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辜讲

孔子说:“《风》《雅》 开始的第一首民谣表达了爱慕的情感,热烈但不淫乱,忧郁但不颓废。”

辜解

中国女性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正是这种特性,使中国女性拥有了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女性没有的魅力,也许别的国家的女性也有这些特点,但是这些特点是在中国发展到了最完美的程度,这是别的国家所不能企及的。这一特点用两个字来描述,就是“幽闲”, “幽”字,字面意思是幽静、僻静、害羞、神秘而玄妙,“闲”的意思是“自在或悠闲”。“幽”字,翻译成英语则是“modesty” “bashfulness”,但只能代表汉语一小部分的意思,德语“sittsamkeit”与汉语的意思比较接近,但恐怕法语“pudeur”同它的本意最为接近。“腼腆” “羞涩”,这种中国的“幽”字所表达的特性,可以说,是一切女性的特质。

这种腼腆和羞涩的特质越发展,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就意味着越具有女性美——雌性美。事实上,她也就越接近一个完美而又理想的女人,反之,一个丧失了这种“幽”字所代表的女性特质,丧失腼腆、羞涩特质的女子,就变成了行尸走肉或者说一堆烂肉,因为她的美丽、芬芳早就消失了。这种“幽”字所凝缩的女性特质,或者说中国女性观中追求的腼腆,让中国妇女在本能上有这种感受和认识,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是不应该的,不符合传统的。遵从中国的传统观念,一个女子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儒学联合会的大厅里,这种公开场合唱歌跳舞都是极为不合适的、下流的事情。这种幽闲,这种中国传统女性观中的腼腆羞涩,有着其积极意义,体现出对与世隔绝的喜爱,对繁华世界的无尽诱惑的抵制,赋予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独有的、其他民族女子绝不具有的一种芬芳,一种比紫罗兰的香味还要醇浓,比兰花香味还要清新惬意的芳香。

两年前,我曾经在《北京每日新闻》上发表过中国最古老情歌《诗经》——我相信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情歌——的一部分,在这里,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女性被这样形容: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窈窕”一词和“幽闲”意义相同:“窈”的义项为优雅的、恬静的、温柔的、羞涩的;“窕”的义项则是迷人的、轻松的、有礼貌的、快乐的。“淑女”一词则是描绘着一个纯洁(或贞洁)的女子(或少女)。从这里,你就可以轻松地从这首中国最古老的情歌里找到中国女子的三大特征:优雅幽静的爱,羞涩(或腼腆、含蓄)的表现以及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温柔魅力、贞洁(或纯洁)。总之,一个理想的、完美的真正中国女子,应该是贞洁的、腼腆羞涩而又快乐迷人的形象,她同时也殷勤懂礼、优雅而满怀爱意。只有同时具有贞洁、含蓄和幽静三大特质的女子,才符合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形象,才能真正可以成为一个“ese women”

猜你喜欢
  本政 第九·王符
  管子补注卷十一·刘绩
  卷第五·黄绾
  卷九·朱熹
  中庸集编卷上·真德秀
  颜渊第十二·智旭
  卷十九·孔颖达
  卷四·熊节
  ·知行合一··王守仁
  庄公·庄公四年·左丘明
  西余端禅师·惠洪
  刘东青居士汉慧常字说·太虚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二·佚名
  劝信愿真切·印光
  十地经论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尤袤·唐圭璋

      袤字延之,无锡人。生于靖康二年(1127)。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淳熙五年(1178),知台州,放罢。八年(1181),江西运判,除直秘阁。十四年(1187),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太常少卿。十五年(1188),礼部侍郎、直学士院。绍熙三年(1192),给事中

  • 三·王直方

      二○一、戏用语讹为诗  京师人呼大夫为大斧,呼承制为承池,盖语讹也。有人戏为句云:“大夫何尝斧,承制岂当池?”①(《总龟》前二十九) ---------------- ①原注:“岂当池”,或云“石当池&rdq

  • 李杜列传第五十三·范晔

    李固 子燮 杜乔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郃在《方术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司

  • 卷九十三 晉紀十五·司马光

      起閼逢涒灘(甲申),盡強圉大淵獻(丁亥),凡四年。   明皇帝太寧二年(甲申、三二四年)   春,正月,王敦誣周嵩、周莛與李脫謀為不軌,收嵩、莛,於軍中殺之;遣參軍賀鸞就沈充於吳,盡殺周札諸兄子;進兵襲會稽,札拒戰而死。   後趙

