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三 在上海迎接解放
一月廿六日走出了老虎桥,在近地的马骥良君家住宿一夜,可是刚吃过晚饭,马君听了友人的劝,忽然决定连夜趁车赶往上海去了,我遂独自占领他的大床,酣眠了一夜。第二天午前尤君走来找我,乃于下午同了尤君父子乘公共汽车到了下关,那时南京城内已经很乱,当日又有国民党的兵从浦口退下来,所以下关一带更是混乱,很不好走路。当时有一位老者同行,苏州人姓王,也是从老虎桥出来的,不晓得怎么样与一个兵相撞了,那兵便其势汹汹的喝问,“你是什么人?”王君仓猝答应道,“我是老百姓。”这句话对答得恰好,而且形貌衰老也正相配合,所以幸得免于殴辱,实在是很运气的了。
进了车站,看见有一列车辆停在那里,就拥了上去,那时车上已挤满了人,我因了尤君父子的帮助,从车窗上进去了,得到一个坐处,尤君父子却只能站着,后来在过道上放下包裹,也就坐下了。这车大约是下午四五点钟开行的,到了第二天傍晚这才到上海的北站,足足走了二十四小时,奇怪的是车里的人在这一昼夜间一动也不动,实在也是不能动,既不要小便,并且不觉得饥渴,车上固无从得水,面包却是带着的,并不想到吃,就只是傻子似的坐着,冬天黑暗的很早,车上没有电灯,也就只是张着眼在暗中坐着。我不曾有过逃难的经验,但是这两天里异常紧张与窘迫的情形,可以说是经验到一点,后来想起深深感到奇异,所可异的不单是我个人,乃是全列车的人都会忘记饮食便利,毫无怨言的担受着那苦难。途中有过人来收票,这一件事稍为作为点缀,表明是在坐火车旅行,可是没有人拿出钱来,都说是什么部什么机关的关系,疏散到别处去的,只是口头一句话,并不拿出什么证件来,收票的人也没有要了来看,就这样的算了。付钱买票的一总不过十个人吧,我同尤君父子依照法定价格一总付了一百多元,但是拿到补的车票来一看,却是一个人只要十多块钱,这是什么理由,大概也不难理解,这里也无须词费来加以说明了。
那里却也记着些好玩的事情,如四月五日上午古鲁夫妇来,邀游城隍庙,平白纪生同行,途遇亢德亦同去,在里园茶点,六时始回寓,买竹背骨牌一副八千元,古鲁所付。后来就常用这骨牌,于那小楼上在四周暴风雨中,玩那古来传下来的“打五关”的游戏。又有一回是五月四日,同纪生至巷口小店福德香的楼上吃馄饨,共八十万元,那一天袁头的行市是三百七十万,那么也只是银洋两角多罢了。关于打仗的事情日记里没有什么记载,只有这几项:
我自从老虎桥出来后,没有写过一首旧诗,所以或者可以这是绝笔于那篇《拟题壁》了吧。但是在上海却也曾做过五言绝句,那是应酬人的题花鸟画的诗,纯粹是模仿八股文截搭题的做法的,有些没有法子搭上,便只得不题,乃是三月十九日所作。现在抄录几首在这里,以留纪念。
当时在上海的人所最关心的,并不是战局的如何,因为国民党的坍台反正是注定的了,而且觉得愈早愈好,其感觉顶伤脑筋的乃是钞票和银元的每天的涨落。其实涨的是银元,落的是钞票,这乃是一定的,它却不是一天一变,实在是时刻在变动,所以是生活上极大的威胁,需要随时警惕着,没有一刻的安静。据说有人去喝酒,刚喝了第一碗,及至再要时却已涨了价了,这决不是什么假作的话。尤君每天出门去,早上换了钱,等得中午回来时,兑换率已经增高许多了,辄高呼损失不置,及至午后出去,到傍晚回家的时候,又是如此,虽然觉得好笑,可是事实是如此,时时刻刻在吃着亏。那时通行的银元除鹰洋和站人的已经少见外,计有龙洋,大头和小头这三种。大头也称作袁头,是民国初年所铸,上边是袁世凯的像,还有一种是孙中山像的,但是做的稍差,头发式样有似小孩的样子,而且似乎银子的成色也要差一点,实在显得要贫弱一点,所以就类推的被叫作小头了。价格以大头为最高,小头要略为差些,大约和龙洋相去不远。我从那年四月里才重新写起日记,也不注意这些事,没有详细的纪录,但是买东西的价钱去看,也可以知道一二。