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衡传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祖父张嶷,魏时任河阳太守。父张允,周时任万州刺史。

  张衡自幼怀有高尚的志向,有坚强耿直之风。十五岁那年到太学学习,研习精要,思虑深邃,受到同辈的推崇。周武帝在太后丧葬期间,与身边的人出外打猎,张衡散开发髻,载着棺材跟随周武帝,扣住马首直言劝谏。武帝嘉奖张衡,赐给他一身衣服,一匹马,擢升为汉王侍读。张衡又到沈重那里学习《三礼》,约略探究《三礼》主旨。多次升迁至掌朝大夫。

  隋文帝受禅即位,任张衡为司门侍郎。晋王杨广任河北行台,张衡历任刑部和度支二曹郎。行台之制废除后,张衡任并州总管椽。晋王杨广转而牧守扬州,张衡又任掾属。晋王非常亲近重用张衡,张衡亦是竭尽忠诚。争夺皇太子位之计,大多是张衡谋划的。改任扬州总管司马。熙州李英林造反,署中设置文武百官。朝廷任命张衡为行军总管,征讨平定李英林叛乱,官拜开府。及晋王为皇太子,任张衡为右庶子。

  炀帝即位,张衡任给事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升任御史大夫,深得炀帝的亲信重用。大业三年(607),隋炀帝临幸榆林郡,回至太原,对张衡说“:朕想到你的家宅看一看,你可以作为朕的主人。”张衡即疾驰至河内,和宗族准备牛羊酒菜迎接炀帝。炀帝上太行山,开辟直道九十里,以抵达张衡宅第。炀帝喜欢这里的山川泉水,留下宴饮三日,对张衡说:“当初跟随先皇拜祭太山的时候,途经洛阳,远远瞻望这个地方,因不能过此而深为遗憾,想不到今日得遂昔日的愿望。”张衡伏地俯首辞谢,奉觞为炀帝祝寿。炀帝更加高兴,赐给张衡宅旁边的土地三十顷,良马一匹,金带、缣纟采六百段、衣服一身、御用餐器一套。张衡坚决推辞,炀帝说:“天子临幸这里,就是为了这个,不足以辞谢。”张衡又奉献食物给炀帝,炀帝命令赏赐给公卿,下至卫士,没有不沾沐皇恩的。

  张衡认为原有的诸侯王府第,恩宠都没有能够和他相比的,很是自我骄傲矜贵。第二年,炀帝临幸汾阳宫。这时,炀帝想扩大汾阳宫,命令张衡和纪弘整准备图纸上奏。张衡寻找机会进谏,以连年劳役、百姓疲惫为理由请求炀帝不要再大兴土木。炀帝非常不高兴。后来曾经目视张衡对侍臣说“:张衡自称是按照他的计谋,让我获得了天下。”当时,齐王杨..失去了炀帝的宠爱,炀帝令人秘密地搜求齐王的罪行。有人诬陷杨..违犯制度,将伊阙令皇甫诩带进汾阳宫。又记录先前临幸涿郡和祭祀恒山时,当地父老去谒见,衣冠不整。炀帝指责张衡身为宪司而不能加以匡正,将张衡贬出京城任榆林太守。

  第二年,炀帝又临幸汾阳宫,张衡督促工役修筑楼烦城,因此谒见炀帝。炀帝厌恶张衡身体没有瘦下来,认为他心中不记念过失,因而对张衡说:“你太肥胖了,应该回到榆林郡去。”张衡又到了榆林。不久又敕令张衡去江都宫监督工役。有人到张衡那里告江都的监工,张衡不予受理,回去把诉状交给了监工,那个告状的人因此而受到监工的严厉报复。礼部尚书杨玄感出使到江都,那人到杨玄感的住处喊冤。杨玄感认为张衡这样做很不对。等到二人相见,张衡对那事情只字不提,又先对杨玄感说:“薛道衡真是被冤枉死的!”杨玄感把这些事情都上报给了炀帝。江都郡丞王世充又上奏张衡不断地减少每顿饭的食物。隋炀帝大怒,把张衡锁械到江都刑场,准备斩首。接着就除去名籍,放回故里。炀帝命令其亲族时常观注张衡的所作所为。

  大业八年,炀帝从辽东回到京城,有人妄言张衡心怀怨恨,诽谤朝政,炀帝就将张衡赐死家中。临死时,张衡大声说:“我替别人做了什么事情,指望长久活下去!”监督行刑的人塞起耳朵,督促他赶快自尽。唐高祖武德初年,朝廷认为张衡赐死不当其罪,追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号为忠。有子名希云。

猜你喜欢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班固
  列传第二十八 周处(子 子勰 弟札 札兄子筵) 周访(子抚 抚子楚 楚子琼 琼子虓 抚弟光 光子仲孙)·房玄龄
  卷五十五·志第八·天文八·脱脱
  卷三 上·黄以周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七·乾隆
  名山藏卷之十一·何乔远
  卷之七百三十·佚名
  ●平闽纪卷之二·杨捷
  第四三五札光绪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二二二一--一三·佚名
  一○六九 山东巡抚明兴奏覆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卷三十二·温达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五十五·雍正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六·彭定求

