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四

 

  卷64_1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姚崇

  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石泉石镜恒留月,

  山鸟山花竞逐风。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

  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

  卷64_2 【故洛阳城侍宴应制】姚崇

  游豫停仙跸,登临对晚晴。川凫连倒影,岩鸟应虚声。

  野奏风成曲,山居云作缨。今朝丘壑上,高兴小蓬瀛。

  卷64_3 【春日洛阳城侍宴】姚崇

  南山开宝历,北渚对芳蹊。的历风梅度,参差露草低。

  尧樽临上席,舜乐下前溪。任重由来醉,乘酣志转迷。

  卷64_4 【秋夜望月】姚崇

  明月有馀鉴,羁人殊未安。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灼灼云枝净,光光草露团。所思迷所在,长望独长叹。

  卷64_5 【夜渡江(一作柳中庸诗)】姚崇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

  卷64_6 【奉和圣制龙池篇】姚崇

  恭闻帝里生灵沼,应报明君鼎业新。既协翠泉光宝命,

  还符白水出真人。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尧河带马巡。

  独有前池一小雁,叨承旧惠入天津。

  卷64_7 【句】姚崇

  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见《海录碎事》,

  又见后张昌宗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

  卷64_8 【奉和御制璟与张说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应制】宋璟

  丞相邦之重,非贤谅不居。老臣慵且惫,何德以当诸。

  厚秩先为忝,崇班复此除。太常陈礼乐,中掖降簪裾。

  圣酒山河润,仙文象纬舒。冒恩怀宠锡,陈力省空虚。

  郭隗惭无骏,冯谖愧有鱼。不知周勃者,荣幸定何如。

  卷64_9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宋璟

  侍饮终酺会,承恩续胜游。戴天惟庆幸,选地即殊尤。

  北向祗双阙,南临赏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杂花稠。

  亹亹韶弦屡,戋戋贲帛周。醉归填畛陌,荣耀接轩裘。

  卷64_10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宋璟

  帝道薄存兵,王师尚有征。是关司马法,爰命总戎行。

  画阃崇威信,分麾盛宠荣。聚观方结辙,出祖遂倾城。

  圣酒江河润,天词象纬明。德风边草偃,胜气朔云平。

  宰国推良器,为军挹壮声。至和常得体,不战即亡精。

  以智泉宁竭,其徐海自清。迟还庙堂坐,赠别故人情。

  卷64_11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宋璟

  秦地雄西夏,并州近北胡。禹行山启路,舜在邑为都。

  忽视寒暄隔,深思险易殊。四时宗伯叙,六义宰臣铺。

  征作宫常应,星环日每纡。盛哉逢道合,良以致亨衢。

  卷64_12 【蒲津迎驾】宋璟

  回銮下蒲坂,飞旆指秦京。洛上黄云送,关中紫气迎。

  霞朝看马色,月晓听鸡鸣。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省方知化洽,察俗觉时清。天下长无事,空馀襟带名。

  卷64_13 【送苏尚书赴益州】宋璟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猜你喜欢
  张伯端·唐圭璋
  第三十七章 妻子哭别·屠隆
  一些说明·老舍
  第二十七出 魂游·汤显祖
  第一折·佚名
  烦忧·戴望舒
  后序·郭则沄
  卷十四·佚名
  唐诗品彚叙目·高棅
  目录·郭元釪
  卷六十九·陈廷敬
  卷四百三十八·佚名
  卷四百十三·佚名
  卷一百二十·佚名
  王易简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魏泰

    陈恭公再罢政,判亳州,年六十九。遇生日,亲族往往献《老人星图》以为寿,独其侄世修献《范蠡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遂身退,扁舟五湖。”恭公甚喜,即日上表纳节。明年,累表求退,遂以司徒致仕。熙宁初

  • 卷之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六·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夏四月。己巳朔。享太庙。遣豫亲王本格恭代行礼。  ○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戊戌。皆如之。内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恩隆奏、近来着名棍徒奎左臣即奎子、大头双

