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弹词注后跋

弹词注后跋

先王父汲古嗜学,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史,簿书之暇,手不停披。宦游所至,未尝不以全史自随。生平训子弟,必援据史传,举古忠臣孝子以为法。尝谓升庵先生弹词一书,言简而义该,其入人也深,其感人也易,一唱三叹,有遗音者矣。顾其书终于元末,间采明纪续勒成编,犹恐读之者之习其词而遗其事,聆其声而昧其义也,命先君子博采羣书,合正续二编,细加注释,片言必揭其详,轶事必探其要,夫而后人人可读弹词,不啻人人与读全史矣。书成,藏弆家塾者三十年。先君子解组归里,检阅刊行,江汉人士珍赏同心,购求者如布帛菽粟焉。坦麟奉使两淮,重授之梓,敢云肯构,亦使先人津逮后学一片苦心,差共质于海内也。自惟钝拙无似,蚤玷科名,通籍以来,过庭之训,尊闻行知,阙焉未逮。两世遗编,亦未由继述。而是书则幼而学之,凡忠臣之所以事其君,孝子之所以事其亲,与夫庙朝之上、闾巷之间,一切可歌可泣、可兴可观者,胥于是乎在。先入之言,主之久矣,顷以菲才,辱圣天子知遇隆恩,不次擢用,委任皆繁剧及财赋重地,辨明而起,夜分而寐,束书不暇观览,而古今成败利钝,时隐隐心目间,即所以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师先王父与先君子服官莅政之道于万一,以幸免于罪戾者,亦胥于此书是赖。刻成之日,展卷怃然,手泽如存。谨跋数语于卷末,以识不忘云。时  雍正五年四月朔日孙男坦麟敬书于维扬之茱萸湾舟次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二·彭定求
  歴代诗话卷六十四·吴景旭
  第四折·高文秀
  卷上·吴可
  留别日本·徐志摩
  无 题·林徽因
  卷365 ·佚名
  卷十四·查慎行
  卷四十四·朱彝尊
  鸣盛集巻一·林鸿
  卷五十五·陈廷敬
  卷五百九·佚名
  卷二百七十·佚名
  御选明诗卷六十二·康熙
  蔡松年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 长江集卷七 唐 贾岛 撰 送崔峤游潇湘 功烈尚书孙琢磨风雅言渡河山凿处陟岘汉滩喧梦想吟天目宵同话石门枫林叶欲下极浦月清暾 寄朱锡珪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六·杨仲良

      徽宗皇帝   当十钱   崇宁二年二月庚午,初令陕西铸折十铜钱并夹锡钱。左仆射蔡京奏:『据陕西转运使许天启申送到新铸铜铁钱样,已降指挥:铜钱于岁终,须管铸钱三十万贯;铁钱铸二百万贯。自来铸钱张官置吏,招刺军兵,所费

  • ●卷八·周密

      ○张魏公二事   高宗视师金陵,张魏公为守,杨和王领殿前司。有卒夜出,与兵马都监喧竞,卒诉之,公判云:"都监夜巡,职也,禁兵酉点后不许出营,法也,牒宿卫司照条行。"杨不得已斩之。   又尝诣学,士有投牒者,视之,则争博进也。即

  • ●海东逸史卷十三·佚名

    列传十张煌言字符箸,号苍水,鄞县人;刑部员外郎圭章子。少时跌踢不羁,常负博进钱,醉卧社祠中;梦神谓之曰:「君宜自爱,他日成大事者君也」。由是感寤,折节读书。崇祯十五年举乡试,明年下第归。京师陷,愤不欲生。乙酉闰六月,钱肃乐等

  • 卷之五百七·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一月。丁巳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申皆如之。外记注  ○外务部奏、代呈四川知县恒芳、辽盐加价条陈。下户部议。摺包  ○盛京将军增祺奏、派员

  • 一二○六 质郡王永瑢等奏现办覆校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事宜折(附清单二)·佚名

