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杂记上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其輤有裧,缁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至于庙门,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唯輤为说于庙门外。大夫、士死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如于馆死,则其复如于家。大夫以布为輤而行,至于家而说輤,载以輲车,入自门至于阼阶下而说车,举自阼阶,升适所殡。士輤,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

凡讣于其君,曰:“君之臣某死。”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大子之丧,曰:“寡君之适子某死。”大夫讣于同国:适者,曰:“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于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士讣于同国大夫,曰:“某死。”讣于士,亦曰:“某死。”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讣于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大夫次于公馆以终丧,士练而归。士次于公馆,大夫居庐,士居垩室。

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大夫之适子,服大夫之服。大夫之庶子为大夫,则为其父母服大夫服;其位,与未为大夫者齿。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无子,则为之置后。

大夫卜宅与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带,因丧屦,缁布冠不蕤。占者皮弁。如筮,则史练冠长衣以筮。日者朝服。大夫之丧,旣荐马。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大夫之丧,大宗人相,小宗人命龟,卜人作龟。

内子以鞠衣,褒衣,素沙。下大夫以襢衣,其余如士。复,诸侯以褒衣冕服,爵弁服,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复西上。大夫不揄绞,属于池下。

大夫附于士,士不附于大夫,附于大夫之昆弟。无昆弟,则从其昭穆。虽王父母在,亦然。妇附于其夫之所附之妃,无妃。则亦从其昭穆之妃。妾附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亦从其昭穆之妾。男子附于王父则配;女子附于王母,则不配。公子附于公子。君薨,大子号称子,待犹君也。

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之麻易之;唯杖屦不易。有父母之丧,尚功衰,而附兄弟之殇则练冠。附于殇,称阳童某甫,不名,神也。

凡异居,始闻兄弟之丧,唯以哭对,可也。其始麻,散带绖。未服麻而奔丧,及主人之未成绖也:疏者,与主人皆成之;亲者,终其麻带绖之日数。

主妾之丧,则自祔至于练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殡祭,不于正室。君不抚仆妾。女君死,则妾为女君之党服。摄女君,则不为先女君之党服。

闻兄弟之丧,大功以上,见丧者之乡而哭。适兄弟之送葬者弗及,遇主人于道,则遂之于墓。凡主兄弟之丧,虽疏亦虞之。凡丧服未毕,有吊者,则为位而哭拜踊。大夫之哭大夫,弁绖;大夫与殡,亦弁绖。大夫有私丧之葛,则于其兄弟之轻丧,则弁绖。

为长子杖,则其子不以杖即位。为妻,父母在,不杖,不稽颡。母在,不稽颡。稽颡者,其赠也拜。

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违大夫之诸侯,不反服。

丧冠条属,以别吉凶。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小功以下左。缌冠缲缨。

大功以上散带。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缌;加灰,锡也。

诸侯相襚,以后路与冕服。先路与褒衣,不以襚。遣车视牢具。疏布輤,四面有章,置于四隅。载粻,有子曰:“非礼也。丧奠,脯醢而已。”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端衰,丧车,皆无等。

大白冠,缁布之冠,皆不蕤。委武玄缟而后蕤。大夫冕而祭于公,弁而祭于己。士弁而祭于公,冠而祭于己。士弁而亲迎,然则士弁而祭于己可也。

畅臼以椈,杵以梧。枇以桑,长三尺;或曰五尺。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末。率带,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采。醴者,稻醴也。瓮甒筲衡,实见间而后折入。重,旣虞而埋之。

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小敛、大敛、启,皆辩拜。朝夕哭,不帷。无柩者不帷。君若载而后吊之,则主人东面而拜,门右北面而踊。出待,反而后奠。

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税衣、纁袡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曾子曰:“不袭妇服。”

为君使而死,公馆复,私馆不复。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私馆者,自卿大夫以下之家也。

公七踊,大夫五踊,妇人居间,士三踊,妇人皆居间。

公袭:卷衣一,玄端一,朝服一,素积一,纁裳一,爵弁二,玄冕一,褒衣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小敛环绖,公、大夫、士一也。

