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五

天顺二年九月乙酉朔赏大同宣府总兵官高阳伯李文武强伯杨能游击将军石彪并诸将士彩叚银绢有差初文等上其倚山墩磨儿山啼哭岭等处剿杀胡寇功状诏礼部议赏至是礼部请准往年大同东门获功例其奋勇先入贼阵生擒贼众并被伤者总兵官二人人银十两彩叚三表里少监参将十一人人银五两彩叚二表里都指挥二十一人人银五两彩叚一表里指挥六十八人人银三两彩叚一表里千百户等官四百七十五人人银二两绢二疋旗军人等四千五十四人人银二两布二疋其齐力助战并随军策应者都指挥四人人银三两指挥三十四人人银二两千百户并旗军人等一万一千六百一十二人人银一两从之凡赏银二万一千一百三十四两彩叚一百一十七表里绢九百五十疋布八千一百八疋

○户部奏广西思恩军民府存留广西甲军一千五百人操练有误种田纳粮乞分作三班轮流五百人操练免其粮七百七十余石放回一千人耕种徵其粮一千五百四十余石俟地方宁妥俱放回全徵从之

○巡抚两广右佥都御史叶盛奏广州肇庆二府今年五月雨水冲决沿海堤岸水浸城七八尺平畴禾苗尽渰人皆依丘陵以居弥旬未退

○丙戌夜五鼓有流星大如盏色赤光明起天囷西南行至天仓星尾迹炸散二小星随之

○丁亥命广义伯吴王巳从弟都指挥佥事琮袭封广义伯以王巳无子故也

○戊子诏直隶保安州今年户口食盐价米徵钞以其地被雨雹灾也

○己丑夜四鼓有流星大如盏色青白有光起天仓东南行至近浊

○辛卯哈密忠顺王卜列革以母疾遣使臣察马力丁来朝贡马奏求通医术者一人并丁香桂皮诸药 上曰哈密路远医人不必遣第给所需药付来使赍回赐之

○壬辰升刑部郎中黄宗为山东右参政户部主事陆祯为江西右参议给事中高崇为浙江右参议云南按察司佥事张清为浙江按察司副使南京工部郎中朱昂为陕西右参政直隶隆庆州知州柳荣为陕西右参议复除广东副使项忠于山东按察司

○南京盐徒有私造镜炮短枪拒捕者事觉 上即命诛之且敕责守备诸官不能严于防奸魏国公徐承宗等俱上<锍-釒>输罪都察院谓宜收承宗等下法司更择贤能大臣往代其任 上曰已有敕切责承宗等其已之

○户部奏 皇陵神宫监太监雷春言庶人徽煠家眷十八口原给米二百石徽焟家眷二十五口亦原给米二百石二家各给柴薪景泰七年徽焟同妻沈氏诉称寒苦奉旨二家男妇每人增支绢一疋绵布二疋绵花二斤天顺元年未支至二年奉敕徽焟徽煠并家下人口米薪器服之类果有欠缺有司措办供给如或不缺亦须比旧加厚务令得所男女长成听其婚配许令亲戚往来臣钦遵于景泰年间所增悉支与外又每口岁增绵布一疋绵花半斤二家每月共增给香油三十五斤盐二十五斤茶十五斤其徵焟家口稍多每岁增米十二石徽煠男女长成者四人一男二十一岁一男二十岁一女二十七岁一女二十六岁俱合婚配止是泗州天长县官户葛彬有女愿来结亲余无来者缘庶人男女俱在墙内未便合无令其开门嫁娶为便 上悉从之

○癸巳重阳节赐文武百官宴

○升都察院检校陈典庸为陕西道监察御史往甘凉等处会同镇守总兵等官整饬边备时广宁侯刘安荐典庸通晓边务吏部以典庸素无间望请命总兵官石亨试验之亨称其谋略出人意表宜擢用责以成效故有是命

○甲午命广平侯袁瑄往直隶保定等府并山东河南印记马匹

○锦衣卫副千户张王巳彭城伯昶之孙也饮于千户吕宏家恳宏留歌妓与宿宏不从遂抽佩刀剌宏宏竟以创甚死事觉法司论王巳当斩王巳数陈冤乃言王巳为应议皇亲且宏死在剌后垂一月情有可悯 上曰法司官当执法论罪岂可顾忌回避王巳所犯既实其必罪如律

