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 屈原和鲁迅

鲁迅在弘文学院时,已经购有不少的日本文书籍,藏在书桌抽屉内,如拜伦的诗、尼采的传、希腊神话、罗马神话等等。我看见了这些新书中间,夹着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这本书,他后来赴仙台学医,临行时赠给我了——稍觉得有点奇异。这也是早期印象之一。他曾经对我说过:“《离骚》是一篇自叙和托讽的杰作,《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所以他的《中国文学史》(即《中国文学史略》)上,关于《离骚》有这样的话:

其辞述己之始生,以至壮大,迄于将终,虽怀内美,重以修能,正道直行,而罹谗贼。于是放言遐想,称古帝,怀神山,呼龙虬,思佚女,申纾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次述占于灵氛,问于巫咸,无不劝其远游,毋怀故宇。于是驰神纵意,将翱将翔,而眷怀宗国,终又宁死而不忍去也。

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上,关于《天问》说:

若求之诗歌,则屈原所赋,尤在《天问》中,多见神话与传说,如“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弹日?乌焉解羽?”是也。

记得郭沫若先生著《庄子与鲁迅》一文,说鲁迅熟于《庄子》,就其文章中惯用《庄子》的词句摘了好多出来,这话是确当的。鲁迅又熟于《屈子》,我也仿照就其几首旧诗中,很粗略地摘一点出来,以见一斑。其中有全首用骚词,如:

一枝清采妥湘灵,

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

却成迁客播芳馨!

此外,如:

又鲁迅采作《彷徨》题词的是:

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

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八句正写升天入地、到处受阻、不胜寂寞彷徨之感。

又鲁迅在北平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寓屋书室,所谓“老虎尾巴”者,壁上挂着一副他的集骚句,倩乔大壮写的楹联,其文为: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这表明格外及时努力、用以自励之意。

我早年和鲁迅谈天,曾经问过他,《离骚》中最爱诵的是哪几句?他便不假思索,答出下面的四句: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

登阆风而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

哀高丘之无女!

依我想,“女”是理想的化身。这四句大有求不到理想的人誓不罢休之意,所以下文还有“折琼枝以继佩”之句。

至于说“《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也是正当的。可惜书中至今还有未得其解的地方,自近年来,卜辞出土,新证遂多,使难以索解之文渐次明白了。例如王国维先生考定了《山海经》中屡称帝俊,俊就是帝喾;又所说王亥(《大荒东经》)确是殷代的先祖。于是《天问》中,“该秉季德……恒秉季德……”,足以证明了“该”即王亥,乃始作服牛之圣。“恒”是玉恒,也是殷的先祖。所以王先生说:

壬亥与上甲微之间,又当有王恒一世,以《世本》《史记》所未载,《山经》《竹书》所不详,而今于卜辞得之;《天问》之辞,千古不能通其解者,而今由卜辞通之,此治史学与文学者所当同声称快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六 刘颂 李重·房玄龄
  卷第二百九十二·胡三省
  唐鉴卷二·范祖禹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卷之六十三·佚名
  卷之五十四·佚名
  序·恽毓鼎
  稽古録卷五·司马光
  七十二 曹寅奏报朱三太子在鲁获解摺·佚名
  裴寂传·欧阳修
  第十九章权宜问题·孙中山
  第五十二章 台儿庄之战·李宗仁
  卷十一职制律·窦仪
  刘玄德·苏辙
  三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二·彭定求

        卷302_1 【宫词一百首】王建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   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龙烟日暖紫曈曈,宣政门

  • 猫与狗·刘半农

    猫与狗相打。猫打败了,逃到了树顶上,呼呼的向下怒骂。狗追到树下,两脚抓爬着树根,向上不住的咆哮。 猫说:“你狠!我让你。到你咆哮死了,我下来吃你的肉。” 狗说:“你能上树,我抓不到你。到你在树上饿死了跌下来,我吃你的肉。”

  • 卷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十二嵗时秋兴赋【有序        晋】潘 岳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

  • 第六三谕光绪十二年正月九日一一二○七-四六·佚名

    新竹知县方,饬郊户金长和、郊书吴士敬选举挑夫首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抚民分府、摄理新竹县正堂方为谕饬妥议覆夺事。案据八班头役倪源、许来等禀称:「本署额设挑夫首一缺,查前次系由金长和、郊书选

