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八四 我的工作一

民国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八月五日与尤君约定同行赴北京,九日上午五时半至虬江路候买火车票,不得,八时半回来,因买票人众多,须先一日往候方可。十日下午八时后同平白至虬江路,候编号后回来,由平白派其长子彻夜守候。十一日上午五时往虬江路,候盖戳又编新号,八时顷先回,九时半又去凭编号并照相,买北平二等票,计三万六百廿元,取得收据,回家已十时半。十二日上午寄存行李二件,五十一公斤,运费一万九千余元。下午二时出发,五点五十分火车开行,各有坐位。十三日上午九时后至安徽嘉山县,因有飞机警报,停车直至下午四时始行。十四日下午八时至天津,十一时半到北京。那时因为秩序恢复不久,旅行所以还有些困难,但是拿去与那回逃难的火车相比,真是不可同年而语了。

既然平安的到了北京,安静的住了下来,于是我要来认真的考虑我所能做的工作了。我过去虽然是教书的,不过那乃是我的职业,换句话说乃是拿钱吃饭的方便,其实教书不是我的能力所及的。那么估量自己的力量,到底可以干些什么工作呢?想来想去,勉强的说还是翻译吧,不过这里也有限度,我所觉得喜欢也愿意译的,是古希腊和日本的有些作品。我的外文知识很是有限,哲学或史诗等大部头的书不敢轻易染指,不能担当重任,过去也没有机会可以把翻译的工作当做职业,所以两者只好分开了。这回到北京以后,承党的照顾让我去搞那两样翻译,实在是过去多年一直求之不得的事情。我弄古希腊的东西,最早是那一册《希腊拟曲》,还是在一九三二年译成,第二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二种乃是《希腊女诗人萨波》,一九四九年编译好了,经上海出版公司印行了三千册,就绝版了。这乃是一种以介绍萨波遗诗为主的评传,因为她的诗被古来基督教的皇帝所禁止焚毁,后人采集佚文止存八十章左右,还多是一句两句,要想单独译述,只有十多页罢了,在这评传里却几乎收容了她全部遗诗,所以这本小册子可以说是介绍她的诗与人的。我对于这书觉得很是满意,当时序言里说得很清楚,今抄录于后:

“介绍希腊女诗人萨波到中国来的心愿,我是怀的很久了。最初得到一九〇八年英国华耳敦(Wharton)编的《萨波诗集》,我很喜欢,写过一篇古文的《希腊女诗人》,发表在绍兴的刘大白主编的《禹域日报》上边。这还是民国初年的事,荏苒三十年,华耳敦的书已经古旧了,另外得到一册一九二六年海恩斯(Haines)编的集子,加入了好些近年在埃及地方发现,新整理出来的断片,比较更为完善。可是事实上还是没有办法,外国诗不知道怎么译好,希腊语之美也不能怎么有理解,何况传达,此其一。许多半句几个字的断片,照译殊无意义,即使硬把全部写了出来,一总只有寥寥几页,订不成一本小册子,此其二。末了又搜求到了一九三二年韦格耳(Arthur Weigall)的《勒斯婆思的萨波(Sappho of Lesbos),她的生活与其时代》,这才发见了一种介绍的新方法。他是英国人,曾任埃及政府古物总检查官,著书甚多,有《法老史》三册,埃及王亚革那顿,女王克勒阿帕忒拉,罗马皇帝宜禄各人之生活与其时代,关于希腊者只此一书。这是一种新式的传记,特别也因为萨波的资料太少的缘故吧,很致力于时代环境的描写,大概要占十分之八九,但是借了这做底子,他把萨波遗诗之稍成片段的差不多都安插在里面,可以说是传记中兼附有诗集,这是很妙的办法。一九一二年帕忒列克(Patrick)女士的《萨波与勒斯婆思岛》也有这个意思,可是她真的把诗另附在后面,本文也写得很简单,所以我从前虽然也觉得可喜,却不曾想要翻译它。近来缙阅韦格耳书,摘译了其中六章,把萨波的生活大概都说及了,遗诗也十九收罗在内,聊以了我多年的心愿,可以算是一件愉快的事。有些讲风土及衣食住的地方,或者有人觉得繁琐,这小毛病当然也可以说是有的,但于知人论世上面大概亦不无用处,我常想假如有人来做一部杜少陵或是陆放翁的新式传记,不知他能否在这些方面有同样的叙述,使我们知道唐宋人日常的饮食起居,可以推想我们的诗人家居的情状,在我觉得这是非常可以感谢的。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原著者的事,可以说是于我无干,我的工作是在本文以外,即是附录中的那些萨波的原诗译文,一一校对海恩斯本的原文,用了学究的态度抄录出来,只是粗拙的达旨,成绩不好,但在我却是十分想用力的。既无诗形,也少诗味,未必值得读,但是介绍在《诗经》时代的女诗人的诗到中国来,这件事还是值得做的。古典文学即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们中国应当也取得一份,只是担负的力气太小,所以也分得太少罢了。一九四九年八月二日,在上海。”

这篇序文是在横浜桥头的亭子间里所写,书编成后将原稿托付康嗣群君,经他转交给上海出版公司,后来郑西谛君知道了,他竭力怂恿公司的老板付印,并且将它收入他所主编的文艺复兴丛书里边。古来有句话,索解人难得,若是西谛可以算是一个解人,但是现在可是已经不可再得了。

