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一

(宋)吴缜 撰

○一曰以无为有

代宗母吴皇后传

李吉甫谋讨刘辟

刘兰拒却颉利

马璘击溃史朝义兵

裴巨卿窦孝谌无传而云有传

代宗母吴皇后传

肃宗章敬吴皇后传云后幼入掖廷肃宗在东宫宰相李林甫隂谋不测太子内忧鬓发班秃後入谒玄宗见不悦因幸其宫顾廷宇不汛扫乐器尘蠧左右无嫔侍帝愀然谓高力士曰儿居处乃尔将军叵使我知乎诏选京兆良家子五人虞侍太子力士曰京兆料择人得以藉口不如取掖廷衣冠子可乎诏可得三人而后在中因蒙幸忽寝厌不寤太子问之辞曰梦神降我介而剑决我胁以入殆不能堪烛至其文尚隐然生代宗为嫡皇孙生之三日帝临澡之孙体挛弱负姆嫌陋更取他宫儿以进帝视之不乐姆叩头言非是帝曰非尔所知趣取儿来於是见嫡孙帝大喜向日视之曰福过其父帝还尽留内乐宴具顾力士曰可与太子饮一日见三天子乐哉后性谦柔太子礼之甚渥

今案本纪代宗以大历十四年崩时年五十三是岁己未推其生年实开元十五年丁卯岁而李林甫以开元二十年方为宰相且案林甫本传其未为相之前亦无谋不测以倾东宫之事此其证一也又案开元十五年太子瑛尚居东宫至二十五年瑛始废二十六年六月肃宗方为太子是岁戊寅则代宗已年十二矣此其证二也且肃宗既为太子其宫室之内汛扫廷宇整饬乐器宜各有典司玄宗既临幸其宫则主者当扫洒整饬以为备豫岂有乘舆方至而有司恬然不加严饬除治以俟之者乎就如肃宗诚忧林甫构扇不测则怀危惧不过中自隐忧而已何豫於掌洒扫典乐器之人而亦不举其职欤此其证三也代宗既於玄宗为嫡长孙而又生之三日玄宗亲临澡之其事体亦已不轻彼负姆者遽敢率尔取它儿易之上欺人主下易皇孙静寻其言有同戱剧虽人臣之家亦不至是况至尊之前乎此其证四也由是言之则吴后传中所言虚谬可见盖出於传闻小说增饰之言不足取信於後世也

李吉甫谋讨刘辟

李吉甫传云迁中书舍人刘辟拒命帝意讨之未决吉甫独请无置宜絶朝贡以折奸谋高崇文围鹿头未下严砺请出并州兵与崇文趋果阆以攻渝合吉甫以为非是请起宣洪蕲鄂强弩兵捣三峡之虚崇文惧舟师成功人有鬬志帝从之由是崇文悉力刘辟平吉甫谋居多

今案杜黄裳传云刘辟叛唯黄裳固劝不赦又严绶传云刘辟叛绶建言天子始即位不可失威请必诛由是言之刘辟之叛杜黄裳严绶亦皆请必诛非独吉甫请无置此其证一也又严绶传云绶为河东节度使刘辟反绶请选鋭兵遣大将李光顔助讨贼平之又高崇文传云崇文讨刘辟西自阆中出郤剑门兵解梓潼之围鹿头山南距成都一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破贼于城下明日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使骁将募死士夺而有之下瞰鹿头城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大将阿跌光顔【即李光顔也】後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贼大震其将仇良辅举鹿头城降遂趣成都辟走追禽之又案严砺传刘辟反时砺为山南节度使今吉甫传乃云崇文围鹿头未下严砺请出并州兵且鹿头距成都止一百五十里并州之兵与李光顔是时已皆在其行久矣今乃始云围鹿头未下严砺请出并州兵无乃太後时欤此其证二也且严绶传自刘辟初反绶即建请自河东选兵遣将助讨贼今此乃以为山南节度使严砺即其误可知此其证三也且鹿头之距成都才一百五十里而果阆渝合皆在成都五七百里之外今崇文既已围鹿头则其城乃必争之地而贼方危破之秋是不可缓顷刻而退尺寸之际也今乃云崇文围鹿头未下砺请出并州兵与崇文趋果阆以攻渝合如此则是鹿头将拔贼势已败而砺乃始建请出并州兵吉甫方欲起宣洪蕲鄂强弩不唯其时日已太迟缓乖牾而其所指又皆舍近而之远殊非兵家攻取之要此昭然可见其谬其证四也吉甫既以起并州兵入蜀为非是而请起宣洪蕲鄂强弩兵捣三峡之虚使崇文惧舟师有功而悉力然案诸人传则并州之兵自初伐叛即与崇文偕至卒以成功而宣洪蕲鄂之兵不闻有自三峡进者而辟亦就禽然则吉甫所谋竟无毫发之效其证五也案杜黄裳传云刘辟叛唯黄裳固劝不赦专委高崇文凡兵进退黄裳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曰公不奋命者当以澭代崇文惧一死力缚贼以献蜀平羣臣贺宪宗目黄裳曰时卿之功由此言之平刘辟者实黄裳之力今反归功於吉甫此其证六也夫黄裳以宰相而当伐叛之任书之其传固其宜矣而吉甫以一中书舍人乃欲多有其功就使其实且犹未可而况於虚乎然则此吉甫数事本皆无有而今史之所述如是者非它盖其子德裕秉政日尝重修宪宗实录故吉甫之美恶皆增损而不实若此之事乃重修之时史官求书吉甫之美而不可得於是窃取黄裳之事依仿而为之尔故其事大抵相类然不顾其间参错抵牾考其实则无有今新书又因以为实而书之无所刋正岂朝廷重修之意哉

