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革传

江革字休映,济陽考城人。祖父江齐之,在宋朝作都水使者,尚书金部郎。父亲江柔之,在齐朝作尚书仓部郎,品性孝顺,因为丧母哀伤过度而死。

江革从小聪明灵敏,很早就有才气,六岁就会写文章,柔之对他倍加赏识器重,说:“这孩子必定会振兴我的门第。”九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四弟江观同母所生,从小丧父贫寒,没有师友可以依傍,兄弟二人互相督导勉励,读书孜孜不倦。十六岁时丧母,以侍奉母亲孝敬闻名。丧服期满,和江观一起赴太学,被补缺为国子生,取得优良成绩。齐朝中书郎王融、吏部郎谢月兆都对他很钦佩推重。谢月兆曾有一次在宫中值班后回家路上登门看望江革,当时下雪天气严寒,他看到江革铺一条破褥子和一条单席,却沉缅于读书不知疲倦,感叹不已,于是脱下自己身上的短袄给他,又把自己的坐毡割下一半送给他当坐垫才回去。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听到他的名声,招揽他为西邸学士。

年二十被举为南徐州秀才,当时豫章胡谐之兼管南徐州,王融给胡谐之写信,让他举荐江革。谐之正要荐举琅笽王氵凡,接信便用江革代替了他。仆射江礻石很热情地接待他,江礻石任太子詹事,奏请委任江革为府丞。江礻石当时权倾百官,认为江革有治国之才,让他参与机要,朝廷的诏令文诰等都委任他撰写。江革小心谨慎,不露出与江礻石关系的行迹,所以外人不知道。等江礻石被杀,门下宾客都被牵连治罪,只有江革因为机敏得以幸免。后任尚书驾部郎。

中兴元年(501),梁武帝兵入石头城,当时吴兴太守袁昂占据吴兴抗拒武帝不肯服从,江革奉命给袁昂写信,领命后随即在座位上就写成了,文辞典雅,武帝看了深表赏识赞叹,令他和徐勉共同掌书记。建安王作雍州刺史,上表要求派一名管记,委任江革为征北记室参军,兼任中庐县令。江革和他弟弟江观从小到大生活在一起,不舍得分别,就苦苦要求一块儿去。于是又委任江观为征北行参军,兼任记室。当时吴兴沈约、乐安任日方给江革的书信中说:“近闻雍州太守选任英才,把掌管文书的职务,委任了你们兄弟,可以说是驾二龙长途奔腾,驰骏马千里飞跃啊。”途中在江夏停留时,江观去世。江革在雍州,受到刺史建安王的礼遇,关系如同寻常百姓之间一样融洽。

后来作为建康府正,屡任秣陵、建康令,为政严明,豪强畏惧。历任中书舍人,尚书左丞,晋安王长史兼寻陽太守,并兼管江州府。又改任庐陵王长史,太守、行事官职不变。江革以办事清廉严明而被其辖区内人所惧怕,当时年轻的诸王做什么事,都要听签帅的意思,江革自恃正直,不与典签赵道智来往,道智趁回京奏事之机,向朝廷当面报告说江革好酒误事,于是朝廷派琅王牙王昙聪代理他的职务。江州一带的官吏百姓们造出口号说:“故人不道智,新人佞散骑,莫知度不度,新人不如故。”江革又改任御史中丞,弹劾豪强权贵,无所避讳。

后来又作镇北豫章王萧综长史、广陵太守。当时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归附梁朝,江革被命令随萧综镇守彭城。后来彭城失守,江革不善骑马,坐船逃回去,途中经过下邳,被魏人抓住。魏徐州刺史安丰王元延明听说他的才名,对他招待很优厚。江革借口腿脚有毛病不行跪拜礼,延明要杀他,但看到他义正辞严,对他更加敬重。当时祖日恒也被俘获,延明让祖日恒为他作了《欹器漏刻铭》,江革唾骂祖日恒说:“你受国家大恩,已经无法报答了,却又为敌寇作铭,太辜负朝廷。”延明听说了,就命令江革作《丈八寺碑》和《祭彭祖文》,江革推辞说被拘押时间长了,没有心思写东西。延明要对他用刑,江革脸色严正地说:“江革活到六十岁了,不能杀身报主,今日能死就是幸运,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道不能压服他便住了手。每天供给他粗米三升,仅够保住性命。碰上魏宣武帝要求梁朝放还被俘的中山王元略,于是也放江革和祖日恒还朝。梁武帝举行盛大宴会,举杯给江革敬酒说:“你怎么不怕元延明杀你呢?”江革回答说:“臣已经活到六十岁了,死了不算短命,怎能怕延明呢。”武帝叹道:“今天才算见到苏武的气节。”于是委任他为太尉临川王府长史。