○乙未湖广常德卫指挥使夏瑄杀依已以居者妻子三人俱焚之按察使冯诚奏鞫瑄凌迟处死刑部部中许振以审刑至辨所杀为雇工人减论绞瑄数陈冤法司俱置不理瑄子虎上疏愿代父刑且谓父杀家奴非雇工人都察院谓其情可悯瑄遂得复职诚以失入人罪又自陈不实下锦衣卫狱坐赎徒还职

○丙申命兵部今后军官有犯斩罪者降二等绞罪降一等俱调附近卫所

○增置隆庆保安州管粮判官从巡抚宣府右副都御史王宇奏请也

○鸿胪寺序班胡瑛奏右少卿杨瑄坐听 圣谕及宣亲故以罪被逮至寺者宣为释其械饮食之都察院请收宣与理 上曰此瑛诬陷宣也不必收问其调瑛于外

○工部奏江西输织造叚疋多不依原降式样稀松纰薄颜色浅淡其提调官左布政崔恭已升左副都御史巡抚南直隶请俟恭议事至京治其罪 上命宥之

○丁酉命故兴济伯杨善子宗袭封兴济伯

○命福建右参议徐弼致仕以巡按御史言其老病故也

○巡抚宣府右副都御史王宇劾奏右参将都督佥事张林内官严顺都指挥孙素各令家奴揽纳粮草事下都察院左都御史寇深等谓林等家奴揽纳必依时直两愿交易非恃势 上曰林等皆内外重臣何得俱违法令家奴揽纳深等明知国有重禁何乃如是容情今姑宥其罪以后毋得更尔以速罪谴

○兵部言比得边报七月十三日虏酋孛来犯镇番城游击将军武干伯陈友等与之接战杀退贼众至二十七日复来相持至八月初六日又与大战前后屡捷生擒三人斩首三十八级及左参将都督刘震等亦于洪水等处生擒六人斩首十级乞将前后所获虏首于沿边枭示从之

○内官杜钦以事往南京杖死仪真卫指挥黄源事觉下锦衣卫狱

○夜五鼓有流星大如盏色青白起井宿东北行至太微西垣内后三小星随之

○戊戌升南京云南道监察御史张谏为河南按察司副使山西道监察御史桂怡为湖广副使时方面员缺吏部止对缺推举一人以闻至是升谏等 上因谕吏部臣曰今后方面官每缺一员须举两人来闻庶可简擢

○给应山王豪土□睘弟镇国将军豪<土鼎>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巡按湖广监察御史宋有文等案奏守备永州都指挥高昱不严防御致苗贼肆杀掠于龙庆诸乡村都察院请命有文治昱罪而敕太监总兵更择智勇武臣代其任且遣通事往谕贼还所掠从之

○庚子命故英国公张辅孙杰为锦衣卫所镇抚从文安伯张輗奏请也

○执唐府仪宾张凤下锦衣卫狱以其隐避父兄粮差妄引 祖训以奏也

○辛丑起致仕刑部尚书轩輗改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时户部言南京缺官管粮 上召内阁臣李贤问曰大臣中谁会管粮者贤曰见在无有惟刑部尚书轩輗曾管今致仕矣 上曰果衰老乎贤曰此人素有廉名虽老可用也故有是命

○增置顺天府通判一员专理军政从府尹王福奏请也

○驸马都尉赵辉言正统十四年冬曾上锍-釒欲率军平虏奉迎 圣驾今幸 皇上复位乞照永乐初驸马都尉王宁进封永春候例量升名爵下吏部议言恩命非臣下所敢擅拟 上曰名爵系重事朝廷自有处置

○湖广按察司奏都指挥佥事崔贵假以选军索所部赂命巡按御史执罪之

○夜月入毕宿犯左股星

○是日南京日入后西方有赤气光如火影至戌时散

○癸卯北虏有来降者忿朝廷居之南京杀死护送者数人 上怒命磔于市

○甲辰敕荆王祁镐曰尔奏要照母妃珠冠乞博鬓与妃魏氏然 祖宗定制亲王妃冠用九翟而无博鬓盖博鬓惟皇后及东宫妃得用中间尚有差等尔母妃冠有博鬓者乃一时特赐岂可援以为例且以己妃欲上同于母既无敬亲之心又取僭窃之罪其乖违礼制甚矣所奏不允自后母仍率意妄作以损令名

