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宝新编

○名氏 

·亡友十三人

江西按察副使李梦阳

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

应天通州祝允明

云南参政朱应登

国子博士徐祯卿

山东按察副使赵鹤

验封郎中郑善夫

太僕少卿都穆

太子中允景暘

太僕少卿王韦

解元唐寅

山人孙一元

大学生王宠

·续亡二人

江西按察副使田汝耔

江西按察使周廷用

○叙赞

李梦阳

何景明

祝允明

徐祯卿

朱应登

赵鹤

郑善夫

都穆

景暘

王韦字

唐寅

孙一元

王宠

田汝耔

周廷用

·李梦阳

李梦阳字献吉本关中人从父宦遂寓大梁仕至江西按察副使朗畅玉立傲倪当世初读书断自汉魏以上闻人论古昔有不解事即曰岂六代以还书邪盖不之读故其诗文卓尔不羣晚始汎滥诸家益济弘博或失则麄抑矫枉之偏不得不然耳夙尚气节当 孝宗朝上书言事意翕翕希贾生代韩司徒草奏劾诸阉危矣赖武功康子海脱其难视江西学政文教鬱兴不能与俗俯仰躬陷缧絏诚亦负气之过卒使谗毁丛积摈弃终身伊谁咎哉空同集六十三卷可谓富矣姑苏黄省曾诠次至以辨狱等辞亦错其间祗点之耳

赞曰黄初响绝诗道中微唐兴二杰大发厥机世岂不远知继者希桓桓李君生也实后上泝风雅志则多有一鸣惊人于古为友

·何景明

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仕至陕西按察副使少有神解弱冠入京身不胜衣驰才长赋便凌作者时海陵储公巏锡山邵公宝领袖文苑咸加赏歎和粹冲夷人乐为友挠之不浊澄之不清众目为台辅中人然性简意宽不善事枢要遂出为校文之职以劳致瘁弗臻大成咎在政人不在其身也夫文章之道初慎师承乃能立体驯臻妙境始自成家观其与李氏论文直取舍筏登岸为优斯将尽弃法程专崇质性苟为巳地固非确论赋咏著述互见短长自古恒然匪徒今日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乎

赞曰辞尚体要矩矱式程异禀拔萃乃贯天人立训范世俾也可循穆穆何君学缘宿解源出自山委折归海既济视筏弗舍胡待

·祝允明

祝允明字希哲苏州人仕至应天通判超颖绝人读书过目成诵钜细精粗咸贮腹笥有触斯应无间猥鄙学务师古吐辞命意逈绝俗界效齐梁月露之体高者凌徐庾下亦不失皮陆玩世自放惮近礼法之儒故贵仕罕知其蕴真州蒋山卿尝见所撰建康观云记吐舌下之曰文不在兹乎偏才曲学真河伯未离龙门难与言水也余特赏其知言书学精工自急就以逮虞赵上下数千年变体罔不得其结搆若羲献真行怀素狂草尤臻妙茟本朝书品不知合置谁左

赞曰汉隐方朔明玩祝子傲睨冠绅游戏文史蓄之海??厂隹?发也云蒸腾踏艺苑孰敢尔陵

·徐祯卿

徐祯卿字昌穀苏州人仕至国子博士神清体弱双瞳烛人幼精文理不由教廸著交诫感暮赋诸萹词旨沉鬱遂闯晋宋之藩凌猎曹魏长宿惊叹称为文雄筮仕 武皇朝猒司法比请移学职斯亦可窥其雅识矣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存百一冀成一家之言传诸来世至今海内奉如珪璧所谓虽多亦奚以为也其所研索具在谈艺录中可谓良工独苦者与

赞曰博士清资永渊斯濯遗编荧荧凤羽麟角唯宝贵奇匪以其多有文弗粹山委则那

·朱应登

朱应登字升之宝应人仕至云南参政孝友性成笃厚人理恺悌无惎刊夷町畦故能善下仁贤兼容謭劣卓弘大贤之度职钱穀则政理饬教化则才兴斯忠信基之矣特词华彪发泉涌锦灿或当人落笔一扫千言旁观者往往夺气萋斐攸兴此唯芽孽然高举濶视眇然不为意也及其拂袖归田益穷词奥以彼易此又岂媢嫉所能知乎今观其文赋叙缀瞻丽森张武库殆且伯仲潘陆奴僕元白有馀地矣羽仪斯世其兹数人也夫