公视大敛,公升,商祝铺席,乃敛。

鲁人之赠也:三玄二纁,广尺,长终幅。

吊者即位于门西,东面;其介在其东南,北面西上,西于门。主孤西面。相者受命曰:“孤某使某请事。”客曰:“寡君使某,如何不淑!”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吊者入,主人升堂,西面。吊者升自西阶,东面,致命曰:“寡君闻君之丧,寡君使某,如何不淑!”子拜稽颡,吊者降,反位。

含者执璧将命曰:“寡君使某含。”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含者入,升堂,致命。再拜稽颡。含者坐委于殡东南,有苇席;旣葬,蒲席。降,出,反位。宰夫朝服,即丧屦升自西阶,西面,坐取璧,降自西阶以东。

襚者曰:“寡君使某襚。”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襚者执冕服;左执领,右执要,入,升堂致命曰:“寡君使某襚。”子拜稽颡。委衣于殡东。襚者降,受爵弁服而门内溜,将命,子拜稽颡,如初。受皮弁服于中庭。自西阶受朝服,自堂受玄端,将命,子拜稽颡,皆如初。襚者降,出,反位。宰夫五人,举以东。降自西阶。其举亦西面。

上介赗:执圭将命,曰:“寡君使某赗。”相者入告,反命曰:“孤某须矣。”陈乘黄大路于中庭,北辀。执圭将命。客使自下,由路西。子拜稽颡,坐委于殡东南隅。宰举以东。凡将命,乡殡将命,子拜稽颡。西面而坐,委之。宰举璧与圭,宰夫举襚,升自西阶,西面,坐取之,降自西阶。赗者出,反位于门外。

上客临曰:“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綍。”相者反命曰:“孤某须矣。”临者入门右,介者皆从之,立于其左东上。宗人纳宾,升,受命于君;降曰:“孤敢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辞。”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固辞。”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使臣某,毋敢视宾客,是以敢固辞。固辞不获命,敢不敬从。”客立于门西,介立于其左,东上。孤降自阼阶,拜之,升哭,与客拾踊三。客出,送于门外,拜稽颡。其国有君丧,不敢受吊。

外宗房中南面,小臣铺席,商祝铺绞紟衾,士盥于盘北。举迁尸于敛上,卒敛,宰告子,冯之踊。夫人东面坐,冯之兴踊。

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专道而行。

猜你喜欢
  春秋阙如编卷五·焦袁熹
  提要·沈棐
  洪范正论卷三·胡渭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林语堂
  卷三十三·程川
  卷八·王元杰
  卷十五·王樵
  卷三·马骕
  辨性下·章太炎
  料敌第二·吴起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萨陀波伦品第八十八·佚名
  華嚴行位七品讀·欧阳竟无
  卷七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八·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八     明 袁表马荧 编陈徴君集三五言律诗【阙】 中秋陪东臯草庐诸公玩月明月出云端亭亭转玉盘凉风飘素彩零露溢清寒幸与同袍赏宁辞彻夜看独惭才思浅兹夕接清欢以旧蓄怪石叠为假山自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叶隆礼

      州縣載記   契丹自太祖、太宗初興,戰爭四十餘年,吞併諸番,割據燕、雲,南北開疆五千里,東西四千里,共二百餘州。   建五京五處   燕京三司西京轉運中京度支上京鹽鐵東京戶部錢鐵司   大藩府六處   南大王府北

  • ●卷九十二·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十七。   起靖康二年四月九日戊辰,尽十日乙巳。   邦昌遣谢克家来归大宋受命之宝於帅府太后遣侄权卫尉少卿孟忠厚赍书劝进於大元帅。   《书》曰:吾自处道宫垂三十载乃者都城失守二帝北迁无事悲摧

