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玉坡奏议巻五

明 张原 撰

残恶将臣疏

窃见【原阙】 本以阀阅世家承袭伯爵顾乃沉湎乎纨绮之故习自弃于市井之无赖庸劣无才实非统帅之器荡逰不检大殒家世之风淆渎闺门行同狗彘每自假借乎文义动欲依附于儒生剽勦门客之绪余缘饰见闻之谫陋累陈戎务巧钓时名探其蕴囊空空无物昔赵括知读书传而不知合变卒无救于长平之坑房琯言事慷慨而祖尚浮夸竟不补于陈涛之战大言无实从古为然乃若斯人尤非其比顾其言论岂足信谌臣访得近于正月间手自格杀其子【阙】 当日送出烧毁夫父子之间天伦至亲禽兽之愚尚知哺呴其子【阙】亦人也一旦忍而杀之纵使【阙】 不肖【阙】亦不宜至此似此夷伦败俗悖理灭天【阙】尚得为有人心者乎即今道路之间口语籍籍相传唾骂讶为怪事臣愚以为圣明之世辇毂之下不宜容此无人心之人况可使之侍左右之地居统御之位邪载推其意则如孔子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者【阙】将无所不至安望其推亲亲仁民之心以优恤军事摅资父事君之忠以报称朝廷也伏望陛下昭示典法儆于有位先将【阙】 特赐革黜再乞勑下兵部宻加访察如果人言不谬更宜付之有司议之于法庶不道之人无所容于天地间而清谈之士不至误夫天下事

巡抚宪臣贪不职疏

臣访得巡抚四川都御史【阙】为人便给赋性刚愎厚貌深情盗名欺世所在之处皆有秽声自入仕途一无善政隂而贼物以济贪广置牙爪恣行渔猎巧立名目百计营求七府之利检括不遗三川之民捜索殆尽怨声载道民生不堪近该御史杨材劾其信任指挥等官出入经营有二都爷之号骚扰省城商贾强抑买货有畏太监之名虐害属官而罗织百端竟欲其称贷以足贿改征折色而加耗侵取卒致于収敛以倍前出钱遍及于军丁科银毎称乎修补他如先任巡视浙江渔猎不免于屠家任应天府丞纳贿自拟于粮长兵备江西则纵强贼行刼而苞苴时行辱知县锁项而经旬捆打彼杨材巡按其地有见必真与臣所闻大略不异夫都御史大臣也巡抚大任也四川大镇也陛下托【阙】以西事【阙】 不能仰体圣意专事拊循乃尔罔上营

私害民蠧政无所顾忌一至于此此即古之所谓民贼先王之所必诛者也岂陛下慎选维良责成共理意耶况今四川地方凋瘵已极民不聊生穷迫致变理所必有且去嵗【阙】 疏荐方面属僚自布政使而下以贤能称者凡八人比臣闻之士林颇有疵议或谓其狥贿赂之私请或谓其酬经营之故情责实指名每加非笑其间协人望者才一二耳既而吏部考察其四人皆以不谨罢软果被黜退古人观人达视其所举则【阙】 为人从可知巳大臣以人事君之义似不如此律之以法亦当连坐况可任之乆于其位而使之妨贤病国耶伏望特勑吏部将【阙】 早赐罢黜以慰蜀人倒悬延颈之望以昭朝廷为民设官之意臣比见近日被劾大臣虽显然犯公议者陛下不肯直言斥去率皆谕之自陈是固优礼之意然而罪大过多如【阙】 之当黜者王法之所不宥人心之所切齿又不可一律言也更望陛下亟赐刚断不必令之自陈庶在位之人贤者知所畏而不肖者有所惩天下生民幸甚

