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一百十一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申不害相韩

战国防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也王问申子曰吾谁与而可对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谓赵卓韩鼂曰子皆国之辩士也夫为人臣者言可必用尽忠而已矣二人因进议于王以事申子微视王之所説以言于王王大説之

韩非子赵令人因申子于韩请兵将以攻魏申子欲言之君而恐君之疑已外市也不则恐恶于赵乃令赵绍韩沓尝试君之动貌而后言之内则知昭侯之意外则有得赵之功

史记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彊无侵韩者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 昭侯八年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淮南子申子者韩昭厘之佐韩晋别国也地墽民险而介于大国之间晋国之故礼未灭韩国之新法重出先君之令未收后君之令又下新故相反前后相缪百官背乱不知所用故刑名之书生焉【汉书法家申子六篇】

申子天道无私是谓恒正天道恒正是以清明 地道不作是以常静帝以是正方举事为之乃有恒常之道符信受令必行也 君子之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称轻重所以一羣臣也尧之治也善明法察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

数而不任说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泰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而俱王天

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 四海之内六合之间谁贵曰贵土土食之本也 妒妻不难破家乱臣不难破国一妻擅夫众妻皆乱一臣専君众臣皆蔽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胜鼓不预五音而为五音主 百世有圣人犹随踵千里有贤者是比肩【○申子书已亡此诸书所引者】韩非子申子曰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其知见人饰之不知见人匿之其无欲见人司之其有欲见人饵之故曰吾无从知之惟无为可以规之一曰申子曰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随女而有知见也人且匿女而无知见也人且意女女有知也人且臧女女无知也人且行女故曰惟无为可以规之 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聼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聼矣

战国防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不许也申子有怨色昭侯曰非所谓学于子者也聼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聼乎申子乃避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成午从赵来谓申不害于韩曰子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有两韩而我有两赵也

吕氏春秋韩昭厘侯视所以祠庙之牲其豕小昭厘侯令官更之官以是豕来也昭厘侯曰是非向者之豕邪官无以对命吏罪之从者曰君王何以知之君曰吾以其耳也申不害闻之曰何以知其聋以其耳之聼也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当也故曰去聼无以闻则聪去视无以见则明去智无以知则公去三者不任则治三者任则乱以此言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识甚阙其所以闻见甚浅以浅阙博居天下安殊俗治万民其说固不行十里之间而耳不能闻帷墙之外而目不能见三亩之宫而心不能知其以东至开梧南抚多西服夀靡北懐儋耳若之何哉故君人者不可不察此言也治乱安危存亡其道固无二也故至智弃智至仁忘仁至徳不徳无言无思静以待时时至而应心暇者胜凡应之理清浄公素而正始卒焉此治纪无唱有和无先有随古之王者其所为少其所因多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则扰矣因则静矣因冬为寒因夏为暑君奚事哉故曰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则得之矣

韩非子堂谿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巵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巵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今为人之主而漏其羣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巵也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昭侯曰然昭侯闻堂谿公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一曰堂谿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巵而无当有瓦巵而有当君渇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巵堂谿公曰白玊之巵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当邪君曰然堂谿公曰为人主而漏泄其羣臣之语譬犹玊巵之无当堂谿公每见而出昭侯必独卧惟恐梦言泄于妻妾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聼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韩昭侯使骑于县使者报昭侯问曰何见也对曰无所见也昭侯曰虽然何见曰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苖道左者昭侯谓使者毋敢泄吾所问于女乃下令曰当苗时禁牛马入人田中国有令而吏不以为事牛马甚多入人田中亟举其数上之不得将重其罪于是三乡举而上之昭侯曰未尽也复徃审之乃得南门之外黄犊吏以昭侯为明察皆悚惧其所而不敢为非昭僖侯之时宰人上食而羮中有生肝焉昭侯召宰

