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裴寂传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县人。小时成为孤儿,由诸兄抚养。十四岁时,补任郡主簿。长大成人后,容貌魁伟,粗知书传。隋开皇年间,调赴左亲卫。因家贫,徒步前往京师,经过华岳祠庙,祈祷神灵,自卜其命。夜里梦见白发老人对他说“:你年过四十才能大富大贵。”

大业年间,担任齐州司户参军,历任侍御史、晋阳宫副监。唐公素与交好,到留守太原时,交情愈密,以至博戏饮酒通宵达旦。秦王与刘文静商讨起兵大计,而不敢告知唐公,因裴寂与唐公最为厚善,于是拿出私房钱数百万给予龙山县令高斌廉,让他与裴寂赌博,假装不胜,裴寂得钱既多,大喜过望,日渐亲昵。秦王告以真情,裴寂答应照办。裴寂曾用宫人服侍唐公,恐事觉被诛,待饮酒酣畅时,才告知秦王即将起兵的情况,并且说“:当今盗寇遍天下,城门之外就是战场,虽守小节,仍不免一死。如举义兵,不仅能免祸患,而且能立大功,得天位。”

唐公赞同其计。兵起时,裴寂进献宫女五百人、粮食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甲四十万副。

大将军府建置后任职长史。攻下临汾后,被封为闻喜县公。从至河东时,屈突通拒守未下,而三辅豪杰归义者多。

唐公打算先取京师,又怕屈突通在后为患,因而犹豫不决。裴寂建议说:“如今屈突通占据蒲关,未攻下而西进,我军就会腹背受敌,这是失败的征兆。不如击破屈突通后再赴京师。”秦王说“:不是这样。用兵崇尚权变,权变在于神速。如今趁机渡河可以惊骇其心。况且关中群盗处处屯集,未有定主,容易招抚,统而有之,众附兵强,何向而不胜。屈突通不过自守之贼,怎能成为我军后患?万一坐失良机,胜败不可知啊!”唐公认为双方都有道理,于是留兵围攻蒲城,而派秦王率军入关。平定长安之后,赐予裴寂田地千顷、甲第一所、织品四万段,升任大丞相府长史,进封魏国公,食邑三百户。

隋恭帝禅位,唐公一再推让,裴寂开说符命以劝进,还督促太常具办仪物,挑选吉日。唐公即帝位后说:“使我至此,靠的是你啊!”命为尚书右仆射,赏赐服玩无数,下诏尚食官每天赐与御膳,视朝时必定引裴寂同坐,入阁则延至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称名,贵盛震动一时。

武德二年(619),刘武周进犯太原,守将与战不利,裴寂自请前往解围,授职晋州道行军总管以讨伐贼寇,得以权益行事。贼将宋金刚占据介州城,裴寂屯驻于度索原,贼军堵塞上游涧水,裴寂移营就水,为贼众所攻,全军大败,死亡殆尽。裴寂一日一夜驰至平阳,晋州以东城堡皆陷。裴寂上书自责,高祖不计其过,下诏慰谕,让他留镇河东。裴寂别无他才,仅只发使传书郡县,督促居民进入城堡防守,焚其积聚之物,人心愈益惶恐思乱。夏县人吕崇茂杀其县令反叛,为贼防守,裴寂攻城,又被击败。被招还朝,高祖斥责了好久,将他交吏下狱,不久就放出,待遇照旧。

高祖每逢巡幸,必委任裴寂任居守之职。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发裴寂谋反,按讯无证,高祖对他说:“我取得天下,本是你促成的,岂有二心?所以交付吏议,是想让天下之人相信你不会谋反。”下诏三位贵妃携带美食宝器宴乐其家,达旦方休。高祖曾从容夸耀说“:前代帝王多起于寒微,苦斗于战阵而后取得成功。

我家本是陇西旧族,世与帝室结姻,一呼举义,不满三月取得天下。你也是世族名家,历任光显之职,刘季亭长、萧何曹参刀笔之吏不能和我们相比。我与你,无愧前人了。”武德四年(621),改铸钱币,特赐一炉令自铸钱。特聘娶其女儿为赵王李元景之妃。升任左仆射。高祖置酒赐宴于含章殿,高祖极欢,裴寂叩头说“:当初陛下起兵太原,约好天下平定之后,允许辞职归田,现今四海太平,望赐骸骨回乡。”高祖为之下泪说“:不能这样,应当相与偕老才好。你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快活于晚年,不是很好吗?”