赞曰仁哉参政不遗其亲异类广含矧我同人天授藻心谗夫侧目白璧永辉蝇罪何赎

·赵鹤

赵鹤字叔鸣江都人仕至山东按察副使文性渊奥吏道精覈主覆户曹屡筹大计督学山东誓清胶庠其甚乃举郡邑弟子十六汰之士始汹汹弗仕毋亦矫枉过其正乎诗耻凡语于古爱谢灵运于唐爱孟郊于元爱刘因尝曰此道不宜浅浅则庸茸下矣善乎严沧浪有言刽人直取心肝喻于立命处殚力耳毛肤焉足试乎后登泰山金焦诸萹言言自作更不随人为凌驾千古胆也晚注五经考论历代史刊正先误自信弥笃或者以爵位骇按察不知正腐鼠等乌能惊动之哉乌能惊动之哉

赞曰文尚巳出袭乃称贼江都奋精羣譟靡惑言曰法后政曰正邦志所嚮往迅雷长江

·郑善夫

郑善夫字继之福州人仕至南京验封郎中气秀岩谷发情声诗虽才韵弗充而古色精言高映霞表飘飘然有逍遥远举之志好游名山尝入武夷鴈荡峻陟冥搜都忘内顾飬疴自远逡廵郎曹乐负高标殆轻人爵时与衢州方豪同好意泊如矣尝与余期曰明年海上有紫气东来是吾观化至矣赴官留省中道奄殂吁亦奇怪也哉

赞曰灵运乐游嵇康慕僊超然验封千载同然南海孕灵阳春呈响鹄性鸿情永遗遐想

·都穆

都穆字玄敬苏州人仕至太僕少卿清修博学网罗旧闻考订疑义多所著述好游山水虽居官曹奉使命有间即临赏名胜骋其素怀所得必撰一记辑成巨帙又广录古金石遗文为金薤琳琅集斋居萧然乐奉宾客衔杯道古以永终日不植生产或至屡空辄笑曰天地之间当不令都生馁死日晏如也文简古有法诗虽过尔冲泊竟非俗具

赞曰词士摭华技陋雕虫雅儒慕古力绍杨雄悬磬非贫玄酒非薄自顾充然畴测其乐

·景暘

景暘字伯时流寓南京本仪为人仕至太子中允事母至孝目盲数岁复明昆弟不远故旧不遗人归其德厚矣夷矌有度无兢无傲仕既融达好学无怠法左氏马迁为文不尚钩棘字顺语圆具有绳凖诗主盛唐萧散遗俗庶几高卧北窓之怀体固所缓言矣余器重其人每言必正三事乃弗陟五阶而逝其命也夫善书初工为行后师周伯琦小篆颇得风骨

赞曰文以体正诗以兴奇昧者志怪乃蹈支离中允端士德厚气直词锋沛发靡不中的

·王韦字

王韦字钦佩南京人仕至太僕少卿孝德纯备丧母毁瘠卒父徽 宪宗朝给事中直谏有声少卿承志执节屹有稜范历仕留署匪云要枢确明职司金石不挠不曰孝思维则者乎论诗专尚才情其言曰唐风既成诗自为格不与雅颂同趣汉魏变于雅颂唐体沿于国风雅言多尽风辞则微今以雅文为近诗未尝不流于宋也故其诗婉丽多致隽味难穷或者谓为纤弱岂知所操之殊向哉

赞曰王子维介明辨义利千金不捐一诺无替词流别代力绍唐风??亟情独远执象奚工

·唐寅

唐寅字子畏一字伯虎苏州人举应天乡试第一坐事废坦夷疏旷冥契禅理弱居庠序漫负狂名著广志赋暨连珠数十首跌宕融畅倾动羣类青谿倪公见之亟称才子以故翰苑先辈争相引援骄妬互会竟媒祸胎弃落之馀益任放诞邪思过念绝而不萌託兴歌谣殉情体物务谐里耳罔避俳文虽作者不尚其辞君子可以观其度矣今司马袁袠所刻仅仅数篇则其绝诣也

赞曰嗟嗟伯虎孰广尔志登台则流牖下斯滞生灭既一宠辱奚惊上善若水是生令名

·孙一元

孙一元字太初不知何许人自云关中长寓吴越间卒于湖州风仪秀朗踪迹奇谲玄巾白祫混游贵贱常以鉄苗鹤瓢自随遇所会心辄一倾倒盖隐沦之高逸性好吟诗初谈导引人疑其僊晚婴婚娶入司空刘公湖南雅社援进儒术皆非其本色也诗辞极备苦心所乏天才耳

赞曰宦达无施愧彼尘鞅山涧考槃乃嘉高尚龙苗吟风鹤瓢酌月皎皎太初江湖之杰

·王宠

王宠字履吉苏州人贡入大学卒清夷廉旷与物无兢人拟之黄叔度尊官宿儒忘年友善罔不乐其温醇诗辞刻尚风骨摆脱轻靡陶鎔李杜汰涤情文既正体裁复派蹊径可谓后来之高足惜乎天不假年进而未止学士覩其汗血可也谚曰琼玖蚤折白石嶻嶪岂不信然哉行书疏秀出尘颇得晋法