人之次而诮之曰若何为置生肝寡人羮中宰人顿首服死罪曰窃欲去尚宰人也一曰僖侯浴汤中有砾僖侯曰尚浴免则有当代者乎左右对曰有僖侯曰召而来谯之曰何为置砾汤中对曰尚浴免则臣得代之是以置砾汤中 韩昭侯之时黍种常贵甚昭侯令人覆廪吏果窃黍种而粜之甚多 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或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臣不诚 韩昭侯曰吹竽者众吾无以知其善者田严对曰一一而聼之 韩昭侯使人藏弊袴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袴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而笑有为笑今夫袴岂特嚬笑哉袴之与嚬笑逺矣吾必待有功者故收藏之未有予也

吕氏春秋韩昭厘侯出弋靷偏缓昭厘侯居车上谓其仆靷不偏缓乎其仆曰然至舍昭厘侯射鸟其右摄其一靷适之昭厘侯已射驾而归上车选闲曰乡者靷偏缓今适何也其右从后对曰今者臣适之昭厘侯至诘库令各避舍故擅为妄意之道虽当贤主不由也韩非子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

庄子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亦逺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昭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

説苑韩昭侯造作髙门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门曰何也曰不时吾所谓不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尝利矣不作髙门徃年秦防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髙门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门

论衡韩用申不害行其三符兵不侵境盖十五年其后不能用之又不察其书兵挫军破国幷于秦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九·刘昫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二十六·脱脱
  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二十六·赵尔巽
  ◎陈公博的妾是谁?·佚名
  卷之七百二十一·佚名
  ◎财政部·费行简
  列传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一百二十二·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三十五·裴骃
  卷十六 郑语·左丘明
  刘敏传·宋濂
  吕坤传·张廷玉
  吴沉传·张廷玉
  卷二百五十八·杨士奇
  185.杨无敌·林汉达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四出 导淫·李渔

    〖普贤歌〗(丑上)新婚弄出丑名声,悔煞当初没正经。羊肉吃不成,惹得一身腥,几时洗得余膻尽。奴家自与戚郎成亲,露出风筝马脚,淘了半夜臭气,坏了一世清名。如今还不曾满月,那个天杀的就要思量娶小。我若有一字不肯,他就要喊出前件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陈汝元

    第十一齣 湖赏【破齐阵】〔衆拥坡上〕萍剑龙呼风雨。琼林兎点虹霓。千里奔驰。一官牢落。翻觉烟霞远滞。高风未掣飞鸿翅。宿雨空淹瘦马蹄。苍山一望迷。五马嘶风夜入吴。天涯望断半行书。西湖西畔北山北。一片晴光照

  • 卷二十四·黄希

    补注杜诗卷二十四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王新诞明珠广德元年作】补注【鹤曰诗云秋风嫋嫋吹江汉当是在梓州作与翫月诗同时乃广德元年】云里不闻双鴈过掌中贪见一珠新【洙曰三辅决録曰孔融

  • 五集卷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古今体一百五首【甲辰三】八依皇祖南巡过济南韵八度经过弗入城未为禅理契无生【戊辰春初次东巡驻跸济南 孝贤皇后於此违疾遂至不起嗣後自辛未逮今甲辰凡八度经

  • 林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经身不仕,也不婚娶,旧时称“梅妻鹤子”。天圣六年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宋史》、《东都事略》、《名臣碑传琬

  • 卷七·王冕

    杂文梅先生传先生名华,字魁,不知何许人?或谓出炎帝,其先有以滋味干商高宗,乃召与语,大悦曰:“若作和羹,尔为盐海。”因命食采于梅,赐以为氏。梅之有姓,自始。至纣时,梅伯以直言谏妲己事被醢,族遂隐。迨周有摽有始出仕,其实行著于诗

  • 卷中·刘餗

      太宗令虞监写《列女传》以装屏风,未及求本,乃暗书之,一字无失。太宗将致樱桃于酅公,称奉则以尊,言赐又以卑,乃问之虞临。曰:&ldquo;昔梁帝遗齐巴陵王称饷。&rdquo;遂从之。   太宗尝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上曰:&ldquo;