        卷76_1 【仪坤庙乐章·永和】徐彦伯   猗若清庙,肃肃荧荧。国荐严祀,坤兴淑灵。   有几在室,有乐在庭。临兹孝享,百禄惟宁。   卷76_2 【仪坤庙乐章·金奏】徐彦伯   阴灵效祉,轩曜降精。祥符淑气,庆集柔

  • 第二十二出 却媒·李渔

    〖女临江〗(小生冠带领外上)看花醉杀琼林酒,身到处,尽温柔,消魂更是内家楼。一番驰马过,三日使人愁。下官侯永士,自从别了蕙娟来京赴试,且喜得中第一甲第三名,钦赐探花及第。这一次的榜首,就是那轻财重义,买妾赠我的华中郎。他是

  • ◆王处士圭(敬仲集)·顾嗣立

    王处士 【圭】 圭字敬仲,宛陵人。弟璋字敬叔,并以诗名。尝与四明戴表元帅初、吴郡郭麟孙祥卿倡和,尤工五言。敬仲诗如挽贡南漪云:「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戴帅初过访》云:「兴寄冥鸿外,诗成立马间。」敬叔诗如《题刘御

  • 卷二·龙榆生

    34 梅尧臣 一首 录字能改斋漫录【苏幕遮】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①地春袍, ①:↑穴↓卒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

  • 卷八十·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薛季宣浪语诗钞薛季宣字士龙永嘉人年十七起从荆南帅辟书写机宜文事由武昌令召为大理寺主簿大理正出知湖州改常州年四十而卒季宣为程门再传而所言经术则浙学也故浙人宗之

  • 卷四百五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十三百舌类五言古侍宴咏反舌       【梁】沈 约假容不足观遗音犹可荐幸蒙乔树恩得以闻高殿咏百舌         【梁】刘孝绰山人惜春暮旭旦坐花林复值怀春鸟枝间

  • ●白香集卷下之一·沈行

    钱塘沈 行履德着 莆田宋 珏比玉校 禹航严 顺忍公阅 秣陵叶胤祖肇禧订 ○一 野水晴山雪后时含情念态一枝枝巳疑素手能妆出不御铅华亦自奇正气纔随灰律变高风惟有岁寒知何人画得天生态画得输他八句诗 唐李羣王 唐崔

  • 卷第二百八·胡三省

    唐纪二十四〔起旃蒙大荒落(乙巳)二月,尽强圉协洽(丁未),凡二年有奇〕《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神龙元年〔(乙巳、七○五)〕1二月,辛亥,帝帅百官诣上阳宫问太后起居;〔帅,读曰率。考异曰:实录、唐历皆云「乙亥」,误也;当是辛亥。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三十一·徐乾学

    宋纪三十一【起旃防单阏正月尽柔兆执徐六月凡一年有竒】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徳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大中祥符八年春正月壬午朔诣玉清昭应宫太初殿奉表上玉皇大天帝圣号遂奉安刻玉天书于寳符阁塑御像冠服立侍帝升阁备登

  • 通志卷一百七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文苑传第二南齐邱灵鞠 檀超【熊襄 吴迈逺超叔父道鸾】卞彬【诸葛最 袁嘏 世爽孙抱】邱巨源【孔广 孔逭 虞通之 虞龢司马宪 袁仲明 孙诜】王智深崔慰祖 祖冲之【子暅

  •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张仪列传与苏秦列传堪称姊妹篇。苏秦游说六国,张仪也游说六国;苏秦合纵以燕为主,张仪连横以魏为主,文法也一纵一横。他们都是以权变之术和雄辩家的姿态,雄心勃勃,一往无前,为追求事功而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物

  • 中庸分章·黎立武

    宋 黎立武 撰中庸之书浩博深逺若不可涯其寔防聨而珠贯也诸家虽字论句析然于大防未明读之使人茫然分章所以原作者之意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一]佛國品第一〈缘起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衆所知   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諸佛威神之所[二]建立.爲護法城受持正法.能

  • 持戒与龙华道场·太虚

    ──二十四年四月在上海龙华寺讲──本日承性空和尚及各位堂师,与全寺僧众欢迎本人来寺,与诸位谈话,实在是很荣幸。说到开示,愧不敢当。不过现因龙华传戒,特来与诸位道贺,略表个人一点意见。佛法以救济众生,去迷舍妄,使共趋正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序余己卯庚辰间闻云大师名籍甚及读金正希先生语录序推崇不遗余力心尤慕之浚师往匡庐抵蕲州南届长沙距吴会三千里竟不得一见越十年师入灭又十六年惺寐禅师以其语录

  • 鉴湖说·王十朋

    东坡先生尝谓杭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目某亦谓越之有鉴湖如人之有肠胃目翳则不可以视肠胃秘则不可以生二湖之在东南皆不可以不治而鉴湖之利害为尤重昔东汉太守马臻之开是湖也在会稽山阴二县界中周回三百五十余里溉田九千余

  •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允禄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18卷。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允禄等奉敕修撰。乾隆三十一年命群臣重校。前有乾隆己卯所作御制序及群臣进表等,分祭器、仪器、冠服、乐器、卤簿、武备6类,每类以下再分若干细目。每种器物皆绘制器

  •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佚名

    一卷,不空译,金刚萨埵修法之仪轨也。为令菩萨不受勤苦,安乐相应,以妙方便,速疾成就,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