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六 西山养病

我于六月二日搬到西山碧云寺里,所租的屋即在山门里边的东偏,是三间西房,位置在高台上面,西墙外是直临溪谷,前面隔着一条走路,就是一个很高的石台阶,走到寺外边去。这般若堂大概以前是和尚们“挂单”的地方,那里东西两排的厢房原来是“十方堂”,这块大木牌还挂在我的门口,但现在都已租给人住,此后如有游方僧到来,除了请到罗汉堂去打坐以外,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安顿他们了。我把那西厢房一大统间布置起来,分作三部分,中间是出入口,北头作为卧室,摆一顶桌子算是书房了,南头给用人王鹤招住,后来有一个时期,母亲带了她的孙子也来山上玩了一个星期,就腾出来暂时让给她用了。

我住在西山前后有五个月,一边养病,一边也算用功,但是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工作,主要的只是学习世界语,翻译些少见的作品,后来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从世界语译出的小说,即是那时的成绩,可是更重要的乃是后来给爱罗先珂做世界语讲演的翻译,记得有一篇是《春天与其力量》,说得空灵巧妙,觉得实在不错。所以在这养病期间,也着实写了不少的东西,在五月与九月之间一总给孙伏园写了六回的《山中杂信》,目的固然在于轻松滑稽,但是事实上不得做到,仍旧还回到烦杂的时事问题上来。如六月廿九日第三回的杂信上说:

近日报上说有教职员学生在新华门外碰伤,大家都称咄咄怪事,但从我这古式浪漫派的人看来,一点都不足为奇。在现今的世界上,什么事都能有。我因此连带的想起上边所记的三件事,觉得碰伤实在是情理所能有的事。对于不相信我的浪漫说的人,我别有事实上的例证,举出来给他们看。

所谓不愉快的事情大抵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这时大家最注意的是政府积欠教育经费,各校教员大举索薪,北京大学职教员在新华门前被军警殴伤事件了。事情出在六月上旬,事后政府发表命令,说教员自己“碰伤”,这事颇有滑稽的意味,事情是不愉快,可是大有可以做出愉快的文章的机会,我便不免又发动了流氓的性格,写了一篇短文,名字便叫作“碰伤”,用了子严的笔名,在六月十日的《晨报》第五版上登了出来,原文云:

我小的时候,看唐代丛书里的《剑侠传》,觉得很是害怕。剑侠都是修炼得道的人,但脾气很是不好,动不动便以飞剑取人头于百步之外。还有剑仙,更利害了,他的剑飞在空中,只如一道白光,能够追赶几十里路,必须见血方才罢休。我当时心里祈求不要遇见剑侠,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他们。

因此可以知道,碰伤在中国是常有的事,至于责任当然完全由被碰的去负担。譬如我穿有刺钢甲,或是见毒的蛇,或是剑仙,有人来触,或看,或得罪了我,那时他们负了伤,岂能说是我的不好呢?又譬如火可以照暗,可以煮饮食,但有时如不吹熄,又能烧屋伤人,小孩不知道这些方便,伸手到火边去,烫了一下,这当然是小孩之过了。

听说这次碰伤的缘故,由于请愿。我不忍再来责备被碰的诸君,但我总觉得这办法是错的。请愿的事,只于现今的立宪国里,还暂时勉强应用,其余的地方都不通用的了。例如俄国,在一千九百零几年,曾因此而有军警在冬官前开炮之举,碰的更利害了,但他们也就从此不再请愿了。……我希望中国请愿也从此停止,各自去努力罢。”

佛经里说蛇有几种毒,最利害的是见毒,看见了它的人便被毒死。清初周安士先生注《阴骘文》,说孙叔敖打杀的两头蛇,大约即是一种见毒的蛇,因为孙叔敖说见了两头蛇所以要死了。(其实两头蛇或者同猫头鹰一样,只是凶兆的动物罢了。)但是他后来又说,现在湖南还有这种蛇,不过已经完全不毒了。

三四年前,浦口下关间渡客的一只小轮,碰在停泊江心的中国军舰的头上,立刻沉没,据说旅客一个都不失少。(大约上船时曾经点名报数,有账可查的。)过了一两年后,一只招商局的轮船,又在长江中碰在当时国务总理所坐的军舰的头上,随即沉没,死了若干没有价值的人。年月与两方面的船名,死者的人数,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上海开追悼会的时候,有一副挽联道,未必同舟皆敌国,不图吾辈亦清流。

“我从前曾有一种计划,想做一身钢甲,甲上都是尖刺,刺的长短依照猛兽最长的牙更加长二寸。穿了这甲,便可以到深山大泽里自在游行,不怕野兽的侵害。他们如来攻击,只消同毛栗或刺猬般的缩着不动,他们就无可奈何,我不必动手,使他们自己都负伤而去。

“但是我在这里不能一样的长闲逸豫,在一日里总有一个阴郁的时候,这便是下午清华园的邮差送报来后的半点钟。我的神经易于激动,病后更甚,对于略略重大的问题稍加思索,便很烦躁起来,几乎是发热状态,因常十分留心避免。但每天的报里总是充满着不愉快的事情,见了不免要起烦恼。或者有人说,既然如此,不看岂不好么?但我又合不得不看,好像身上有伤的人,明知触着是很痛的,但有时仍是不自禁的要用手去摸,感到新的剧痛,保留他受伤的意识。但苦痛究竟是苦痛,所以也就赶紧丢开,去寻求别的慰解。我此时放下报纸,努力将我的思想遣发到平常所走的旧路上去,——回想近今所看书上的大乘菩萨布施忍辱等六度难行,净土及地狱的意义,或者去搜求游客及和尚们的轶事,我也不愿再说不愉快的事,下次还不如仍同你讲他们的事情吧。”

