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胡令能诗鉴赏

生平简介

贞元、元和间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人称“胡钉铰”。后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

其诗传世仅四首。

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胡令能诗鉴赏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巧夺天工的诗。第一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含苞欲放,娇艳无比—— 这是描写待绣屏风(绣障)上取样的对象。

首句以静态写物,次句则以动态出人: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争”之用得妙,不仅写出了刺绣女争先恐后的模样,眉飞色舞的神态,而且烘染出绣房热烈欢快的气氛。“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见出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这一句虽然意在写人,但也同时带出堂上的布置:一边摆着笔架,正对堂前的写生对象(“花蕊”),早已布置好绣床。

三、四句写“绣成”之以后绣工的精美绝伦: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竟然惹得树上的黄莺误以为是花枝,翩然从柳枝上飞向绣屏风,寻枝而栖。末句从对面写出,让乱真的事实说话,不说女红的工巧,而工巧自见。

从二句的“上床描”到三句的“绣成”,省去了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象“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罗隐《绣》)那样正面描写绣女飞针走线的诗句,虽然在这首诗中不曾出现,但“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的侧面烘托,也足以让人想象得到绣女的纤手弄线的神情姿态。

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以映衬取胜。也许就是《咏绣障》的独到之处。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诗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

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即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可知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稀少人迹罕至之处,这是一个鱼不怕惊、人不暴晒的理想的钓鱼场所,旨在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铺垫。“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描写儿童题材的诗作很少。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富有生趣,堪称佳作。

猜你喜欢
  沈长卿·唐圭璋
  华清淑·唐圭璋
  第二十三出 攘婚·李渔
  第二十八出 题画·孔尚任
  第四折·佚名
  第三折·乔吉
  卷二十九·白居易
  写在《诗稿》前面·胡也频
  四集卷四十三·乾隆
  卷344 ·佚名
  七言巻二十七·洪迈
  卷三百四·曹学佺
  卷十四·高棅
  卷四百十七·佚名
  曲目新编小序·支丰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33 ·佚名

    宋祁 早秋 脱叶惊彫岁,翻车送落晖。 蔗浆晨渴减,桃簟夜凉归。 怨月收纨扇,轻云怯紵衣。 沈愁知几许,带眼不胜围。 宋祁 早秋二绝 斜规脉脉霞底去,早凉萧萧林际归。 年华摇落适谁怨,伯劳燕子

  • 叶清臣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清臣(1000—1049)字道卿,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贺圣朝·留别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五·焦竑

      順天府   應天府   ◆順天府   府尹   府丞   府尹   ○府尹   順天府尹王公賢墓志銘(姚夔)   順天府尹陳諤傳(雷禮)   順天府尹藺君琦墓志銘(李東陽)   順天府尹劉公淑相墓志銘(霍韜)   順天府尹

  • 读礼通考卷四十五·徐乾学

    丧仪节八筮宅仪礼士丧礼筮宅冡人营之【注宅葬居也冡人有司掌墓地兆域者营犹度也敖继公曰士筮宅而不卜辟尊者之礼也】掘四隅外其壤掘中南其壤【注为葬将北首故也 疏为葬时北首故壤在足处】既朝哭主人皆往兆南北面免绖

  • 三国志平话卷中·佚名

    曹操引关公,张飞,刘备军回,正西行数日,到长安。无三日,见帝,奏斩吕布于下邳。帝喜,有意加官。曹操奏曰:“非臣之功。”帝问何人。“涿郡刘备,关,张三人也。”帝宣,三人借袍见帝。献帝见先主面如满月,两耳垂肩,貌类汉景帝。又问:“玄

  • 卷之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建中·周绍良

    №建中001【盖】皇堂姑博平郡主墓志【志文】唐故博平郡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 秘书省校书郎独孤□撰有唐博平郡主,玄宗孝明皇帝之孙,故皇太子之女也。母曰薛妃,盖丛庆□仁,发祥垂耀,姿性淑茂,彰夫岐嶷。虽生于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二·允禄

    雍正十二年正月初二日奉上谕诸王大臣以元旦立春恰遇甲寅年丙寅月戊寅日甲寅时瑞雪缤纷竟日盈尺考之占书最为嘉祥丰年可庆为朕称贺朕素不言祥瑞降谕至再至三尔诸王大臣闻之熟矣夫祥瑞者特其兆耳兆也者吉之先见尚属未成

  • 卷一百十三·陈祥道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三>矰矢茀

  • 卷二百四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军礼十一田猎下汉书司马相如传尝従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击熊豕驰逐埜兽相如因上疏谏其辞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

  • 寰 游 记·太虚

    ──十八年作──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从上海抵巴黎  第三章 从法国至英国  第四章 从英京至比京  第五章 德国  第六章 由柏林至纽约  第七章 芝加哥至三藩市  第八章 由美国回上海第一章 缘

  • 学佛者应知行之要事·太虚

    ──在武昌佛学院讲──高者隐山静修,卑者赖佛求活,惟以安受坐享为应分,此我国僧尼数百年来之弊习,而致佛化不扬为世诟病之大原因也!予有慨乎是,宣化萌俗;近岁人心丕变,皈向渐多。然细按察之,新起之在家佛教徒众,仍不脱僧尼之弊

  •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一尔时一切宝庄严殿已下至悉过诸天供养之上有八行经。明如来受请入殿以佛自己善根依果出胜诸天无比对分。此明加行会胜位德如佛故。二时兜率天宫中已下至而说颂言有五行半经。明诸天妓乐炽然不息诸天欢

  •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五(末)·窥基

    沙门基撰论。此意差别略有三种。述曰。上来依颂第十门中。已略分别伏断位讫。自下第二因乘义解分位行相 于中有三。初标分位行相差别之数次列其名。后随别释。此即初也。论。一补特伽罗至平等性智相应。述曰。即列名

  • 光绪恒春县志·屠继善

    台湾地方志。清陈文纬修,屠继善纂。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文纬事迹不详。继善自号啸云居士,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十八年开设台湾通志局,命各属县修志。本志以档册和采访笔录为主要资料来源。约于光绪二十一年(1885)

  • 太上老君金书内序·佚名

    不题撰人。《宋志》等著录,盖宋道士所撰。本书鲜见其他传本。述老子本始、应化。

  • 读书偶记·雷鋐

    三卷。清雷鋐(1697—1760)撰。鋐字贯一,一字翠亭,宁化 (今山西省宁武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其受业于李光地、方苞,以躬行为主,以仁为归,以敬义为门户,以程朱为宗,于陆象山、王阳明辨之甚力。著有《经

  •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佚名

    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唐宝思惟译,与义净译之一字咒王经同本,是一字文殊法之本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