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导论

谈起牛津,过去的牛津,马修·阿诺德说:“我们是在牛津那个优雅的环境中接受教育的。我们不会不懂得这样一个真理:美丽芬芳乃是人生至上之境的本质特征。我们喜爱美丽芬芳,厌恶丑陋下流,这种情感,已成为我们对许许多多遭受挫折的事业依恋不舍、对各式各样获得成功的运动不以为然的内在动因。这种情感实实在在,从来没有彻底败下阵来,即便是在挫折之中,它也显示出了自己的力量。”马修·阿诺德接着说:“看看大约30年以前震撼过牛津中心的那场伟大运动的过程吧,凡是读过纽曼博士《辩护书》(Apgloy)的人们都可以发现,这场运动所攻击的目标,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最终赢得了胜利并泛滥开来。牛津运动则受到挫折,遭到了失败。我们的残兵败将流落四方。真所谓Quaeregiointerr1snostrinonplenalaboris.(世界上哪个地方不充满着我们悲哀的故事。)”

前些天,当我正在琢磨马修·阿诺德上述这些话的时候,看到了一份要为中国建立一所大学的规划报告。我得知,这份规划出自牛津。于是我擦擦眼睛,自言自语道:自从纽曼博士时代以来,世界、牛津已经走过了多么漫长的道路啊。纽曼博士之牛津运动的目标,是反对“自由主义”。他那个时代的自由主义,意味着“进步”和“新学”。而眼下这场从牛津发起的运动,在中国建立一所大学的规划,则是要向中国输入西方观念。西方观念在中国,正如每个人都知道的,也意味着“进步”和“新学”。那么,马修·阿诺德所说的牛津情感,那种鼓舞和激励纽曼博士的牛津运动去反对自由主义、进步和新学的情感,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现在的牛津学者,已经找到了办法可以将牛津情感与进步、新学调和起来了吗?我自己并不认为这样一种调和是可能的。古人说得好,“你不能既侍奉上帝,同时又供奉财神”。换言之,难道牛津的学者打着同春风得意的进步与新学事业结盟的旗号,就真能给绝望中的中国人带来帮助吗?在牛津和英格兰,高尚的人们自言自语道:“我们实在同情正在与进步和新学战斗的中国人,这种进步和新学使得他们变得唯利是图,道德沦丧。为了帮助他们更为有效地战斗并赢得胜利,我们将给他们提供武器。的确,这些武器都取自于进步和新学的武库,但是,我们却用追求美丽和优雅的牛津情感对之加以了调和,如果可能,用基督教那神圣的优雅和芳香来加以调剂就更好了。”

下面,我并不想对目前要在中国建立大学的规划提出什么意见或批评,我想给塞西尔(Cecil)勋爵及那些对这一大学规划感兴趣的人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大约三十年前发生在中国的伟大运动的故事,它在许多方面,与纽曼博士领导的著名英国牛津运动故事如出一辙。我想,讲这一故事对于他们或许不无裨益。中国那场牛津运动的目标,也是反对自由主义,反对进步和新学的现代欧洲观念。现在,新的牛津运动就要到来了,我相信,正如我所说过的,它将要来帮助我们中国人同现代欧洲的进步和新学观念战斗了。当此之时,回顾我们过去妁运动,可以总结经验。我们怎样战斗,为什么失败和如何失败。所有这一切,对于我们新的外国盟友都将是有用的。我尤其有资格讲这一运动的故事,因为我有幸加入到牛津人的行列中参加了战斗。我们艰苦奋战了30年,然而现在我们的事业却几乎失败了——有些人背叛了我们的事业,还有许多人则投降了。余下的所有人,现在都已流散到四面八方。

领导我参加战斗的首领,是已故的帝国大臣张之洞。当我两年前在北京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彻底绝望了,一心只想着怎样才能获得更为宽容的投降条件。运动中,同样接受张之洞大人指挥,和我一道并肩战斗的战友梁敦彦,即现在的外务部尚书,去年他在见到我的时候,向我下达了“各自逃命!”(Sauvequipeut!)的命令——我恐怕是我们的队伍中惟一仍然绝对相信我们的事业、那反对进步和新学之现代欧洲观念的中国文明事业最终必将胜利的人。但现在,我孤身一人,像维吉尔所写故事中的英雄一样。那个英雄在特洛伊城被攻破之后,不得不四处流浪,起先,他是想在贪婪的色雷斯人中间寻个安身的地方。而我现在在上海,为了给我的家庭守护神和那个伟大的特洛伊守护神(Penatibusetmagnis)找个临时避难所和栖身之地,也不得不与黄浦江的污泥之龙(Muddragons)搏斗。寻遍整个上海地区,我都找不到一个英国人肯向我伸出救援之手,因为:“人人可管之事,也就是无人过问之事。”

我要讲的我们为中国文明事业拼死决战的故事,很长很长;它与我过去的生活紧密相关,并勾起我对倒下的战友、死去的亲人以及所有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对于我个人来说,它则是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悲哀故事——

但既然你这么想知道我们的故事,

想简要地听一听特洛伊的最后灾难,

尽管一想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瑟缩哀痛,

那我还是开始讲吧。

猜你喜欢
  载记第二十一 李雄 李班 李期 李寿 李势·房玄龄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三十二·柯劭忞
  通鉴续编卷十·陈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已疟编·刘玉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纪昀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九·佚名
  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金毓黻
  乐运传·令狐德棻
  宋可传·脱脱
  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卷七十五·佚名
  一、蒋廷黻其人·蒋廷黻
  施肇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丙集第十二·钱谦益