我这篇文章写的有点别扭,或者就是晦涩,因此有些读者就不大很能懂,并且对于我劝阻向北洋政府请愿的意思表示反对,发生了些误会。但是那种别扭的写法却是我所喜欢的,后来还时常使用着,可是这同做诗一样,需要某种的刺激,使得平凡的意思发起酵来,这种机会不是平常容易得到的,因此也就不能多写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欧阳修
  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四十三·王称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四·佚名
  元朝典故编年考卷五·孙承泽
  序一·何乔远
  路史卷四十四·罗泌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六·佚名
  ◎爱俪园中新趣话·吴虞公
  序·缪荃孙
  二五一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折·佚名
  卷九十七下·班固
  六十九、在小说林·包天笑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陈寿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一·丘逢甲

    (乙未稿)(清光绪二十一年)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鮀江秋意海上瀛洲已怕谭,浩然离思满天南。西风一夜芦花雪,鮀浦秋痕上客衫。鮀江即今汕头,旧设鮀浦司。·潮州舟次抱江城郭夕阳红,百口初还五

  • 沪杭车中·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 卷七 前凉录·崔鸿

      张轨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王耳十七世孙。祖烈,魏外黄令,父温,太官令。母陇西辛氏。轨少好学明经与同郡皇甫士安友善,拜太子舍人,与京兆杜预善,以所注《易》遗之。太康中,为尚书郎、太子洗马、中庶子,迁散骑常

  • ●卷一百四十八·徐梦莘

      炎兴帙四十八。   起绍兴元年八月八日壬申,尽十月三日丙寅。   诏吕颐浩赴行在。   十五日已卯王择仁特授通直郎直徽猷阁权发遣河东路制置使司公事韦寿佺特授中卫大夫昭德军承宣使制置(使司)都统制太原府经略

  • 后汉书补逸卷二·姚之骃

    监察御史姚之骃撰东观汉记第二光烈隂后有隂子公者生子方方生防公公生君孟名睦即后之父也【案子方即腊日以黄羊祠灶神者至睦子识三世而果繁昌范不载】明徳马后永平三年有司奏立长秋宫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

  • 卷之八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宰惠紀略卷四·柳堂

    山東自黃河窜入大清沿河居民遇有險工首事帶民夫幫同營勇運土運料仍按戶發錢以示體恤工竣即遣回既益河防又不病農此前撫憲張勤果公光緒十七年奏定之成法也何善如之嗣勤果公捐館經某總辦增添窩鋪限以里數立法過密民稍不

  • 续集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傅察 忠肃公 字公晦献简公之从孙孟州济源人年十七以类试河北运司高荐试礼部以避亲别试复在高选初任青州法历永平淄川丞

  • 第二十五章 嶺南流放·林语堂

    哲宗紹聖元年(一0九四)四月,章停為相,他首先向蘇東坡開刀。蘇東坡是貶謫到廣東高山大疫嶺以南的第一個人。他被罷黜,剝奪了官階,調充英州太守。他並非不知道會有這類情形,不過不知道第二次迫害會嚴重到什麼程度。皇太后去世

  • 朱友谦传·薛居正

    朱友谦,字德光,许州人,原名朱简。祖父朱岩,父亲朱琮,世代为陈、许二州小校,广明之乱时,朱简离开乡里,到渑池镇将柏夔手下做事,曾经在石壕、三乡之间当强盗,抢劫行人。后来在陕州节度使王珙手下做事,渐渐升到军校。王珙性格严格急

  • 薛居正传·脱脱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其父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其文寓意卓越豪迈,观者认为有公辅大臣的器量。过一年,登进士第。晋天福年间

  • 自当传·宋濂

    自当,蒙古族人,英宗时由速古儿赤升监察御史。在大兴县检案情,其中有被冤枉而关押者。此人曾见有骆驼死于道旁,便拿回家腌于瓮中。恰巧当时官府骆驼被盗,搜捕甚急,不问明实情将此人抓去审问,屈打成招。自当审阅其供词,疑为冤案

  • 卷三十一·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官史卷三十一书籍十字学康熙字典一部圣祖仁皇帝以六书音义繁赜小学诸书鲜能精当特命排纂字典卷首列检字辨似等韵备考补遗自一画以下部分班列为十二集凡四十册康熙五十年校刋圣祖仁皇帝御制序 易传曰

  • 卷十五·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十五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桓公三年冬有年【赵匡曰凡丰年告庙勤民而敬先故书之非也桓宣非有道之君安得勤民而敬先春秋十二公勤民敬先岂独桓宣二公哉】公羊传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

  •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全文·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复

  • 卷第十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五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尔时佛告大王。当于尔时。散弹长者于十二年饥俭亢旱。供养千圣独觉。于时帝释助作功德。来降大雨者。大王。莫作异见。其散弹长者。即我身是。大王。我于过去。

  • 养命机关金丹真诀·佚名

    凡三十六条,解内丹名词及步骤,多体内神名,重三丹田、日晶月华及斋戒咒。

  • 子家子·家颐

    一卷。宋家颐 (生卒年不详)撰。颐字养正,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卫湜《礼记集说》曾引其语,可见颐为研经之士。是书为赵希弁 《读书附志》所著录,又载 《永乐大典》中。书中内容为语录之类,虽颇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