刘兰拒却颉利

刘兰传贞观十一年为夏州都督长史时突厥携贰郁射设阿史那模末率属帐居河南兰纵反间离之颉利果疑模末惧来降颉利急追兰逆拒却其衆

今案太宗纪贞观四年三月甲午李靖俘突厥颉利可汗以献又突厥传贞观八年颉利死于京师矣今刘兰乃谓贞观十一年颉利尚存于本国且又考突厥本传亦无模末来降而颉利急追刘兰拒却之事此可验其事皆虚也

马璘击溃史朝义兵

马璘传云从李光弼攻洛阳史朝义衆十万阵北邙山旗铠照日诸将冘疑未敢击璘率部士五百薄贼屯出入三反衆披靡乘之贼遂溃光弼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衆雄捷如马将军者

今案李光弼及史思明传邙山之战思明主其军非朝义也此其悞一也又案帝纪上元二年二月戊寅光弼与思明战败绩而光弼传亦云官军大溃则此安得有贼遂溃之谓哉此其悞二也此盖马璘传一偏之说夸大其功若考其实则虚谬自见矣

裴巨卿窦孝谌无传而云有传

裴守真传云子子余耀卿巨卿别有传昭成窦皇后传云曾祖抗父孝谌自有传

今案裴耀卿窦抗则已有传而巨卿孝谌则无之

新唐书纠谬卷一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脱脱
  自叙第三十六·浦起龙
  ●卷四·李攸
  第三十五回 诛党奸景帝登极 却强敌于谦奏功·蔡东藩
  第一百五十八回 假纪律浙民遭劫 真变化卢督下台·蔡东藩
  第十四章 罢政后之荆公·梁启超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八·徐乾学
  卷之一千五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卷二·张守节
  王彪之传·房玄龄
  张衡传·李延寿
  卷九十一·佚名
  导论·辜鸿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出之第七出·方成培

    第一出 开宗【临江仙】〔末上〕西子湖光如镜净,几番秋月春风。今来古往夕阳中,江山依旧在,塔影自凌空。多少神仙幽怪,相传故老儿童。休疑《艳异》类《齐东》,妄言姑妄听,聊效坡公。〔问答照常〕【沁园春】再世菩提,白蛇妖孽

  • 新婚与旧鬼·徐志摩

    "The Hour and the Ghost"新娘 郎呀,郎,抱着我, 他要把我们拆散; 我怕这风狂如虎, 与这冷酷的暴烈的海; 看呀,那远远的山边, 松林里有火光炎炎; 那是为我点着的灯台。 新郎 你在我的怀里,我爱, 谁敢来将你侵犯; 那是北极的星芒灿

  • 东都事略卷六十七·王称

    列传五十  文彦博字寛夫汾州介休人也少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翼城榆次二县改太常博士通判兖州入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西鄙用兵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置狱隣郡而推劾枝蔓久不即诛彦博上疏曰将权不可不专军法不可不峻兵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八·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六景泰六年九月癸酉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永嘉大长公主奏近见京师军马数多用粮浩大愿以永乐宣德正统间所买直隶无锡县田一处计一千二百余亩岁入租粮七百余石尽归有司以助供给从之○命湖广致仕都指

