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二

(宋)吴缜 撰

○二曰似实而虚

放死罪囚三百九十人

义阳宣城二公主四十不嫁

郑絪作相时事皆不实

张九龄谏而太子无患

刘潼治蜀南诏不敢犯边

放死罪囚三百九十人

刑法志云贞观六年亲録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卽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後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又太宗纪云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七年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

今案太宗纪贞观四年天下断死罪者二十九人是举天下一年止断死罪二十九人何其少也今六年十二月太宗躬自虑囚而京师死罪系者已三百九十人又何其多也举京师一月以推一年之数不亦又多乎哉以京师一年之数而推天下之数则可胜言哉四年之距六年未远也而多寡如是之辽邈愚谓此盖出於史氏归美太宗之故而实则不然也夫太宗聪明仁智之主也兴义兵除暴乱捄民於涂炭之中而措之仁寿之域天下之人欣然如获再生而见父母其心方安生而乐业向善而畏罪故卽位才四年天下死罪岁止二十九人此其效也自四年至六年太宗求治之意宜未怠也政亦四年之政民亦四年之民何其善恶薄厚遽有殊絶不啻百倍之远哉况京师乃风教之所先及者而死罪尚如此之多则夫幽荒遐僻蒙化未孚者又将奈何愚谓此三百九十人乃録囚之时举京师轻重系者之数非实皆死罪也太宗以其盛冬缧系故矜而纵之使明年就刑如期旣至则怜而宥之以四年天下死罪之数而推此则事理人情较然明甚若谓三百九十人实皆死罪而太宗释之事必不然也况死罪法之极者其数又如此之多其间必有巨奸极蠧衆所雠疾其情至重而为政者所宜亟去者亦有过误愚懦穷迫株蔓其情至轻而为政者所宜矜贷者是二者狱事之所常有讵可一槩论哉今也抵是罪者仅四百人其间岂无等差一旦不问其情之轻重举而释之以太宗之聪明仁智必不为也以是观之其理岂不甚明哉而史臣皆以死罪书之者盖欲归美於太宗故夸大其数以见其仁心感人之至云尔自是秉笔者但知传其文不复推其实後之学者亦相承而未悟故白居易元和中为诗犹云死囚四百来归狱盖亦取信於史而已然则修新书者固宜辨析其事使昔之史臣归美而今之史臣纪实之意两得其真如是乃称修史之职也欤

义阳宣城二公主四十不嫁

孝敬皇帝传云义阳宣城二公主以母故幽掖廷四十不嫁弘闻眙恻建请下降武后怒卽以当上卫士配之由是失爱弘奏请数怫旨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酖薨

今案义阳宣城二公主皆高宗女而萧淑妃所生也高宗以贞观二年戊子岁生而孝敬皇帝以上元二年乙亥岁薨自戊子至乙亥则高宗才四十八岁尔何缘有四十岁之女乎此当日史臣之过也推原其意盖止欲甚武氏之恶云尔然殊不顾事过其实遽书於史後之秉笔者又不能推穷其实止袭其误而载之自吴兢刘知几修纂以来迨今已数百年而新书又不为之讨论详究绌其信实但从而粉泽文饰之岂修史之意哉

郑絪作相时事皆不实

郑絪传云宪宗卽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卢从史隂与王承宗连和有诏归潞从史辞潞乏粮请留军山东李吉甫密谮絪漏言於从史帝怒召学士李绦语其故且曰若何而处绦曰诚如是罪当族然谁以闻陛下者曰吉甫为我言绦曰絪任宰相识名节不当如犬彘枭獍与奸臣外通恐吉甫势轧内忌造为丑辞以怒陛下帝良久曰几误我先是杜黄裳方为帝夷削节度强王室建议裁可不关决于絪絪常默默居位四年罢又李绦传云时议还卢从史昭义已而将复召之从史以军无见储为解李吉甫谓郑絪漏其谋帝召绦议欲逐絪绦为开白乃免