赞曰有美吉人温其如玉既安孝友亦冺清浊扬芳词苑先轨是程心远节促靳其大成

·田汝耔

田汝耔字勤甫祥符人仕至江西按察副使劲直好义不狥俗为工任给事中持正执论紏弹不避贵势出为江西提学副使以气节立教继李献吉之后风稜相兢不坠道范官亦坐是不达诗宗汉魏文简古宗司马氏力洗脂泽璘在开封迕权璫被逮赴京初脕锦衣狱侵夏止一縕袍勤甫解葛衣相衣又为具单布中衣举酒送出宣武门会何仲默崔子锺诸君即席赋诗相赠自製一序立就慷慨动人其于斯世何如哉勤甫每饮酒酣辄击节论时事一无避匿贤豪以此见高忌者益侧目矣家食以后环堵萧然蓬蒿不剪人比之张仲蔚云

赞曰稜稜勤甫吐气成虹众且雌伏独翘为雄解衣惠困古烈同风环堵终身乐兹固穷

·周廷用

周廷用字子贤华容人仕至江西按察使才禀超融文锋迅涌兼能愽涉强记培滋词本故援笔长赋烂然成章气倜傥豪岸不宜于俗独下意名品为御史言事多触时忌及为监司每不善迁合失权近意罢官之日浚川王公在南司马以片楮讯璘曰子贤黜乎惜哉其受知当世大人深矣有酒量饮终日不醉或放口论诸人浅深畧不旁顾余每劝之曰阮嗣宗不言人短长嵇叔夜服其远害幸吾子加意然卒蹈之乃其天性剀直不回固一德也

赞曰按察人豪濶视放言挥斥尘浊吐握仁贤文藻性成早垂钜篇吏才斯诎德誉长延

●国宝新编跋

东桥顾公撰新编寄吴门俾梓以传袁生读而歎曰友道之不振也久矣斯编之作激偷薄以敦道义重文华而彰化本非空言也我明当 孝皇朝学士大夫词章逈迈其间雅醇和厚之文与世治跻于极盛谈者比之唐开元天宝若何李驰声于关洛唐徐兢秀于东吴踰历数纪后先层叠舘阁山林握文笔赞皇猷者不可胜数诚休矣美矣无以尚矣然于是窃有感焉孔氏有言文质彬彬谓之君子夫文之盛者安知非质之衰乎遡源沿流究其止极乃有空疏浮衍聱牙险塞者所视甚高所趋则下弃本根而务枝叶其造领反不可望赵宋观之晚唐可以思过半矣东桥公标数氏于遗帙品藻咸贞中蕴理妙余谓实录今之与斯文者变通趍舍贲我邦家必有所折衷也夫必有所折衷也夫

丁酉岁穀旦吴郡袁褧题于谢湖田舍

●跋国宝新编后

夫怀故之情有生同抱伤才之感贤豪特深徐君不还蔡生已矣延陵犹挂剑于壠木文举且引坐于虎贲殆将以表著思存庶几刑典况乎其人之遗言烂然而有可述者哉盖覩国宝新编而见 东桥先生笃旧之厚取善之周也然亦巳悲矣玄黄之精英聚而为材非其所覆必将培之乃斯人并有黼黻之章抱干将之器竟轗轲淹没也或拓落于四方或栖迟乎再命或蒙疑负恨于来日或忧谗畏谤乎当年迹其席珍藏宝适以烦冤搉奇扬芬所繇贾旤岂造化之玩才乎抑斯人之不遇哉三复斯编泫然歔欷不知涕之无从也

嘉靖戊戌夏五月湖广按察司佥事鄞陈束跋

广信府同知邹潘校正

推官方重校正

临江府推官袁长驭校正

上饶县学教谕余学申对读

湖州府后学吴仕旦覆订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薛琡 敬显儁 平鉴·李百药
  卷八十五·列传第二十三·世宗诸子·脱脱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张廷玉
  卷二百十四·列传第一百十一·柯劭忞
  卷一百二十四 寶元二年(己卯,1039)·李焘
  卷十七·谷应泰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第三三八禀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初九日一二二○二--一五·佚名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司马迁
  神武娄后传·李百药
  张俊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一·王世贞
  卷五十七·雍正
  卷八十九·佚名
  卷七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七     宋 陈起编 陈允平西麓诗稿 秦鸾曲 盈盈白玉钿袅袅黄金缕拍拍水晶匳皎皎珊瑚树帘前双燕飞门外桃花雨无处说相思羞对秦鸾舞 登吴山 登高一展眺宫树郁嵯峨楼阁春风满东南王气多