早辩奸佞以正人心疏

臣闻人君之礼臣也莫闇于臣其所教人臣之事君也莫奸于投其所好自古治天下者用人聴言皆自以为独断于吾心之公他人莫得而与也殊不知天下之人隂伺而黙试之日夜矻矻无所不用其心盖必有先意承而投其所好者矣人君一或不能以道义力制其心则亦将取其适耳喜其不逆于心而必有臣其所教者矣臣其所教则直言忠谏之士日以逺投其所好则希宠行险之心日以滋二者之势虽若悬异而胎祸阶乱实以相成所以圣帝明王必先辩其心术之微而逆制于童牿之时忠臣义士为之扼腕痛恨正言亟攻惟恐人君误中其饵而载胥及溺也昨者南京右都御史【阙】投进集羣议以定大礼奏疏臣尝取而读之不觉扼腕拊膺而痛恨人心之日壊也今大礼已成臣不敢他有异议至于【阙】 心术之微行险希宠而投其所好者臣不得不推原其意为陛下言之夫大礼之议为日已乆固【阙】 所知也桂萼等倡为邪说以奸大礼上诬天子下侮羣臣得罪祖宗贻羞名教大小臣工方将指之为奸为佞为邪为妖不欲与之并立于朝亦【阙】所知也今【阙】 啖其残沥和其余吠首鼠两端迁就其说承讹袭谬甘附后尾既无顾忌又无愧耻意果何为者也彼见桂萼等攘臂献谀已为陛下之所召用殆于此亦垂涎焉然又不敢明犯公议显然附之盖亦所谓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计耳小人之心乗时射利不殊于贩夫鬻妇之为大约不过如此臣恐此风不殄而上下效尤得志者众而圣化益蠧陛下不可不察而亟为之处也况其论荐之人如刘绩如刘武臣者邪僻无赖素为士林之所不齿则其肆横胸臆卖直市恩引用凶邪植党助逆罪又不可掩矣臣又按【阙】 为人偏抝行事乖诡好讦以倾人务外而自用饰诈矫伪常懐人取我与之心欺世盗名乆熟隂为阳掩之术敭歴中外荐跻膴官率有秽闻曾无善政臣尝见主事霍韬贻【阙】私书备其平生极其丑诋见今传播为人笑谈使【阙】颇知自爱当亦俯首厚顔决不敢厠缙绅以玷清班

顾犹肯哓哓然依人而鸣如此也昔孔子诛少正卯而数之曰居处足以掫徒成党谈説足以饰褒荣众强御足以反是独立乃人之奸雄也不可以不除今【阙】 于此数者盖兼有之实孔子之所不容诛者臣请陛下亟早除之特赐罢斥以息邪説以正人心以杜后则幸甚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五 隐逸上·李延寿
  志第十三 历二·刘昫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铁算盘·李定夷
  ◎关外王势压李大少·宣南吏隐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三·佚名
  五代后梁纪·张居正
  靖海纪事上卷·施琅
  西魏文帝纪·李延寿
  王伦传·脱脱
  三〇 几个原则·邹韬奋
  卷九十·佚名
  卷一百四十四·雍正
  191.欧阳修改革文风·林汉达
  晋纪(曹嘉之)·干宝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师纯·唐圭璋

      师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清平乐   羞蛾浅浅。秋水如刀剪。窗下无人自针线。不觉郎来身畔。   相将携手鸳帏。匆匆不许多时。耳畔告郎低语,共郎莫使人知。   又   小庭春院。睡起花阴转。往事旧欢离思

  • 卷三十五·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三十五张浚咏红叶题诗事 【题拟】长安百万户,御水日东注。水上有红叶,子独得佳句。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出宫三千人,韩氏籍中数。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通

  • 卷二百七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四菱芡类五言古采菱曲         【梁】简文帝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采菱曲         【梁】陆 罩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宻转叶任香风舒花