今案宪宗本纪元和四年二月丁卯絪罢相至三月乙酉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方卒其子承宗自称留後十月辛巳承宗始反是月朝廷命吐突承璀为将以讨承宗而卢从史传云丁父丧未官卽献计诛王承宗由是夺服领泽潞讨贼且旣云从史父丧未官而献计诛承宗朝廷因命复领泽潞讨贼则是亦皆在三月王士真死而承宗自立之後也然则絪当是时已去相久矣絪传所述与帝纪及年表并诸人传皆不相符其证一也又案李吉甫以元和二年正月为相而三年九月出为淮南节度使至四年三月王士真死承宗自立十月承宗反而朝廷讨之自後从史方有与承宗连和之事是时吉甫乃在淮南何由得谮絪漏言其证二也又至五年四月从史方贬死六年正月吉甫方再入相是时絪已去相将二朞矣其年月及絪从史吉甫之所在事状皆参差不相符其证三也又李绦传云时议还卢从史昭义已而将复召之从史以军无见储为解吉甫谓絪漏谋帝欲逐絪绦为开白乃免其说与絪传又已不同且所谓还卢从史昭义已而将复召之者何也岂谓从史旣夺服复领昭义之後朝廷方欲复召之欤方宪宗元和之初天下节度使如从史者朝廷有无故而可以轻召者欤以从史及孔戡裴垍乌重胤吐突承璀等传与韩愈杜牧等集而考之则从史复领昭义之後其势可复轻召欤且絪绦二传述漏谋之因既已不同则其事何可复信此盖李绦之门生故吏撰集绦事者务多书其事以为绦之美然皆参错不实其後史臣为絪传者旣无事可纪故又取绦事而载之展转相因则愈失其真其证四也絪传又云先是杜黄裳方为帝夷削节度强王室建议裁可不关决于絪絪常默默居位四年罢案黄裳以永贞元年七月为相至元和二年正月罢絪以永贞元年十二月为相至元和四年二月罢後絪犹居相位二朞始罢使黄裳方当国而事不关决絪常默默遂先黄裳罢去以是为絪之贬可也今黄裳旣已先絪罢而絪犹居位复为谁而默默如是者又二年乃始罢去史笔若此不亦太近诬乎其证五也由是言之郑絪传自为相之後止此二事後人读之似皆有实可信及以纪传参考则全不可用今列其事如右且又为旁行编年瘗次陈之於後庶览者了然易见云

(图表畧)

张九龄谏而太子无患

张九龄传云武惠妃谋陷太子瑛九龄执不可妃密遣宦奴牛贵儿告之曰废必有兴公为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曰房幄安有外言哉遽奏之帝为动色故卒九龄相而太子无患

今案太子瑛传载九龄谏时已为中书令而宰相年表开元二十二年五月戊子九龄为中书令二十五年太子竟废死然则当议废太子时九龄已为相久矣安得云卒九龄相哉且九龄以二十五年而太子竟废死则是终不免祸安得云太子无患哉此二者皆无其实也

刘潼治蜀南诏不敢犯边

刘潼传为西川节度使时李福讨南诏兵不利潼至填以恩信蛮皆如约六姓蛮持两端为南诏间候有卑笼部落者请讨之潼因出兵袭击俘五千人南诏大惧自是不敢犯边

今案南诏传潼为西川节度使之时卽懿宗咸通七年八年之际也当是时南诏方强南寇安南西扰成都至咸通十年又自沐源入寇嘉州由此言之则南诏何尝不敢犯边乎潼传中止云南诏少戢不敢轻寇边可也以为自是不敢犯则非其实也

新唐书纠谬卷二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范晔
  ●卷十·陶宗仪
  卷八十·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九十·佚名
  卷十一·佚名
  一一二一 湖南巡抚浦霖奏覆换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及查办情形折·佚名
  卷一百十二·张守节
  一一六 蔡孑民二·周作人
  晋纪三十九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415)·司马光
  卷一百四十八·雍正
  卷三·徐一夔
  职官三○·徐松
  七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岳·唐圭璋

      岳字巨山,自号秋崖,祁门人。生于庆元五年(1199)。绍定五年(1232)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历知饶、抚、袁三州,加朝散大夫。景定三年(1262)卒。年六十四。所著有秋崖先生稿。   满江红   乙巳生日   说与梅花,且莫道、今

  • 静 坐·林徽因

    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就是那样地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像待客人说话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1936年冬11月

  • 列传第三十八·魏徵

    ○循吏 古之善牧人者,养之以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随其所便而处之,因其所欲而与之,从其所好而劝之。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故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若子产之理郑国,子贱之居单父,贾琮之牧冀州,文

