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还冤志

原称《冤魂志》,亦名《还冤记》、《还魂记》,别称《冤报记》、《北齐还冤志》等。隋颜之推撰。原三卷。今本一卷,三十六条。取材于经史纪事,兼及当代事件传闻,历叙西周至隋人物与世事片断,皆以冤屈鬼魂复仇或为恶者受惩为结局。旨在扬善抑恶,阐扬戒杀好生,因果报应之说。历代史志均有著录。《崇文总目》小说家作 《还冤志》三卷,《文献通考》、《直斋书录解题》作 《北齐还冤志》,殆因旧本之首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遂误以冠于书名之上。《太平广记》引作 《还冤记》。《还冤记》、《冤魂志》、《还冤志》实即一书,今本均为一卷。

《还冤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前后七国志·佚名
  三国志后传·酉阳野史
  谐噱录·朱揆
  鹿洲公案·蓝鼎元
  项圈的变幻·程小青
  惹事·赖和
  古本水浒传·施耐庵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佚名
  白骷髅·还珠楼主
  蛮窟风云·朱贞木
  春阿氏·王冷佛
  人中画·佚名
  吴江雪·佚名
  雍正与年羹尧·王度庐
  红楼复梦·陈少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七·彭定求

        卷57_1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李峤   委质承仙翰,祗命遄遥策。事偶从梁游,人非背淮客。   长驱历川阜,迥眺穷原泽。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积。   雨馀林气静,日下山光夕。未攀丛桂岩,犹倦飘蓬陌。   行

  • 第十六出 伯卿游马·佚名

    (生)(净外)鸡啼头声便起程,鸡啼头声便起程。(净)(马来)猿啼鸟叫得人惊,猿啼鸟叫得人惊。做紧打马过前程,相随伴,莫拆散,到驿递心即安。(又)溪水流过只西桥,溪水流过只西桥。(马来)杜鹃鸟枝头连声叫,杜鹃鸟枝头连声叫,早风送

  •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陈寿

    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人也。举孝廉,大将军辟,皆不就。袁绍在冀州,遣使迎汝南士大夫。洽独以「冀州土平民强,英桀所利,四战之地。本初乘资,虽能强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荆州刘表无他远志,爱人乐士,土地险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

  • 读礼通考卷二十六·徐乾学

    丧期二十六心丧下后汉书桓典传典举孝廉为郎居无几防国相王吉以罪被诛故人亲戚莫敢至者典独弃官收敛归葬服丧三年负土成坟为立祠堂尽礼而去桓鸾传鸾年四十余太守向苗乃举鸾孝亷迁为胶东令始到官而苗卒鸾即去职奔丧终三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天顺二年夏四月戊午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以久不雨遣忠国公石亨等祭告 天地 社稷山川○命山东登州莱州青州府宁海胶州文登莱阳即墨县山西潞州复设管粮府通判州同知判官县丞等官诸处原设管粮官景泰中革之既而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万历十三年闰九月戊戌朔凤阳淮安二府所属灾诏留漕折银一十五万两赈之漕折例不准留以淮凤重地也○升参政陈惟直为狭西按察使参议詹仰庇王承休李复聘为副使仰庇承休山西复聘湖广○起兵部右侍郎杨俊民为户部右侍郎总督漕

  •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吕思勉

    东晋时的五胡十六国,实在并不成其为一个国家,所以其根基并不稳固。看似声势雄张,只是没有遇见强敌,一战而败,遂可以至于覆亡。枋头战后,慕容垂因被猜忌出奔。前秦乘机举兵。其明年,前燕竟为所灭。前秦又灭掉前涼,又有统一北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八·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梁庄肃公适墓志铭王珪公讳适字仲贤世郓人父为翰林学士卒时公为最少未及仕他日因类其父所为制诏奏议并自所为文上之真宗览而叹曰梁某有子矣即除秘书省正字天圣初知开封府功曹参军故宰相吕夷简知府事时器公

  • 完颜元宜传·脱脱

    完颜元宜,原名阿列,另有一名叫移特辇,本姓耶律氏。他的父亲是耶律慎思,在天辅七年(1123),宗望追赶辽国君主到了天德的时候,慎思前来投降,并说西夏国派军队迎接辽国君主,就要渡过河去。宗望下书信给西夏人,讲清祸福利害,西夏人才

  • ●善女人传卷上·彭绍升

    知归子曰。自汉以上。传列女者。大都以妇顺为先。至其后而卓绝瑰异之行乃闲出。推其志节。皎如冰霜。殆将乘罡风。御颢气。而翱翔乎清都者耶。夫诚欲断生死流。登涅槃岸。必当栖神寂泊之场。高蹈人天之表。是非夙植净

  • 卷八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 朱批赵弘本奏摺 雍正六年二月二十六日云南按察使【臣】赵弘本谨 奏为恭谢 天恩叩请 圣训事【臣】於雍正六年二月初八日接奉部文知照奉旨云南按察使员缺着贵东道赵弘本补授钦此【臣】闻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五 洪武十七年九月丙申朔,应天府奏乡试中式举人廖孟瞻等二百二十九人。 上谕都督府臣曰:“朕自布衣奋迹淮甸,与群雄角逐,十有五载而成帝业,皆赖尔诸将士之力,然朕每思之,当临机决胜,陈师贾勇,固

  • 邬志豪·佚名

    邬志豪先生小传邬先生志豪浙江奉化人世业商先生幼而颖悟有神童之目肄业于槐荫书院年十二即能博览经史性情慷慨尝谓大丈夫处世当致力于社会有所贡献于国家年十六尊人弃养力承先志以国内实业不振经济濒于危迫遂弃笔砚而

  • 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第五·晏婴

    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于遄台,梁丘据造焉。公曰:“维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三章 难易·林语堂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语译众人是有所为而为,圣人是

  • 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中。是时尊者罗睺罗。游于孕欺迦耶怛曩地寒林之中。于大冢间。彼时有诸天魅龙魅药叉罗刹紧捺啰孽噜荼摩护啰誐。及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九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九卷安慧菩萨造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观薪火品第十之余◎复次颂言即薪而无火释曰。遣一性故异薪亦无火释曰。薪火二法遣异性故火中亦无薪  薪中亦无火释

  • 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下·昙旷

    建康沙门昙旷撰论。复次有四种至起不断绝 述曰。生灭门内大分有二。于其第一生灭法中前来已明染净生灭。显前此识能摄法义。次下辨其染净相资广显能生一切法义。于中有四。一略标举熏习之数。二列染净熏习之名。三广