  • 窦瑗传·李延寿

    窦瑗字世珍,辽西阳洛人。自称祖籍扶风平陵,汉时大将军窦武的曾孙窦崇曾做辽西太守,于是就在辽西安家。曾祖父窦堪,是慕容氏渔阳太守。祖父窦表,冯弘城周太守,后入魏。父亲窦同,选为秀才,早年下世。普泰初年,窦瑗上书以自身地位

  • 营缮·朱元璋

    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格式起盖,不许犯分;燕因元之旧有。若王子、王孙繁盛,小院宫室,任从起盖。秦王府(西安) 晋王府(太原) 燕王府(北平) 周王府(开封) 楚王府(武昌)齐王府(青州) 鲁王府(兖州) 蜀王府(成都) 湘王府(荆州) 代王府(大同)肃王府(甘肃

  • 杂记上·戴圣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其輤有裧,缁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至于庙门,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唯輤为说于庙门外。大夫、士死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如于馆死,则其复如于家。大

  • 卷十一 先进第十一·邢昺

    [疏]○正义曰:前篇论夫子在乡党,圣人之行也。此篇论弟子,贤人之行,圣贤相次,亦其宜也。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孔曰:“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礼乐因世损益,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先进有古风,斯

  • 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戴德

    曾子曰:“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夫唯进之何功?退之何守?是故君子进退,有二观焉。故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得志,不安贵位,不怀厚禄,负耜而行道,冻饿而守仁,则君子之

  • 大鱼事经全文·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往昔时。有一水饶诸大鱼。尔时大鱼敕小鱼曰:汝等莫离此间往他处所。备为恶人所得。尔时小鱼。不从大鱼教。便往至他处所。尔时鱼师。

  •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   如來藏品之餘   次說依淨不淨時不變不異故說[一]二偈.   菩薩摩訶薩 如實知佛性 不生亦不滅 又無老病等.   菩薩如是知 得離於生死 憐愍衆生故 示現有生滅。   此偈示

  • 差摩现报品第二十九·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罗阅祇竹林精舍。与尊弟子无央数众。尔时国中。有一婆罗门。居贫穷困。乏于钱谷。勤加不懈。衰祸遂甚。方宜理尽。衣食不供。便行问人。今此世间。作何等行。令人现世蒙赖

  • 卷第四·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四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  ·天竺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大士传·天竺第二十二祖摩拏罗大士传·天竺第二十三祖鹤勒那大士传·天竺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天竺第二

  • 卷第二十八(第四诵之八)·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八(第四诵之八)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衣法第七之下佛语比丘。布施有八种。何等八。一界布施。二依止布施。三制限布施。四给得布施。五僧得布施。六现前得布施。七夏安居得布施。八指示得布施

  • 卷之三·佚名

    径石滴乳集卷之三 清嗣祖沙门江州真在编 嗣法门人齐安机云续 径山下第九世 太岗宁禅师法嗣 杭州天目宝芳进禅师。幼习儒。因与同学会文。睹芍药花有省。从坦然披剃。坦诲以栢树子话。徧扣禅宗。自谓。诸方无出格钳锤

  • 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茨威格

    没有一个艺术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艺术家的,艺术家创造的重要的一切,恒久的一切,总是只在罕有的充满灵感的时刻完成的。我们视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诗人和表演家的历史亦复如此,她绝不是不息的创造者。在这歌德敬畏地

  • 养生秘旨·马齐

    养生类著作。作者不详,有贻仁堂抄本,末署名者抄于清光绪十九年。全书1册,无序,无跋、无目录,计其标题而分篇,全书共45篇。本书主要以精、气、神三者为核心,论述养生之道,从防御外感、内伤、药伤、大自然侵袭等角度介绍防病与

  • 宋名臣言行录·朱熹

    传记。凡5集。前集10卷,录太祖朝至英宗朝55人,单称《五朝名臣言行录》;后集14卷,录神宗朝至徽宗朝42人,单称《三朝名臣言行录》,南宋朱熹编。二书也合称《八朝名臣言行录》、《皇朝名臣言行录》、《朱子名臣言行录》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