猜你喜欢
  孝灵帝纪第八·范晔
  列传第二十五 夏侯湛(弟淳 淳子承) 潘岳(从子尼) 张载(弟协 协弟亢)·房玄龄
  列传第五十五 陈宗室诸王 永修侯拟 遂兴侯详 宜黄侯慧纪 衡阳献 王昌南康湣 王昙朗 文帝诸子 宣帝诸子 后主诸子·李延寿
  ●卷一·周密
  第八十一回 失邺城皇亲自刎 篡周室勋戚代兴·蔡东藩
  卷第五十·胡三省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八·佚名
  卷之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五十二·佚名
  延载·周绍良
  于忠传·魏收
  徐文远传·刘昫
  卷一百六十·雍正
  蕃夷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四·彭定求

        卷64_1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姚崇   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石泉石镜恒留月,   山鸟山花竞逐风。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   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   卷64_2 【故洛阳

  • ◆吴参政当·顾嗣立

    当字伯尚,幼清之孙也。少侍其祖至京师,补国子生,至正初。以荫入仕,荐为国子助教。预编纂宋、辽、金三史,除翰林修撰,累迁直学士。江南兵起,拜江西肃政廉访使。为忌者所构,左迁抚州 【路】 【络】 总管,寻罢之。已而知其功状,擢

  • 窦氏联珠集巻三·褚藏言

    故朝议郎御史中丞容管经畧使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扶风窦府君诗府君讳羣字丹列家世所传载扵首序府君由弱冠不乐进士之科便于著书耕垦坟籍既孤以蔬素自适著书于毗陵之西偏给长兄之俸而与诸季安于膝下者十稔洎再罹内艰

  • 卷一百六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谿诗集【六】郡圃栽花公余吏隐不相賖杖履园林赏物华五栁宅边谁种栁百花楼畔漫栽花【郡圃有百花楼】池塘有梦吟春草【永嘉有梦草堂】屏障无心恋绮

  •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春莺啭·胡兰成

    春莺啭外婆家隔壁准提寺,大殿里有八橱经,我无事天天去坐在佛前蒲团 上看经。前此我对佛经全然无知,但从逃难以来,有些地方自然的与之意思相通,如今一读,竟是佩服得要命。我三十岁时,曾想写一部书,用唯物论辩证法来批评印度哲

  • 孙法宗传·沈约

    孙法宗,吴兴人,父亲遇难被杀,尸骨未被收葬。母亲和兄长都饿死了。法宗年龄小逃脱了。到十六岁时才得以还家。单身一人,勤奋劳动。在霜上行走,在草间露宿。经办棺材、建造坟墓、安葬母亲和兄长,俭朴而礼节周到。因为父亲死于

  • 江革传·李延寿

    江革字休映,济陽考城人。祖父江齐之,在宋朝作都水使者,尚书金部郎。父亲江柔之,在齐朝作尚书仓部郎,品性孝顺,因为丧母哀伤过度而死。江革从小聪明灵敏,很早就有才气,六岁就会写文章,柔之对他倍加赏识器重,说:“这孩子必定会振兴

  • 卷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明 杨士奇等 撰君德周武王践阼三日召师尚父而问焉曰黄帝颛帝之道存乎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斋矣斋三日王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王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

  • 北洋海军章程第七·佚名

    恤赏阵亡病故恤银: 查光绪十三年六月兵部奏明:北洋兵船员弁病故恤赏,应查照前南洋大臣左宗棠奏定章程,除管驾官归奏案办理,兵勇每名给银八两外,其大副以下人等,遇有积劳在船身故者,按一月薪粮给发恤赏;其因病离船尚未开缺旋即

  • 吴淸度·周诒春

    吴淸度 字璧城。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泰县。父锺绶。本籍住址。江苏泰县袁后街。已婚。初学于上海南洋公学。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罗棱斯学校。宣统二年。入伊里诺爱大学。习理科。民国二年。两得学士学位。入佑

  • 第九章 10·辜鸿铭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辜讲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满怀钦佩地谈到孔子的教学方式,他说:“我越是仰

  • 卷四十二(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八尸波罗蜜品第七之一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尸罗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依此勤修行菩萨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有三种妙行。何等为三。一者身妙

  • 卷第七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修觉分时必获证净。此有几种依何位得。实体是何法有漏无漏耶。颂曰。证净有四种  谓佛法僧戒见三得法戒  见道兼佛僧法谓三谛全  

  • 卷第四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二如前所说六种随眠。复约异门建立为十。如何成十。颂曰。六由见异十  异谓有身见边执见邪见  见取戒禁取论曰。六随眠中见行异为五余非

  • 绝命辞·陈天华

    陈天华著。发表于《民报》1906年第2号。民主革命的宣传家陈天华曾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后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留日时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5年,八千名留日学生为抗议日本政府限止学生从事反清斗争的“规则”,举行停课,陈

  • 沈氏女科辑要·沈又彭

    二卷。又名《女科辑要》。约成于1764年。原书文字无多。后经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方始成帙。刊于1850年。内容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沈氏惜墨如金,裒集前贤旧论,非有真识灼见者不辑;切合实用,必欲

  • 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

    熊十力(1884~1968)著。熊十力,原名升恒,字子真,湖北黄岗人,中国近现代哲学家,曾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1949年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2、3、4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新唯识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