  • 冯国用传·张廷玉

    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最后名胜。冯胜出生时黑气满屋,经日不散。他长大之后,雄勇多智谋,与其兄国用都喜欢读书,并精通兵法。元朝末年,兄弟俩结寨自保。朱元璋攻城略地到达妙山时,冯国用偕同冯胜前来投靠,甚得朱元璋的信

  • 卷二十八·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八 嘉礼卷十二 品官昏礼 总序 周制昏礼下达凡公侯大夫士之昏娶皆行六礼汉平帝诏刘歆定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属皆以礼娶迎立轺马【立轺小车马俪马】後汉郑衆定百官昏娶亦行六礼唐百官昏仪

  • 卷四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六礼部祠祭清吏司中祀三凡飨先农之礼为坛一成於正阳门外耤田之西岁以仲春吉亥皇帝躬耕帝耤於南郊乃亲飨先农之神以祈先啬先农神位南向设黄幄帛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六·高晋

    目録河防【二】 钦定南廵盛典卷三十六河防乾隆二十七年四月初六日上谕内阁曰江南濒临湖河沮洳之区南则髙寳甘泉北则宿清海沐各属最称洼下每遇伏秋大汛霖潦堪虞而下游蓄泄机宜惟洪泽一湖尤为槖籥闗键朕早夜勤思为泽国

  • 卷十三 旅獒第七·孔颖达

    西旅献獒,西戎远国贡大犬。○獒,五羔反。马云:“作豪,酋豪也。”太保作《旅獒》。召公陈戒。○召,时照反,后“召公”皆仿此。旅獒因獒而陈道义。[疏]“西旅”至“旅獒”○正义曰:西方之戎有国名“旅”者,遣献其大犬,其名曰“獒

  •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第二·晏婴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

  • 卷十四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四目録书经君子所其无逸修撰【臣】钱维城【箴】        检讨【臣】梦 麟严恭寅畏天命自度编修【臣】窦光鼐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 卷五百五十·佚名

    △第四分空相品第十八之二尔时善现便白佛言:如世尊说诸行皆是分别所作。从妄想生都非实有。以何因缘此诸菩萨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然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亦说诸行分别所作。空无所有虚妄不

  • 楞严经卷第二文句·智旭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文句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癸)三约观河显见性无迁三。初请问。二说示。三领悟。(子)初又二。初阿难密请。二匿王显问。(丑)今

  • 出钱劳军与布施·太虚

    ──三十年二月十五日在重庆中央电台广播──大乘菩萨行,无论为兼利的大度,或利他的四摄,莫不首在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众人有种种厄难,能解救之而使离怖畏,是名无畏施;发扬真理,宣传正义,使他人破迷成觉,除恶行

  • 俱舍论记 第二十二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十二卷沙门释光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一分别贤圣品者。贤谓贤和。圣谓圣正。此品广明贤圣故名分别贤圣品。所以次明贤圣品者。上三品别明有漏。次下三品别明无漏。欲令厌已生欣故。次明无漏。就明无

  • 卷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五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神足品第八之余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者。云何心。云何三摩地。云何胜。云何胜行。而名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耶。此中心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五·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真宗皇帝谕旨留四明住世  杨文公贺法智受命服启  法智大师谢杨文公启  杨文公请法智住世书  法智复杨文公书  杨文公谢法智答义书启  杨文公三问并法智答  杨文公谢法智

  • 进呈奏疏·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进呈奏疏  圣感寺住持(臣)僧(超永)谨奏为进呈五灯全书事。窃惟三教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蹟虽有世间方外之殊。理原无修己利人之别。第品类杂则羣言贵。有折衷须流派清。而根源斯为可据。喜际同文之盛世。敬

  • 陈先生内丹诀·陈朴

    陈先生内丹诀,北宋道士陈朴撰。《通志‧艺文略》着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作者自称于元丰戊午年(1078)游南都,遇淮南野叟授以内丹诀,因记录成书。其丹诀分炼丹工夫为九转,每转以七绝诗歌一首、《望江南》词一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