当时武帝沉迷于佛教,朝内贤达也多奏请要求出家。江革本笃信因果,而武帝不知道,便写了一篇五百字的《觉意经》赐他,上面写道:“惟有勤进取,自强把身修,佛岂能顶撞,如此必死囚。以此告江革,并及诸贵游。”又手批说:“因果报应不可不信,对佛怎能像对元延明那样顶撞呢。”江革因此请求受菩萨戒。

当时武陵王萧纪在东部州郡,很骄横放纵,武帝因为萧纪的副手臧盾性情懦弱,不能匡正萧纪,便召来江革,抚慰后派他前往,委任他为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行府州事。江革的弟子及旧日下属家大多在东郡,听说江革马上要到,都带着礼物夹道迎接。江革说:“我一概不接收馈赠,不能因为是老熟人就收下来。”到任后吩咐领取鲍家俸禄,吃饭不超过两个菜。会稽郡境内富庶,人口众多,每天打官司的状子就有好几百,江革分析判断明白无误,从来不曾含糊误事。于是人民安定,官吏敬畏,境内大小城邑都感到震慑。琅笽王骞作山陰县令,因贪赃名声狼藉,看到这种形势便自动收敛。武陵王萧纪也对他有些惧怕。江革每次侍奉萧纪饮宴,言谈必引《诗》、《书》,萧纪也因此潜心读书而喜爱诗文。典签沈炽文把萧纪写的诗呈献给武帝看,武帝对仆射徐勉说:“江革果然称职。”于是委任他作都官尚书。等要回京时,对所赠送礼品一概不收。按以往惯例,送卸任官员的船费要向民间摊派,江革也不收取,只坐朝廷供给的一条小船,而船倾斜有毛病,没法坐卧,有人说过江应该搬些重物压住轻船以免危险,而江革没什么家当,就在西陵岸边捡了十几块石头装上。他就是如此清贫。

不久监察吴郡,当时吴郡荒年歉收,劫盗横行,江革到此只带有朝廷配给的二十名卫士,百姓们都怕难以平定寇盗,而江革反而撤销当地维护治安的游军将吏,百姓更加担心。江革广施恩惠,盗贼于是自然平定。

武陵王出京镇守江州,对人说:“我得江革后,文章华美清丽有长进,又得江革清贫自守,为官吏作则,这让我一天也难以忘怀,应该与他有福同享。”于是上表奏请带江革同行。江革被委任南中郎长史、寻陽太守。后又征调入朝为度支尚书。江革喜欢栽培出身民间的有才干的人,爱给青年人传播名声,因此不少读书人都聚集在他的门下。当时尚书令何敬容执掌选吏,所任用的人很多都不合适。江革性格倔犟刚直,每次朝宴时常要对这些人进行褒贬,因此被权贵们所讨厌。于是告病遍家。改任光禄大夫,优游闲散,作文饮酒来自娱。后去世,谥为“瞗子”。有文集二十卷流传于世。江革历任八府长史,四王行事,三次作郡太守,而身边没有姬妾侍女,家徒四壁,因此而受到当世人的赞誉。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八·朱熹
  ●卷七·陈康祺
  卷之二十·佚名
  ●卷下·李岳瑞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七十八·佚名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列传卷第二十一 高丽史一百八·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七十二·裴骃
  一〇 民报社听讲二·周作人
  燕召公世家第四·司马迁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五·王世贞
  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一·佚名
  卷九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谭菀醍醐卷三·杨慎

    李华论文李华曰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本乎作者六经之志也系乎时者乐文武而哀幽厉也有徳之文信无徳之文诈臯陶之歌史克之颂信也子朝之告宰嚭之词诈也夫子之文章偃商传焉偃商没而伋轲作盖六经之遗也屈平宋玉哀而伤靡

  • 吴仁卿·隋树森

    吴仁卿,名弘道,号克斋。金台蒲阴(今河北安国市)人。曹本、《说集》本、孟本《录鬼簿》均作名仁卿、字弘道,唯天一阁本《录鬼簿》作名弘道。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据元人许善胜大德五年(一三○一)《史