  • ◎币制处·费行简

    币制处何为而设,袁慰庭特为位置梁卓如计也。溯远因于戊戌二人本深仇,然华夏光复,梁不能不归国,而为民党所丑诋,势不得不托庇于袁。于是结共和党,以主持中央集权,示与国民党立异。袁未必不知其意,而可藉以排除孙黄诸人,从此乘仇

  • 续后汉书音义卷三·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音义卷三    宋 萧常 撰 吴载记一富春【後以避晋简文帝郑太后讳改富阳孙权黄武七年置东安郡治富春寻废】盐渎【故临淮县後属广陵】宛城【音寃南阳县】斩断【丁贯切

  • 十国春秋卷七十一·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五列传武穆王德妃袁氏夫人陈氏夫人华氏衡阳王夫人杨氏文昭王顺贤夫人彭氏废王夫人某氏防孝王夫人苑氏武穆王德妃袁氏衡阳王其所生也有殊色见宠于武穆王累封德妃文昭王心怨衡阳王先立袭位日颇督责于衡阳

  •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这是司马穰苴的单传。全文围绕着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这条纲,写他诛杀国君宠臣庄贾、整饬军队,和士卒同甘共苦的治军史实,收到战士争相为之奋勇作战,使晋、燕之师不战而屈,收复失地的功效,活画出

  • 卷首·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首契丹国初兴本末契丹本炎帝之後先世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为慕容燕所破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於此【案叶隆礼原书称契丹之始简册不载无得而详今考辽史世表载辽先世传

  • 谴非第六·桓谭

    王者初兴,皆先建根本,广立藩屏,以自树党,而强固国基焉。是以周武王克殷,未下舆而封黄帝、尧、舜、夏、殷之后,及同姓亲属、功臣、德行,以为羽翼,佐助鸿业,永垂流于后嗣。乃者强秦罢去诸侯,而独自恃,任一身,子弟无所封,孤弱无与,是以

  • 平书卷一人事篇上·王源

    人事篇上齐宣王言好勇孟子亦言勇言好货好色亦言货色与管仲从君之欲奚以异曰孟子顺其病而药之言勇而勇得其正终非好勇言货与色而货与色得其正终非好货与色从人情之常引归天理之正即攻其邪心之善术也若管仲直纵君之欲与

  • 卷四十二·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二宋 陈经 撰顾命【周书】此篇虽凶事而死生之理始终之变古人制度纎悉周密莫不详见学者不可以凶事而略之生之有死达人视之以为夜旦之常盖人道之常然始终之义也自非学问之深者不足以语此此

  •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八·成寻

    【延久五年(宋煕宁六年)四月一日~六月十二日】参天台五台山记第八六年 癸丑 四月一日 雨下。今日日蚀,卯时云々。为不令晴现祈雨,从寅时雨下,巳时,雨止,中心感喜。斋时,三藏送羹四杯、菜一杯。午时,御药桑,王御带同来,以笔言问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一(并序)·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陈隋两国师天台智者。悟法华经旋陀罗尼。嗣法性宗。以无碍辩才。剖判三世佛乘。开辟一家教观。人到于今承之。外有诸忏制法两朝敕文建寺碑刻等。门弟子章安禅师。集之成书。号国清百录

  • 卷第十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五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破僧违谏学处之二尔时薄伽梵诣常集堂。于大众中就座而坐告诸苾刍曰。于此世间有五种师。云何为五。如有一师。戒实不净自言戒净。然诸弟子由共住故知不清净。遂相告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六·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云何摩诃鏂波提舍。有四摩诃鏂波提舍。若有一比丘来所说言。是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我从佛口受是法。诸比丘当取是语。不得是非。当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中觅。若与彼相应者。当称叹其人。善哉长老。善受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三·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住苏州灵岩崇报寺语上堂喝一喝曰前圣所知转相传授能灭亿劫倒想成就无量慧身离此章句别有商量水牯牛栏里又添一头灵岩不获已且作死马医将知你一生行脚只是泥里撼椿看人吃饭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

  • 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摩竭提国,应无垢光婆罗门请,中路见一旧塔,旋繞供养,悲泣雨泪,十方诸佛,亦皆雨泪。金刚手菩萨请问其故?佛乃说此心咒,劝人造塔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