投分贤哲霑被切磋仅免失坠逮今齿髮摧豁索居林岩指数交知凋谢半尽暇日检诵遗文澘然泪下岂惟感子期惠施之先我实亦兴嗟于邦国也所不可存者既巳往矣安得不求诸言乎诸官盛业大如邵宗伯宝储少宰巏诸公若于人国史他日自立传璘得以畧乃录李子梦阳以下或仕或隐合若干人叙其名字爵里及其行业大都为一卷名亡友录诸所无交者寔多其人不敢妄拟传曰名誉不闻朋友之罪也矧今亡矣后死者奚可不任其责哉因即余家所得诸藁与家弟河南按察副使王??诠次其诗共若干篇集为 卷附诸录后俾观者按文思才冀有得余悼慕之心焉文多不能录非有轩轾也集成门人请更曰国宝新编遂以传云 

嘉靖丙申阳月朔旦姑苏顾璘序 

猜你喜欢
  载记第二十一 李雄 李班 李期 李寿 李势·房玄龄
  卷九·毕沅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五十·杨仲良
  第一百五回 遭旁殴章宗祥受伤 逾后垣曹汝霖奔命·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一·佚名
  卷八下·朱熹
  宋史全文卷二十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十四·佚名
  大事记卷一·吕祖谦
  九九五 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为移取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五五七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续经查获应禁书籍解京销毁折·佚名
  鲁迅的国学与西学·周作人
  吐谷浑传·李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无党·唐圭璋

      元党,西州士人。   临江仙   不比寻常三五夜,万家齐望清辉。烂银盘透碧琉璃。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试问嫦娥还记否,玉人曾折高枝。明年此夜再圆时。阖开东府宴,身在凤凰池。

  • ●卷七·潘德舆

      唐人诗“长贫惟要健,渐老不禁愁”,“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客泪题书落,乡

  • ◆偰参政哲笃·顾嗣立

    哲笃,字世南,玉立弟。登延佑二年进士第,知高邮州。以中顺大夫佥广东道肃政廉访司事,被劾,寓居溧阳。贸田宅,延师教子有法,为色目本族之首。历官至工 【一作吏。】 部尚书,参知政事。 题赵千里夜潮图 赠墨士 题商德符李遵道合

  • 第十一出 蜡书·姚茂良

    〔末上〕珠幌斜连云母帐。玉钩半卷水晶帘。轻烟袅袅归香阁。日影腾腾转画檐。自家秦丞相府中院子。且说我那丞相。眞个是官高极品。累代名家。身居八座之尊。班列羣僚之上。巍巍架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早间蒙

  • 卷十三·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三     宋 陈起 撰曾由基 由基三山人 题画梅水仙山矾三友图 野梅清靖节水仙韵坡公山谷秀而野厥有山矾风陶苏黄三君时异风味同後人思典刑写入画图中 赠贵官

  • 卷四十六·谷应泰

      ○平蜀盗武宗正德三年冬十月,四川保宁贼蓝廷瑞、鄢本恕起汉中,攻陷郡县。起右副都御史林俊巡抚四川,兼赞理军务,督兵讨之。初,廷瑞行山中,得古弃印,亡何,又得一剑,自谓有天命,遂与其党   惑愚民倡乱。时保宁贼刘烈亦聚众

  • ●卷二·黎庶昌

    「癸丑」咸丰三年,公四十三岁。正月,公在长沙督办街团,委在籍江苏候补知州黄廷瓒、安徽候补知县曹光汉编查保甲,以书函劝谕,不用公牍告示。又以书遍致各府州县土绅。其大致以为团练之难,莫难于集费,宜择地择人而行之;目前急务

  • 第一四七夹单禀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五日一一三二三—四·佚名

    新竹知县方,将站兵吴瑞启之口供,禀送邮政总局并请示敬禀者,窃案准北右营翁游击移开:「本年四月初四日,据城汛把总郑飞熊禀称:(云云照移叙至)须至移者」等由,计移送兵丁吴瑞启一名到县。准此,卑职当经饬差,协

  • 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一·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金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一人名玛纳布 【今□坏也卷十七作水纳阿】察罕 【蒙古语白色也卷十七作长河】玛哈雅纳 【梵语大乘也卷十七作毛花辇】实格 【卷十

  • 十四、坐花船的故事·包天笑

      有一件事,使我虽老不能忘怀,这是我在八岁的那年,父亲带了我曾去坐过一次花船。怎么叫做花船呢?就是载有妓女而可以到处去游玩的船。苏州自昔就是繁华之区,又是一个水乡,而名胜又很多,商业甚发达,往来客商,每于船上宴客。这

  • 长孙无忌传·欧阳修

    长孙无忌字辅机,秉性豁达机敏,博览文史典籍。当初,高祖率领义军渡过黄河时,长孙无忌到长春宫晋见高祖,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有功,官职做到比部郎中,封为上党县公。皇太子李建成投毒暗害秦王,秦王中毒病重

  • 王文正公遗事·王素

    序先公相国文正魏公会遇二宗,践两禁,为元弼将三十年,丰功大业,宏材硕学,上辅真宗,格于皇天,于今天下称太平宰相,勋书王府。故非小子所可拟议也。然公捐馆,素未成人,洎从官立朝,或闻于绅,或传于亲友,或得之故吏,或存诸遗稿,史官未备

  •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索隐】:按:阳晋,卫地,後属齐,今赵取之。司马彪郡国志曰今卫国阳晋城是也。有本作“晋阳”,非也。晋阳在太原,虽亦赵地,非齐所取。【正义】:故城在今曹州乘氏县

  •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太虚

    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一一演讲后,徐悲鸿氏以印度趣闻佐余兴。今国人谈中、印古代关系,似乎于佛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上之二·宗密

    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自下大段。第二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谓创因法镜照心。顿能信解。至于长久修证。则节级不同。良以障有浅深根有利钝。习气厚薄心行依违故须处处随根引令得出。然其修证阶降虽殊。必籍本因。故

  • 蒙鞑备录·赵珙

    南宋赵珙(旧误为孟珙)撰。1卷。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作者奉使蒙古军前议事,至燕京(今北京),见到总领蒙古军的木华黎国王。归后将亲身闻见著录成书,记述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国的事迹。全书分立国、鞑主始起、国号年号、

  • 灵砂大丹秘诀·佚名

    灵砂大丹秘诀,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内容可分前后两部分。前半篇为〈抱一圣胎灵砂〉篇。据称此篇乃老子传授葛玄、玄传郑隐、郑传葛洪。洪传虚静天师,天师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传

  • 春秋配·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六回。不题撰人,作者不详。今仅存一刊本,封面序目等均佚,亦不知其创作年代,仅据内容知为清代的作品。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为私人庋藏, 原书未见,略知内容写李春发与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