  • 第三十三回 上苑奇葩·德龄

    大体的讲,爱美观念对于女性的确要比较浓厚些,普遍些,因此女人对于花也就格外的爱惜,格外的善于欣赏;尤其是我们的太后,除掉权势货财之外,花卉也许就是伊最宝贵的嗜好品了。虽还不曾够上“花痴”的资格,然而迷却已迷得很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景泰元年三月乙巳朔 太上皇帝在迤北 升南京工部右侍郎吴政为本部左侍郎 襄陵王冲秋奏近者韩王宛逝宫眷无以养赡乞仍给岁禄从之 户部奏福建广东缺粮欲行本处并附近三司会同镇守巡抚等官劝谕军余民舍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康熙五十年。辛卯。秋七月。戊子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傅尔丹行礼  ○壬辰。科尔沁多罗贝勒巴克什古尔、来朝。  ○丁酉。孝懿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予故文华殿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张玉书祭葬。加

  • 同治五年四月十七日·曾国藩

    因昨夕阴云微雨,廿五鼓断不能观览日出,遂高卧不起,而幕友黎纯斋及薛叔芸、王鼎丞、叶亭甥等四人登玉是顶东轩。五更,严风微雨过后,竟得一睹日出之胜。乃知天下事末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卯初二刻,起行下山

  • 世贤第十六·鹖冠子

    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楚王闻传暮●在身,必待俞跗。”卓襄王曰:“善。”庞暖曰

  • 执中·子华子

      子华子曰:圣人贵中,君子守中。中之为道也几矣。寓中六指,中存乎其间,两端之建而中不废也。是故中则不既矣,小人恣睢,好尽物之情而极其埶,其受祸也必酷矣。何以言之?朱明长羸不能尽其所以为温也,必随之以揪敛之气而为秋;玄武

  • 卷七·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或问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七     宋 吕大圭 撰庄公  夫人孙于齐【元年】或问夫人何以不氏曰春秋书孙者三此年及闵二年夫人姜氏孙于邾昭二十五年公孙于齐是也凡皆内无所容而岀

  • 襄公·襄公三十一年·左丘明

    【经】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秋九月癸巳,子野卒。己亥,仲孙羯卒。冬十月,滕子来会葬。癸酉,葬我君襄公。十有一月,莒人杀其君密州。【传】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

  • 宗镜录卷第七十四·延寿

    夫生死轮回。不待外缘。既由内识。此即有漏异生。生死相续。诸佛菩萨净法相续。为复亦由内识。为复别有净体。答。净法相续。应知亦然。论云。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有无漏种。由转识等数数熏发。渐渐增胜。乃至究竟得成

  • 洞山大师语录序·良价

    东西道邈。二三亲传。传也已渐。真间为伪。当伪之交出时。醇乎真者。独洞祖乎。自厥初诘问无眼耳乎其师。至发迹南泉之供真。异闻无情说眼处。慎柏岩姓名之问。不间云岩雍容影。蹈断过水浪。呵止云居受天供路。终设愚

  •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上(并序)·孟献忠

    梓州司马 孟献忠 撰夫般若者。乃诸佛之智母。至道之精微。为法海之泉源。实如来之秘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超於名相而界入。称谓稽而不逮。离於见闻觉知。智识诠而逾远。无行无得。所以致其功。不住不染。所以成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七·雪关智訚

    侍者成巒錄法孫開詗編禪鏡語(附禪鏡偈)義理禪何謂義理?有等不能超出情見二途真參實究,將謂宗門中事沒巴鼻無撈摸,便欲討尋義路引發知解,或被宗乘教理玄妙沉埋、或在經史外學穿鑿幾過,依稀相似彷彿不同,不能打翻窠臼別立生涯

  • 藏海诗话·吴可

    宋代诗论著作。1卷。吴可著。此书约成于南宋绍兴(1131—1162)中,为作者暮年所撰;但一度沉晦,直到清初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后,才得以刊刻流传。观其内容,不主记事,多为对诗人诗作的品评,亦有对诗法诗理的探讨。作者

  • 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施护译。佛为帝释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