  • ●卷一·李绛

      ○论李锜财产请代浙西百姓租税状   元和二年,浙西擒李锜伏法,准旧例,籍其家财产业送上都。翰林学士裴洎、李绛等上言曰:   李锜凶狡叛戾,僭侈诛求,刻剥六州之人,积成一道之苦。陛下哀悯无告,为之吊伐,变愁怨之气,为发生

  • ● 卷三·王鹗

     設四隅譏察官  庚寅,設四隅譏察官,秩視隨朝從八品,以左右司員外郎王某統領之。初左右司官敷奏擬前郎中王大濟除授,上皆不許。久之,始授西上閤門使。一日,郎中移剌克忠奉使出,獨員外郎王某從,上謂某曰:「朕所以疏大濟者,汝知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洪武十二年夏四月丁酉朔享太庙○壬寅刑部言古北口千户擅役军士八人出境伐木为贼所杀论当死卫指挥以下凡七人俱当连坐 上曰千户违法擅役军致死可论如律余人并宥之○甲辰成都嘉定州眉县贼人彭普贵诱众作乱劫掠居民转攻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万历十九年十一月癸亥朔角□羊绛二州地震○刑科题赵锦奉旨起刑部尚书迁延未赴今岁五月大审九月朝审皆法司重务更值各省直五年审恤之期诸臣恤疏纷纷非署理一人所能独办宜责令赴任倘其固逊乞允致仕以示优异 上令速来供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目录·佚名

    目录前言凡例太祖皇帝第一函 太祖皇帝丁未年至乙卯年第一册丁未年至庚戌年 ……………………………………11.迎击乌拉部兵&hel

  • 杨隆演传·欧阳修

    杨隆演字鸿源,是杨行密的第二子。以前名瀛,又名渭。起初,徐温、张颢弑杨渥时,相约划分吴地向梁称臣,等到杨渥已死,张颢想违约自立。徐温忧虑此事,询问门客严可求,严可求说“:张颢虽然刚愎自用,但对成就大事愚昧无知,这事容易对付

  • 镇王竑传·脱脱

    镇王竑,是希瞿的儿子。当初,沂靖惠王去世,没有后代,以竑作为后代,赐名均,不久改赐名为贵和。太子绚去世,于是立贵和为皇子,赐名竑,授任宁武军节度使,封为祁国公。嘉定十五年(1222)五月,加官检校少保,封为济国公。嘉定十七年六月辛

  • 徒单镒传·脱脱

    徒单镒本名叫按出,是上京路速速保子猛安人。父名乌辇,任北京副留守。镒异常聪明,刚刚七岁,就能熟习女真文字。大定四年(1164),皇帝命他用女真文翻译书籍。五年(1165),翰林侍讲学士徒单子温献来镒翻译的《贞观政要》、《白氏

  •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钱穆

    中国文化有与并世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绝对相异之一点,即为中国社会有士之一流品,而其他社会无之。夏、商、周三代,中国乃一贵族封建社会,然其时已有士。如夏代之传说,商代之伊尹,起于版筑畎亩之中,而上登政治至高地位,其详已不可

  • 孙多钰·周诒春

    孙多钰 字章甫。生于安徽寿县。兄多森。任通惠实业公司总裁。已婚。子二女一。光緖二十五年。自费游美。光緖三十一年。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得学士学位。宣统元年。回国。任吉长铁路副工程师。宣统三年。任吉

  • 商书·咸有一德·佚名

    伊尹作《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

  • 记魏晋玄学三宗·钱穆

    魏晋之际,玄学再兴,言其派别,大率可分三宗。一曰王何,二曰阮嵇,三曰向郭。之六家者,世期相接,谈议相闻,而其思想递嬗转变之迹,乃如陂陀之委迤,走于原隰,循势所趋,每降愈下。颓波曲折,殊有可得而微论者。(一)王弼之学,原于荆州。时称刘

  • 覆能信书(二通)·太虚

    一能信禅人览:函悉。虽自讼无何进益,而观于禅宗确然有其自信之处,实未尝无进益也。禅宗为中国佛法之真髓,希益精进为嘱!密宗藉果力为增上缘,亦不可含混,诚有之,非全出于混也。然仁者仍以速出关赴缘工作,半工半禅为善!顺问时祉!太

  • 于湖词·张孝祥

    又称《张孝祥词》、《于湖先生长短句》、《于湖居士乐府》、《于湖长短句》、《紫微雅词》。词别集。宋张孝祥(学者称于湖先生)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同。宋本今尚存二种,一为宋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