○命给沅陵王贵燏辽山王幼墏清源王幼<土予>校尉月粮

○赐怀柔伯施聚诰券子孙世袭并封赠其三代及妻

○命故工部尚书康汝楫孙健为通政司知事于原籍支俸闲住汝楫永乐初以藩邸录事升北京刑部左侍郎卒赠尚书至是健陈情乞恩故有是命

○乙巳赐襄陵王庶长子镇国将军范址子名曰徵鏦

○书与楚王肃王庆王各借马千匹官与价直

○郢府仪宾鲁信奏宣德间尚榖城郡主今郡主已故遗男琬年十六岁自幼习经书乞终业南京太学从之

○夜四鼓有流星大如盏色青白起阁道约行丈余发光大如椀西北行至天津后三小星随之

○丙午赐也密火只王并也先弟也即癿等金织蟒龙麒麟纻丝等物

○锦衣卫带俸千户奥骨等初来降时已给赐如例至是奥骨等复累陈艰窘乞增所赐 上曰远人来归赏宜从厚其增赐奥骨等四人人钞一百锭纻丝一疋绵布十疋百户并所镇抚卯歹等十三人人纻丝一疋钞布视奥骨半之

○出内帑绵布一百疋给大兴宛平县养济院贫民

○广东副总兵翁信奏于廉州府木头峒杀获贼首二千一百余级兵部言前此贼势猖獗信坐视不肯进兵本部奏请催督进剿仍请命巡抚两广都御史叶盛紏察具奏挐问今信虽报捷而盛无奏章乞行盛核实以闻从之

○夜月晕色苍白轩辕火星俱在晕

○丁未云南武定军民府和曲州元谋县故知县吾起弟超湖广施州卫忠建宣抚司遣把事马主等来朝贡马赐彩币并钞有差

○ 上以虏寇远遁敕召总兵官安远候柳溥副总兵都督过兴雷通俱还京

○敕三法司录见监罪囚情词以闻其该决重囚三法司奏请会官从实审录毋致冤枉

○给褒城王范堮庶女隆德县主及仪宾张塘岁禄六百石本色米四百石折钞二百石

○升都察院司务刘进为山东按察司佥事专理河道

○命山东带俸都指挥佥事高源于青州左卫守备仍理卫事从巡抚左副都御史年富言也

○夜五鼓月生晕苍白色围圆浓厚轩辕火星俱在晕内至晓刻渐散

○戊申给兴济伯杨宗岁禄一千二百石内本色八百石折色四百石

○狭西都指挥佥事陈良自陈有疾命其子新代为西安后卫指挥同知

○晓刻月犯灵台中星

○己酉命都督佥事张义佩征西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宁夏以宁夏总兵官张泰得疾不能理事也

○擢监生黄珵为中书舍人

○调锦衣卫带俸指挥使王亮于南京锦衣卫管事

○庚戌调钦天监监正高冕于南京钦天监冕初以监副升监正掌监事礼部右侍郎汤序忌之嗾本监主簿陈锭奏其立心凶暴且系剩员故调之

○镇守四川右少监阎礼等奏都指挥佥事孙斌守备保坝坐视番贼讐杀不能剿捕命执而罪之

○辛亥命都指挥佥事张杰协同右参将江福镇守独石马营等处

○甲寅昏刻金土二星合于斗宿金星犯南斗杓第二星

猜你喜欢
  列传十·薛居正
  卷四十·志第七·柯劭忞
  第二十二回 渔色徇财计臣致乱 表忠流血信国成仁·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第三一九札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一二一○四--八·佚名
  七○六 全书处汇核四至六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佚名
  五二七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楚省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来保
  三三 补遗·周作人
  许智藏传·李延寿
  杨国忠传·刘昫
  伍文定传·张廷玉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仲殊·唐圭璋

      仲殊姓张氏。“全”已见。   满庭芳   晓日迎凉,烟华生翠,玉麟香转风轻。细丝钧管,罗绮拥芝庭。竞折蟋桃献寿,雨露罩,春下仙瀛。碧池上,龟游鹤舞,一曲奏长生。   当年,嘉庆会,兰江秀气,星昴光灵。奄奕世馀徽,同降元精

  • 巻三十·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三十明 李攀龙 编明七言律诗奉答于鳞见赠之作【王世懋】江上秋空度羽翰故人千里问加餐齐纨忽破呉门色郢雪长飞海国寒句里青山堪自逺箧中明月傍谁看思君独夜狂歌发转向交游把臂难寄题白雪楼二

  • 嵗时杂咏巻三十七·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重阳下九日药市作 宋 祁阳九恊嘉辰斯人始多暇五药防广防防肩閙相驾灵品罗贾区仙芬冒闉舍撷露来山阿斸烟去岩罅系道杂提携盈防更荐借乘时物无贱投乏利能射饔苓互作王参荠交相假【音架】曹植谨雁令韩康