  • 第五十五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 保孱王邻封乞命·蔡东藩

      却说吴楚两王,闻得粮道被断,并皆惊惶,欲待冒险西进,又恐梁军截住,不便径行。当由吴王濞打定主意,决先往击周亚夫军,移兵北行。到了下邑,却与亚夫军相值,因即扎定营盘,准备交锋。亚夫前次回驻昌邑,原是以退为进,暗遣弓高侯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十月戊辰朔时享 太庙命英国公张溶代○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群臣○己巳 孝洁皇后忌辰 内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陵寝○命镇边城右参将王臣充副总兵镇守居庸昌平以原任大同总兵张坚充右参将代之○诏发

  • 卷之六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张尧佐传·脱脱

    张尧佐,字希元,河南永安人,是温成皇后的伯父。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历任宪州、筠州推官。吉州有个道士和商人夜间饮酒,商人暴死,道士害怕就逃走了,被巡逻的捕获,同时还有一百多人被捕。转运使命令张尧佐覆核处理,受冤的人都得以

  • 刘敏传·宋濂

    刘敏字有功,宣德青鲁里人。太祖七年(1212),蒙古大军南进到山西时,刘敏年十二岁,随父母逃避于德兴禅房山。蒙古军至禅房山,父母弃敏逃走,蒙军大将收养了他,并随大军进见太祖,太祖收为宿卫,随从西征回回。太祖十八年(1223),授刘敏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 洪武七年八月甲午朔,上躬祀历代帝王于新庙。自伏羲至元世祖,凡十七帝,为五室,每室各用牛、羊、豕各一,祝一,每位用笾、豆各十,簠、簋、登、铏各一,爵各三,帛各一,白色,共设酒尊五于殿之西阶,又设酒

  • 徕民第十五·商鞅

    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溪谷 流水处什一,都市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 夫五万。其山陵薮泽溪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 土分民之律也。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什二,田 数

  • 卷三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十一五帝蕙田案五帝之祭周礼最着月令迎气虽不言祀事而大皥炎帝黄帝少皥颛顼及勾芒祝融后土蓐收?防所谓五人帝五人神皆与家语合说者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五五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利弗妒路国。尊者阿难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罗利弗妒路鸡林精舍。时。尊者迦摩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难。奇哉。尊者阿难。有眼有色.有耳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一·法藏

    归依大智海  十身卢舍那充满诸法界  无上大慈尊方广离垢法  圆满解脱轮普贤文殊等  海会大菩萨我在具缚地  悕心大法门唯愿见加哀  令增念智力开此秘奥藏  广益于自他愿令法久住  传灯报佛恩夫以法性

  • 卷第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你罗步提缘尔时世尊。于勇军人间游行。渐至末土罗城。其中净行婆罗门等。闻乔答摩沙门。到末土罗城。彼极赞说。照耀觉悟。安住分析开示显现。四种人等清净之法。

  • 潮骚·三岛由纪夫

    《潮骚》(しおさい),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中篇小说,他于1953年3月与8月先后两度前往神岛旅行,9月开始执笔创作,在1954年发表,作品曾获第一届新潮社文学奖。作者在五十年代初曾访问晚春的希腊。归国后,美丽的希腊使他产

  • 袁中郎全集·袁宏道

    《袁中郎全集》,24卷,明袁宏道诗文集。袁宏道 (1568−1610), 字中郎,亦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石头道人。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宏道少年即能文,结文社于公安城南,自为社长。21岁举于乡,25岁成进士,先后两次出

  • 太上救苦天尊说消愆灭罪经·佚名

    太上救苦天尊劝人为亡人建道场,礼拜地狱十王,以求超度。地狱十王之称,始自唐末。本经于王号之后又加真君号,其出现当更迟于唐。

  • 经问·毛奇龄

    十八卷,清毛奇龄著。为毛奇龄平日说经之语,由门人编辑成书,用一问一答的体例,故名《经问》。此书外附《经问补》三卷,为其子毛远宗所补。书中论褚师声子不解韈;论肃容、肃揖、肃拜三者之分;论妇人不称敛袵;论稽首、顿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