    何副使景明一百二首【独漉篇】独漉独漉,驱车折轴。不畏折轴,但畏车覆。芃芃者莸,生彼中衢。虽有兰蕙,当门则锄。同行窃金,相顾道左。我实不知,彼则畏我。食荼知苦,食梅知酸。狐裘之敝,可以御寒。有虎斑斑

  • 卷七十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七十三    宋 陈起 编薛师石瓜庐集 晋宋诗称陶谢唐称韦杜当其时人人皆工诗诗非不盛也而四人者独首称岂非侯鲭爽口不若不致之羹郑声悦耳不若遗音之瑟哉唐风不竞派沿江西此道蚀灭尽矣永

  • 卷三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脱脱

        王存 孙固 赵瞻 傅尧俞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   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

  • 第十四回 六国人并楚汉起义争衡·黄士衡

    诗曰: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并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词曰: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谩劬劳,落得一场谈笑。却说子婴既降,沛公入咸阳,诸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弘治元年闰正月丙寅朔 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公服朝参朔望御殿自此始○巡抚顺天等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彭韶言畿内之民徭役繁重而大兴宛平昌平漷县尤甚乞裁损夫役以苏民困户部覆奏拟以各项夫役下顺天府酌量分派宛平大兴二

  • 殿阁词林记卷七·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宫詹等附掌詹事府事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凤阳定逺人素负大志至正辛卯盗起汝颍壬辰江淮大乱我髙皇帝自濠如定逺善长遇焉相得甚欢俾掌书记参谋军事甲午克滁州时滁阳王郭子兴自泗还欲留善长善长不从乙未正月

  • 十国春秋卷九十四·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闽五列传秦国太夫人董氏太祖后任氏龙啓太后黄氏嗣王夫人崔氏恵宗后刘氏继后金氏后陈氏陈宗元妃李氏 后李氏景宗后李氏贤妃尚氏天德皇后张氏太夫人董氏太祖之母也王绪入闽令军中无得以老弱自随违者斩惟太

  • 杨循吉传·张廷玉

    杨循吉,字君谦,吴县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多病,好读书,每当有所得。不禁手舞足蹈,因此得“癫主事”之名。一年之中,常数次患病。弘治初,请求改为教谕,未准,于是辞官回家,这时才三十一岁。建庐舍于支硎山下,攻读经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八·高晋

    目录河防【四】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八河防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初六日傅恒等奏言遵防将南河河务一事与尹继善嵇璜等公同酌议现在毛城铺业经奉防堵闭将来黄流顺轨直赴下游河身自可渐就疏刷但徐州南北两岸当上游之首冲北岸

  • 卷之十三·佚名

    尚敬王二十一年,移修諸役座並藏庫於池上地。本國役座並御藏散在各處,諸郡邑人有公事時,遍赴各處,以為辦理,徒歴數日,人力甚費。由是法司官具題,新搬修于池上地。附:米倉原在久慶門內右邊,即今酒庫是也。但交米農民無繫馬之地,糶

  • 周典·周诒春

    周典 字绍闻。年三十九岁。生于北京。初学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光緖三十年。留学英国。入维多利亚大学商科。宣统元年。得商科学士学位。以官费赴美。入本薛文尼大学。习商科。得硕士学位。宣统二年回国。宣统三年。

  • 卷第五·朱熹

    二先生语五理与心一,而人不能会之为一。仲尼,元气也;颜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仲尼,无所不包;颜子示「不违如愚」之学于后世,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者也;孟子则露其才,盖亦时然一作焉。而已。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

  • 春秋公羊传谳卷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公羊传谳卷四   宋 叶梦得 撰文公元年春天王使叔服来防葬其言来防葬何防葬礼也防葬而得礼常事也自不应书此谓僖公以七月葬僭天子而王以五月来防葬以王之正见鲁之不正也尚安得为礼乎然则僖公以十

  • 卷二百六十四·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三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五眼清净。五眼清净故集圣谛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五眼清净。若集圣谛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六神通清净。六神通清净故集圣谛清净。

  • 卷中·佚名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系心在前。以菩萨神力。於一念顷。作莲华网遍覆火上。从中过已便语我言:大德舍利弗。於意云何。汝神力胜为我胜也。我即答言:文殊师利。金翅鸟王飞速疾耶。为小鸟疾耶。文殊师利。还问我言:汝意云何。而

  • 佛说无上依经卷上·佚名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  校量功德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悉是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获得己利。尽诸有结其心善得解脱善得自在。善通奢摩他毗钵舍

  • 毁灭·法捷耶夫

    反映苏联国内战争的长篇小说。亚·法捷耶夫著。从1925年7月19日起,在《苏维埃南方报》、《熔岩》、《十月》和《青年近卫军》等报刊上,陆续登出了小说的部分章节。1927年列宁格勒激浪出版社正式出版。1930年,鲁迅根据

  • 圣箭堂述古·为霖道霈

    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古圣先贤事迹,及理致精深、谆谆教诫,足以针砭末法时弊之经传著述,包括僧堂记、大般若经、宏智正觉、云门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