  • 卷十一·苏辙

    <史部,别史类,古史>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十一       宋 苏辙 撰燕召公世家第四召公奭周之同姓食采于召文王起于岐周而化行于南方江汉之国召公实掌其诸侯之政故诗曰文武受命有如召公之臣日辟国百里召公之治诸侯

  • 第十六册 天命五年七月至九月·佚名

    第十六册 天命五年七月至九月七月十一日,致书朝鲜国曰:&ldquo;我使臣硕隆国前往尔国尔将逃入尔国之七人拿获还我使臣。该逋逃潜至尔处,我本不知。设使眼见逃入他国,即欲索之,亦未必归还。主人不知之逃人,尔能勤加查出给还,

  • 崔宏传·李延寿

    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是魏国司空崔林的六世孙。祖父崔悦,在石季龙手下任职,为司徒右长史。父亲崔潜,是慕容日韦的官员,任黄门侍郎。他们都以有才学而著称。  崔宏从小就才智过人,被称为冀州神童。苻融任冀州牧时,虚心向

  • ●孙序·澹归

    「岭海焚余」三卷,明金堡道隐撰。堡,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中崇祯十三年庚辰二甲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明史」无传)。此书皆其职居掖垣及一切封奏之作也。明当隆、永之际,僻处海隅,大势已去;堡独能奋不顾身,犯颜极谏,弹劾不辟权贵

  •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一象纬考【六】极度偏度【臣】等谨按西法谓地居天中其体浑圆与天度相应即浑天家卵黄之说也天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日出地上为昼入地下为夜此终古不易者也人居赤道北者北极见南极隐居赤

  • 春秋皇纲论卷三·王晳

    宋 王晳 撰朝防盟防盟异例侵伐取灭纪师战上战下朝防盟天子建侯列之五等盘错重固谓之守土之官则自非王命不当出境也春秋之诸侯輙相朝防此不臣之迹也若乃邻国之君壤土相接风声礼化得以相闗岂可禁其徃来而絶其欢泰乎圣

  • 卷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八       婺源江永撰養老   嘉禮十三補凡養老五帝憲【憲法也養之為法其德行】三王有乞言【有讀為又又從之求善言可施行也】五帝憲養氣體而不乞言有善則記之為惇史三王亦憲既養老而后

  • 瑜伽真实义品讲要·太虚

      ──十八年在厦门闽南佛学院讲───   悬论    一 本题之得名    二 本论之名义    三 本论之历史    四 本论之价值    五 本品之组织   释文    甲一 二种真实    甲

  • 卷第三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智品第八之二于何位中顿修几智且应思择。何谓为修。谓习善有为令圆满自在。非染无记者无胜爱果故。非善无为者。不在相续故。又无为无果故。已辩修义。本

  • 卷第十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五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小参上 开堂晚小参。师云药山小参不点灯。德山小参不答话。莲峰灯也要点话也要答。有不受人瞒底出众相见。一僧拂袖便出。师云好个仙陀。又一僧出

  • 唐韵正·顾炎武

    二十卷。《音学五书》之四,清顾炎武撰。这部书表面上是以古音正《唐韵》之讹,故称《唐韵正》;但实质是把本该载在《诗本音》里的许多证据拿出来另编了这部书,以免《诗本音》过于繁重,可以认为《唐韵正》是《诗本音》的详

  • 续释常谈·龚颐正

    一卷。宋龚颐正撰。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敦颐,因避讳改。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县)人。光宗时为国史院检讨官。另著《芥隐笔记》一卷。是书为《释常谈》之续篇,辑录范围颇广泛,遍及经史子集、诗词及笔记小说等。文字较简洁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佚名

    亦名《雷霆玉枢宝经》。道教书。雷声普化天尊总司五雷,普化群生,为赏善罚恶之神。一卷,分上下两节。上节言“至道”,下节言“气数”。此经出于宋代。收入《道藏》第25册。另有白玉蟾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 温室洗浴众僧经·佚名

    全一卷。略称温室经。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医王耆域请佛及众僧于所设温室洗浴,佛乃为说澡浴之法,当用七物,除去七病,而得七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