武德九年(627),册封司空,派遣尚书员外郎每天一人于其居第轮值。贞观初年,太宗亲临郊祠,命裴寂与长孙无忌同乘金辂之车,裴寂辞让,太宗说“:你有佐命之功,无忌尽力于王室,除了你们俩谁能参乘呢?”于是同载而归。

僧人法雅坐妖言获罪,辞连裴寂,坐此免官,削夺一半封邑,令返本乡。裴寂奏请留居京师,太宗斥责说:“你的功劳不称其位,仅以私恩位居第一。武德年间,政令松弛紊乱,是你的责任,如今回乡扫墓,还有什么话说?”裴寂于是返归乡里。不久,汾阴狂男子对裴寂奴仆说:“裴公有天份。”监奴告知裴寂,裴寂惊恐不敢奏闻,暗派监奴杀其知情者。监奴盗用裴寂封邑之钱百余万,因捕急而上告。太宗发怒说:“裴寂有死罪四条:身为三公,而与妖人交游,是其一;既已罢官,竟愤称国家之兴是其所谋,是其二;隐匿妖人之言不奏,是其三;专行杀戮以灭口,是其四。我杀他不是没有理由。”

议者多请宽大处理,于是流放于静州。

不久山羌造反,有人说他们劫持裴寂为主。太宗说:“国家对裴寂有恩德,肯定不会这样。”果然,不久就有奏报说裴寂率领家僮破贼。太宗思念裴寂有佐命之功,下诏征召入朝,而裴寂已经去世,时年六十。封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其子裴律师嗣爵,娶临海长公主为妻,官至汴州刺史。律师之子裴承先,武后时任职殿中监,被酷吏杀害。

猜你喜欢
  卷九十四·列传第二十四·脱脱
  卷二百五十三 熙寧七年(乙卯,1075)·李焘
  ●卷一百七十五·徐梦莘
  第七十四回 僧亲王中计丧躯 曾大帅设谋制敌·蔡东藩
  卷之上·川口长孺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五百八·佚名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今言卷之三·郑晓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八·阿桂
  卷五十九·傅恒
  竹萌乳毂·胡兰成
  于烈传(附于祚传)·魏收
  西魏文帝纪·李延寿
  同治八年正月十六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杜东·唐圭璋

      东字晦之,号月渚。见诗家鼎脔。福建通志云:邵武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   喜迁莺   寿杨韩州正月初五   生申华席。便占却新春,前头五日。椒颂梅英,金幡彩缕,好个早春天色。使君以仁得寿,和气融春无极。人总道,是阳

  • 韦斋集补钞·管庭芬

    韦斋集补钞朱松新筍春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劚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春晚书怀万里西游为觅诗,锦城更付一官痴。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疏雨池塘鱼避钓,晓莺窗户客争棋。老来怕与春为别,醉过残红满

  • 卷三·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目录地理类观华夷图【唐伍乔】观华夷图【唐曹松】观舆图有感【元金渭五首】河山形胜图【金雷渊】河山形胜图【金冯璧】东山老人河山形胜图【金赵

  • 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七七言古中宗皇帝十一月诞辰内殿宴羣臣效栢梁体聨句【旧唐书中宗纪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唐书高宗纪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以子显生赐京官朝集使勲一转三辅黄圗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栢梁台帝尝置

