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焦德裕传

焦德裕,字宽父,远祖焦赞曾随宋丞相富弼镇戍瓦桥关,从此成为雄州人。父名焦用,在金朝为官,由束鹿县令升千户,守雄州北门。太祖兵至,州人开南门投降,焦用仍拼命抵抗,终被生擒。太祖见他忠义,释而不杀,恢复其原来官职。焦用奉命进军山东,从未妄杀一人。年六十二岁而卒,后因德裕显贵,追赠中书左丞,封恒山郡公,谥正毅。

德裕精通《左氏春秋》,年少就勇敢善射,在其舅父解昌军中供职。金将武仙杀元真定守臣史天倪,后逃走,其部属赵贵、王显、齐福等仍占据武仙的老巢,多次劫掠太行。太宗选派廷臣中有才辩者去招降,杨惟中推荐德裕,于是德裕到真定去劝降了齐福,生擒赵贵。王显逃走,德裕追击射死,朝廷诏赐井陉北边的田。中统三年(1262),平息李王..之乱后,世祖命德裕去赦免李王..在益都的部属。四年,赐金符,任命他为阆、蓬等处都元帅府参议。宋臣夏贵围宣抚使张庭瑞于虎啸山,帅府令德裕援救。德裕夜间直逼贵营,令士卒各持三把火炬,贵惊逃,追至鹅奚谷,斩首千人,获马匹军械无计。升京畿漕运使。

至元六年(1269),德裕任佥陕西道提刑按察司事。八年,转为西夏中兴道按察副使。十一年,随丞相伯颜南征,授佥行中书省事。元军攻下安庆,至镇江,焦山寺主僧组织人民抵抗,丞相阿术杀其为首者后,还要全部坑杀其他僧徒,德裕谏止了。德裕奉命先入城安抚。宋平后,奉旨求异人异书。平章阿合马诬告丞相伯颜杀丁家洲降卒,并奏荐德裕为中书参政,是妄图让他来说一句话,以证实伯颜杀降卒的事。德裕不肯任中书参政。很久以后又任德裕为行省佥事。

至元十四年,德裕改任淮东宣慰使。淮西反元势力固守司空山,令淮东四郡起兵响应。元帅帖哥得其檄令,立即逮捕郡守许定国等四人,要他们承认其反元罪状,还要没收其家产。德裕认为:“四人皆新降之将,天子既爱护他们,他们有地有民,什么都满足了,正要誓死报效朝廷,怎敢有非分之望,为何要怀疑他们,难道不是敌人的反间之计?”许定国等因此得救,并恢复他们的官职。德裕拜为福建行省参知政事。至元二十五年(1288)卒,年六十九岁。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恒国公,谥忠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刘昫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五·杨仲良
  卷四十五·佚名
  中俄伊犁交涉始末·罗惇曧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七·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一·佚名
  鲁迅的青年时代·周作人
  刘珙传·脱脱
  卷六·鄂尔泰
  卷十六·佚名
  卷一百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谈丹崖·佚名
  黄磋玖·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陈霆

    吴兴丛书跋语渚山堂词话三卷,明陈霆水南撰。水南一字声伯,德清人。弘治十五年进士。为刑科给事中,抗直敢言。以忤逆瑾,逮狱、廷杖。目为朋党,谪判六安州。瑾诛,复起。历迁山西提学佥事。以师道自任,士习丕变。致政归。嘉靖中

  • 卷第一百九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十〔起玄黓执徐(壬辰),尽强圉作噩(丁酉)四月,凡五年有奇。〕太宗文武

  • 第一章 开始时代·佚名

    ○第一节 满洲之建部长白山之支峰曰布库哩山,通古斯族人居其麓焉。当南宋时,女真为蒙古所灭,通古斯族人势力之衰,几二三百年。有女曰佛库伦者,系出女真,不夫而孕,产一男。既长,佛库伦将他去,命是男以爱新觉罗为姓,名曰布库哩雍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纪昀

