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瓜庐集附录

四灵留题奉赠薛景石瓜庐 

何地有瓜庐平湖四畆余自锄畦上草不放手中书人逺来求字童闲去钓渔山民山上住却羡水边居(徐照) 

不作封侯念悠然逺世纷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赵师秀) 

近舍新为圃浇鉏及晚凉因看瓜蔓吐识得道心长隔沼嘉蔬洁侵畦异草香小舟应买在门外是渔乡(徐玑) 

卜得无尘地栽花仍结庐虽然亲陇畆还不离琴书洲暖烟蔵树波寒月照鱼东陵人已逺新兴复何如(翁巻) 

瓜庐集附录 

●瓜庐集 

余读四灵诗爱其清而不枯淡而有味及观瓜庐诗则清而又清淡而益淡始看若易而意味深长自成一家不入四灵队也葢四灵诗虽摆脱尘滓然其或仕或客未免与世接犹未纯乎淡也若瓜庐则终身隐约不求人知其所为诗若淳音淡泊自有余韵其分数又髙矣此水心先生之所称赏而诸灵之所推逊而待以别席也瓜庐没后其诗始出而求者益众平生所为诗不多其子峻辈始収拾仅得几篇旋锓诸板以应好事者之求峻以明经进士为常徳郡博士亦喜吟哦工字画雅有父风而出处异矣淳佑丙午夏五东畎老人曹豳题

猜你喜欢
  楼采·唐圭璋
  徐珌·唐圭璋
  归愚词 全文·葛立方
  第十六出 酸报·李渔
  田间诗学卷三·钱澄之
  ◆杨博士翮(佩玉斋类稿)·顾嗣立
  楔子·马致远
  柴氏四隐集巻二·柴望
  卷212 ·佚名
  卷三百五十七·陈思
  卷八十九·陈焯
  卷六十九·陈元龙
  卷六百六十三·佚名
  第十三回 衣锦归里·蒲松龄
  提要·吴景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唐圭璋

    【舒逊:词作5首】○临江仙偶成银烛光摇秋夜永,一天凉侵诗脾。鸣虫唧唧漏迟迟。半生春梦里,彷佛是耶非。万事破除惟有酒,当歌不饮何如。人生七十古来稀。休争强与弱,行乐是便宜。○感皇恩述怀疏雨滴清秋,洗

  • 顾贞观·龙榆生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丙午(一六六六)顺天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戊申(一六六八)丁外艰归。丙辰(一六七六)复入京,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性德交契。甲子(一六八四)还里,构积书岩,读书终老。善填词,与吴江

  • 才第第三十一·浦起龙

    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晋令》云:"国史之任,委之着作,每着作郎初至,必撰名臣传一人。"斯盖察其所由,苟非其才,则不可叨居史任。历观古之作者,若蔡邕、刘峻、徐陵、刘炫之徒,各自谓长于着书,达于史体,然观侏儒一节,而他事可知。案

  • 通鉴释文辩误卷八·胡三省

      通鉴一百六十八【凡一条】  文帝天嘉三年和士开善握槊  史炤释文曰槊通作矟矛长丈八者为槊【海陵本同】余按握槊局戏也李延寿曰握槊盖胡戏近入中国刘禹锡观博曰握槊之器其制用骨觚棱四均镂以朱墨耦而合数取应

  •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纪昀

    独行传(臣)等谨按独行传唐书宋史俱作卓行五代史作一行今依郑志改称独行其有自他类移八诸人亦取其立志孤行而名实相副者 金元两史则仍其阙云唐五代○唐元德秀【李■〈山上咢下〉等】 权皋甄济【逢】吴保安【郭仲翔 】

  • 卷九·宇文懋昭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九 纪年 熙宗孝成皇帝一 宗孝成皇帝小名和里玛後改名亶武元皇帝嫡长孙也幼而聪达贯通经业喜文辞威仪早有大成之量太宗深所爱重所与游处尽皆文墨之

  • 吴处厚传·脱脱

    吴处厚,邵武人,考中进士。仁宗屡次丧失皇子,吴处厚上奏说:“臣曾读《史记》,考察赵氏的兴废本末,在屠岸贾之难时,程婴、公孙杵臼都以死来保全赵氏孤儿;宋有天下后,不见对他二人忠义的表彰,应该访察他们的墓地,建成他们的祠堂。”

  • 卷一百二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厍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冠婚丧礼】鲁襄公九年公送?侯?侯以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曰会于沙随之年寡君以生?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四旗分志二十四八旗佐领二十四【正白旗汉军佐领】正白旗汉军佐领正白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八第二参领下佐领八第三参领下佐领八第四参领下佐领八第五参领下佐领八第一参

  • 二十年·佚名

    (戊午)二十年大明正統三年春正月1月1日○丙戌朔,上率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賀禮。議政府進表裏鞍馬,斡朶里馬佐化等四十餘人、倭人老麟及三郞兵衛等九十餘人來獻土宜。○各道進賀箋、方物,皆如舊例。○行中宮賀

  • 卷之七·佚名

    刘子卷之七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贵一赛第三十一越剑性锐,必托槌砧,以成纯钩;楚拓质劲,必资旁檠上步萌反,下音竞。旁檠,造子之器物,正弓所用,以定曲直,矫而不正者也。以成弹弓弴;丁么丁昆二切。画弓,天子所用之弓也。人性虽敏,必藉

  • 卷之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禅师语录卷之二嗣法门人性深等编兴化报恩禅寺语录康熙五年丙午八月十五日师在兴化府云峰寺受仙游邑侯顾公乡绅泊庵唐公耘庵徐公芾斯吴公孝廉亦肯严公瞻岵吴公暨信士林性洁黄道亨蔡遂钦

  • 夏倍上校·巴尔扎克

    夏倍上校为国征战,立下卓越功勋。有一次战斗,他受伤倒在尸体堆中,却被误作阵亡。他回到巴黎之后,身份无法得到承认,甚至被当成疯子。他的妻子罗西纳已经带着他的“遗产”改嫁一位贵族,并生了两个孩子。夏倍上校在代理

  • 近光集·周伯琦

    元诗别集。3卷;卷末又附有《扈从诗》1卷。周伯琦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主要善本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及数种清抄本。全名为《周翰林近光集》。卷首有虞集序,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自序。自序中

  • 请缨日记·唐景崧

    清唐景崧撰。十卷。唐氏于光绪八年(1882)七月,以吏部候补主事上书言越南被法侵略事。后赴越南,协助刘永福抗法。中法战后,往云南赞襄中越划界事宜,后任台湾道。是书起于光绪八年七月,止于十二年九月,所记偏重于越南北

  • 阴持入经·佚名

    凡二卷。东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阐明五阴(色、受、想、行、识)及十二入(眼、耳、鼻、舌、身、心,及色、声、香、味、更、法等,内外各六)之法相,并细说三十七品经法(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

  • 莲月禅师语录·佚名

    六卷,清 道正说,性容等录。序文二,第一卷上堂,第二卷上堂,第三卷上堂小参,第四卷拈古颂古机缘,第五卷法语行实偈上,第六卷偈下书问像赞佛事,附住玉泉语录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