  •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七·柯劭忞

      ○外国二   △日本   日本,岛国也。自宋以前事,具各史。   世祖中统元年,封高丽世子倎为高丽王,遣还国,遂欲价高丽以能日本。时日本国主为龟山天皇,建元文应。   至元二年秋八月,世祖选可使日本者,以兵部侍郎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八·徐乾学

    宋纪七十八【起上章淹茂正月尽九月凡九月】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寜三年春正月癸丑録唐李氏周柴氏后 乙卯诏诸路常平广恵仓给散青苗钱本为恵恤贫乏今虑官吏不体此意均配抑勒翻成骚扰其

  •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佚名

    ●两江总督何桂清照会美使潮、台两口先行开市应俟英、法定约后办理(咸丰九年九月十一日)&mdash;&mdash;录自「中美关系史料」「嘉庆、道光、咸丰朝」页三三一~三三二。大清钦差大臣总理各口通商事务、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 史记集解卷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太史公读春秋厯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呜呼师摰见之矣【郑曰师摰太师之名周道衰微郑衞之音作正乐废而失节鲁太师摰识关雎之声首理其乱也】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周道缺诗人

  • 胡铨传·脱脱

    胡铨字邦衡,庐陵人。建炎二年(1128),高宗在淮海策问进士,胡铨对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回答说:“汤、武顺从民众而兴起,桀、纣顺应天道而灭亡。现在陛下起于干戈锋镝之间,外乱内讧,而策问臣下数十条,都质问于天道,而不倾听

  • 高礯传·脱脱

    高絗,字穆仲,辽阳渤海人。他聪颖好学,从小就能做曲,同宿舍的人想试试他的才能,让他一天做十个曲子来戏弄他,高絗欣然提笔,不到晚上就做完了,且文雅顺畅。高絗二十六岁时登进士第,但他乞求回乡生活,二年后他调任誋阴丞,后召进京城

  • 二十年·佚名

    (丁亥)二十年大明萬曆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寅,以金睟爲平安道觀察使,加嘉善。○義州江甸威化島,有漢人自馬耳山移住開種,差譯官,辨爭於遼鎭巡按使,出禁牌,驅逐如令。二月2月1日○朔庚申,倭船寇興陽,鹿島堡將李大元,拒戰敗死。

  • 尧曰篇·孔子

    尧曰:&ldquo;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rdquo;舜亦以命禹。曰:&ldquo;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rdquo;周有大赉,善人

  • 卷十二·方苞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十二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玉人之事王氏详説曰玉人一职与典瑞同典瑞言其名以及其用玉人言其名及所制之尺寸然文多缺误不若典瑞之文有伦理也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

  • 至诚佛品第十五·佚名

    佛言:乃往昔时复有佛。名萨遮那摩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时有比丘名和轮。其佛般泥洹後。是比丘持是三昧。我尔时作国王刹利种。於梦中闻是三昧。觉已便行求持是三昧。比丘即从作沙门。欲得於是比丘所一反闻是三昧。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一]緣起品第一   偈曰.   [二]義智作諸義 言句皆無垢. 救濟苦衆生 慈悲爲性故.   巧說方便法 所謂最上乘. 爲發大心者 略以五義現。   釋曰.莊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二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二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八释应知多种者。嗢柁南曰体释文义法  起义难次师说众听赞佛  略广学胜利论曰。体者。诸经体性略有二种。谓文及义。当知文是所依。义是

  • 乌石山志·郭柏苍

    《乌石山志》由清代郭柏苍、刘永松纂辑,黄宗彝、郭柏芗参订,分宸翰、名胜、古迹、寺观、祠庙、第宅园亭、石刻、人物、仙释、志余10卷,全书31.3万字。主要介绍乌石山的自然风貌、人文事迹、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物。

  • 家塾教学法·唐彪

    《家塾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史上首部以“教学法”命名的理论著作。清代教育家唐彪博采众多书法家和文字学家的精辟言论,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指导,诸多语文教学理论至今仍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