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护国言论集跋

静涛亲教于太虚大师三十年,深知其自来具新世界之眼光,挟大无畏之精神,振起上下数千载救国与救世之佛教,以学识发为著作,以修行表诸言论;由是而布道遍各省,讲学历全球,志在对于公平正义之政府,独立生存之民族,有所阐明贡献,谋成大团结也。大师近应海外各佛教徒吁请,特领导佛教访问团,而有缅甸、锡兰、印度等处之行,联络感情,宣扬法化,并为建设新中国与新佛教之胜利前途计,努力奋斗!静涛虽未身厕斯役,神与俱驰。爰与觉音社诸上人,汇辑大师抗战以来以教义救亡之著论十三篇,刊布中外,尊称为‘太虚大师护国言论集’,使大众咸觉悟于大师立论宏实之宗旨,因而获收远近一致合力护国之结果。我佛慈悲,想亦拈花微笑矣!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弟子陈静涛谨跋。


猜你喜欢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窥基
  净土论卷中·迦才
  大集大虚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十二因缘品第五·佚名
  卷第三十六·霁仑超永
  卷二十九·佚名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四·佚名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二·石雨明方
  选佛谱卷第五·智旭
  无作品第四十四·佚名
  三 集·佚名
  第十八卷·圆瑛
  佛乘宗要论·太虚
  大乘成业论一卷·世亲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叠骇·李渔

    〖一剪梅〗(老旦上)自愧劬劳半点无,枉受娘呼,错受婆呼。(旦上)网罗初脱命重苏。喜得贤夫,又得贤姑。(老旦)媳妇,你官人上岸去了,少不得寻到家中,就遣车马来迎接。我是老年之人,不消妆饰,你却与我不同,也该换换衣妆,象个新人的样子,好上

  • ◆卫□□仁近(敬聚斋稿)·顾嗣立

    仁近,字叔刚,一字子刚,华亭人。好学绩文,书法学《黄庭经》,自有一种风流酝藉侠才子气。至正间,尝游吴兴,守将候见之,送饩米百斛,既举幕官,并辞。张太尉辟延宾馆,币使聘焉。亦谢免养高。授书里中,年四十七卒,有《敬聚斋诗稿》。子刚

  • 大陆诗草题诗·连横

    题大陆诗草台中林资修(幼春)万里归来连剑花,朔风吹发动鬖髿。久悬佳传规仓米,满写新诗入壁纱。是处钓游名士辙,中宵歌哭酒人家。出门我亦方西笑,看汝先驱建德车。前题台北李书(逸涛)挟策中原试壮游,俗儒狂笑腐儒愁。著书直括三

  • 卷四十一·徐世昌

    彭孙遹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海盐人。顺治己亥进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第一,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有《松桂堂集》。松下遣怀秋意日寥廓,瞑色散微雨。高风天外来,吹我孤松树。翻然落空翠,澹与云阴互。查冥

  • 卷八·岳珂

      九江郡城   九江郡自梁太清始奠湓口,湓口乃汉灌婴所筑也,灌井在焉。故余家晋盆杅事,犹有冢居城中,城负江面山,形胜盘据,三方阻水,颇难于攻取。开宝中,曹翰讨胡,则逾年不下。或献计于翰曰:"城形为上水龟,非腹胁不可攻。"从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九·焦竑

      都察院六(督儲 漕運 河道 采木 捕盜 鹽政)   ◆督儲   都察院左都御史軒輗傳   又傳(彭韶)   巡撫應天都察院右都御史周公季鳳墓志銘(楊一清)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瑀傳(實錄)   副都御史陳公瑗傳(李濂)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二·徐乾学

    丧制五守礼下夺情不起后汉书桓郁为越骑校尉以母忧乞身诏听以侍中行服华峤书郁上书乞身天子忧之诏公卿议议者以郁为名儒学者之家可许之于是诏郁以侍中行服晋书礼志太康七年大鸿胪郑黙母丧既葬当依旧摄职固陈不起于是始

  •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二月。丁卯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外记  ○谕军机大臣等、延茂等奏、遵查黑龙江垦务拟办大概情形一摺。所筹咨商各城副都统。传询所属备交荒价。领地

  • 七四 徐锡麟事件·周作人

    我们在伏见馆始终住的是第八号房间,后来对面的第六号空出来了,遂并借了这一间,因为仿佛是朝东的,所以在夏天比较要好一点。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忽然的来了新客,不得不让给他们住了,来客非别,乃是蔡谷卿君夫妇,蔡君名元康,是蔡鹤卿

  • 卷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宋 徐天麟 撰礼四【吉礼】郊议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御史大夫谭奏言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瘗地於北郊即隂之象也天之於天子也因

  • 乐器篇第十五·张载

      乐器有相,周召之治与!其有雅,太公之志乎!雅者正也,直己而行正也,故讯疾蹈厉者,太公之事耶!诗亦有雅,亦正言而直歌之,无隐讽谲谏之巧也。  象武,武王初有天下,象文王武功之舞,歌维清以奏之。大武,武王没,嗣王象武王之功之舞,歌武

  • 卷二百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九十设官分职通典秦 太尉 左右丞相 丞相 相国 侍中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少府吏在殿中主?书谓之尚书四人 尚书令仆射 尚书丞

  • 辯中邊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世親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制譯   [一]辯得果品第六   已辯修位.得果云何。頌曰.   器說爲異熟. [二]力是彼增上. 愛樂.增長.淨. 如次卽五果。   論曰.器謂隨順善法異熟.力謂由彼器增上力令諸善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六·澄观

    第六施藏。疏如月光王施头等者。即贤愚经第五卷说月光王施头。二十八经中因说如来受波旬请却后三月当般涅槃。舍利弗闻便白世尊。不忍见佛入般涅槃。当先涅槃。佛便许之涅槃讫。佛告阿难。舍利弗非但今日不忍见我入般

  • 卷第六·佚名

    翻梵语卷第六&middot;杂人名第三十&middot;杂姓名第三十一杂人名第三十&middot;优尸那(应云沤舍那 译曰大明星也) 大智论第四卷&middot;劬嫔(应云劬嫔陀 译曰劬者牛亦云天亦云地嫔陀者智)&middot;萨陀婆(应云萨陀

  • 卷上之上·佚名

    禅门诸祖师偈颂上之上 五老峰释 子升 录 佛祖偈 毗婆尸佛 身从无相中受生(於无住本立一切法)。犹如幻出诸形像(念念是幻。山河大地是幻)。幻人心识本来无(东涌西没是什么)。罪福皆空无所住(水月镜像)。 尸弃佛 起

  • 朝鲜志·佚名

    域外地理著作。 明佚名撰。二卷。卷首略叙疆域沿革,正文以京都、风俗、古都、古迹、山川、楼台六目为经,以所属京畿、忠清、庆尚、全罗、黄海、江源、平安、咸镜八道为纬,备载朝鲜历史沿革、京都宫殿,堂、阁、亭、坛庙;风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梵名Pa=n~cavim!s/ati -sa^hasrika^-prajn~a^pa^=ramita^ 。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卷、四十卷),计九十品。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大品般若经、新大品经、大品经、摩诃般若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即大般若经之第二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