  • 卷二百四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十七 成廷珪 丁千五歌 丁千五一百健儿如猛虎几年横行青海头牛皮作衫桑作弩射阳湖上水贼来白昼杀人何可数将军宵遁旌旗空倭甲蛮刀贼为主西村月黑妻哭夫东

  • 岳阳早霁南楼·张说

    山水佳新霁,南楼玩初旭。 夜来枝半红,雨后洲全绿。 四运相终始,万形纷代续。 适临青草湖,再变黄莺曲。 地穴穿东武,江流下西蜀。 歌闻枉渚邅,舞见长沙促。 心阻意徒驰,神和生自足。 白发悲上春,知常谢先欲。

  • 附录·张玉娘

    张玉娘传 明○王诏 张玉娘,字若琼,松阳人,宋仕族女也。父曰懋,字可翁,号龙岩野父,举孝行,仕为提举官。媪刘氏,亦贤淑翊之,内政斩斩。年将艾,惟生玉娘。玉娘生有殊色,敏惠绝伦,故父媪益爱之。大父曰继煂,字光大,由贡元仕为登仕郎;曾大

  • 第十五节 吴、耿、尚三王与郑氏之关系·陈匪石

    欲明郑氏之所以亡,当先知三王之所为与三王与郑氏之关系。三王者何?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也。何以为王?曰:清以其能亡明而封之也。亡明者众矣,何以及三王?曰:三王者已覆明,欲复明,而其终并郑氏而覆之也。郑

  • 卷之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一八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明《琴谱》系世俗常用之法合将原书缴进片·佚名

    一一八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明《琴谱》系世俗常用之法合将原书缴进片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十一日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十一日,臣等遵旨将杨抡《琴谱》交祭酒邹奕孝阅看。【真按:下文作杨伦!】据称:是书所载,指法左右手共有五十三

  • 卷八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三>隂厭陽厭隂厭陽厭特牲禮主婦薦豆設敦鉶主人及佐食宗人設鼎俎祝洗酌奠于鉶南主人再拜然後祝出迎尸少牢亦薦豆設敦設鼎

  • 卷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谨按足利学所藏周易四通一通正义即宋板也三通皆写本也二通上下经彖象文言耳一通逸夬至未济又别有略例一本孔颖逹正义序及八论共一本其所存者辗转书写残阙之余甚劳

  • 卷十九·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九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周颂臣工颂皆祭祀之乐章无専戒农官之诗当如古説诸侯春朝于王因助祭而遣之之诗上四句戒其在公之宜敬成者成宪王既厘尔以成宪尔又当因时冝民来咨而来茹也保介者天子之车右非农

  • 宣公·宣公九年·左丘明

    【经】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夏,仲孙蔑如京师。齐侯伐莱。秋,取根牟。八月,滕子卒。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宋人围滕。楚子伐郑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一]緣起品第一   偈曰.   [二]義智作諸義 言句皆無垢. 救濟苦衆生 慈悲爲性故.   巧說方便法 所謂最上乘. 爲發大心者 略以五義現。   釋曰.莊

  • 卷第十九·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十九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四 大般若经之余三 菩萨住品第四十八。善现白佛:&ldquo;菩萨欲得菩提,当于何住?应云何住?&rdquo;佛言:&ldquo;当于一切有

  • 卷一·投子义青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一则青原阶级 示众云。大忘人世。何必三思。击碎疑团。那消一句。不滞玄关。纵横得妙者。是甚么人。 举思和尚问六祖大师。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但能行好事。何必问前程)。祖云。汝曾作甚

  • 东汉文纪·梅鼎祚

    三十二卷。明梅鼎祚 (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 《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一。他的 《西汉文纪》,根据 《史记》、《汉书》,多为典确。此编虽亦以正史为宗,而杂书之作盛于东汉,即刘珍、张璠

  • 二酉委谈·王世懋

    笔记。明王世懋(1536—1588)撰。一卷。世懋有《窥天外乘》已著录。王世懋,字敬美,时称少美。太仓人。好学而善诗文。曾官礼部主事等。王世懋著述宏富,有《奉常集》六十九卷等多部。书为随笔杂记,多载神奇怪异故事,亦

  • 太上正一咒鬼经·佚名

    《太上正一咒鬼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乃天师所说。内有神咒十余条,皆用于召神斩鬼魅、野道、妖精。又称正一真人告诉诸祭酒弟子,凡有病痛及官狱、水火之灾,或宅中有鬼,诵此神咒即

  • 象台首末·胡知柔

    五卷。南宋胡知柔撰。记述其父梦昱被贬黜及平反始末。胡梦昱字季昭,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居大理评事。以论济王事忤旨,贬死象州 (今属广西)。理宗即位后平反,追赠员外郎。咸淳三年 (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