  • 武宗外纪原文·毛奇龄

    《武宗外纪》者,仿《汉武外传》而为之也。夫《汉武外传》与《本纪》不同,是故外之。今所纪皆实录中事而亦以为外,曰:以予观于同馆之为史者,其为《武宗纪》,不忍斥言人主之过,凡《实录》所载,诸可鉴事,皆帙而不录。夫史以垂鉴,不

  • ●卷十七·余继登

    嘉靖初,给事中顾济言:&ldquo;陛下首辟言路,群臣莫不因事纳忠,以赞成新政。然高远者似涉于迂阔,切直者或过于犯颜。若怒其犯颜,则言必不入;视为迂阔,则计必不行。如此而欲忠言日闻,不可得也。&rdquo;嘉靖初,诏都察院申明累朝禁例

  • 七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应毁重本书及罗敎经卷开单缴进销毁片·佚名

    七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应毁重本书及罗敎经卷开单缴进销毁片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臣等遵旨阅看各省送到违碍各书,业将应毁之本陆续开单,同原书进呈,请毁在案。兹据各省将应毁重本续行送到,谨逐一查明,装成八十籍,另

  • 平定两金方略卷一百三十五·阿桂

    四月乙卯刘秉恬富勒浑鄂宝郝硕顔希深奏言后路各站存粮数目经【臣】等奏明运交应贮地方并饬委口外总办粮务之司道等督催趱运所有勒乌围噶拉依美诺驻兵最多处所现在运贮米石以之支放口粮甚属充盈各路台站除卧龙闗一路聴

  • 一八六 我的工作三·周作人

    一九五〇年一月承蒙出版总署署长叶圣陶君和秘书金灿然君的过访,叶君是本来认识的,他这回是来叫我翻译书,没有说定什么书,就是说译希腊文罢了。过了几天郑西谛君替我从中法大学图书馆借来一册《伊索寓言》,差人送了来,那是希

  • ●皇朝通典卷七十六·佚名

    兵九 ○兵九 軍政【巡防附】 △軍政【巡防附】 凡軍政五年一舉考察中外武職以定黜陟注上考者薦舉卓異注下考者糾劾該管官兵疏以聞不入舉劾者以中平注考彙送兵部部會都察院兵科京畿道察覈題覆奉旨以卓異加一級注冊候陞

  • 卷二十五·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十五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杂记下如三年之丧则既顈其练祥皆行集说既顈者既虞受服之时以葛絰易要之麻絰也顈草名无葛之乡以顈代【顈犬迥反】窃案此本郑注初无可疑而大全反引山阴陆氏说以

  •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五(本)·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经又妙吉(至)非真非有。赞曰。自下第二大段。调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无。二乘唯自利。法执系缚。今说大悲妙慧方便解故。名调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无。以著空者无大悲故。文段有三。初明大悲观自他疾。次

  • 卷第二十八(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十八(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五分之五遮布萨法佛在瞻婆国恒水边。尔时世尊十五日布萨时。与比丘众前后围绕于露地坐。遍观众僧默然而住。初夜过已。阿难从坐起。前礼佛足胡跪合掌白佛言。

  • 王学质疑·张烈

    清代批评王阳明学说的著作。一卷,附录一卷。清初张烈著。张烈(1622—1685),字武承,号孜堂。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康熙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右赞善。参与修《明史》,分纂明孝宗、明武宗两朝。全书分

  • 禅源诸诠集都序·宗密

    凡二卷或四卷。唐代宗密(780~841)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初宗密著有禅源诸诠集一书,收录禅宗诸家之言句偈颂,别称禅那理行诸诠集,凡百卷,后遇会昌法难(845)与唐末五代之乱而佚失,今仅残存都序,即是本书。宗密同属禅宗(荷泽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