  • 后山诗钞·吴之振

    陈师道妾薄命二首自注曰:‘为曾南丰作。’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捐世不待

  • 卷一百三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七阵图类五言古八阵图         【晋】桓 温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徃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五言律观八阵图        【唐】刘禹锡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

  • 卷一百三十一 慶曆元年(辛巳,1041)·李焘

      起仁宗慶曆元年二月盡是年四月   二月辛巳,夏竦言:「昨韓琦、尹洙赴闕,與兩府大臣議用攻策,繇涇原、鄜延兩路進討。又鄜延走馬承受安儀言故綏州去延州東路長寧寨四十里,皆舊日驛路,寬平,乞初春先令延州諸將併力趨綏州,

  •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张纂传·李百药

    张纂,字徽纂,代郡平城人氏。父烈,桑乾太守。纂初事尔朱荣,又任尔朱兆都督长史。为兆使者出使到高祖处,因此而被高祖认识。高祖在山东举起义旗,刘诞占据相州抵御,这时纂在相州城中。高祖攻拔相州城后,请纂任参丞相军事。纂善于

  • 李子通传·欧阳修

    李子通是沂州丞乡里县人。少时贫贱,靠渔猎为生。居其乡里时,见头发花白的老人提携重物,必定代为效劳,家有余财,则周济别人,但性喜报仇。隋朝大业末年,长白山贼寇左才相自称为博山公,子通依附他,凭其武力称雄其间。乡人有陷入贼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首·李之芳

    恭报到任日期疏 计典届期疏 请修战船疏(康熙十二年十二月) 核灭马价疏 ·恭报到任日期疏· 总督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谨奏:为恭谢天恩,谨报微臣到任日期事。 窃臣一

  •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科试考四乙酉命左春坊左谕徳兼翰林院侍读张一桂司经局洗马兼修撰陈子陆主顺天试命左春坊左谕徳兼翰林院侍读于慎行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修撰李长春主应天试分命翰林院修撰孙继皋主浙江翰林院编修黄洪宪

  • 卷第三·佚名

    帝统三尊号批答上建隆四年上尊号第三表允批答百寮三上表上尊号曰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朕奄有万国。于今四年。寅畏上元。忧勤庶政。匪敢逸豫。期于底宁。而德教未孚。干戈未戢。赋调无减。刑罚尚繁。永言生民。讵

  • 卷七十三·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三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重外任上真宗论重内轻外    张知白臣窃覧方册见唐虞之制立四岳十二牧百工允厘百揆时叙又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汉史载

  • 卷十五·王质

    <经部,诗类,诗总闻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十五宋 王质 撰鱼藻一章鱼在在藻有颁其首当是朝廷以鱼侑酒以岂为乐而劝王者之饮喜功成治定也説文岂还师振旅之乐从心从岂者非王在在镐岂乐饮酒二章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

  • 卷下·佚名

    复次诸刍。当知五取蕴。是佛所说,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复次五欲。是佛所说,谓眼见於色。心喜乐欲。以乐欲心取著色尘。耳闻於声。鼻嗅於香。舌了於味。身觉於触。亦复如是复次五障。是佛所说,谓乐欲

  • 慈仁品第七·佚名

    昔佛在罗阅祇。去国五百里有山。山中有一家。有百二十二人生长。山薮杀猎为业。衣皮食肉初不田作。奉事鬼神不识三尊。佛以圣智明其应度。往诣其家坐一树下。男子行猎唯有妇女在。见佛光相明照天地。山中木石皆变金色

  • 卷第十二(译经大随)·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十二(译经大随)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大隋录者。我皇帝受命四天护持三宝。承符五运宅此九州。故诞育之初神光耀室。君临已后灵应竞臻。所以天兆龟文水浮五色。地开泉醴山响万年。云庆露甘珠明石

  • 第九十三章 玛耶达奴等二王·佚名

    时于此[王]殁后,近此近海国土,名奢耶瓦达那库达加高名美丽之都,住于各处,生日种族诸王之中,名玛耶达奴一人有威光之王是人主。(一、二)王之实子罗奢西哈,强暴而处处行战以博胜利。(三)得胜利[此]大愚人亦弑杀己父,此邪智之人,收王国于

  • 皇明诗选·陈子龙

    明代诗选。13卷。陈子龙、李雯、宋征舆编。该书今存有明末刻本。集前有陈子龙、李雯、宋征舆序。本集选诗不出七子手眼。李雯序说:“至于弘正之间,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起而扫荒芜、追正始,其于风人之旨,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