  • 英宗睿皇帝实录序·佚名

    据广方言馆本补用葛思德东方书库本校朕惟尧舜禹汤文武诸君去世远矣其功德之盛心术之微后世犹得以考见者以典谟训诰誓命之书存也是故君天下者必立史官以专纪东方书库本纪作记载历代承传目为盛典有由然矣顾我祖宗列圣创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秋七月。甲寅朔。享太庙遣固山贝子温齐行礼。  ○遣官祭司门之神  ○命太子太保工部尚书霍达、仍以原衔管都察院左都御史事  ○兵部议覆甘肃巡抚佟延年疏言黑城堡、距洪水市口虽三十里

  • 第二十一卷 仕绩 一 二·缪荃孙

    松 江 府 三 明(下)徐 阶徐阶,字子升,号存斋,华亭人。祖贤,自小蒸赘郡城,遂家焉。父黼,宣平县丞,祀乡贤祠。阶,举嘉靖二年进士,廷试第三人。授编修,预修会典。帝用张孚敬议,欲去孔子王号,易像为木主,笾豆礼乐,皆有抑损。

  • 李鹤田先生哀台湾笺释·佚名

    海波鼎沸鸣战鼓,躏骸成泥血飞雨。妈宫岛㈠外啼杜鹃,声声似诉台民苦。昨有台民自台来,无人忍听伤心语。㈠林芝嵋台湾纪略云:澎湖为台湾门户,环绕三十六屿;大者曰妈祖屿等处,次者曰西屿头等处。各屿惟西屿稍高,余皆平坦。妈宫岛

  • 卷二十三兵志三陆军·黄遵宪

    编队凡步兵,五人为伍,四伍为一分队,二分队为半小队,二半小队为小队,二小队为中队,共一百六十人。四中队为一大队,共六百四十人。三大队为一联队,共一千九百二十人。其编制之法,由中队起,每一中队内有上等卒九人,分队长八,锹兵长一

  • 二、孔子为委吏乘田考·钱穆

    孟子曰:“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史记 孔子世家》作“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畜息蕃。”司职者,毛大可《四书改错》云:“《周礼》牛人有职人,主刍

  • 春秋阙如编卷六·焦袁熹

    金山焦袁熹撰僖公【下】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齐书狄侵齐者齐晋同盟国也见晋文伯烈虽盛不能使中国无夷狄之患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 卫侯郑归于卫卫侯之出奔楚也元咺奉叔武居守践土之防叔武以卫子列盟安定其国以

  • 卷十四·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十四长洲余萧客撰礼记四乐记【下】以歌南风南风育养民之诗也王注其舞行缀逺逺以象民行之劳同其舞行缀短近以象民行之逸同【并史记注二十四】大章按五行钩命决云伏羲乐为立基神农乐为下谋祝融

  • 卷二十四·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四    元 吴澄 撰祭统【陈氏曰祭统者总序大纲穿贯百职统成一礼见其始末之谓也故纲举而万纪皆张统先而衆则必振也方氏曰祭法非不及义然以法为主祭义非不

  • 卷二十三·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二十三律吕新书【二】律吕证辨造律第一班固汉前志曰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鳯之鸣其雄鸣为六

  • 第24章 宪问篇第十四(1)·孔子

    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译文孔子的学生原宪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做官吃俸禄;国家政治混乱时,做官的还拿俸

  • 散不足第二十九·桓宽

    【题解】在本篇中,贤良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庶民百姓到官府豪家,分为八个纲领,并列举了三十二项事实,说明由于豪华奢侈产生了很多方面的社会&ldquo;弊病&rdquo;,贤良借题发挥,以论奢侈、节俭为名,目的是欲行复古之实。大夫

  • 第五十五則 宗智生死不道·胡兰成

    第五十五則宗智生死不道舉:潭州道吾山宗智禪師與弟子漸源至一家弔喪。漸源拍棺云:生邪死邪?師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漸源云:為什麼不道?師云:不道不道。同至中路,漸源云:和尚快與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師云:打即任打,道是不道

  • 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丏尊

    此书为经典民国教材,几代人受益不尽。《七十二堂写作课》是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一部讲述文章作法的书籍。书中的文章均选自二人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到

  • 撼龙经·杨筠松

    古代堪舆术书。旧题唐杨筠松撰。一卷。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一卷,附《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杨筠松著有《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