    宋纪 【十二】孝宗○孝宗孝宗皇帝讳眘字符永太祖七世孙也初太祖少子秦王德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世将世将生庆国公令 譮令譮生子偁是为秀王帝秀王子也始名伯琮高宗自元懿太子薨未有后昭慈圣献皇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一·佚名

    惠帝 吕后惠帝见太后杀赵王戚夫人因不听政【温公】帝筑复道叔孙通请立原庙【温公】曹参【程晏】张辟强【李德裕】郦寄卖友【东坡】文帝文帝善继汉【老泉】除肉刑【乐天】贾谊【刘禹锡 子由 皮日休 乐天 权徳舆 

  • 佛法十疑略释·李叔同

    佛法十疑略释(1)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所疑固不限此,今且举

  • 史记集解卷六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四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

  • 卷七十四、谕禁鸦片之严厉·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年,秋八月,定严禁栽种莺粟例。鸦片烟之禁,始自雍正时,其初但充药品。英商以之贩运内地,称洋药,故民间吸食者极少。至道光初,其风始炽,寻由印度传之云南。而南土兴,辗转传至四川而有川土,又传至甘肃而有西土,由是而至贵

  • 卷三十九、中英交涉之变态·黄鸿寿

    仁宗嘉庆十三年,冬十月,以英吉利兵舰驶入广东,夺总督吴熊光职,以百龄代之。英人自康熙十九年通商中国,继于二十三年建设商馆于广州,而以粤海关检查之严密,及税额之繁重,欲更辟新商港,继于四十年,东印度会社社员甲赤普尔率商船三

  • 继善篇 第一 凡四十七条·范立本

    子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尚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徐神翁曰:“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平生作

  • 大林寺募修佛殿法堂序·太虚

    明嘉靖间,桑乔始志庐山,称:‘大林峰者,晋慧远时,昙诜法师于讲经台东南,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名大林’。此为大林得名之所自。沿大林峰创下中上大林寺者三:桑志‘上大林晋昙诜建,后兵毁。明宣德中,僧慧究复建。成化中、僧圆泰修山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良贲

      经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  解曰。十善如下。此十善位经十千劫方入伏忍。忍方便故。发大心者。所度所断所修所趣悉皆大故名发大心。长别三界者。前发大心总有二类。一者直

  • 毗沙门仪轨·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阿他渴嚧蔇室拏末拏写摩诃罗阇写摩罗满怛蓝钵罗毗沙弥萨婆萨埵苏诃钵唅萨婆萨埵[口*皿]底史南怛侄他摩尼吠达驮罗野莎婆诃布噜拏跋达啰野莎婆诃摩拏罗也野莎婆诃悉澄迦罗耶莎婆诃

  • 毗尼母经卷第八·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十夜相应法者。若比丘畜长衣。不作净施不过十日。畜长钵不作净施。亦不过十日。是名十夜相应法。半月相应法者。夏安居前一月求浴衣。得衣已要半月著。至夏安居中半月一用浴。若比丘尼犯

  • 卷第十九·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九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袁州杨歧方会禅师郡之宜春冷氏子。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系名征商课。最坐不职。乃宵遯入瑞州九峯。恍若旧游。眷不忍去。遂落发。每阅经心融神会。能折节扣参老宿。慈明

  •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青罗真人讲说。谓世间众生不修正道,「不知五行推运,十一曜照临,主其灾祸」。若能上观星斗运行之度,预知灾祸将

  • 飞天神龙·朱贞木

    清朝末年,武当派掌门人、飞天神龙志道恒,少年时替含冤屈死的兄嫂复仇,杀死吉安府知府的恶少周小仁,并致死致伤了为周小仁护院、助阵的两名崆峒派武师,因此与崆峒派门人胡剑秋、赵甲叟等人结下冤仇。二十年后,胡剑秋、赵甲叟

  • 孑楼诗词话·林庚白

    尝读《全唐诗》,载有《观邻人演昭君变》一首。《昭君变》者,当时剧名也。使逊清同、光以来诗人,执笔为之,必什九不敢用“昭君变”三字。观于《范伯子诗集》,偶涉及电报,辄以“电语”二字代之,特电话及有声电影犹未传播中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