    一二○六 质郡王永瑢等奏现办覆校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事宜折(附清单二)乾隆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臣永<瑢>、臣阿<桂>谨奏:窃臣等奉旨校勘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业将酌定章程,恭折具奏在案。现据各该衙门将派出看书人员开送前来

  • 提要·孙甫

    臣等谨案唐史论断三卷宋孙甫撰甫字之翰阳翟人举天圣八年进士厯右正言迁天章阁待制河北转运使兼侍读甫以刘昫唐书猥杂失体改用编年法着唐史记七十五卷其间善恶分明可为龟鉴者复着论以明焉甫没唐史记宣取留禁中世遂不得

  • 凡封爵·朱元璋

    职制凡封爵皇太子授以金册、金宝。(妃止授金册,不用宝)亲王授以金册、金宝。(妃止授金册,不用宝)公主授以金册,婿皆称驸马都尉,赐诰命。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女皆封郡主,赐诰命

  • 九年·佚名

    (癸未)九年大明天順七年春正月1月1日○辛卯朔,百官賀正朝,御交泰殿宴。1月2日○壬辰,上令韓繼禧、任元濬曰:「自古起家之主,征戰四方,偕經死地,才力相資者馬,故所以不忘而稱劉備『的盧』、唐宗『六駿』、我太祖之『八駿』者也。

  • 卷二十六【起成公三年尽十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六【起成公三年尽十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注宋卫未葬而称爵以接邻国非礼也【

  • 饶饶者易缺·孔子

    【原文】 闵子侍侧,圁圁如也;子路,行行①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②。” 【注释】 行(hang)行:刚强的样子。②不得其死然:不得其死指不能尽享天年,死于非命。然,语气词,相当于“焉”。 【译文】 闽子

  • 卷十·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十      长洲惠栋撰仪礼古义聘礼云管人布幕于寝门外注云管犹馆也古文管作官今文布作敷易随初九云官有渝蜀才本官作馆穆天子传云官人陈牲义作馆及庙门公揖入立于中庭栋案立读为位周礼小宗

  • 群经补义卷二·江永

    婺源江永撰春秋补义【经传地名别有春秋地理考实四卷详之】韩宣子适鲁观书于太史氏见鲁春秋此未笔削之春秋也春秋当始伯禽何为始隠疑当时鲁春秋惠公以上鲁史不存夫子因其存者修之未必有所取义也使伯禽以后之春秋皆存则

  • 自序·崔子方

    春秋经解自序始余读左氏爱其文辞知有左氏而不知有春秋也其后益读公羊谷梁爱其论説又知有二书而不知有春秋也左氏之事证于前二家之例明于后以为当世之事与圣人之意举在乎是矣然考其事则于情有不合稽其意则于理有不通意

  • 卷二十·普济

      南岳下十五世下龙门远禅师法嗣龙翔士圭禅师温州龙翔竹庵士圭禅师,成都史氏子。初依大慈宗雅,心醉楞严。逾五秋,南游谒诸尊宿。  始登龙门,即以平时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心已极,但欠著力开眼耳。”  遂俾职堂司。

  • 成实论 第十五卷·佚名

    成实论 第十五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止观品第一百八十七问曰。佛处处经中告诸比丘。若在阿练若处。若在树下若在空舍。应念二法。所谓止观。若一切禅定等法皆悉应念。何故但说止观。答曰。止名定观名

  • 还丹肘后诀·佚名

    还丹肘后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数种内外丹经歌诀而成。上卷为《还丹肘后诀》,主要论述丹砂之生成、性状、品类,及其炼化成丹之原理。其内容多半与《通幽诀》相

  • 皇言定声录·毛奇龄

    八卷。清毛奇龄撰。是书尊崇康熙皇帝对乐的主张,附以己见。合五声及宫清、商清、角清、徵清为九声。合五声及变宫、变徵为七调。又认为前人以变宫在宫前、变徵在徵前为谬,而将二变移于二正之后。大概熟悉吹箫吹笛之人,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