四月十日记着托纪生买龙井半斤,四万三千元,合银洋七角强,可知那时一块银元和金圆券的兑换率大概是六万。可是在四月二十日换袁头一元计四十一万,廿八日又换则是一百五十万,五月四日三百七十万,十日换龙洋为三百八十万,十六日换小头则已是六百五十万了。同时还有几项记载,也有比较研究的价值,今汇录于下:五月十七日买龙井四两,二百万。四月十六日买绍兴酒一瓶约三斤,二万八千,二十日又买两瓶十二万四千。四月二十日理发,计五万五千元,五月十五日理发一百万。五月五日寄平信计十六万,航空四十万,至廿八日虽已解放,邮资新率未定,仍照金圆券一百二十万付给。至五月三十一日,买空白摺扇一柄,价五百万元,这乃是使用金圆券最后的一回了吧。
廿六日阴。下午路上已可通行,虽枪声陆续未断,如放爆竹。夜大雨,平白往应夜警,地方上颇有讹言,却并无事。”国民党兵其实是随处皆有,福德里中就有一个,只是他看见形势日非,早已退归林下,所以这时就换了一身小褂,站在木栅栏门里面,以老百姓的身分在看着热闹,大家也就不计较了。
到了车站,我们坐了两人乘坐的三轮车,走到北四川路横浜桥的福德里,已经是暮色苍然了,这时我才感觉口渴和想要小便,这其间却已经过了二十四小时以上了。尤老太太忙着张罗招待客人,一面也布置祀神的事情,这时我又才知道今日已是阴历的戊子年的除夕了。从这一天起我就成为尤君府上的食客,白吃白住,有一百九十八天,直到八月十五日这才回到北京来的。其时北京早已解放了,现在我所要说的便是在上海遇到解放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蛰居横浜桥头小楼上,见闻不广,没有遇到特别事情,但是有些看到的琐社会事项,颇有意思,这里所记的无非就是这些罢了。
二,牡丹鸡
花好在一时,富贵那可恃。
且听荒鸡鸣,抚剑中宵起。
上海一经解放,人心立即安定下来,我就打算等交通恢复,想回北京去了。其时国民党军队还占据着舟山,时常有飞机来沪骚扰,日记上云:
三,野菊鸡
寒华正自荣,家禽相对语。
似告三径翁,如何不归去。
一,月季花白头翁
应是春常在,花开满药栏。
白头相对坐,浑似雾中看。
“廿五日晴,上午北四川路戒严,里门亦关闭。沪西其时已解放,近地尚有市街战云。
“廿九日阴,午匪机又来扰颇久。”这种情形大概还暂时继续着,直到舟山解放,这魔手才永远和中国大陆脱离了。
“十三日阴。彻夜遥闻炮声。”
“十七日阴。下午付本里巷口做铁门费,大头一枚,又代纪生付出一枚。”为的是怕溃兵乱入,所以各巷都议做铁门,每户出现洋一枚,我与纪生都算作一户,但是出了钱之后只有一个星期,就整个上海都解放了,铁门也不见一点影子,大约这些大头就为所谓保长之流所笑纳了吧。铁门虽然未做,可是招集巷内居民守夜,廿三日大雨夜七至九时本是我的班次,却由尤君穿了雨衣替我去了。
“六月廿一日晴。连日国民党飞机来沪轰炸,可谓风狂行动,上海人却处之泰然,亦很好。”
四,木兰芙蓉鸟
木兰发白华,黄鸟如团絮。
相将送春归,惆怅不得语。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司马迁 卷二百六十一·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六·佚名 大事记通释卷一·吕祖谦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二·杜大珪 卷四十七·傅恒 卷十二上·佚名 一八八 我的工作五·周作人 志第八 祭祀中(原文)·范晔 麻九畴传·脱脱 一零二、韩宣惠王即韩威侯考·钱穆 卷三十五·佚名 卷八十六·赵汝愚 卷一百十七·佚名 卷三十九·陆宗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